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围绕妇女、婚姻、家庭展开的法律社会史著作。书中以清代以来妇女在家庭生活中的法律地位为视角,对与妇女权利直接相关的法律实践做了细致梳理。通过深挖诉讼档案,作者对清代、民国、1949年至当代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离婚案件进行了细致而深刻的剖析,还原了大量关于妇女离异、典妻、审判诉讼等历史细节,揭示了近世以来相关法律制度与诉讼实践在妇女权利的保护或损害等方面远为复杂的非线性悖论关系。全书吸收了大量中外学者中国法律史研究的 成果,并尝试与重要的学术观点对话,表现了开阔的学术视野,并融合了法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在中国妇女史、法制史研究的探索上做了有益尝试。
本书由北京市炜衡律师事务所 专业律师团队编著,采用图文并茂讲故事的形式,希望通过解读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典型案例,普及宣传《民法典》的重要条款,让读者以 有趣味性、 轻松的方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层层递进地学习《民法典》,以期能够对读者有所启发和裨益,切实增强法治观念,增强权利保护意识与技能,知行合一地践行《民法典》。
本书为第十批博士后文库入选项目。本书讨论了自动化应用、现代化治理与法治之间的关联与对策,全书分为总论部分和三个分论。总论部分介绍了作为算法上位概念的自动化应用,具体从自动化应用介入公共治理的法律拷问、自动化应用法律规制的构建逻辑、法律保障与法治转型的全新面向三个部分,介绍了自动化应用提升现代化治理的法律保障。分论一首先探讨了算法责任构建的一般性原理,并结合历史上颇受关注的马法之议,论证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坐标定位。分论二秉持 人本主义 ,分别探讨了较为抽象的 脱离自动化决策权 以及较为具体的 免受算法支配权 的权利进路。分论三从 公共卫生领域算法治理的范式优化 和 刷脸支付的法律规制 入手,剖析了具体算法应用场景中为实现规则之治所不可或缺的法律保障。 总论 分论 的写作模式,共同构成了算法治理
本丛书由 自然资源部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和浙江教育出版社共同打造,围绕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经济发展、海洋科技创新、海洋生态建设、海洋权益维护等方面,从政策、理论层面对我国海洋发展战略进行深入阐述、研究和探讨,为我国建设海洋强国提供理论基础、指明发展方向,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重要贡献。本书在既往研究积累的基础上,全面、系统论述中国海洋法治建设发展历程中的理论、实践及其他相关问题,重点阐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海洋法治建设。
本书以亲切家常、平和幽默的手法漫谈西方法律文化,对似乎是信手拈来的法律现象材料进行点拨评说,说的是西方法律文化现象,却时时启蒙着中国人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不着痕迹地调动着读者的思维,去思考中国的问题。文章短小、精彩,通过的方式使读者在不知不觉中领略作者颇为、颇为前沿的研究心得,在这样的论说里,进入法律的智慧天地,享受智慧的乐趣。
本书收录与银行业监管、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其他机构相关的现行有效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司法解释等规范性文件,内容全面,编排科学,是各级机关单位、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了解国家金融规范,广大人民群众遵守法律秩序、依法维护合法权益的工具书。
当德沃金说,“就我们所认识的法律而言,它的生命不在于某种对简练性的迷信,而在于整体性”,他到底想要表达什么意思?整体性是不是法律应该追求的一种政治价值?我们能凭借整体性去妥善处理平等与正义在具体个案中的冲突吗?整体性是否能够充当协调法律的稳定性与法律发展的平衡器? 《作为法律价值的整体性:以德沃金整体性法律观为中心》以上述问题为抓手,以德沃金的整体性法律观为中心展开考察,同时选取若干具有代表性的支持者和反对者来分析相关理论争议,较为清晰地展现英美学界有关法律之整体性这一主题的思想脉络。
不少企业都是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的有效实施,实现了解危纾困,迎来了新生和发展。所以,破产法对企业的意义,“破”只是形式,“立”才是实质,企业走到破产这一步,才是真正实现“不破不立,涅粲重生”。 该书正是基于这样的认知,在正确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的基础上,不仅局限于在北京市亿达律师事务所全体律师内部学习,也希望 多的人能够对企业破产有 正确的认识,并能合理运用破产法。
本书作为部系统研究以物抵债法律问题的著作,是以物抵债理论研究和司法实务必不可少的参考用书。 本书是在对传统民法上的代物清偿、新债清偿等理论与制度予以深入反思与剖析、对中国的以物抵债交易模式和司法裁判的实践进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出了全新的以物抵债理论框架,并对以物抵债的成立、性质、效力、法律关系构造、债务不履行责任等提出了颇为精到的观点,诸多问题的观点和论述填补了学术研究上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