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仅五星
  • 30-5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5折5折-6折6折-6.9折
筛选:
    • 车浩的刑法题:北京大学法学院“刑法分论”考题解析(第2版)
    •   ( 3554 条评论 )
    • 车浩 /2021-07-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车浩的刑法题:北京大学法学院 刑法分论 考题解析》(第2版)一书主要收录了五套刑法考题及十多万字的考题解析。这五套大型案例题目被网友封为 神考题 名作,分别被定位为 巧合 悲情 宫斗 史诗 和 穿越 。 题目设计不仅情节曲折,涵盖大量的知识点,而且充满了对人性的关照以及对法学教育的思考。 书中,作者按照刑法案例解题框架展开分析,为每套题目附上了详尽的参考答案,以期读者以一种边看故事、边做题、边学习刑法理论的方式,熟悉掌握刑法分论的学习要点。后,作者通过书中的考试赠言告诉每一个法律人,掌握精湛的专业技能固然重要,但是悲天悯人的情怀、对人情世故的洞悉,对时代变迁的把握也是法律之学中极其精妙、重要的一部分。 第2版在增加了新的考题和答案的同时,也更新了书中涉及的法条和引注。

    • ¥47 ¥49 折扣:9.6折
    • 法律3.0:规则、规制和技术 技术思维与法律思维相融合的探索之作
    •   ( 1014 条评论 )
    • 【英】罗杰·布朗斯沃德Roger Brownsword);毛海栋[译] /2023-03-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在当前的人工智能时代,无处不在的算法和蓬勃涌现的新技术不仅是法律规制的对象,也被用作规制工具治理和塑造着人类自身。《法律3.0:规则、规制和技术》通过将技术问题摆在法律思考的突出位置,提出了 法律3.0 的概念 利用技术方案而不是法律规则来实现规制目标。与秉持融贯主义思路的法律1.0和秉持规制工具主义思路的法律2.0相比,采取技术主义思路的法律3.0通过对产品、流程、空间乃至人的设计而完美预防了问题的出现。这在极大提高了监管效率和实效的同时,也对传统法律规则和法律推理方式提出挑战,引发人们对伦理和法治的关切。 《法律3.0:规则、规制和技术》认为,我们已经进入规则、规制和技术三种思维与对话并存的法律3.0时代,需要重新构想和塑造法律,通过把技术工具纳入法律所在的规制环境以拓宽法律研究的领域,并将技术治理置

    • ¥49.9 ¥52 折扣:9.6折
    • 法律解释(第6版)
    •   ( 3229 条评论 )
    • 【德】罗尔夫·旺克 /2020-12-28/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法律解释 是法学方法论的一个子领域。法律解释将陪伴法律人整个职业生涯,因此初学者就应当处理好这个问题。 内容丰富的法学方法论作品有许多,但都需要(读者)对法秩序有深入的了解,迄今为止,除本书之外只存在极少数适合初学者的作品。本书试图向人们介绍,即使作为初学者也必须了解的关于法律解释的知识。它也适宜于希望了解法律人的解释工作的非法律人。

    • ¥37.4 ¥39 折扣:9.6折
    • 破产法的逻辑与限制
    •   ( 381 条评论 )
    • 【美】托马斯·H.杰克逊 马学荣 译 /2023-10-31/ 陕西人民出版社
    • 本书主要阐释了破产法在债务归集中的功能与角色,探究为什么需要破产法解决资不抵债企业的问题,以避免集体行动中的弊端;非破产法与破产法在解决债务问题上功能的差异性以及法律责任的分配问题;破产中的资产和负债问题的具体属性;破产前的退出活动以及偏颇清偿制度的功能;重整制度以及破产法中重新开始政策的基本原理等。本书的研究内容,有力地回应了破产法适用的意义及其与非破产法之间的界限以及破产法内部不同制度的特质与适用等重要问题。

    • ¥38.7 ¥45 折扣:8.6折
    • 美利坚共和国的衰落(阿克曼文集)
    •   ( 498 条评论 )
    • (美)阿克曼著;田雷译 /2016-05-03/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美利坚共和国在衰落、在走下坡路吗?布鲁斯 阿克曼给出了肯定回答。他将原因归结为:美国体制的反民主性,人民不再在场,司法权力在消极主义与能动主义之间的选择原本就是政治性的,总统所代表和控制的行政权力不间断地扩张,联邦政府权力越来越多、越来越大,国会权力利益集团化。这一切都在侵蚀着美国体制的民主性,将其拖入了大国兴衰的历史周期律。布鲁斯 阿克曼教授在此发展了施莱辛格的 帝王总统论 ,认为美国总统在过去半个世纪已经成为美国宪制内的危险分支。水门事件、伊朗门事件和反恐战争只不过是更深层病理的症候而已。阿克曼记述了通常认为相互孤立的一系列发展 总统初选的兴起、民调专家和媒体化妆师的角色,到白宫 沙皇 的集权、军队的政治化、再到为证成总统夺权而对宪法学说的操控,这些各不相同的变化将在21世纪联手

    • ¥37.1 ¥39 折扣:9.5折
    • 圣托马斯·阿奎那与自然法传统:当代视角
    •   ( 639 条评论 )
    • [美]约翰戈耶特 ,[美]马克拉特科维奇 [美]理查德迈尔斯 编,杨天江 译 /2015-08-01/ 商务印书馆
    • 这是一部汇聚众多当代阿奎那自然法研究者*成果的论文集,作者为美国阿奎那问题研究的著名学者和*专家。这些论文按照四个主题予以编排。个主题是自然法的哲学基础;第二个主题是神学语境下的自然法;第三个主题涉及非常流行的新自然法理论;第四个主题是法律与政治。这些论文力图在现代法律语境中复活阿奎那的自然法思想,多角度、深层次地将托马斯主义的经典命题与当代法哲学主题进行了对接,主题论文全面而又精到,相关回应亦十分精彩。

    • ¥37.1 ¥39 折扣:9.5折
    • 个人信息保护法与日常生活
    •   ( 424 条评论 )
    • 何渊 主编 /2021-10-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数据治理的黄金时代即将开启,如何迎接随之而来的法律挑战? 我们必须回答好以下三个核心议题:如何平衡数据权利保护与数据流动?如何实现数据确权和利益分配机制?如何实现国际数据新秩序和竞争规则? 本书包括案例编和热点编,聚焦我们数据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大数据杀熟 如何禁止? 考勤信息属于个人信息吗? 房产中介泄露个人信息,找谁负责? 人脸识别系统能随意安装吗? 不提供个人信息就拒绝服务,违法吗? 推送精准广告,我可以说不吗? 未经家长同意,可以收集儿童个人信息吗?

    • ¥46.1 ¥48 折扣:9.6折
    • 别了,孟德斯鸠:新分权的理论与实践(阿克曼文集)
    •   ( 458 条评论 )
    • (美) 布鲁斯?阿克曼 著,聂鑫 译 /2016-10-17/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本书篇幅不大,但令人耳目一新:阿克曼直截了当地说 别了,孟德斯鸠 ( Good-bye, Montesquieu),他打破美国行之已久的三权分立教条,尝试建构一种 新分权 的模式,这对读者来说恐怕有一定的震撼效果。作者特别强调,自由民主的宪政价值并非是一元的,它至少可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民主正当性、职能专业化与基本权利保障。作者明确的反对总统制,因为它在一定意义上与共和自治的核心精神背道而驰,甚至会带来对法治的严重挑战。不过,作者也并不迷恋美式总统制的反面,也即威斯敏斯特式的议会制。作者以当代德国、加拿大、南非、印度等国家的经验为基础,提出了 有限议会制 及 一个半议院 的方案。除了立法、行政、司法分支外,在政府组织中还可能包括其他分支,如廉政的分支(独立的监察机构)、规制的分支、民主的分支(选举委员会)、分配正

    • ¥39.9 ¥42 折扣:9.5折
    • 民事诉讼部分请求研究
    •   ( 171 条评论 )
    • 黄毅 /2020-11-23/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部分请求可谓是大陆法系民事诉讼法学界和实务界一直被困扰而又不得不直面的疑难问题。 本书将首次系统地对部分请求理论和实践进行全景式研究,并在澄清部分请求概念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剥离出各学说的论争焦点予以再检讨,着眼于剖析在我国是否应该允许提起部分请求,在我国应该如何提起部分请求,以及如何将可能出现的制度风险纳入可控范围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搭建起完整的民事部分请求的程序框架。

    • ¥34.2 ¥36 折扣:9.5折
    • 法治及其本土资源第四版第4版 法学家苏力教授代表作 司法制度研究 抗辩制改革 社会法律问题 法学研究方法论 中国法治问题
    •   ( 15 条评论 )
    • /2022-07-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内容简介 《法治及其本土资源(第四版)》是著名法学家苏力的代表作,是法律社会学及中国法治研究领域的经典之作,是改变当代中国法学视野的现象级著作,曾获1978—2014影响中国十大法治图书奖。《法治及其本土资源(第四版)》首版于1996年,2002年、2015年两次修订再版,《法治及其本土资源(第四版)》为第四版。全书以“法律多元主义”为进路,通过对转型中国若干个案的理论考察,从法律规避和法律多元、法律本土化、法律专业化、市场与法律的替代以及法学研究方法论等多个方面对中国“法治”赖以推进的“本土资源”进行了生动展开和规范转化,并提炼出“国家法与民间法”的关系这一核心命题,表达了要从社会生活中的各种非正式资源、有传统习惯的法律制度中吸取中国法治建设的营养的

    • ¥34.5 ¥69 折扣:5折
    • 民法典视角下的身份法律行为
    •   ( 73 条评论 )
    • /2023-08-31/ 浙江大学出版社
    • 民法典调整因婚姻家庭产生的民事关系。婚姻家庭法律关系可以因自然事实(如出生、死亡)、事实行为(如扶养事实),也可以因法律行为而发生变动。本书是以我国民法典为规范基础,专门研究身份法律行为(相对于财产法律行为)的专著。本书主要章节包括:绪论;身份法律行为的基础理论;身份法律行为的民法典适用;婚姻无效或者被撤销损害赔偿问题分析;夫妻财产约定问题分析;忠诚协议的性质与效力问题分析;婚外同居补偿协议问题分析;离婚财产协议的效力问题分析;继承协议问题分析;遗赠婚外同居者遗嘱的效力问题分析;放弃继承协议问题分析;遗赠扶养协议的解除问题分析。

    • ¥43.9 ¥78 折扣:5.6折
    • 人脸识别:看得见的隐私
    •   ( 414 条评论 )
    • [英]伊恩·伯尔勒 著; 赵精武唐林垚 译; 彭诚信 编; 周瑞珏赵光亮 校对; /2022-08-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作者伊恩 伯尔勒认为,在一个日益依赖数据并同时规避风险的社会中,有证据表明,如果人脸识别技术的使用不加控制,会导致隐私被侵犯,急需有关部门在个人隐私与社会安全中做出权衡。本书提出了运用法律与伦理的解决方法以更好地保护隐私与规制数据商品化,从而为人脸识别与公民身份安全构建良性发展的法律路径。

    • ¥43.9 ¥78 折扣:5.6折
    • 中华帝国晚期的性、法律与社会
    •   ( 183 条评论 )
    • 编者:(美)苏成捷 /2023-04-01/ 广西师大
    • 本书通过对清代性规范的专门研究,探讨了 将一部分性行为定为犯罪的社会背景。长期以来,不同社会群体的成员都被要求按照其身份遵守不同的家庭道德和性道德标准。清朝政府则建立了一种新的性别制度,它规定了跨越身份界限的性道德和刑事责任的统一标准,要求所有人都应遵守正统婚姻中界定的社会性别角色。这种转变,表现在官方关于通奸、异性 、 、女性贞节和 等的法令谕旨与司法处理上面,代表着帝国政府为了应对当时正在发生的那种令人不安的社会和人口变化而做出的努力。

    • ¥48.9 ¥98 折扣:5折
    • 跨国代孕的法律问题研究
    •   ( 129 条评论 )
    • 余提 /2020-11-25/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跨国代孕不仅涉及有意向的父母与代理孕母等当事人,还涉及代孕子女出生国和代孕子女接收国等当事国,因此跨国代孕不仅涉及个人基本权利之间、个人基本权利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协调冲突,还涉及代孕儿童出生国与代孕儿童接收国之间公共利益之协调。 本书就跨国代孕的合法性问题、跨国代孕合同的法律规制问题以及跨国代孕亲子关系的认定问题进行研究,分析跨国代孕涉及的这些重点问题的法律规制方法。

    • ¥37.1 ¥39 折扣:9.5折
    • 民主与法治
    •   ( 154 条评论 )
    • 亚当·普沃斯基Adam Przeworski) /2023-11-30/ 浙江大学出版社
    • 本书关注的问题是:为何政府依法或没有依法办事。 法学家们历来是这样回答的:法律能促成一种自发性因果效应 当人们的行为遵守既定规范时,法律就居于统治地位;行为与法律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服从、义务或遵循的关系。与这种 规范性 观念相反,本书捍卫了一种实证主义解释。依据这种解释,法治是相关行动者实施策略性选择的结果。法治不过是政治主体借助他们所能积聚的一切资源,处理彼此之间冲突的可能性结果之一。唯有当这些主体寻求诉诸法律来解决彼此之间的冲突时,法律才能居于统治地位。 法治 (rule of law)之所以能成为一种有别于 法制 (rule by law)的制度性均衡状态,原因就在于权力分置。当任何群体都无法强大到足以支配其他群体,并且当多数人皆运用制度去促进自身利益时, 法治 便产生了。多数统治与法治之间的不一致性,仅仅

    • ¥43.9 ¥78 折扣:5.6折
    • 数字法治:实践与变革
    •   ( 460 条评论 )
    • 胡铭 /2022-08-31/ 浙江大学出版社
    • 本书对数字法学的研究内容进行总括式的研究,也是国内首次尝试对数字法学的基本研究对象做出体系性的研究。对数字法学学科建设起到引领性的作用,为数字法学的具体领域研究,提供理论和方法上的指引。具体内容包括:如何以地方立法加快区域数字经济体系发展,以数字社会立法为数字治理提供依据,以制度安排提升数据要素的流通效率,以自治公约自觉净化网络空间行为,打造司法办案智能化的新高地,以司法裁判形式给数字产品权威定性,以执法协同向网络失序行为亮剑,以界定平台责任促进平台经济发展,以法治化促进数字金融稳步前行,通过消费者权益保护营造健康数字消费环境。

    • ¥38.3 ¥68 折扣:5.6折
    • 人格权总论:传统与超越 回答“人格权何以可能”的大问题 曹相见
    •   ( 186 条评论 )
    • 曹相见 /2022-12-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人格权总论:传统与超越》立足回答人格权如何是一项独立的、基本的民事权利的 大 问题,从人格权的概念、主体、客体、性质四个方面入手,为人格权确权及其在《民法典》中独立成编后的人格权研究进行了可贵尝试。 全书分四编。编从人格权概念入手,剖析了人格在法律上的语境及其利益构造;第二编从主体上否认了法人、死者享有人格权;第三编通过对民事客体理论的反思与建构,破解了人格权的客体难题;第四编对人格权作为受尊重权,兼有基本权利的属性进行了分析。 《人格权总论:传统与超越》试图摆脱人格权证成的财产权模型,寻找人格权确权的伦理基础,为学界提供一套人格权证成的解释方案,夯实《民法典》的解释论基础。从独立的伦理角度论证人格权,试图建立起 人格 财产 的二元格局,是《人格权总论:传统与超越》的鲜明特点;其

    • ¥44.5 ¥79 折扣:5.6折
    • 实现个案正义的法律修辞学进路研究
    •   ( 74 条评论 )
    • 沈寨 /2020-06-08/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当前的法律方法研究都是围绕如何在现有的法律秩序内妥当地进行价值判断以实现裁判的合理性这一问题而展开的。修辞学因其在价值判断上 心证公开 的独特优势而被诸多法学家视为实现个案正义的一种可能进路或方法。然而,修辞学对于实现裁判的合理性到底具有多大的意义?它的功能和限度何在?它在法律方法论中究竟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我们应该秉持什么样的立场和态度来运用它?等等,这需要我们深入到修辞学的具体理论中来进行细致分析和探讨。虽然我国当前的法律修辞学研究是在西方的影响下开启的,但以修辞学为视角来研究个案正义问题并非缺乏中国问题意识。尽管我国与西方法治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但是我国司法裁判也同样面临着如何实现个案正义这一棘手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我国司法实践中涌现出越来越多的

    • ¥46.6 ¥49 折扣:9.5折
    • 批判法理与多元现代性:罗伯托·昂格尔法学思想研究初步
    •   ( 66 条评论 )
    • 蒋余浩 /2021-12-01/ 当代世界出版社
    • 罗伯托 昂格尔是巴西裔法理学家、社会理论家和政治家,其论述中始终存在一个通过法制改革推动社会变革的宏伟构想。与众不同的是,昂格尔的 法制变革 主张从根本上重构了西方现代法治,即突破现代法律科学加诸自身的种种限制,在守法与变法、法律与政治、中心与边缘、正常与反常、秩序与创新等对立范畴之间建立制度联系,在法律分析中公开进行有关多元的社会生活样式的争论,使 法律 从职业精英的修辞游戏变成民主抗争的公共论坛。本书在围绕昂格尔上述批判法理思想进行梳理的同时,着重关注了昂格尔的 西方现代法治原理多元可能性 的理论思考,针对昂格尔提出的变动世界的制度建设方案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 ¥33.2 ¥59 折扣:5.6折
    • 数据确权的理论基础探索
    •   ( 17 条评论 )
    • 彭诚信史晓宇 著 /2024-04-01/ 上海人民
    • 数字社会背景下,数据、算法和互联网络的结合使具有人格权利本质的个人信息天然内含的财产价值被充分挖掘,由此如何妥善地证成个人信息财产价值外化的路径,并确保该路径能够协调个人人格权益保护与财产权益分配之间的平衡,成为未来数字经济发展必须解决的首要底层法律问题。本书基于对个人信息财产价值外化路径的研究,逐一探讨了数字社会中个人信息的客体属性、权利属性、财产价值的外化路径和财产权益的归属问题,对未来解决数据的确权问题进行了初步的理论探索。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新应用带来了社会巨变,也催生了数字法学研究的新视阈,但未来数字法学研究仍然需要遵守主体性价值至上的底线。

    • ¥39.9 ¥80 折扣:5折
    • 客观性与法治
    •   ( 236 条评论 )
    • 马修·H.克莱默Matthew H. Kramer) /2022-04-30/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客观性与法治》讨论了客观性的多种类型与法治之间多面的、复杂的联系。在这本书中,克莱默首先仔细探讨了客观性的11种面相,逐一给出了简要的解释,并讨论了它们是否为法律制度的必要条件。

    • ¥32.7 ¥58 折扣:5.6折
    • 异乡人+思索死刑 全两册 加缪
    •   ( 61990 条评论 )
    • (法)加缪 /2018-07-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异乡人》: 他们说,妈妈死了,我没哭;这是无情,该死。 隔天就和女友厮混;这是不孝,该死。 挑拨朋友仇家互斗;这是不义,该死。 我合该天地不容,人神共愤, 但你们企图用来拯救我的那一套,又算什么? 我杀了人, 只因夏日阳光太刺眼 《思索死刑》是作者对死刑的深入探讨,阐明死刑不是有效抑制犯罪的方法,并且比传统社会的以牙还牙还要残酷野蛮,因此,作者坚决地反对死刑,本书也成为反对死刑的经典之作。 死刑之存废在当今世界是一个意见非常对立的争议。在这个命题真正进入理性辩论时,加缪的这本书,可以对于尚未形成意见的读者提供一种思索的角度,甚至对于支持或反对废除死刑的人,也可以做为检视自己意见是否足够深思熟虑的参照。毕竟,认识死刑、思索死刑之后,我们才能真正地支持或反对死刑。

    • ¥33.8 ¥60 折扣:5.6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