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实战执法环境对警务实战训练的迫切需求**节 新形势对民警警务实战能力需求第二节 民警培训警务实战训练理念 第二章 目前警务实战训练存在问题**节 当前警务实战教学训练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二节 提高警务实战教学训练水平的对策 第三章 国外警务实战训练现状综述**节 韩国警察警务实战训练概述第二节 澳大利亚警察警务实战训练概述第三节 德国警察警务实战训练概述第四节 法国警察警务实战训练概述第五节 英国警察警务实战训练概述第六节 美国警察警务实战训练概述第七节 中外警务实战训练比较 第四章 警务实战训练内容体系构建**节 警务实战训练分级分类层次划分第二节 警务实战训练初级培训内容第三节 警务实战训练中级培训教学内容第四节 警务实战训练高级培训教学内容 第五章 警务实战训练模式与方法创新**节 实施小班化教学第二节
《司法确认程序的生成与运行》对司法确认程序生成的路径、策略、技术和关键,司法确认程序的性质,司法确认程序的复兴功能、减压功能、参照功能和善治功能,司法确认案件的级别管辖、地域管辖和确认裁定的执行管辖,司法确认程序三大实践误区的表现、成因、矫正,司法确认程序的比较优势与未来前景,以及司法确认程序在典型案例彩石山庄项目案中的适用等内容,综合运用法学、历史学和政治学的多学科研究方法,从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结合的角度进行了专题性研究。
导论1 br 第一章 预算的一般理论6 br 第一节 现代预算制度的产生与发展6 br 一、国外现代预算制度的产生与发展6 br 二、我国现代预算制度沿革7 br 第二节 预算的相关概念10 br 一、 预算国家 与 国家预算 10 br 二、 国家预算 政府预算 与 公共预算 11 br 三、作为《预算法》规范对象的预算概念17 br 第三节 预算原则17 br 一、西方经典预算原则18 br 二、我国的预算原则21 br 第二章 宪法民主原则与预算的关系27 br 第一节 我国宪法中的民主原则27 br 一、民主原则的宪法依据27 br 二、民主原则的实现方式28 br 第二节 财政民主与预算活动30 br 第三章 预算权的配置34 br 第一节 人大和政府的预算职权34 br 第二节 党政机构合并改革后的预算职权43 br 一、党政机构改革的背景43 br 二、机构合并背景下预算制度面临的挑战45 br 三、党政合并后新机构的经费来源及新任务的公共性46 br 四、
《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司法制度研究》采用刑事一体化的思想,从八个方面论述了未成年人司法制度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特点和成因;第二,考察未成年人犯罪的司法制度的历史渊源、结构模式以及理论基础和未成年人司法制度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第三,系统分析我国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的立法和司法制度的规定和存在问题;第四,对我国的未成年人犯罪的具体司法制度,如侦查制度、起诉制度、审判制度和行刑制度等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对理论上的争议和实务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多方位的思辨和理论上的分析,着重分析问题和不足并终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五,对我国未成年人司法制度改革中出现的热点问题进行广泛讨论,并对理论界出现的各种观点进行梳理和分析,以期对我国未成年人司法制度的改革提供理性的思考意见。
本书从监狱安全防范系统的发展谈起,提出了监狱智能化安全防范体系建设概念,介绍了监狱信息化的发展,以及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在监狱智能化安全防范系统的应用。*后,结合参与全国*个《监狱安全防范系统建设技术规范》(DB37/T 2640-2014)山东地方标准制定,对监狱安全防范标准化建设情况进行了论述。
本书在厘清罪犯生活卫生管理的属性和功能的基础上,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系统梳理了我国罪犯生活卫生管理的基本制度和流程,对罪犯生活秩序管理、饮食管理、防疫与疾病治疗、心理卫生管理等内容进行了具体阐述,并初步探讨了罪犯生活卫生管理创新的内容和路径。 本书主要供在职民警培训用,也可作为司法警官院校刑罚执行专业、监所管理和教育矫正等专业的教学用书,亦可作为在职民警工作指导用书。
法治是*好的营商。《 一带一路 营商环境法治保障系列》构建了 一带一路 建设法治保障服务体系,是成员国统一认知和公正高效的司法保障。丛书主要涵盖了产业合作、金融服务、劳工保护、公正司法、纠纷解决等领域的法律实务,旨在保护中外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公平竞争、诚实守信、和谐共赢的区域合作大环境。丛书有利于加强中国与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的 政策沟通 和 法治互信 ,有助于提升我国法律的国际影响力。 本书属于商事金融篇系列。本书从商品税法律制度、所得税法律制度、财产税法律制度、资源税类的税收制度等方面,结合中国税收制度体系和风险防范作了适用指引。
我国司法评价理论的研究与发展应当率先确立明确的指导原则和评价思维,注重评价思维与司法实践的结合、人权保障与司法改革的衔接、宪法权威同司法改革的同步等。司法评价的开展,需要确立明确的基本评价原则和思维方式。司法评价的一般原则包括:客观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和效验性原则。上述原则的相互补充、相互制衡,成为保障司法评估科学开展的重要条件。我国的司法评价应从价值创造思维转向价值评价思维、从法律理论思维转向法律工程思维,从批判评价思维转向建设评价思维。从而为建立科学、系统、全面的改革评价体系,为司法改革提供完善的评估方法、程序以及标准提供强大的理念支撑。以价值论为基础,司法评价中的价值具体表现但不限于良法善治、秩序、正义、公平、公正以及人权等内容,这些价值构成司法
本书检视了国内外司法政治研究中在意识形态影响司法问题上提出和运用的分析模式,梳理和发掘了诸种分析模式的演变动态及其背后的法政理论与实践根源及根源,在国外样本和国内经验基础上,面向当代中国司法政治研究,提出交叉互动型分析模式作为模式优化重塑方案并对其作出初步的理论架构。在对分析模式的检视和重构基础上,本书从司法主体、司法程序和司法裁判过程及其结果三个层面深入探讨了意识形态在司法主体的建构、选任和角色塑造,司法程序的理念、制度和权威认同,司法裁判的方法、过程及其结果等问题上介入的可能与影响的方式及其限度,从而为司法描绘了一幅基于意识形态视角的面孔。
针对我国近些年来的司法弊病,我国现在的司法改革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调整,然而,这些制度设计本身亦存在难以解决之矛盾。本书结合我国现阶段司法改革的实际情况,以 法官员额制 、 法官司法责任制 以及 证据制度改革 等为切入点对司法改革制度设计的悖论进行了分析,并且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司法改革的基本向度,即司法相对独立、法官的职业化或者专业化以及防止司法权的地方化等。
本书结合我国现阶段司法改革的实际情况,以“法官员额制”、“法官司法责任制”以及“证据制度改革”等为切入点对司法改革制度设计的悖论进行了分析,并且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司法改革的基本向度,即司法相对独立、法
为了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建立案例指导制度的司法改革举措, 于2010年11月印发了《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标志着中国特色案例指导制度的初步确立。 本书稿是在已出版的《 指导性案例(2011年12月-2016年5月)》《 指导性案例(2016年6月-2017年11月)》《 指导性案例(2018年1月-2020年12月)》的基础上,对2021年 公布的31个指导性案例的汇编。具体案例的编写分为:关键词、裁判要点、相关法条、基本案情、裁判结果、裁判理由六个部分。
案例教学并不单纯是一种教学方法,它实际上是以教学内容的变革为前提的,正是首先有了形形色色的案例,才使得案例教学成为可能;案例教学也不单纯是一种教授法,它实际上是以学生行为的转变为条件的,如果学生仍热衷于自己先前的角色,把自己置身于教学过程之外,只是一个旁观者,案例教学也就失去了意义;案例教学甚至不能简单地定位在方法上,它所涉及到的层面是多样、繁复的,如果教育观念还是固着于传递既定知识、培养一统人才上,案例教学的运用也就多余了。本书介绍了案例教学的基本情况。全书结构清晰,理论丰富,分析透彻。书中借鉴了许多国外研究成果,让人们对新进事物案例教学有更新的认识,使案例教学真正走进教师教育的殿堂。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农村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农村集体资产大量积累。农村集体产权改革持续推进。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是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其有效治理事关农民个体权益和集体经济利益的保护。农村股份经济
我国幅员辽阔,物产广博,生物遗传资源极其丰富,是种质遗传资源大国。农业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是国民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与国家参与国际产业竞争的热点领域。种业科技是农业经济竞争的核心,更是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现代种业是科技含量极高的产业,不仅形成了现代生物科技育种的全新模式,更属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领域,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探究种业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制度的发展变革是特定时代背景下对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供给需要的回应。 br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种业为我国战略性、基础性的核心产业,促进种业科技发展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基。一方面,种业科技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我国人口基数庞大、耕地面积有限,人均耕地面积较低。在此条件下要保障主要农产品供给,维护国家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