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以 药家鑫案 许霆案 黄碟案 等曾引发社会广泛争议的案例为研究 标本 ,以法学家的理性、敏锐和洞察力,从那些被人们、甚至法律人有意遗忘、主动省略或懒得验证的但却至关重要的情节和事实入手,提出了与众不同的思考和结论,具启发意义。 作者认为,中国法理研究应当坚持的进路是:摆事实、讲道理(法理)、断是非。三者的顺序也不能乱。只有针对普通人确实能经验感知的事实,才能展开可分享的说理,虽然由于对相关因素的评价不同,甚至因为自我利益的驱动,各自得出的判断并不一致。这正是本书的追求。 这是一种更生动也更开放的案例分析。虽然这些案件都已尘埃落定,但它们留给人们的思考空间仍然很大,作者提出的问题以及有关的讨论本身,仍有意思,仍值得我们深思。
本书是一部借鉴德国鉴定式案例分析方法为我国刑法案例教学提供新范式的新型教学用书。 作者自2013年起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开设 刑法案例分析 课程,在保留传统案例教学方法的优长的同时,努力吸收鉴定式案例分析方法的精髓,经过年的积累和完善,逐步将其打造成法学院的一门精品特色课程,广受学生好评。本书即是在该课程授课内容基础上充实、增补而成的。 为满足刑法案例分析关于考察的全面性和思维的经济性的要求,本书设计了 五步骤分析模式 ,分析每个案例均按照 事实单元的划分 参与人员的列出 涉嫌犯罪的检验 犯罪竞合的处理 以及 全案分析的结论 五个步骤展开。 全书共分就九章。章概述了刑法鉴定式案例分析方法的基本内容;此后的八章以八个案例为素材,每章均设置 案情叙述 思路提要 具体分析 难点拓展/重点复习 四个板块,引导
《批评官员的尺度 《纽约时报》诉警察局长沙利文案》是美国两届普列策奖得主安东尼路易斯的成名之作,讲述了1962年发生在美国的纽约时报诉沙利文案,该案的判决结果对于美国司法影响深远,并因此确立起了一条宪法原则,即公民对政府官员的言论批评不得被作为诽谤起诉,成为美国司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判例。该书详细地讲述了沙利文案当时的司法背景,案件的进行情况以及美国法院历史性的改判及其幕后故事。该书作者是美国著名的畅销作家,其新书《言论的边界》由法律出版社出版,正在热销之中。
1.收录民法典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司法解释、规范性文件、指导案例裁判要点、适用民法典判决的典型案例等,内容全面。 2.收录带有 条文主旨 的民法典标准文本,方便读者根据需要迅速找到相关条文。 3.全文收录与民法典密切相关的未修改可继续适用的司法解释、新制定的与民法典配套的司法解释和清理修改的司法解释及相关规范性文件。文件的新修改之处均在正文中以黑体字标示,突出变化,强调学习重点。 4.全面汇编司法实践中可参照适用的人民法院民事指导性案例裁判要点。 5.精心收录适用民法典新条文判决的典型案例,充分体现民法典带来的重要变化。 6.赠送人民法院民事指导性案例全文及典型案例裁判文书全文电子文件。 7.提供2023年民法典相关法规增补服务。
nbsp nbsp《极限正义:刑案之道》是对近年来的热点案例或新型案例的学理分析。通说往往注重规范分析,而作者更强调考虑案件的社会效果、历史定位,用宏大的历史观研究案例,全面考虑可能影响案件的每一个因素,得出更为正义的结论。 ??正义的价值不在于 痛快 ,而在于实用。刑法学者应当 一眼万年 ,不仅要读懂文字中的历史,更要眺望文明的未来。刑法的正义高度,不取决于对罪犯复仇的烈度,而取决于对文明提升的高度。正义的核心不是道德正确,而是解决问题。伟大的价值观应当具有历史穿透力,而不是满足于当下的情感宣泄。 ??作者希望通过《极限正义:刑案之道》中的案例分析,表达方法论和思维方式的转变。在方法论上,法律人不仅可以使用构成要件理论定罪,还可以用社会学、心理学的知识分析案例,这是传统刑法学的薄弱环节;在思维方
未成年人承载着祖国的未来。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是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底线要求,关系亿万家庭的幸福安宁和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2020年12月26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修订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促进我国未成年人预防犯罪和矫治事业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本书由从事未成年人司法审判经验丰富的优秀法官主编创作,紧随《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修改规定,结合社会关注的热点疑难及司法审判案例实践,从预防犯罪的教育、对不良行为的干预、对不良行为的矫治、对重新犯罪的预防等方面,作了通俗易懂的法律知识答疑和讲解,有助于进一步维护未成年人权益,培养未成年人良好品行,为预防和矫治未成年人犯罪、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法治保障。
公司章程被称为公司的 宪法 ,章程的制定要求考虑商业运营、管理科学和法律风险,本书基于200个因 傻瓜式公司章程 引发的章程及股东争议案件,进行深度解析,对72个核心条款设计进行指引,以实际中的 坑 ,来提出条款制定的对策。 每部分内容设计有 设计要点、阅读提示、章程研究文本、同类章程条款、公司法规定、专家分析、章程条款设计建议、公司章程条款实例、延伸阅读 几个板块,清晰实用。
本书对二手房买卖领域的常见法律纠纷进行了收集整理,编写了相应的案例,对案例中的争议焦点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对焦点问题进行了法律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律师角度提出了相应的风险防范建议。此外,还附上了真实的相关法院裁判案例,供读者进一步学习。 近年来,二手房交易市场不断扩大,交易过程中产生的纠纷也不断增多,故此笔者编著了本书。本书语言通俗易懂,且结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法律规定,适合二手房交易买方和卖方、房产中介从业人员、法律专业学生、从事二手房交易法律事务的律师、不动产交易中心工作人员等读者阅读。笔者希望本书可以成为普通的二手房交易者、二手房交易行业从业者防范风险、解决纠纷、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工具书,亦能为相关法律从业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较于其他法律部门,在社会保障法的适用中,对于法律的理解仍有太多的不恰当乃至违背常识之处。社会保障法是社会保障制度与法学的交叉。在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中,政治、经济、文化、传统、社会结构均发挥了重要作用。法律虽参与其中,但在相当程度上,法律并非起决定性作用。然而,对于个案、具体的被保险人以及其他行为主体来说,法律则具有关键性意义,只有正确地理解和适用规则,才能更合理地实施行为、规避风险、保护和实现权利。本书遴选了近年来近40个社会保险法的典型判案,内容涵盖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中的缴费、资格(条件)认定、相关待遇申领等,对案例的基本情况和审判过程进行综述,结合相关法律法规条文进行系统性分析与解读,帮助相关社会保险行政、经办人员,企业劳资人员
在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中,以 套路贷 、虚假诉讼为主要表现特征的非法活动严重扰乱了经济金融秩序和社会秩序。如何甄别违法犯罪活动,防范化解各类风险,充分发挥民商事案件承办工作的评价、教育、指引功能,妥善且高效承办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给司法工作人员带来了新的挑战。本书在版的基础上增加了民法典相关条例及相应案例,旨在通过精选一些典型案例,以案说法,为当事人维权,公、检、法工作人员及律师办案、法考考生备考主观题、高校教学提供参考。
本书以2021年新修改的《*人民法院关于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的解释》为脉络和主线,分为四大模块:1.将刑诉法解释进行新旧对照,并通过表格的形式、不同的标记来展先条文变化,同时,附加相关刑诉法的条文,二者相互结合,使整体内容更为清晰;2.对修改变化的重要的刑诉法司法解释条文进行解读,提炼适用要点,提高本书实用价值;3.以案释法,针对重要条文,整理汇总相关典型案例,提炼司法裁判要旨;4,通过流程图、图表等形式,梳理刑事诉讼程序的重点难点要点,提示读者,并给予一定指引。
该书以“药家鑫案”“许霆案”“黄碟案”等曾引发社会广泛争议的案例为研究“标本”,以法学家的理性、敏锐和洞察力,从那些被人们、甚至法律人有意遗忘、主动省略或懒得验证的但却至关重要的情节和事实入手,提出了与众不同的思考和结论,极具启发意义。 作者认为,中国法理研究应当坚持的进路是:摆事实、讲道理(法理)、断是非。三者的顺序也不能乱。只有针对普通人确实能经验感知的事实,才能展开可分享的说理,虽然由于对相关因素的评价不同,甚至因为自我利益的驱动,各自得出的判断并不一致。这正是本书的追求。 这是一种更生动也更开放的案例分析。虽然这些案件都已尘埃落定,但它们留给人们的思考空间仍然很大,作者提出的问题以及有关的讨论本身,仍有意思,仍值得我们深思。 本次修订对全书文字做了些许调整、修改和补充。
本书收录了各地法院发布的若干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指导性案例,结合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的教学和诉讼实践的时代要求,对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适用要点作了深入阐释,是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人才的法律实务教材,高度体现了法学教育与法律实践相辅相成的鲜明特色。
本书内容涉及社区治理方法的案例与讨论,是关于社区治理的细节书、说明书、工具书,是关于社区治理发展的思考与探索。作者认为,社区发展在于社区共营,社区共营的关键在于党的引领,社区搭建平台,人民群众参与;社区共营的程序与操作环节十分重要,只有重视环节与程序,只有环节科学、程序严谨,才能形成共需、共建、共治、共享的良性互动。本书呼应了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 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提高市域社会治理能力 的要求。
在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中,以 套路贷 、虚假诉讼为主要表现特征的非法活动严重扰乱了经济金融秩序和社会秩序。如何甄别违法犯罪活动,防范化解各类风险,充分发挥民商事案件承办工作的评价、教育、指引功能,妥善且高效承办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给司法工作人员带来了新的挑战。本书在版的基础上增加了民法典相关条例及相应案例,旨在通过精选一些典型案例,以案说法,为当事人维权,公、检、法工作人员及律师办案、法考考生备考主观题、高校教学提供参考。
本书分四个栏目, 思想译介 分析了机器人学三法则的奥秘以及其在科幻小说中的运用,并探讨了与机器人学三法则相对应的人类学法则; 部门法视野 内容涉及人工智能刑事责任能力的规制、法定数字货币个人信息保护、大数据时代个人隐私权保护的法律原则、政府开放数据流动的法律秩序等; 跨界对话 内容涉及智慧法院建设、P2P借贷平台涉罪案件的实证分析; 域外观察 则为欧洲议会关于《机器人技术民事法律规则》的立法建议、欧盟人工智能高级专家组的《可信赖人工智能伦理准则》的原文翻译,可以为我国相关立法制规提供参考。
中国航空运输协会法律委员会从近三年发生的400多个案件中精心选出70个典型案例,加以分析研究。全书根据案件类型分为七篇,围绕案件事实,对每个案例均作了较为客观的法律评析,提出了切合工作实际的建议,对于航空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和广大员工依法开展工作,有效防范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法律风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书回顾了司法鉴定制度改革的历程,对其热点、焦点和堵点等问题予以省察,基于司法鉴定原理对司法鉴定改革的路径选择、制度变迁和实践偏差进行了反思,从制度层面对司法鉴定制度与诉讼制度、证据制度之间深层次关联作出注释,为推进司法鉴定制度深化改革描绘了清晰的图景。
2023年12月29日,《公司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修订公布,自2024年7月1日起施行。本次修订在现行《公司法》13章218条的基础上,实质新增和修改70条左右。主要修改内容包括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完善国家出资公司特别规定,完善公司设立、退出制度,优化公司组织机构设置,完善公司资本制度,强化控股股东和经营管理人员的责任,加强公司社会责任等。 本书以《公司法》为主干,以法规、司法解释、部门规章等关联规定为重要支撑,突出要点提示,精选典型案例,多维度解析重点法条,为《公司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理论研究和实务适用提供有益参考。
人民检察院2021年共发布第二十五批、第二十六批、第二十七批、第二十八批、第二十九批、第三十批共六批指导性案例:其中于1月27日发布了第二十五批共4个指导性案例;于2月8日发布了第二十六批共5个指导性案例;于3月3日发布了第二十七批共5个指导性案例;于5月10日发布了第二十八批共3个指导性案例;于9月2日发布了第二十九批共5个指导性案例;于9月27日发布了第二十一批共6个指导性案例。 2021年度的指导性案例对我国检察机关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加强对刑事判决、裁定和侦察活动的监督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本书囊括了人民检察院2021年发布的所有指导性案例,具有很强的司法实践指导意义。
本书是《中国法院2021年度案例系列》(全23册)的一个分册。含借款合同、保证、抵押、质押等。所选案例均是国家法官学院从各地2020 年上报的典型案例中挑选出来的精品案例,全面涵盖该领域常见纠纷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