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人民法院组织法》《法官法》和《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为制度主线,阐述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尚不平衡不充分的超大型单一制国家里:法院系统与中国共产党、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党政体系究竟是什么关系、如何互动,进而形成组织架构、人事经费、支持配合、制约监督上的制度关联;作为审判机关的人民法院,如何监督指导全国3500多家下级法院,如何实现司法政策 自上而下 的有序传导,并在此过程中 轧平 地域与发展上的差异;司法审判和司法改革又是如何与党管政法、党管干部、民主集中制等重大政治原则融为一体,形成有别于其他国家的制度特色和制度优势。 除了介绍现行文本、起草情况、运行实效,本书力图还原制度的形成过程、回溯改革的来龙去脉。经过这样的还原回溯、史实比对,可以发现:当下习以为常的概念或表述,其实
《中国公证发展报告2019-2020》是国内对中国公证制度做出深入研究的高端学术著作,作者以报告的形式出版。该书主要包括:中国公证改革发展近况梳理以及对公证改革发展疑难问题的剖析。同时作者进行了广泛与充分的中国公证理论研究,以期起到对中国公证改革理论基础夯实之作用;后,作者通过对2019-2020中国公证发展,来传播中国公证发展的故事,促进国内外公证交流沟通。作为国际通行的法律制度,公证在预防纠纷、减少诉讼等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发展公证制度《中国公证发展报告》 (第1辑)是国内对中国公证制度做出深入研究的高端学术著作,作者以报告的形式出版。本书包括:上篇,公证体制改革的历史与现实,主要回顾了我国公证体制改革的历史脉络,客观总结评估了改革的成效不足,并对未来的公证体制改革方向进行了展望;中篇,从案例
美国著名法学家伯尔曼在其名著《法律与革命》中,对西方法治传统的十大特征及其源流进行了详细考察,其叙述既包含对现代法治的历史追溯,也涉及对现代法治未来愿景的审慎分析。本书是 现代法治的理性与信仰 专号,围绕伯尔曼的论述,研究并讨论其作品中法治的信仰与理性、神圣与凡俗、不变与可变、同一与差异等主题的法律史、法理学和社会理论问题。本书不仅适合于从事法律史、法理学专业的学者阅读,而且适合宗教学、社会理论、历史学等人文社会学科的专家参考。
董保华系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劳动法专家,曾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论证与起草工作。本书是董保华教授汇编的文章合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于2007年6月29日通过,自2008年1月1日
天同律师通过不断地梳理实践经验,总结出了“用图表说话”的基本规律,这种直观、简洁、生动的信息表达方式,可以更好地说服法官、更好地保证办案质量,也更好地获得客户理解。作为一本接近以“诉讼可视化”为主题的
本书选收了中国海洋法学会年会和其他学术报告会上发表和提交的部分很好论文,其目的是将海洋法学者在海洋法领域内辛勤耕耘的结果付梓面世,以推动和促进国内海洋法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发展,争取在靠前上发出中国海洋法
本书分为“立法为民好榜样”“监狱人民警察好榜样”“社区矫正好榜样”“戒毒人民警察好榜样”“行政复议好榜样”“行政执法监督好榜样”“普法为民好榜样”“调解为民好榜样”“基层法律服务好榜样”“公证为民好榜
......
本书以中国传统法律中的 家 与 户 为研究对象,从学术史的角度,梳理近百年来关于家户法律传统的研究成果,总结其中的学术发展脉络与趋势。本书所选取的十余篇研究成果,分别在属于他们的年代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可以基本反映出学界在不同的时空语境下对于家户法律传统的研究旨趣。当前,我国的民法典正在编纂进程之中,梳理家户法律传统研究的百年学术史,可以从法律文化的视角,为民法典中民事主体资格、亲属、继承等相关内容提供历史镜鉴,对于传承民族精神、丰富民事立法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由博西格诺等著的《法律之门》是一本不同凡响的书,它不是在本书的主题上故作“权威定论”,而是提出许多开放性的话题留待进一步讨论。《法律之门》不是用线性贯穿的方式写成的,而是提出一系列观点,每一观点都可作为讨论的开端,并导出其他的阅读材料。《法律之门》意在鼓励读者独立思考。为此,阅读材料及其编排都是启发式的,它们批判已被接受的思想,提出有关价值的问题,使人窥见法律体系日常运作和历史发展中的艰难选择。某位学者或某个案例的论断与另一位学者或另一个案例所持的不同论断相并列,使本书读起来像一次多层面的对话,而不是一种传统教科书式的独白。每一选材都是讨论的一部分。《法律之门》的编著者将法律视为社会的一种连续过程。法律本身可以用国家权威表述,但其含义和内容却像政治、社会和经济力量一样是可变
本书选收了中国海洋法学会年会和其他学术报告会上发表和提交的部分 论文,其目的是将海洋法学者在海洋法领域内辛勤耕耘的结果付梓面世,以推动和促进 海洋法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发展,争取在 上发出中国海洋法学者的声音。 本书内容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分别为海洋法的发展、海洋争端解决与维护海洋权益,包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不危害或阻碍”义务分析》《〈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涉争端解决机制执行比较研究》《海洋相关 组织的职权重叠问题研究——以 海底管理局为例考察》《区域性 组织与 海洋治理——基于公海保护区实践》《区域渔业管理组织中的鲨鱼养护管理问题研究》《论科学技术对海洋法发展的影响——以 海底区域制度为例》等文章。
《论法的精神》是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关于法律和政治思想的里程碑式的名著,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此为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许明龙的*权威译本。与旧译本相比,该书篇幅有较大增加,新增孟德斯鸠为撰写该书而搜集的资料,孟德斯鸠对于舆论批评的回应文章,达朗贝尔关于孟德斯鸠思想研究的文章等,书中也增加了很多常识性译著,方便非专业人士阅读。
克里斯蒂娜·博翰楠、赫伯特·霍温坎普著的《创造无羁限--促进创新中的自由与竞争》以如何 有效地综合运用知识产权和竞争法促进创新为主线,以创新为视角反思了这两个法律领域的多个具体制度,对于知识产壑法提出了很多有见地的改革见解,并对反垄断法如何针对新时期的新问题进行调整提出了有益的建议。例如,为知识产权侵权请求设置损害要件,按照促进创新激励的目的解释知识产权法模糊不清的条文;倡导反垄断法 多关注促进创新和限制创新行为;澄靖知识产权滥用法则的关切对象;正确理解创新密集型市场上知识产权协作和纵向限制具有的积极意义,并在反垄断法和知识产权法适用过程中加以考虑。本书是从这个角度进行论述的 本理论专著,而两位作者的研究背景和夫妻关系也促成它成功融合了反垄断法和知识产权法这两个都相当复杂的法律领
克里斯蒂娜·博翰楠、赫伯特·霍温坎普著的《创造无羁限--促进创新中的自由与竞争》以如何 有效地综合运用知识产权和竞争法促进创新为主线,以创新为视角反思了这两个法律领域的多个具体制度,对于知识产壑法提出了很多有见地的改革见解,并对反垄断法如何针对新时期的新问题进行调整提出了有益的建议。例如,为知识产权侵权请求设置损害要件,按照促进创新激励的目的解释知识产权法模糊不清的条文;倡导反垄断法 多关注促进创新和限制创新行为;澄靖知识产权滥用法则的关切对象;正确理解创新密集型市场上知识产权协作和纵向限制具有的积极意义,并在反垄断法和知识产权法适用过程中加以考虑。本书是从这个角度进行论述的 本理论专著,而两位作者的研究背景和夫妻关系也促成它成功融合了反垄断法和知识产权法这两个都相当复杂的法律领
克里斯蒂娜·博翰楠、赫伯特·霍温坎普著的《创造无羁限--促进创新中的自由与竞争》以如何 有效地综合运用知识产权和竞争法促进创新为主线,以创新为视角反思了这两个法律领域的多个具体制度,对于知识产壑法提出了很多有见地的改革见解,并对反垄断法如何针对新时期的新问题进行调整提出了有益的建议。例如,为知识产权侵权请求设置损害要件,按照促进创新激励的目的解释知识产权法模糊不清的条文;倡导反垄断法 多关注促进创新和限制创新行为;澄靖知识产权滥用法则的关切对象;正确理解创新密集型市场上知识产权协作和纵向限制具有的积极意义,并在反垄断法和知识产权法适用过程中加以考虑。本书是从这个角度进行论述的 本理论专著,而两位作者的研究背景和夫妻关系也促成它成功融合了反垄断法和知识产权法这两个都相当复杂的法律领
《林达系列:扫起落叶好过冬》本书分成五辑:辑是美国的历史故事;第二辑是有关法制国家立法规则的故事;第三辑是就一些具体的案例来讲述有关司法过程的故事;第四辑主要通过修道士、苦修院和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故事诉说 不宽容 的恶果;第五辑是作者关于读书和见闻的随想。 近距离看美国 之一《历史深处的忧虑》,美国的面积和中国差不多。和大多数留学生及新移民一样,当我们一脚踏上这块广袤的陌生土地时,初落脚点的选择是十分偶然的。我们落在了一个普通的地方,居住的环境平常而宁静。周围的美国人老老少少都在辛勤劳作,过着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生活。要想谋出一番好的光景,对他们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还来不及作任何思索,新移民所面临的生活压力就立即把我们投入了同样的辛勤劳作之中。这样,我们和周围的普通美
本书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30年法治进程,总体分为三个部分,*部分总结了30年来法治的成就和需要继续努力之处;第二部分以时间、问题为线索,回顾分析了法律理论和实务界30年来的重大事件,包括两案审判、64号文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治与人治讨论、82宪法起草、法律体系讨论、市场经济、依法治国方略、知识产权战略、科学发展观、依法执政等等;第三部分分立法、司法、法学研究、法律教育、法律服务等12个专题对改革开放30年来该领域的发展进行了剖析。 原书出版于2008年,此次为庆祝建所60周年的修订再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