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4星以上
  • 50~元以上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5折5折-6折6折-6.9折
筛选:
    • 问话的科学:从纪检监察“问话”“谈话”到侦查讯问
    •   ( 5225 条评论 )
    • 吴克利 /2017-06-01/ 中国法治出版社
    •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这对纪检监察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聚焦主业主责,按照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要求,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机制改革。在当前形势下, 问话 谈话 讯问 成为纪检监察人员在工作中了解情况的一种方式。科学的发问方式不仅有利于侦破案件,更能够有效的高效的办理案件。 为适应十八大以来纪检监察工作新要求、新部署、新举措,提升纪检监察人员的办案素养和学习需要,我们邀请了长期从事讯问工作的审讯专家吴克利同志编写了《问话的科学:从纪检监察 问话 谈话 到侦查讯问》一书。本书凝结了作者近30年审讯工作经验,为纪检监察人员提升工作素养提供了可贵的参考。

    • ¥85.8 ¥128 折扣:6.7折
    • 国家安全学与总体国家安全观——对若干重点领域的思考
    •   ( 249 条评论 )
    • 赵磊 /2024-03-20/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 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国家安全学与总体国家安全观 对若干重点领域的思考》从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入手,旨在深入探讨国家安全学作为理论支撑,如何在新时代更好维护与塑造国家安全。本书入选 中国出版集团好书榜 2023年度榜,并获评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2023年度 十大好书 和 优秀选题奖 。 作为一本跨学科的专业著作,《国家安全学与总体国家安全观 对若干重点领域的思考》不仅有着深厚的学理基础,还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实践指导性。它对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安全问题进行了细致且富有启发的剖析,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也让国际社会更清晰地了解与时俱进的中国国家安全学说以及政策意义、理念价值、实践伟力。 2024年恰逢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十周年,特推出《国家安全学与总体国家安全观 对若干重点领

    • ¥72.9 ¥128 折扣:5.7折
    • 错案成因与制度修补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张建伟
    •   ( 316 条评论 )
    • 张建伟 著 /2024-01-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错案成因与制度修补》针对错案的生成规律进行研究。 作者就 错案 之判断标准作出厘清,在此基础上探讨错案的成因。 错案的本质因素是司法错误,致错原因通常不是裁判者或者案件处理者故意造成的,错案结果通常也不为他们所乐见。错案有一定规律可循。许多冤错案件有如一个模子里出来,几乎按照特定公式而产生;即使是明显不同的冤错案件,也有相同或者近似的错案因素,如果不警惕造成错案的原因,在具备一定因素时错案就会 自我复制 。 《错案成因与制度修补》借助部分外国实际案件和我国媒体披露的错案逐一探讨造成错案的各种因素,从中摸索规律,并进一步探讨通过修补制度或者建立新的制度来防止、减少错案的发生。《错案成因与制度修补》还对中国古代冤案的规律进行了探讨,并从不同于国内既有研究成果的角度对错案进行分析,使错案的讨论有了一定

    • ¥59.5 ¥119 折扣:5折
    • 中国古代司法制度
    •   ( 535 条评论 )
    • 陈光中 /2017-12-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中国古代司法制度》可供法学研究者、法学专业学生和法律实务工作者研读,也适合对司法制度史感兴趣的社会人士阅读。中国古代司法制度是中国古代法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特色鲜明。本书从诉讼法学的视角、按专题分为十章,全覆盖地研究了古代司法制度的各个方面,内容丰富,史料翔实。本书客观地指出:中国古代司法制度史既是一部司法文明史,也是一部服务于君主专制统治的历史。研读古代司法制度,以史为鉴,有助于当今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建设。

    • ¥51.3 ¥90 折扣:5.7折
    • 数字司法的中国图景
    •   ( 112 条评论 )
    • 左卫民 /2023-12-01/ 法律出版社
    • 本书围绕中国司法数字化、智能化建设的核心议题,从司法数字化的探索与变革、司法数字化驱动的大数据研究、大数据驱动的司法人工智能这三个深度勾连的具体面向展开系统性检视和前瞻性思考,集中呈现了作者在技术赋能司法与法律保障权利之间进行动态、有机平衡的价值关怀。面对科技与司法不断碰撞、深度融合的现状与趋势,作者的观点始终如一,秉持着现实主义的思考路径,致力于为推进中国式司法现代化以及通过司法现代化服务保障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做出理论贡献。

    • ¥69.5 ¥88 折扣:7.9折
    • 当代中国司法研究
    •   ( 192 条评论 )
    • 顾培东 /2022-10-01/ 商务印书馆
    • 当代中国司法的改革与发展,一方面受中国特定政治、经济、文化条件的深刻影响以及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的制约,另一方面也潜含着在 司法现代化 旗帜之下对标西方经典理论中 现代司法 模式的某种取向。此两方面因素形成一种张力,既相互融合,彼此吸纳与参照,亦相互博弈,彼此排斥与疏离。在此背景下形成的司法样态,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并由此成为人类司法文明中重要而独特的类型。本书通过对当代中国司法改革与发展的主要过程以及司法运行中重要现象的描述与分析,冀望增进对中国特色司法之实践逻辑与内在机理的理解,为中国特色司法提供更贴近现实的理论解说与论证,同时助力于系统化的中国特色司法理论与话语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 ¥103.5 ¥138 折扣:7.5折
    • 德国判例制度研究
    •   ( 97 条评论 )
    • 雷磊,高尚,段沁 /2023-04-01/ 法律出版社
    • 本书从性质、制度、技术和实践四个层面对德国判例制度进行全面的叙介和研究。首先阐明 判例 在德国的含义与类型,讲述德国判例制度的历史,在此基础上,围绕判例在德国的法源地位进行阐述,展示学界与实务界的观点,以规范属性、分量以及裁判理由与附带意见的区分为核心;接着呈现德国判例制度对于法治国的意义,包括在司法统一、法律平等、具体正义等方面的作用;继而剖明德国判例运行的制度环境(司法体制)和制度基础,后者包括独特的强制上诉和偏离报告制度;然后聚焦于德国判例的结构与制作技术,以及适用技术;后落脚于经验考察,以个例的方式来阐明其实践运用的方式。

    • ¥59.3 ¥75 折扣:7.9折
    • 麦读法律36 中国民法典评注·评注研究(第1部)——法律评注:国际视角的比较 (成功的法律评注可以大幅度提高解决法律问题
    •   ( 71 条评论 )
    • 朱庆育 高圣平 总编 /2023-07-07/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 《法律评注 国际视角的比较》是 中国民法典评注 评注研究系列的第1部,这本堪称各国 民法小传 的文集,全景式地介绍了世界各国法律评注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它从国别角度以详实的史料和丰富的实例介绍了德国、法国、荷兰、意大利、西班牙、日本等大陆法系主要国家和英国、美国等普通法系国家的评注或 类评注 文献的发展演变,而且以法律评注的发祥地 德国评注为参照,揭示了各国评注的不同特点和对本国法学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对超越国家的欧盟私法评注和跨国法评注,本书也做了很有价值的研究。三位主编还从比较法的视角对德国评注乃至世界各国的评注奉献了自己的观察和思考。这一切,对于我国正如火如荼开展的民法典评注,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中国民法典评注 (蓝色版)始于2016年,是由朱庆育、高圣平担任总编,以德

    • ¥66.3 ¥99 折扣:6.7折
    • 地方立法文本与实施效果研究
    •   ( 100 条评论 )
    • 周祖成 张印 /2018-09-01/ 中国法治出版社
    • 《地方立法文本与实施效果研究》一书是集立法学原理和立法实践于一体的专门类论文集。本书是以地方立法制度与实践为考察对象,以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的原则和指导思想,对我国地方立法制度和立法实践进行分析、总结,对完善我国地方立法理论和立法实务具有积极意义。 本书在理论上,深入讨论了地方立法权限、效力、立法重复以及地方立法质量评估与清理等问题;在实践上,通过自贸区、设区市文物保护、信访、生态保护、网络监管、网约车等重点领域立法效果分析,旨在深化地方立法基本理论研究,为立法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决策咨询。

    • ¥51.8 ¥69 折扣:7.5折
    • 地方立法蓝皮书:中国地方立法报告(2020)
    •   ( 49 条评论 )
    • 付子堂周祖成周尚君杨惠琪 /2021-05-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本书聚焦时下地方立法理论中的新议题与实践中的新问题,力求勾勒出2019年度我国各地区地方立法的基本状况。基于对2019年度地方立法成果的整理分析,发现2019年度我国地方立法保持了积极的立法状态,立法活跃度得到进一步提升,出现了立法与修法同步推进的情况;市级立法超越省级立法成为了年度立法主力,而各类立法事项在年度内呈现较为均衡的发展状态。此外,本书围绕诸如 立法与改革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立法 地方性法规结构 等话题进行了理论阐述;以 财政类立法 国家机关类立法 环境保护类立法 为材料进行了实证研究;以特定法规文本为分析对象进行了立法后评估。

    • ¥92.5 ¥138 折扣:6.7折
    • 《新编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观点集成·刑事卷》(第二版)(杜万华总编、刘德权副总编、何帆主编,2023全新修订) 麦读法律31
    •   ( 159 条评论 )
    • 杜万华 /2022-12-01/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 《新编人民法院司法观点集成 刑事卷》(第二版)是一部可以通览人民法院刑事司法观点的权威司法实务指导用书。全书以人民法院发布的司法解释、司法文件、指导性案例、会议纪要、个案答复、裁判文书和《人民法院公报》刊载的案例等为依据和素材,将散见于各种资料中对刑事审判工作具有指导性、参考性的内容进行收集、分类、归纳、整理,从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的内容中提炼出人民法院的司法观点编写而成。 本套丛书的特点有三: 其一,以司法解释为核心。书中编入的司法观点首先注重从现行有效的司法解释中提炼,突出观点来源的权威性。 其二,全面梳理、立体呈现。全面收集人民法院各种政策文件、指导性案例、裁判文书等,形成对司法观点多维度、多层面的立体支撑。 其三,仔细甄别、去旧选新。对人民法院公布的各项司法解释、司法文件

    • ¥327 ¥488 折扣:6.7折
    • 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第三版)
    •   ( 11 条评论 )
    • 苏力 /2022-07-01/ 北京大学
    • 本书是 法学家苏力的代表作,也是对当代中国法学研究和司法实践产生重要影响的力作。 本书聚焦中国当代基层(特别是农村)司法制度,将其置于20世纪中国背景下,置于具体的社会条件下,从司法制度、司法知识与技术、法官与法律人、研究方法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考察。苏力教授汲取社会人类学、制度经济学和法律经济学的成果、思想和方法,细查中国乡土社会中的司法实践、司法制度设计及司法知识和技术的应用,力求发现只有中国学者才可能敏感察觉和提出的中国当代司法的问题,对现实中国社会的法律实践资源进行了系统开掘,对中国基层法官的知识和智慧给予了“冷静又热烈”的“同情的理解”,是其在“法治的本土资源”理论之后的又一次影响深远的理论努力。 本书面世20余年畅销不衰,第三版作出了全新修订。

    • ¥52.5 ¥79 折扣:6.6折
    • 制度与机理:司法现象研究
    •   ( 89 条评论 )
    • 谢佑平,陈玺 /2023-05-01/ 法律出版社
    • 司法不仅具有极强的专业性、技术性和程序性,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党派等政治因素的影响而具有政治性。司法的政治性从根本上讲是由其法律实施的属性所决定。司法的政治性与中立性之间存在明显的冲突与紧张关系,集中表现在司法构成、司法不公与司法腐败等方面。在司法中讲政治不仅要避免片面强调司法的职业性和专业性,而且应注重遵循司法规律与履行政治职能相结合,运用司法的方式解决政治争议,防止讲政治的 庸俗化 。政治体制的阶级属性、国家属性和民族属性决定了司法体制的本质、类型和特征。西方各国的司法体制在法治观念和分权学说的影响下形成了各自的特征,深刻影响着司法官员的职业化管理、司法程序的设计以及司法效果的实现。与之不同,我国政法体制在党的领导下形成了 条块结合 的管理模式,在司法主体、司法依据和司法

    • ¥77.4 ¥98 折扣:7.9折
    • 转型社会中的司法制度研究(法学文库)
    •   ( 8 条评论 )
    • 卢然 /2022-12-01/ 商务印书馆
    • 长期以来,司法制度的相关研究集中于从技术化的角度考量司法如何实现争端解决功能,研究重心落脚于司法制度的内部。司法制度尽管在功能设定上主要指向为争端解决,作为公共机构乃至国家制度之一部分,其在实践与发展过程中展现出了社会层面的多面相功用,主要包括促进社会转型、驱动经济发展、塑造民族认同、加速国家建构、改造社会风俗等。 《转型社会中的司法制度研究/法学文库》从整体性的社会功用视角出发,深入考察分析近现代非核心西方国家如西班牙,不同类型的继受国家如智利、印度、土耳其、日本等国司法与社会转型的复杂关联,在关切领域、研究理论与观察视角上,均有所创见。

    • ¥51 ¥68 折扣:7.5折
    • 民事惩罚的正义——《民法典》中的惩罚性赔偿
    •   ( 19 条评论 )
    • 刘志阳 /2024-09-01/ 商务印书馆
    • 本书围绕《民法典》中的惩罚性赔偿制度展开,一方面从法教义学角度探讨了赔偿法教义对惩罚性赔偿的历史发展和制度适用的影响,另一方面从法政策学角度探讨了我国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发展因由和适用规则。以此为基础,书中进一步研究了惩罚性赔偿适用中的实体正义,主要涉及惩罚法定原则、惩罚均衡原则、比例原则等,并且从被侵权人权利救济和侵权人合法权益保护等程序正义视角提出了相应的庭审规则和证据规则。作者还就惩罚性赔偿适用中的公益诉讼问题和一事不再罚思想对于惩罚性赔偿适用的影响等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期为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当下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 ¥51 ¥68 折扣:7.5折
    • 中国临时仲裁实务指南
    •   ( 119 条评论 )
    • 高菲徐国建 著 /2017-06-01/ 法律出版社
    • 本书旨在帮助那些愿意以特定仲裁或临时仲裁方式解决纠纷的当事人了解临时仲裁程序并参与其中,从而推动临时仲裁在中国的应用与发展,促使仲裁法适时修改以适应国际仲裁的发展需要。建议制定的《中国临时仲裁示范仲裁规则》借鉴了《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2006年)、《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仲裁规则》(2013年)、《伦敦海事仲裁员协会仲裁条款》及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等机构仲裁规则的精华部分,以适应中国临时仲裁当事人的需求和习惯。实务部分紧紧围绕该示范仲裁规则进行分析讲解,为当事人、代理人、仲裁员在实际操作提供指引。 本书亮点在于创设了临时仲裁管理机构以行使机构仲裁的职能、管理临时仲裁程序,从而使习惯于机构仲裁的中国当事人能够进行临时仲裁程序。

    • ¥69.5 ¥88 折扣:7.9折
    • 司法体制改革进程中的控权机制研究——以公诉裁量权为例
    •   ( 29 条评论 )
    • 武晓慧 著 /2016-12-01/ 经济管理出版社
    • 武晓慧*的《司法体制改革进程中的控权机制研究--以公诉裁量权为例》是在中国司法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以公诉裁量权为例对权力控制机制进行深入研究,以党中央的政治方针为导向,以公诉裁量权的本质特征为基石,以适度控权为原则,剖析我国公诉裁量权在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域外比较研究,立足本土,以 中国的问题,世界的眼光 从起诉裁量权与不起诉裁量权两个维度对公诉裁量权进行分析,并对控权模式进行理论划分,通过构建有效的权力控制机制与相应的配套措施,探索公诉裁量权的良性运行之路,进而实现刑事诉讼关于犯罪追诉与人权保障的平衡、公正与效率的兼顾等根本目的。

    • ¥59 ¥88 折扣:6.7折
    • 当代中国法治的分析与建构- 泮伟江 中国法制出版社【正版保证】
    •   ( 1 条评论 )
    • 泮伟江 /2017-06-01/ 中国法制出版社
    • 本书描述和诊断了当代中国法治转型时期呈现出来的各种疑难杂症,进而指出,我国已经进入大规模陌生人群治理的风险社会阶段,对现代法治的建构有着客观的需求,尽管如此,我们对现代法治的性质、内部运作的结构与逻辑仍然缺乏合适和本土的“基本理解”。法治建设的困局实质是基本概念的危机。为此,理论上的急务,就是结合中国法治转型的经验,澄清现代法治的内涵。这就需要一套适合观察这种大规模现代社会的理论话语。本书就是引介这种理论范式转化的一次努力。

    • ¥89 ¥233.37 折扣:3.8折
    • 两宋法制风云录
    •   ( 49 条评论 )
    • /2023-03-01/ 上海三联书店
    • 宋朝的法律制度在中国法制史上具有特殊地位。本书围绕宋朝法制发展这一主题,动态描绘和叙述了两宋法制的发展历程,从中探索和总结两宋法制的经验和教训,并对一些重要法律制度和重大法制事件提出了作者的观点和看法。力图通过一些制度的形成过程,一些重大案件的审理过程,乃至一些人物与法律相关的活动过程,奉献给读者一部 活 的宋朝法制史。全书融知识性、学术性和可读性为一体,通过一些看似 碎片化 的片段,勾勒出两宋法制风云变幻的发展历程与历史画卷,并为传承和弘扬优秀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提供真实的、可资借鉴的历史资料。

    • ¥51 ¥68 折扣:7.5折
    • 制度与秩序:元代地方司法运作研究
    •   ( 63 条评论 )
    • /2023-08-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司法活动是官与民的共同实践,联结国家与社会,是对历史进行整体性观察很好的切入点。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北方民族肇建的大一统王朝,由于多元法律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元朝统治下的法律制度与前代相比产生了鲜明的特色,地方司法运作接续与变奏交杂。本书借鉴法律社会史的研究方法,分别从制度中的司法 实践中的司法 社会中的司法三个层面展开,探讨元代地方司法的制度变迁、实践状态和社会图景,力图对元代的司法运作与地方社会进行整体性理解。

    • ¥59.6 ¥89 折扣:6.7折
    • 司法证明原论
    •   ( 119 条评论 )
    • 张步文 著 /2014-01-01/ 商务印书馆
    • 张步文编著的《司法证明原论》是中国证据法学诸多作品中的新锐之作,建立了司法证明基础理论体系。 《司法证明原论》以覆盖司法程序之始终的证据为中心,以司法证明实践经验和实务需要为根据,审视了司法证明的基本常识与普世价值,重申了事实能够被人们认识与人们能够认识事实的基本关系,澄清了事实是事物自身的真实过程与状态,而不是“命题 “。本书阐明:自然和社会中的事实不需要证明;在司法过程中,只有有争议的事实主张才需要证明;证据以其客观事实信息来查明案件事实,证明事实主张的真与伪;由证据查明的案件事实是客观事实,是案件真相;案件真相是司法公正或正义的基石。 书对证据法学,特别是刑事证据法学中的诸种偏见提出了大胆的质疑与论说,匡正谬误、见解独到,体现了作者思辨的学术与勇于修正的风格

    • ¥51 ¥68 折扣:7.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