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城乡规划法》的内容进行了权威解释,对城乡规划的制定、实施、修改、监督检查、法律责任等进行了符合立法本意的权威解说,内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便于领会与实施。附录部分收录了与城乡规划联系紧密的重要法律法规与规范性文件。
五名洞穴探险者受困山洞,水尽粮绝,无法在短期内获救。为了维生以待救援,大家决定抽签吃掉一人,牺牲他以救活其余四人。威特葜尔是这一方案的最初提议人,但在抽签前又收回了意见;其他四人仍执意抽签,恰好选中了威特莫尔做牺牲者。获救后,这四人以杀人罪被起诉并被判处绞刑。 这是美国20世纪法理学大家富勒1949年在《哈佛法学评论》上发表的假想公案。富勒还进一步虚构了五位大法官对此案的判决书,五封判决书依据相同的事实和法律,得出了完全不同的结论。这一著名公案是西方法学院学生的文本,并在此基础上演绎出了更多的公案。1998年,法学家萨伯延续了富勒的游戏,假话五十年后这个案子有机会翻案,另外九位大法官又各自发表了判决意见。他们真的有罪吗? 请看十卜四位法官的判决韦。这些判决书,实际上反映了20世纪各个流
1997年3月14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修订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1997年刑法)。此后,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有效惩治、预防犯罪的需要,全国人大常委会又先后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和十二部刑法修正案,对1997年刑法作了多次修正。 为方便广大司法工作人员、理论研究者和社会公众更好地学习、研究、运用刑法,我们对1997年刑法及其后通过的《决定》和十二部刑法修正案进行了整理汇编。根据《决定》和十二部刑法修正案的规定,对刑法条文作了规范、准确编排。为便于读者了解历次刑法修改的脉络,特以脚注形式记录了相关条文的沿革情况。为方便查阅、使用,还在条文前加入条文主旨或所涉罪名。另外,该书还收录了1997年
本书体例简明,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一目了然,通俗易懂。本书大致分为三部分,部分是涉刑法总则类问答,即明确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份认定;第二部分是涉刑法分则类问答,即围绕每一个具体罪名展开阐述,基本上是一个罪名一章;第三部分是涉刑事诉讼程序类问答,涉及办理贪污贿赂案件的程序问题。本书突出问题导向,注重实用性,主要围绕刑法中贪污贿赂犯罪的定罪量刑展开,内容集中在与司法办案业务密切相关的具体问题进行解答。
全书共分六章,按照《刑法》中涉及网络犯罪的罪名,分为 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 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提供非法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工具罪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 涉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其他犯罪 。从多个角度刻画出当下高发频发的网络犯罪行为以及相应的法律规制。全书以讲述故事的方式将案件事实一一呈现,在兼具可读性的同时,将复杂的网络犯罪技术问题进行深入浅出地阐释,并结合相关的法律条文和司法解释,列举同一类型案件的刑罚规制范围,以点带面,尽可能涵盖近年来常见的网络犯罪类型。
《刑事法判解研究(第38辑)》【专题论坛】栏目中,刊登了2篇主要探讨二维码取财案法理问题的文稿,分析了二维码取财行为的结构,并对二维码取财案件认定的出路进行了探讨;在【专家解说】栏目中,刊登了3篇疑难刑事案件的研讨文章;在【热案评析】栏目中,刊登了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故案、范某某逃税案等四篇社会高度关注的案件及其评析;等等。书稿所选取文章均有一定的代表性,或为热点案件、疑难案件,或为有研究价值的案件研讨。
本书包括两部分。 部分,作者对2009-2015年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审结的一部分(130余件)专利行政诉讼案件,依照基本的审查逻辑顺序,就其中涉及的法律要点,以重述的形式进行了总结和归纳; 第二部分,作者结合近期的专利行政诉讼案例,从授权、确权和侵权程序中权利要求解释的异同,充分公开的审查,权利要求是否清楚的审查, 非发明点 修改超范围缺陷的救济,复审、无效程序的性质及依职权审查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
《人民法院案例选》是*人民法院*早创办的案例研究连续出版物,也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出版时间*早、延续时间*长、出版册数*多的案例研究书籍。创办二十多年来,《人民法院案例选》坚持 反映审判面貌,总结审判经验,研究审判理论,服务审判工作 的编选方针,突出 真实、全面、及时、说理 的编辑特色,展示了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成就,受到了学术界与实务界的普遍关注和喜爱,取得了良好的声誉、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成为法研所乃至*人民法院的品牌性刊物。与时俱进。改版后的《人民法院案例选》将全面收集*人民法院以各高人民法院以各种载体发布的各类典型案例,按照读者*普遍的阅读习惯重新编辑,按月集中展现在读者面前,形成 指导性案例 公报案例 审判指导与参考案例 典型案例发布 等栏目。同时,《人民法院案例选》继续保留经典的 专题策划
《国际货物贸易欺诈与反欺诈案例精解》通过对国际贸易欺诈中14个方面近80起真实案例的系统研究、解析,将复杂的法律问题简单化,将错综的法律关系图示化。《国际货物贸易欺诈与反欺诈案例精解》共14章,各章分为导读、案情简介(法律关系图示)、欺诈手段、反欺诈措施4个部分。《国际货物贸易欺诈与反欺诈案例精解》的主要作用在于帮助我国进出口企业在与外商结识、谈判、签约、履约、解决纠纷的过程中能够识破骗局和陷阱,开展安全贸易,实现合法赚钱。希望国际贸易商业人士阅读《国际货物贸易欺诈与反欺诈案例精解》,不仅能够提升识破形形色色国际贸易骗局的能力,区分商业风险及法律风险,而且可以在国际贸易蓝海中发现商机无限之道。希望国际贸易法律人士阅读《国际货物贸易欺诈与反欺诈案例精解》,能够进一步提高国际法律风险
市场主体登记管理制度是市场主体开展经营活动的基础性制度,事关市场主体合法权益保护、市场秩序维护以及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市场主体登记管理工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出台了多部规范市场主体登记管理的行政法规,在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创业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现行市场主体登记管理制度也逐渐暴露出一些与新时期市场主体发展不适应、不协调的问题,亟须完善统一的市场主体登记立法。为此,司法部会同市场监管总局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2021年7月27日由国务院公布。《商事法律文件解读(2021年第8辑,总第200辑)》收录了该条例及司法部、市场监管总局负责人就该条例答记者问的内容。 法官会议工作机制是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的重要改革举措,也是健全完善中国特色
《进出口企业管理人员办理海关事务法律指引》是一本针对进出口企业管理人员进行海关事务讲解的法律指引方面的图书,旨在通过梳理法律构架和解释具体法条,使进出口管理人员掌握办理海关事务的关键点,同时对海关改革内容和重点进行了解。
《刑事法判解研究(第36辑)》【名案法理研究】栏目中,刊登了5篇主要探讨于欢故意伤害案法理问题的文章,主要内容如下:(1)赵秉志与彭新林撰写的《于欢故意伤害案的罪与罚》一文,认为于欢案应定性为防卫过当下的故意伤害致死的犯罪,对于欢可予以较大幅度的减轻处罚。二审法院以故意伤害罪改判于欢有期徒刑5年,定罪正确,量刑适当,符合罪责刑相适应原则。(2)刘仁文撰写的《于欢故意伤害案的学理评析》一文,认为于欢的行为具有正当防卫的性质,属于防卫过当,应当减轻处罚,并认为应当进一步激活我国正当防卫制度的运用,将防卫过当写入刑法分则的具体罪名条款。(3)阴建峰与刘雪丹整理的《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之界分 于欢故意伤害案研讨会综述》一文,对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主办的 于欢故意伤害案专题研讨会 上
《人民法院案例选(2016年第12辑)(总第106辑)》全面收集人民法院以各种载体发布的各类典型案例,按照读者普遍的阅读习惯重新编辑,按月集中展现在读者面前,形成 指导性案例 公报案例 审判指导与参考案例 典型案例发布 等栏目。
《色情泥潭1:法官讲述的警世案件》是为了帮助广大读者正确了解法院在审理男女情感纠纷案件中的审判思路和审判依据,作者用轻松的方式对司法实践中的一些典型性、真实性案例进行了选取和编写,并对常用法律法规进行了梳理。从情、理、法三个方面加于分析,以求达到警示世人的社会效果。
《社区常见法律纠纷解析》为杜立群编著的《社区常见法律纠纷解析》。本书分6章,以问答的形式具体讲解了关于商品房买卖,房屋租赁,物业管理,相邻关系,人身损害,家政服务等社区中常见的法律纠纷问题以及一些常用的解决方法。本书具体内容一目了然,非常实用。
立案工作指导(2017年第2辑,总第53辑) 为*人民法院立案庭主持编写的审判业务指导类专业图书。本辑分为 "领导讲话""理论与实践探索""案例评析" "经验交流""司法解释理解与适用""司法解释及*人民法院规范性文件"六个栏目。
本书是为了适应法学案例教学的需要而编写的。本书的目的旨在帮助教师丰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手段,使教师得以应用生动、形象和真实的刑事诉讼案例进行课堂讲授和组织讨论,同时也便于学生对抽象的刑事法学、诉讼原理及相关知识范畴的深入理解、掌握和应用,做到深刻领会、融会贯通。 本书所选案例大部分选自《中国刑事审判要览》,小部分选自《刑事审判参考》,另有个别案例是作者亲自承办的。作者尽可能选用*、典型和有影响的案例。案例的法理评析部分完全由作者和厦门大学法学院的刑事法研究人员撰写,主要是将案件涉及的理论问题、争议要点结合相关法律和司法解释进行研析。
《鹿特丹规则下的强制性体制研究--基于规范效力的一种分析》正文分为前言、主文、结语3个部分。前言部分对本书写作的学术背景作了介绍,结语部分对本书的结论性认识作了归纳总结。主文部分一共有6章。内容包括《鹿特丹规则》与强制性体制、《鹿特丹规则》强制性体制下承运人的义务与责任、货方义务与责任纳入《鹿特丹规则》强制性体制等。后,第六章对《鹿特丹规则》强制性体制及有关制度对我国国内法的启示和借鉴作了分析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