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于2017年7月22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令第146号予以公布,自2018年5月1日起施行,2008年8月17日发布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公安部令第104号)同时废止。新修订的规定分十二章,包括总则、管辖、报警和受案、自行协商、简易程序、调查、认定与复核、处罚执行、损害赔偿调解、涉外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执法监督、附则。本次修订增加了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的总体要求,调整了伤人事故调查、鉴定意见审核等程序,严密了事故现场处置要求,细化了复核受理方式,修订了交通肇事逃逸的定义和定责规则。
本书通过问题导引,结合选取生效判决典型案例予以解析,将交通事故损害可能产生的情况通过不同场景、不同主体,以问答方式予以展现。本书分为总则、车辆和驾驶人、道路通行条件、道路通行规定、交通事故处理等篇章,选取101个较为常见的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纠纷法律问题、相关案例进行探讨,重点分析交通事故处理程序、重点证据的收集、事故责任的认定、损害赔偿的项目及标准等典型案例,希望此书在读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或掌握相关法律要点时有所助益
本书绝大部分内容属于现代科普知识。书中比较通俗地讲解了汽车安全行驶的运动性、稳定性及汽车碰撞的基础知识:详细介绍了处理交通事故的*技术成果、事故鉴定的实用技术(包括32种典型分析方法及50余个案例);概述了汽车碰撞模拟计算、理论分析及诸多研究成果。 提升公安交通警察和司法办案人员的技术水平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他们迫切期望掌握更多的新知识和实用技术,本书可作为其工作手册。书中的基础知识有利于驾驶员提高汽车驾驶安全性,以减少事故的发生。一旦车辆肇事,为保护当事人自身的合法权益,需要了解交通事故的有关涉法问题及相关责任,故本书也是维权工具。同时,本书可作为大专院校相关专业教材供广大师生参考。
本书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编写和拍摄的,内容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中涉及驾驶人直接相关的内容,包括买车入户登记、学车考试规定、道路通行条件和规定、交通事故的处理、交通违章记分、驾驶人的法律致责任、典型的事故安例等等。由于广大驾驶人平时没有大块的时间来学习新的法规,同时对于法规的枯燥内容感到畏难,本书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地讲解了道路交通的法规,适合广大的机动驾驶人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共8章124条,系统地规范了车辆和驾驶人管理、明确了道路通行条件和各种道路交通主体的通行规则、确立了新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原则和机制、加强了对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及其交通警察的执法监督、完善了违反交通安全管理行为的法律责任。为了便于读者更加深入的理解该法律,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发行了这本《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配套解读与案例注释》,对每个法条都进行了注释,并配有配套法规、配套解读和案例注释。
本书对交通肇事罪的司法适用范围、交通肇事罪的客观构成要件认定、交通肇事罪的犯罪主体认定、交通肇事罪的主观过错认定、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认定、交通肇事罪的定罪适用、交通肇事罪的刑罚裁量等问题,采用理论分析、实证案件分析等方法,对交通肇事罪的司法适用进行了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本书通过作者亲身办理并记录下来的经典案例,介绍了包括交通事故的各种类型、如何确定责任主体、责任比例的承担、赔偿项目和金额如何确定、如何收集证据等广大读者重点关心的问题。 本书中包含的案例包括人身赔偿、财产赔偿、特殊主体的赔偿、特殊车辆的赔偿、交通肇事罪及危险驾驶罪的认定、缓刑的适用与执行等方面,帮助读者将法律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能够在遇到现实问题时,正确理解和适用法律规定,维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