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50~元以上
  • 5折-6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5折5折-6折6折-6.9折
筛选:
    • 【赠思维导图实物】张明楷刑法学讲义 来一场有关正义的思维法律刑法修正案十一书籍 刑法学第五版教程教材 刑法的私塾 罗辑思
    •   ( 47 条评论 )
    • 张明楷 /2021-10-12/ 新星
    • 不作为:母亲和女朋友同时掉进河里,应该先救谁?有一道千古难题,不知道你的女朋友或者男朋友有没有问过你,那就是“我和你妈同时掉进水里,你先救谁?”你可能会问,难道这个问题也和刑法有关吗?没错,还真和刑法有关。这涉及的是刑法中不作为犯的内容。 我们通常看到或者接触到的犯罪大多是作为犯,也就是因为实施了某种《刑法》禁止的行为而构成犯罪。但事实上,不作为也可能成立犯罪。这一节就来讲一下不作为犯的成立要件。基于保证人地位的作为义务不要以为不作为就是什么都没有做,什么都没有做怎么可能构成犯罪呢?其实,不作为也是行为的一种表现形式,在刑法上指的是没有做该做的事情,也就是说行为人能够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但是没有履行。那么,不作为犯有什么特别的成立条件吗?想解决这个问题,要先了解两个概念——“

    • ¥77.9 ¥129 折扣:6折
    • 刑法总论(第二卷)犯罪的法律后果 [葡]乔治.德.菲格雷多.迪亚士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403
    •   ( 23 条评论 )
    • [葡]乔治.德.菲格雷多.迪亚士 /2024-03-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本书是由葡萄牙近代著名刑法学家迪亚士经多年教学、研究和实践融会而成的经典专著,书中收入了大量欧美各国的刑法比较研究成果,对现今葡萄牙和中国澳门刑法理论影响深远。 本书主要研究犯罪的法律后果,共二十章,包括犯罪的法律后果和刑事处分(制裁)、在刑事政策模式中葡萄牙刑法的刑事处分、主刑、附加刑、刑罚的确定制度、量刑/刑罚分量、确定刑罚的特殊情况、刑罚之选择及替代刑罚、保安处分、假释、相对不定期刑、收容、与犯罪相关的物和权利之丧失、刑事记录和恢复权利、处罚的积极前提和消极前提,为当时欧洲背景下关于犯罪的法律后果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 ¥114 ¥228 折扣:5折
    • 21世纪犯罪情报:公共安全从业者指南
    •   ( 331 条评论 )
    • 理查德·赖特 执行主 /2017-10-01/ 金城出版社
    • 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方面,公共安全一直为各国政府所重视,而犯罪情报则是公共安全治理的有效工具。本书全面系统介绍了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国家的犯罪情报工作,既总结出各种基本规律,又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工具。全书内容涵盖以下几大方面: 一、历史脉络:过去的发展历程,现在面临的问题,以及未来的挑战; 二、理论体系:概念、理念、要素、流程、规则、法律、架构、制度和指导思想等; 三、方法工具:指南、标准、原理、定律、模式、模型、资源、术语和图表等; 四、实战运用:人员配备、单位管理、培训计划、软件应用、案例分析等。 本书正文囊括犯罪情报工作的18个主题,附录包含各种极具价值的参考资料和文献。其*初版本为1971年出版的《情报的基本要素》一书,历经40余年打磨、3次大修订(1976、2000、2010年)和多次小修订。

    • ¥55.2 ¥98 折扣:5.6折
    • 法条竞合之判断:技术与路径选择 付恒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408
    •   ( 1 条评论 )
    • /2024-08-30/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本书以其深邃的学术洞察力,全面而系统地解构了法条竞合判断的基本原理与技术路径。在法条竞合的类型划分、形态识别与处断规则上,提出了创新性的理论见解,并通过实证分析刑事裁判文书,将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为法律专业人士提供了一个全面的理论框架与实践指南。本书的学术亮点在于深入探讨了法条竞合的本体论,明晰了法条竞合与想象竞合、吸收犯、牵连犯等概念的界限,为司法适用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处断规则。作者结合中国刑法的特有语境,对传统法条竞合理论进行了本土化的调适与创新,使之更加契合中国法律实践的需求,展现了其在学术研究与司法实务中的双重价值。

    • ¥69 ¥138 折扣:5折
    • 刑法总论讲义 第七版 前田雅英 著 曾文科 法学精品教科书译从 北京大学出版社 新华书店正版书籍博库旗舰店
    •   ( 2 条评论 )
    • /2024-10-01/ 北京大学
    • 《刑法总论讲义》集中、全面地阐述了日本 刑法学者前田雅英的理论观点,第七版则 直率地呈现出前田教授的个人色彩。比起构建理论体系,“前田说” 加重视提炼判例中的法理规则,所以“前田说”除了在学界特色鲜明、 一格之外,对日本的刑事司法实务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本书严格挑选出 重要的理论话题,对应近年来的法律修正,网罗新近的日本刑法判例与学说,用平实的语言及丰富的图表使读者能够迅速掌握刑法学的基本论点,培养以具体事实为前提、依靠自己来解决问题的能力。本书立足实质犯罪论,强调“国民规范意识”,基于 的犯罪形势与刑事政策, 限度尊重裁判所的判断,试图摆脱以往支配学界的“德国型”刑法理论的束缚,展开裁判员裁判制度下的“日本式”刑法解释。

    • ¥55.7 ¥99 折扣:5.6折
    • 刑法学(第五版)
    •   ( 1075 条评论 )
    • 刘宪权 主编 /2020-01-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本书在尽量吸收刑法学界新研究成果及刑事立法和司法解释的基础上,从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实践性和应用性等角度,围绕刑法规定的具体内容以及刑法前沿问题,阐述了刑法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定以及基本原理。全书分上下两册,分为绪论、犯罪论、刑罚概论、罪刑各论四编。本书第五版根据*刑法修正案以及近年来诸多刑法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的内容进行了修订。

    • ¥72 ¥128 折扣:5.6折
    • 量刑与刑事司法(第六版)
    •   ( 157 条评论 )
    • [英]安德鲁·阿什沃斯 /2019-08-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本书系全面研究英国有关量刑与刑事司法的原则与问题的专著。对于量刑的基础理论、影响量刑的因素、各种罪犯的量刑、羁押与非羁押量刑、量刑程序以及特别量刑权力等问题予以阐释。尤其对于量刑指导意见的产生机制,上诉法院对于羁押量刑运作方法,少年量刑的框架等进行了批判性探讨,并将犯罪学,统计趋势与刑罚理论等进行结合研究,对法律、指导意见与法院裁判之间的关系作出了清晰的解释。

    • ¥83.3 ¥148 折扣:5.6折
    • 刑事法评论:正当防卫 江溯
    •   ( 34 条评论 )
    • 江溯 主编 /2024-01-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刑事法评论:正当防卫》为《刑事法评论》第48卷,主题是 正当防卫 ,既有对刑法上正当防卫问题的集中讨论,也有对其他刑事法理论与实务重点问题的探讨,集中展现了刑事一体化思想的魅力与刑法的实践品格。本卷设有 主题探讨 刑罚理论 实证研究 理论前沿 信息数据犯罪 实务热点 刑事程序 等栏目。 《刑事法评论:正当防卫》涵盖的领域,既有正当防卫等刑法总论的重点内容,也包括信息数据犯罪等刑法分论的热点问题,还涉及刑罚理论、罪刑法定、犯罪化、犯罪论体系与共同犯罪等刑法问题。此外,刑事程序中的未决羁押、审前非羁押监管模式、认罪认罚案件的上诉制度,以及德日、英美的相关诉讼制度与改革经验,在其中亦有讨论。 《刑事法评论:正当防卫》对我国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的发展及司法实务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刑事

    • ¥94.5 ¥168 折扣:5.6折
    • 美国刑法评解(套装全2册) 李立丰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402
    •   ( 3 条评论 )
    • 李立丰 /2024-01-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402
    • 《美国刑法评解》是一本供中国读者理解、反思、评判 美国刑法 的工具书。本书绝非单纯 自西向东 的介绍说明,而是立足中国研究者的观察立场、 由东而西 的主动评述。在越来越多人可以直接使用英文文献的当下,希望本书,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减少 一百个读者眼中就有一百种美国刑法 的庞杂之感。至少,也可以作为各位读者批判的对象或者标靶,成为后来者脚下的铺路石,亦或者前进路上 此路不通 的指示牌。 体例编排与内容设置杂糅了成文法、判例、州法律指导意见及各国学者的相关评述。 写作方法与评价角度兼容不同法系对于相同问题的不同处理方式,强调刑法的比较在于方法的比较这一核心义理。 总结凝练出在美国,所有犯罪论本身无法解决的问题,都可以通过刑罚论加以解决;所有刑罚论本身无法解决的问题,都可以通过程序法解决;所有程序法

    • ¥199 ¥398 折扣:5折
    • 【正版】张明楷刑法学讲义 来一场有关正义的思维风暴 关于刑法 张明楷 新星出版社
    •   ( 3 条评论 )
    • 张明楷 /2021-10-01/ 新星出版社
    • 为什么不能为了救五个小孩而杀害一个小孩? 为什么母亲和女朋友同时掉进河里,应该先救母亲? 为什么11岁的人杀人、13岁的人抢劫不用负刑事责任? 为什么偶然杀死正在行凶的犯罪分子,不成立正当防卫? 为什么参与共同犯罪后又退出的,仍然可能对既遂结果负责? 为什么偷走自己所有但他人合法占有的财物,依然成立盗窃罪? …… 本书以100个具体且极具现实意义的问题为引,带你进入刑法学的领域。 通过这本书,你会看到,刑法学不是一个智力游戏,而是肩负着沉甸甸的社会责任,它不仅关乎个体的命运,更关乎这个世界运行的法则;刑法学也不仅仅是一个学科,更是对正义的追求,是人类智慧的高峰,而学习刑法学就是在进行一场思维风暴。 当然,法律的生命不仅在于逻辑,而且在于生活。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心中永远充满正义,目光不断往返于

    • ¥69 ¥127.42 折扣:5.4折
    • 刑法分则的解释原理【店主推荐】
    •   ( 1 条评论 )
    • 张明楷 /2004-01-01/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本书作者基于“心中永远充满正义,目光不断地往返于规范与事实之间”的解释理念,就刑法分则解释中的若干问题展开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得出了富有新意的结论;这些问题是:罪刑法定原则与刑法解释方法、分则与总则、“……的,”与“处……”、避免不应有的漏洞与减少不必要的重叠、法益与要件、主观要素与客观要素、主观的超过要素与客观的超过要素、作为构成要件的“情节严重”与作为升格条件的“精节严重”、注意规定与法律拟制、普通法条与特别法条、并列与包容、用语的统一与用语的相对性、普通用语的规范化与规范用语的普通化。

    • ¥58.82 ¥118.64 折扣:5折
    • 张明楷刑法学讲义
    •   ( 0 条评论 )
    • 张明楷 /2021-10-12/ 新星
    • 不作为:母亲和女朋友同时掉进河里,应该先救谁?有一道千古难题,不知道你的女朋友或者男朋友有没有问过你,那就是“我和你妈同时掉进水里,你先救谁?”你可能会问,难道这个问题也和刑法有关吗?没错,还真和刑法有关。这涉及的是刑法中不作为犯的内容。 我们通常看到或者接触到的犯罪大多是作为犯,也就是因为实施了某种《刑法》禁止的行为而构成犯罪。但事实上,不作为也可能成立犯罪。这一节就来讲一下不作为犯的成立要件。基于保证人地位的作为义务不要以为不作为就是什么都没有做,什么都没有做怎么可能构成犯罪呢?其实,不作为也是行为的一种表现形式,在刑法上指的是没有做该做的事情,也就是说行为人能够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但是没有履行。那么,不作为犯有什么特别的成立条件吗?想解决这个问题,要先了解两个概念——“

    • ¥78.01 ¥129 折扣:6折
    • 以刑释罪-一种刑法实质解释方法【满额减,发货快】
    •   ( 0 条评论 )
    • 徐松林著 /2015-12-01/ 法律出版社
    • 本书是目前少有聚焦“以刑释罪”问题研究的学术专著。本书主张,“以刑释罪”是处在刑事审判一线的法官们对我国刑法解释理论的一种创新,是一种带有补充性质的刑法实质解释的具体而明确的方法。“以刑释罪”方法强调刑法解释不能拘泥于刑法条文的字面含义,必须在坚持罪刑法定原则的前提下、从罪刑均衡的角度解释犯罪行为的构成要件,其更加注重刑罚的必要性和妥当性,从这个意义上说,该方法持有的刑法解释立场是一种实质解释立场。“以刑释罪”方法的要旨是:以“刑”(法定刑之轻重)作为刑法解释的重要参考标准与依据、以“罪刑均衡”原则为指导来解释犯罪的构成要件,包括解释刑法条文中的名词、概念、术语,也包括选择合适的罪名。“以刑释罪”方法能够很好弥补“先定罪后量刑、定罪和量刑无关”这种单向度定罪模式的不足;能够

    • ¥198 ¥397.8 折扣:5折
    • 客观归责理论研究【正版】
    •   ( 0 条评论 )
    • 许永安 /2008-02-01/ 公安出版社
    • 本书遵循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方法,在客观归责理论历史发展的脉络中,展现其理论形成的内在必然性,论证了客观归责的形成是在条件理论、相当理论的基础上,在法学思潮实质化的背景下,对先前理论中所蕴涵的规则思想的扬弃,使刑法因果关系理论的当代形态。本书还论证了客观归责理论对我国刑法理论的意义,并以归责理论为指导思想,从多角度分析了传统以及当前的删法因果关系学说,提出我国刑法因果关系研究上的特点,以及应区分因果关系与刑法因果关系,只有后者才是刑法学需要研究的对象;在我国刑法理论对意外事件的处理上,表明了我国的刑法因果关系在具体判断上的虚无,表明了我国刑法归责的主观化倾向,同时通过对我国构成要件行为的对比,说明了我国的构成要件行为其实只是自然的行为论。

    • ¥102 ¥205.8 折扣:5折
    • 结果本位刑法观的展开【满额减,发货快】
    •   ( 0 条评论 )
    • 黎宏 著 /2015-08-01/ 法律出版社
    • 本书探讨了结果无价值论是实现社会防卫论的最合理方式这一理论。结果无价值论秉承近代以来的客观主义的刑法观,认为:犯罪,首先必须确认存在行为人外在的客观侵害行为之后,才能加以判断;在客观的侵害行为尚未得到确认之前,根本不可能直接进入对行为人的主观内心意思进行判断的地步。属于行为人内在的精神范畴的故意、过失等主观意思,只有在根据外在的结果和行为形态,确定存在危害社会性之后,才能作为决定行为人对其所造成的客观侵害要遭受多大的谴责即责任,而进入是否成立犯罪所要考虑的视野之内。

    • ¥203 ¥407.8 折扣:5折
    • 中国实质刑法观批判【满额减,发货快】
    •   ( 0 条评论 )
    • 邓子滨 著 /2009-08-01/ 法律出版社
    • 本书在写作风格上是独具特色的:它不像一般论著的写法,从概念到概念,进行抽象的逻辑推理,而是以鲜活的语言,娓娓道来。悲情的抒发,机智的点评,不仅使本书具有较高的学术品味,而且引人入胜,去除了学术著作所天生具有的枯燥。本书中所展示的学术立场、学术胆识,都有其过人的独到之处。我认为,作者刑法学术思想的形成,并不是逻辑演绎的结果,也不能说受了我的多少影响,而恰恰是司法的严峻现实的当头棒喝使他猛然觉醒。先觉,当然也就是痛苦的,这种痛苦是精神上的,是一种心灵上的哀痛。我从字里行间能够读懂这种痛苦……本书将在我国刑法学史上占据一个独特位置。

    • ¥139 ¥279.8 折扣:5折
    • 类型思维与刑法方法 杜宇 类型化方法具体运用 刑法规 杜宇 北京大学出版社
    •   ( 0 条评论 )
    • 杜宇 /2021-12-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本书以“规范—类型”为线索,将类型化的思考贯穿到刑法的整个体系之中。沿着“规范观的确立—规范的形成—规范的适用”这条理论脉络,本书非常自然地将类型思维的考察,与构成要件理论的成长、刑事立法中的规范形成、体系构建、技术选择及刑事司法中的法律解释、类推适用等问题连接起来,形成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展开。本书的主要特色与价值体现在:首先,对类型思维之基本特质的揭示。以往,法学界特别是刑法学界最为热衷的仍是概念式思维。这可从三段论的涵摄逻辑中窥得一斑。本研究较为系统、充分地揭示了类型思维之于概念思维的补充价值。其次,对类型思维在刑事立法论上的功能予以开拓性讨论。以往,法学方法论(刑法学方法论)最为注重的,乃是法的适用及其解释。然而,刑法学绝非仅是司法裁判之学,立法方法论的缺席,使其理论构

    • ¥125.97 ¥253.74 折扣:5折
    • 刑法概说 大塚仁 著,冯军 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0 条评论 )
    • /2003-11-01/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本书是日本刑法学家大塚仁教授所著刑法教科书的修订本,该书通过介绍纷纭的学说动向、分析复杂的法院判例、结合日本的具体国情,以简明清扬的文字,详细阐述了刑法总论的基本问题,充分展示了大塚先生人格刑法学的博大和精致,自问世以来,深受学生喜爱,被誉为“战后日本刑法学教科书中代表性作品之一”。

    • ¥310.04 ¥621.88 折扣:5折
    • 刑罚消灭制度研究刑事法律科学文库(13)
    •   ( 0 条评论 )
    • 于志刚著 /2002-07-01/ 法律出版社
    • 刑罚消灭制度的巨大价值在于:从立法上讲,它是刑事责任实现或终结的基本立法体现和认可形式之一,是对现实存在的犯罪黑数和刑罚真空现象的一种补救措施,是刑罚社会效应的实现方式之一,更是刑法人道主义内涵的体现,从司法上讲,一方面,可以有效减少司法成本并体现刑罚的效益性;另一方面,是督促刑罚权及时行使、杜绝司法懒惰的有效方式;从社会秩序价值上讲,不仅是对犯罪人积极自我改造、自我约束效果的承认和尊重,更是对社会自我净化机制和既存稳定秩序的立法承认,是避免刑罚机械干预而成为恶法的有效方式。刑罚消灭制度是刑法历史进步之体现,也是立法理性认识与司法手段有限之间矛盾的产物,更是刑法从本能走向理智的根本反映。??????刑罚消灭制度在刑法理论体系中具有不可代替性:其一,符合刑罚宽缓化的倾向。随着公平、正

    • ¥55 ¥111 折扣:5折
    • 刑法适用疑难问题及定罪量刑标准通解
    •   ( 0 条评论 )
    • 刘方 单民 沈宏伟著 /2016-04-01/ 法律出版社
    • 为司法实践提供具体的办案依据而又不乏深层次的理论探讨,是本书的一大特色。书中所囊括的一千多条疑难问题,绝大部分是来自司法实践,这些问题涉及定罪量刑中的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以及重罪与轻罪的一系列实践和理论问题。为履行一个刑法理论工作者的职责,在罪与非罪、重罪与轻罪问题上,我们应当为办案人员提供一个明确而具体的法律标准;在此罪与彼罪问题上,我们应当运用刑法的相关理论,特别是数罪理论来进行充分的阐述与解释。本书正是用言简意赅的文字来努力实现这个目标并作了一一解答。

    • ¥113.06 ¥228.02 折扣: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