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食品贸易案例解析》共分为六章。*章中美贸易概述,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视角概述中美食品贸易对两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及意义;第二章美国食品贸易法规政策,主要介绍了美国食品HCCAP管理体系、美国食品中微生物限量标准、致敏原标识标准、农药兽药残留限量标准、营养标签法规、有机食品标准、转基因食品标准、食品添加剂限量标准;第三章反倾销与食品贸易,对中美反倾销法进行阐述,并分析了中国食品遭遇反倾销的原因及以后的应对措施;第四章美国食品贸易法规对我国食品贸易的影响,分析了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不足及其原因,提出完善监管的对策建议;第五章中国应对美国食品贸易法规的措施,从政府、地方部门、食品企业等方面提出应对措施;第六章典型案例评析,对四个案例进行深入详细的分析和点评。 《中美食品
陈兴良编著的《立此存照(高尚挪用资金案侧记)》以时间为维度,记述了发生在安徽省淮北市的一起挪用资金案,本案可以说是征表我国司法体制弊病的一个难得的标本。为案件获得公正处理,本案当事人高尚历经一审判决无罪、二审改判有罪,然后是从中级法院到 法院,再到 法院的艰难申诉。在 高法院回申诉以后,高尚又向 检察院提出申诉。 本书以司法文书为中心线索,勾勒了高尚挪用资金案诉讼和申诉过程,以及本案公诉人孟宪君在退休以后,向 检察院检举自己办错案而进入媒体视野的戏剧性变化。本书以翔实的司法资料和生动的媒体报道为素材,还原了高尚挪用资金案的法律面目和公众形象,并引述专家意见书等材料对高尚挪用资金案从法理上进行了深刻的分析。 本书 部分收录了作者的《无冤—一司法的 高境界》一文,对余祥林等四起获得平反
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非均衡发展”的大国,司法实践,尤其是面向广大农村地区的基层司法实践对于当代中国的法治进程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基层治理法治化的问题与路径研究”就是中国法社会领域 为重要的问题之一。 本书以西部少数民族聚居区M县为背景,在3年时间里,笔者以律师身份参与了该地区包括诉讼、人民调解等多种形式在内的司法实践活动。本书试图通过办案日记的形式有机多维地呈现西部落后地区诉讼个案全貌和具体法律情境下人、事之间的真实关联,真实还原西部少数民族聚居区较为突出的离婚、故意伤害、走私案件(贩毒、走私冻品等)、拐卖妇女儿童、拆迁等民事、行政、刑事案件的来龙去脉,捕捉包括公检法等 司法机关、律师群体以及人民群众在基层治理法治化中的镜像。此外,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基层律师的工
曹士兵主编的《中国法院2018年度案例(知识产权纠纷)》是《中国法院2018年度案例系列》的一个分册,含专利纠纷、商标纠纷、著作权纠纷、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不正当竞争纠纷等。所选案例均是 法官学院从各地2017年上报的典型案例中挑选出来的精品案例,全面涵盖该领域常见纠纷内容。案情凝练,并由主审法官精心撰写裁判要旨与法官后语,可读性、适用性强,能帮助读者节约查找和阅读案例的时间,获得真正有用的信息,为法官、检察官、执法人员、律师、法律顾问办理相关案件以及案件当事人处理纠纷 参考书。
张永峰主编的《百姓生活常见案例大讲堂(道路交通纠纷卷)》所选案例均为生活中的真实案例,每个案例都经法院 判决。学法用法 有底气!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对中国发起的337调查愈演愈烈,337调查也越发成为中国企业之痛。汪洪、郭雯主编的《337调查与应对--北京企业涉案案例分析及启示》 统计整理了北京市企业遭遇美国337调查的全部案例,综合评判案件的时间、领域、调查类型、调查结果等的分布情况,梳理案件的具体行业背景、调查程序、应对策略、调查结果,剖析案件在程序和应对策略上折射出的启示,并经行业专家进行专业点评。意在为中国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遭受337调查的预防和应对策略给出建议,并促进我国政府和行业协会对企业提供337调查救济机制的探索。
《法官手记(一个 法官30年办案记录)》是从作者历时29年的审判实践中,所记录下来的真实办案手记里面精选部分加工而成,60个 代表性的法制名案,涵盖了杀人、抢劫、 、盗窃、婚变等热点法制领域;精彩的故事、通俗的语言,在探究每一个故事背后罪恶产生的根源基础上,《法官手记(一个 法官30年办案记录)》作者张世琦也对如何提升自我、完善人性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