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所法律教育(少年家事法律诊所是其分支之一)系指由法律诊所教师指导学生参与真实案件的办案过程,实现理论知识在司法实践中具体运用的一种法学教育形式。 诊所法律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较快,各大高校纷纷设立相关专业。暨南大学人文学院所设立的少年及家事法律诊所,依托暨南大学少年及家事法研究中心雄厚的师资力量,结合导师专长进行精细化学科搭配,在经验丰富的法律实务工作者指导下,协助学生为维护社会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提供有效保障,实现了法学理论与司法实践的贯通融合。 该书稿对整个少年家事法律诊所的运作模式和学习内容进行了高度总结和概括,既是暨南大学法律诊所的教学经验的总结,又可作为其他院校法律诊所老师和学生的学习教材。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对中国发起的337调查愈演愈烈,337调查也越发成为中国企业之痛。汪洪、郭雯主编的《337调查与应对--北京企业涉案案例分析及启示》 统计整理了北京市企业遭遇美国337调查的全部案例,综合评判案件的时间、领域、调查类型、调查结果等的分布情况,梳理案件的具体行业背景、调查程序、应对策略、调查结果,剖析案件在程序和应对策略上折射出的启示,并经行业专家进行专业点评。意在为中国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遭受337调查的预防和应对策略给出建议,并促进我国政府和行业协会对企业提供337调查救济机制的探索。
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非均衡发展”的大国,司法实践,尤其是面向广大农村地区的基层司法实践对于当代中国的法治进程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基层治理法治化的问题与路径研究”就是中国法社会领域 为重要的问题之一。 本书以西部少数民族聚居区M县为背景,在3年时间里,笔者以律师身份参与了该地区包括诉讼、人民调解等多种形式在内的司法实践活动。本书试图通过办案日记的形式有机多维地呈现西部落后地区诉讼个案全貌和具体法律情境下人、事之间的真实关联,真实还原西部少数民族聚居区较为突出的离婚、故意伤害、走私案件(贩毒、走私冻品等)、拐卖妇女儿童、拆迁等民事、行政、刑事案件的来龙去脉,捕捉包括公检法等 司法机关、律师群体以及人民群众在基层治理法治化中的镜像。此外,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基层律师的工
陈兴良编著的《立此存照(高尚挪用资金案侧记)》以时间为维度,记述了发生在安徽省淮北市的一起挪用资金案,本案可以说是征表我国司法体制弊病的一个难得的标本。为案件获得公正处理,本案当事人高尚历经一审判决无罪、二审改判有罪,然后是从中级法院到 法院,再到 法院的艰难申诉。在 高法院回申诉以后,高尚又向 检察院提出申诉。 本书以司法文书为中心线索,勾勒了高尚挪用资金案诉讼和申诉过程,以及本案公诉人孟宪君在退休以后,向 检察院检举自己办错案而进入媒体视野的戏剧性变化。本书以翔实的司法资料和生动的媒体报道为素材,还原了高尚挪用资金案的法律面目和公众形象,并引述专家意见书等材料对高尚挪用资金案从法理上进行了深刻的分析。 本书 部分收录了作者的《无冤—一司法的 高境界》一文,对余祥林等四起获得平反
陈兴良编著的《立此存照(高尚挪用资金案侧记)》以时间为维度,记述了发生在安徽省淮北市的一起挪用资金案,本案可以说是征表我国司法体制弊病的一个难得的标本。为案件获得公正处理,本案当事人高尚历经一审判决无罪、二审改判有罪,然后是从中级法院到 法院,再到 法院的艰难申诉。在 高法院回申诉以后,高尚又向 检察院提出申诉。 本书以司法文书为中心线索,勾勒了高尚挪用资金案诉讼和申诉过程,以及本案公诉人孟宪君在退休以后,向 检察院检举自己办错案而进入媒体视野的戏剧性变化。本书以翔实的司法资料和生动的媒体报道为素材,还原了高尚挪用资金案的法律面目和公众形象,并引述专家意见书等材料对高尚挪用资金案从法理上进行了深刻的分析。 本书 部分收录了作者的《无冤—一司法的 高境界》一文,对余祥林等四起获得平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