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现行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同时废止。编纂民法典,是对我国现行的、制定于不同时期的民法通则、物权法、合同法、担保法、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侵权责任法和人格权方面的民事法律规范进行全面系统的编订纂修,形成一部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点、反映人民意愿的民法典。 编纂民法典,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民法典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进一步完善了我国民商事领域各项基本法律制度和行为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由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于2020年5月28日通过,共7编1260条,依次为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以及附则。民法典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此次通过的是新中国民法典,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点、反映人民意愿的民法典。民法典各分编内容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遵循和贯彻民法典编纂工作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结实践经验,适应时代要求,对我国现行的、制定于不同时期的民事法律规范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编订纂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由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于2020年5月28日通过,共7编1260条,依次为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以及附则。民法典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此次通过的是新中国民法典,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点、反映人民意愿的民法典。民法典各分编内容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遵循和贯彻民法典编纂工作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结实践经验,适应时代要求,对我国现行的、制定于不同时期的民事法律规范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编订纂修。
本书旨在建构请求权基础的理论体系,期能为民法实务提供可资遵循的思维及论证方法,以增进法律适用的合理性及客观性。本书重视方法论上的运用,所设实例主要针对民法领域重要的基本问题,并多引用判例学说及德国法的理论,有助于读者理解相关法律的解释适用,对民法的学习应有助益,本书对于大陆和台湾地区民法的比较研究也应有所助益。
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现行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同时废止。编纂民法典,是对我国现行的、制定于不同时期的民法通则、物权法、合同法、担保法、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侵权责任法和人格权方面的民事法律规范进行全面系统的编订纂修,形成一部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点、反映人民意愿的民法典。 编纂民法典,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民法典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进一步完善了我国民商事领域各项基本法律制度和行为规
我国正在编纂民法典,而作为民法典的首编 《民法总则》已经于2017年颁行,《民法总论(第四版)》第四版的修改正是依据《民法总则》而进行的。 应该说,《民法总则》比较《民法通则》有很多变化,尽管没有反映出自《民法通则》(1986年通过)以来全部的学术研究成果和司法经验,但也反映了很多方面的变化。例如,成年监护的增加、法人分类的变化、非法人组织的变化、明确规定意思表示、增加 虚假法律行为 的规定、诉讼时效的适应对象进一步扩大等。这些变化当然有很多是进步的,但也有一些饱受学者诟病,例如, 法人的分类 ,综观世界各国民法典,我国《民法总则》上的法人分类是复杂的,不仅把 营利法人与非营利法人 作为基本的法人分类,还规定了 特别法人 ,而特别法人中不仅有公法人,还有私法人。传统民法上的 财团法人 ,可以说就是
民法典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回应了当今社会的现实需求,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本书旨在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帮助大众更方便地了解民法知识。全书分为两大部分:案例编选择生活中常见、典型和有趣味性的73个案例进行分析,对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民法知识予以解释,并通过这些知识简要说明相关的民法理论。热点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民法典中45个热点、焦点问题进行解读,包含网络虚拟财产保护、个人信息保护、居住权等社会关注度较高的问题。
罗思荣、陈永强编著的《民法原理导论》是“钱塘法学文库”系列之一,包括民法的含义、民法的体系、民法的原则、民法的技术、民法的法条、民法的解释、民法的适用七部分。研究成果或深刻宏大,或细致精专,或博学深思,或务实前瞻,对当前的民主和法治建设均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丛书2014-2015版既保持以往优点,又有新的突破。概言之,有以下突出特点: 1. 方便使用。采64开开本,便于携带;设置了关键知识点速查表、要点提示、关联精选·对比记忆、司考真题等栏目,便于法科学生全面掌握重点、难点和考点。 2. 适合学生。价位适合学生购买;选法紧扣“学生常用”; “要点提示”“关联精选”“司考真题”“考研前瞻”等栏目设置契合学生日常学法用法之所需。 3. 信息量大。丛书在收录大量法规文件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了常用法律网址、核心期刊信息、名校历年考研真题等大量辅助学习信息。 4. 修订及时。相关分册根据新法、司考新题和考研真题,及时修订。
《民法总论》是整个民事法律制度理论的基础,对物权、债权、人身权、亲属、继承等民法分论内容具有指导和统帅作用。主要内容包括民法的调整对象、本质和任务;民法基本原则、具体表现形式;民事法律关系、构成要素及权利;民事主体之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民事权利客体之物、法律行为;民事代理、民事责任;诉讼时效和期限等内容,并以此概括出民法基本理论框架。通过《民法总论》内容的学习,不仅能够使学生掌握民法的基础理论知识,从而为学习民法具体知识打下的基础,而且可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民法学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分析方法,熟悉民法作为私法的基本理论,对于深刻认识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实质,把握民事法律运行的基本规律具有重要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侵权责任编调整因侵害民事权益产生的民事关系,从一般规定、损害赔偿、产品责任等角度进行规范,顺应社会实践发展,新增规范高空抛物、医患纠纷等侵权责任相关法律规定。本书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的各条内容进行简明又清晰的解释,以 法条文本 本条主旨 条文释解 为板块基础,以 案例分析 为板块亮点,法条文本准确无误,条文主旨精准凝练,释义条文明晰易懂,案例分析贴近生活,兼具指导性与学习性。
由陈甦主编的《民法总则评注(上下)》以《民法总则》条文阐释评注的方式,对《民法总则》的二百零六个条文进行逐一解读。其体例与内容包括: ,历史由来。将《民法总则》与旧法间的承继与修订关系,以及《民法总则》起草和审议过程中的修改情况进行梳理,为读者厘清每个条文的发展沿革、修订或增减的内在理由,以 准确地把握现行法的规范含义及现实依据。第二,规范目的。对特定条文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场景进行辨析,对其所欲解决的实际问题进行厘清,以期为读者阐明该条文在法律规范体系中的意义与作用,便于法律实务中精准检索并有效适用。第三,规范含义。对特定条文的规范内容进行系统阐释,包括对相关法律概念的解读、构成要件的分析、法律效果的明确等,以期为读者展现该条文 为全面具体的准确含义及适用规则。第四,举证责任分配
本书收录2020年5月28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及民法典司法解释,内容包含民法典全文、《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总则编若干问题的解释》《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时间效力的若干规定》《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等九个司法解释,人民法院发布的《人民法院贯彻实施民法典典型案例(批)》。
本系列教材的出版,凝结了众多知名法学家多年来的理论研究成果,全面而系统地反映了现今法学教学研究的水准。它以法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知识”为主要内容,既注重本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发展动态,又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以满足读者对象的多层次需要;既追求教材的理论深度与学术价值,又追求教材在体系、风格、逻辑上的一致性。它以灵活多样的体例形式阐释教材内容,既推动了法学教材的多样化发展,又加强了教材对读者学习方法与兴趣的正确引导。它的出版也是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多年来对法学教材深入研究与探索的职业体现。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长期以来始终以法学教材的品质建设为首任,我们坚信,“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定能以其独具特色的高文化含量与创新性意识,成为集权威性和品牌价值于一身的优秀法学
法官亲历亲判疑难繁杂且类型众多的民事案件,锻炼成了他们果断高效的审判思维和化解纠纷的法官智慧。大量审判实践的锤炼,使得有经验的法官能迅速抓住判案的“法眼”,准确高效地裁判案件。本书集合了当前众多关涉损害赔偿的热门、典型、疑难案例,共分人身损害赔偿、特殊侵权损害赔偿以及精神损害赔偿等三部分,通过对实际案例的评析,将法官的办案思路和观点付诸稿中,充分彰显真实性和权威性。
《民法(2015-2016)》收录了民事领域相关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等文件,并在主体法条后附上了近几年的司法考试真题,方便读者再翻阅时随时自学自测,掌握重点。同时书中设置了关键知识点速查表、要点提示、关联精选·对比记忆、学法导航、考研前瞻五个栏目,方便读者提高学习的效率。
各级领导干部要做学习、遵守、维护民法典的表率,提高运用民法典维护人民权益、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能力和水平。2020年7月, 、中央组织部等八部门印发通知部署学习宣传民法典。通知指出,要抓好重点群体的宣传教育,把民法典纳入领导干部学法必修课,作为领导干部年度述法重要内容。 全书紧密结合党员领导干部的需要,突破目前关于民法典解读书籍只针对普通群众或者法律专业人士的局限,突出党员干部身份属性、工作性质等特点,让党员干部在学习实施民法典的过程中,能以 开阔的视角知晓重大法律制度的背景和应用中需要注意的具体问题;针对党员干部工作生活中经常接触的民商事活动,化繁为简、以案释法,聚焦100个重大法律制度和360多个具体问题,便于党员干部快速学习、及时掌握,得心应手;将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进行有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 【主法】全面收录鼓励民间投资发展新 36 条和相关实施细则,涵括民间资本进入基础性产业、社会事业、金融服务、商贸流通、国防科技、国企改革、自主创新等各领域的投资政策及税收优惠。 【配套规定】附加与主法紧密关联适用的配套法律文件,提供给您**完整的法律指引。 【权威解答】提供来自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权威部门负责人的适用解答,针对的均为民间投资实践中的疑难问题。
本书是 国内第一本 系统向法科学生介绍讲解民法学学习方法的著作,全书以学习民法的重要意义、民法的体系、民法与其他部门法的关系、学习民法的必要准备等为基础,详细介绍了民法学习与文献综述、民法案例分析的方法、民法的学习方法、民法论文的撰写方法等问题,对于重要的民法学人、民法名著、民法文献等亦有所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