本书以协同治理理论、区域协调发展理论、共同富裕理论为理论基础,以在全国10个中西部省份、9个东部省份调研或接触获取的素材为依据,对东西部协作的基本要素、主要维度、关键机制与未来面向四大部分内容进行系统而深入的分析。 本书遵循三条逻辑主线:一是从历史维度出发,探讨东西部协作的发展脉络与未来面向,重点分析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时期东西部协作的经验与成效;二是从现实需求出发,对东西部协作的成效、经验、问题、原因和对策进行探讨;三是从理论要素出发,就东西部协作有效运转的基本要素、主要维度、核心机制与未来发展进行分析。
家庭农场是一种重要的现代农业微观经济组织,是构建我国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它在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中发挥出了重要作用。从经济学角度看,决定家庭农场经营意愿的根本因素是家庭农场的经营收益。经营收益不仅受到政策环境、经济形势、气候变化等外在因素影响, 与农场主及其家庭的自身特性、投入特性等内在因素有关。本书从成本收益的视角对影响家庭农场收益的内在因素展开研究,试图拓宽家庭农场收益理论的研究范围,加深家庭农场成本收益研究的深度,丰富家庭农场收益研究的微观特征。同时,本书提出了支持家庭农场发展的政策建议,可为涉农、惠农等相关部门制定家庭农场政策提供参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集体经济资源的配置方式由“政府 式”转向“市场 式”,城乡居民和农村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格局发生变化。基于实地调查案例资料,本书将全国各地探索出的配置模式归纳为小岗模式、周家庄模式、塘约模式、战旗模式和股份合作制改革模式五类,分析其收入分配效应,总结待完善之处,提出构建以“市场+政府”混合方式为中心的资源配置体系,以及对五类配置方式的“初次分配”效应进行调节的建议。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也是乡村振兴时期的关键之年,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意义。本书是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 科研成果的汇集,包括农研院设立的重点研究课题等共13项。这些课题由相关领域知名专家学者主持承担,研究内容重点围绕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农业科技、农业生态、粮食安全、土地制度、乡村规划、乡村治理、农村金融等方面,为进一步明确中国特色的乡村振兴路径,解决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难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具有重要决策参考价值的政策建议。
本书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背景,结合大量一手调研数据、经济实验数据和实地考察案例,尝试对我国农村转型发展的理论与政策进行深度分析。本书主要讨论中国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时期的“三农”议题;从生产要素、人力资本及农户收入等视角探讨了中国迈向农业强国,进而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经验与路径。希望本书能够使读者 深入地理解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农村转型发展中的理论与现实问题,并为中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政策启示。
本教材以大食物观为引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系统介绍了食物经济学涉及的经济理论与当前面临的主要现实问题。首先,绪论部分概述了食物经济学的内涵、研究对象及方法。其次,第二章至第八章按照“总—分”的逻辑展开,在阐述了食物系统的理论与概念框架以及 和 食物系统的发展与转型后,分章节探讨了食物来源、食物需求与供给、食物生产、食物消费行为、食物供应链及食物贸易等相关理论与发展现状。 ,针对粮食安全与食物安全、食品安全、食物与营养健康、食物损失与浪费、食物与资源环境等当前食物经济学关注的前沿问题分专题探讨。该教材旨在提供关于食物经济学理论和实践的指导,主要适用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有志于开展食物经济研究的应用经济学专业本科生,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研究生的参考谈物。
本书详细介绍了以下内容:我国医疗保障及DIP的发展历程和现状,管理绩效优异的医疗机构在DIP实施和精细化管理过程中的经验,浙江省DRG介绍及与DIP的异同,DIP信息化智能化建设,病案首页、医保结算清
优化国土开发空间不仅是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路径,更是引导生产力合理布局、协调土地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关系的有效保障。陈逸博士在其博士论文基础上,结合近年来我国国土开发空间合理布局的重要需求,在进一步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及论述的基础上,对区域土地开发度评价的理论、方法及实证做了较为系统的探索研究,著就《区域土地开发度评价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一书。
从本书的章节中也可以看出,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在探讨非洲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型之路,客观地反映了作者对非洲农业和农村发展问题的独立见解,这对中国有效地开展中非农业合作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赖力、黄贤金等著的《中国土地利用的碳排放效应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近20年来,在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土地利用变化格局快速转变的新形势下,揭示中国土地利用变化行为的直接和间接碳排放效应,并结合中国土地利用分类体系和植被覆盖特征,制定土地利用的国家碳排放清单。另外进一步结合《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下称《纲要》)评价规划方案的碳排放效应,对土地利用规划进行碳减排优化和调控,研究如何从土地利用的角度来建设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农业政策改革要素市场发育与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研究》密切结合一段时期以来中国农业政策改革、要素市场发育的脉络,着重研究不同区域背景下的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特征,试图从农户层次理解农户土地利用的影响因素及其区域差异,从而也为分析农业改革绩效,完善要素市场机制,引导农户土地可持续利用管理提供决策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