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理论武装既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独特的政治优势,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检察理论研究既是指导检察工作行稳致远的先导性工程,也是推动检察事业创新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检察人只有始终坚持改革创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力推进实践基础上的检察理论和体制机制创新,才能永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生机活力。有感于此,撰写了《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研究》一书,力图以历史眼光,从比较角度对检察工作进行梳理总结,为读者还原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状态。
《上海审判实践》是由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组织编写的应用法学类图书,主要由上海市法院系统的法院审判人员、法学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人士撰稿,内容主要为法学实务研究和理论探讨。本书共收入文章25篇,包含专稿、司法实务、数字法院建设、案例精解、业务审判文件等方面的内容,对司法审判实践和理论研究具有一定借鉴和参考价值。
黄尔梅主编的《 关于审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理解与适用》是2015年6月1日起实施的《 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的配套用书。全书共分为四个部分:一、刑法基本理论。包括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罪质、犯罪构成的具体内容、罪量要素、犯罪形态、罪数问题及刑罚运用等问题,以期从刑法理论的层面对本罪进行深层次的探讨,供读者 深地理解和运用《解释》。二、关于《解释》的理解与适用。《解释》的起草者对《解释》 的背景和经过、特别是《解释》的十一个条文予以逐条释明,以助于广大刑事司法工作人员、律师及其他法律工作者 全面地理解和适用《解释》。三、案例选编与裁判指引。编委会从全国各级 报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一)》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重点解决破产案件的申请与受理、破产案件中认定债务人财产相关的法律适用问题。由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二庭编著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企业破产法司法解释理解与适用:破产法解释(一)、破产法解释(二)/司法解释理解与适用丛书》一书对两部司法解释进行逐条释义,高度提炼了每条司法解释的条文主旨,准确概括了每条司法解释的规范目的,综合运用破产法、物权法、合同法、诉讼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的制度和原理对司法解释的条文内容进行了深度解析。对债务人财产的保全、对原有保全的解除和恢复、破产撤销权诉讼之原告资格与被告范围、抵销权行使的方式、破产受理前基于债务人财产
本书围绕我国检察权运行机制的基本理论、实证分析、主要问题、完善方向等方面进行论述。首先,通过对我国检察权运行机制基本理论的深度解读,依托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权力结构理论,将我国检察权运行机制归结为由检察机关办案组织、检察权运行结构、检察官办案监督机制、检察官司法责任机制和检察官保障机制五个方面组成的系统。其次,依托我国检察权运行机制的实践案例,集中讨论我国检察权运行机制改革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最后,对我国检察权运行机制的完善方向,从宏观层面及具体措施方面提出合理建议。
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必将推动庭审的实质化以及证据裁判原则、直接言词原则的贯彻,公诉工作面临全面的转型升级。实践中普遍存在本领恐慌,习惯了在庭审中照本宣科的公诉人如何在本领和能力上实现转型升级?这正是本书的关切。 法庭辩论已然由单一的定罪之辩或量刑之辩向证据之辩、事实之辩、程序之辩等多元化方向发展,庭审的抗辩性增强,变数更多。这就需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认真研究庭审中的各种问题,提高应对能力。这正是本书写作的缘起。 立足公诉实务,关注理论前沿,贴近办案一线,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以真实案例贯穿始终,阐述出庭公诉之道。这正是本书写作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