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现行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同时废止。编纂民法典,是对我国现行的、制定于不同时期的民法通则、物权法、合同法、担保法、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侵权责任法和人格权方面的民事法律规范进行全面系统的编订纂修,形成一部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点、反映人民意愿的民法典。 编纂民法典,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民法典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进一步完善了我国民商事领域各项基本法律制度和行为规
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现行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同时废止。编纂民法典,是对我国现行的、制定于不同时期的民法通则、物权法、合同法、担保法、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侵权责任法和人格权方面的民事法律规范进行全面系统的编订纂修,形成一部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点、反映人民意愿的民法典。 编纂民法典,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民法典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进一步完善了我国民商事领域各项基本法律制度和行为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由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于2020年5月28日通过,共7编1260条,依次为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以及附则。民法典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此次通过的是新中国民法典,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点、反映人民意愿的民法典。民法典各分编内容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遵循和贯彻民法典编纂工作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结实践经验,适应时代要求,对我国现行的、制定于不同时期的民事法律规范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编订纂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由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于2020年5月28日通过,共7编1260条,依次为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以及附则。民法典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此次通过的是新中国民法典,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点、反映人民意愿的民法典。民法典各分编内容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遵循和贯彻民法典编纂工作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结实践经验,适应时代要求,对我国现行的、制定于不同时期的民事法律规范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编订纂修。
本书旨在建构请求权基础的理论体系,期能为民法实务提供可资遵循的思维及论证方法,以增进法律适用的合理性及客观性。本书重视方法论上的运用,所设实例主要针对民法领域重要的基本问题,并多引用判例学说及德国法的理论,有助于读者理解相关法律的解释适用,对民法的学习应有助益,本书对于大陆和台湾地区民法的比较研究也应有所助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如果说宪法重在限制公权力,那么民法典就重在保护私权利,几乎所有的民事活动大到合同签订、公司设立,小到缴纳物业费、离婚,都能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据。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新时代。在这一背景下,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编纂民法典的重大决策正当其时,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民法典共7编,依次为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以及附则。 百姓关心事,民法典草案都有回应 民法典对高利贷、校园性骚扰、隐私权、高空抛物坠物等与百姓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进一步作出回应,细化条款,可谓亮点纷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如果说宪法重在限制公权力,那么民法典就重在保护私权利,几乎所有的民事活动大到合同签订、公司设立,小到缴纳物业费、离婚,都能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据。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新时代。在这一背景下,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编纂民法典的重大决策正当其时,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民法典共7编,依次为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以及附则。 百姓关心事,民法典草案都有回应 民法典对高利贷、校园性骚扰、隐私权、高空抛物坠物等与百姓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进一步作出回应,细化条款,可谓亮点纷呈。
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现行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同时废止。编纂民法典,是对我国现行的、制定于不同时期的民法通则、物权法、合同法、担保法、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侵权责任法和人格权方面的民事法律规范进行全面系统的编订纂修,形成一部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点、反映人民意愿的民法典。 编纂民法典,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民法典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进一步完善了我国民商事领域各项基本法律制度和行为规
我国正在编纂民法典,而作为民法典的首编 《民法总则》已经于2017年颁行,《民法总论(第四版)》第四版的修改正是依据《民法总则》而进行的。 应该说,《民法总则》比较《民法通则》有很多变化,尽管没有反映出自《民法通则》(1986年通过)以来全部的学术研究成果和司法经验,但也反映了很多方面的变化。例如,成年监护的增加、法人分类的变化、非法人组织的变化、明确规定意思表示、增加 虚假法律行为 的规定、诉讼时效的适应对象进一步扩大等。这些变化当然有很多是进步的,但也有一些饱受学者诟病,例如, 法人的分类 ,综观世界各国民法典,我国《民法总则》上的法人分类是复杂的,不仅把 营利法人与非营利法人 作为基本的法人分类,还规定了 特别法人 ,而特别法人中不仅有公法人,还有私法人。传统民法上的 财团法人 ,可以说就是
民法典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回应了当今社会的现实需求,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本书旨在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帮助大众更方便地了解民法知识。全书分为两大部分:案例编选择生活中常见、典型和有趣味性的73个案例进行分析,对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民法知识予以解释,并通过这些知识简要说明相关的民法理论。热点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民法典中45个热点、焦点问题进行解读,包含网络虚拟财产保护、个人信息保护、居住权等社会关注度较高的问题。
罗思荣、陈永强编著的《民法原理导论》是“钱塘法学文库”系列之一,包括民法的含义、民法的体系、民法的原则、民法的技术、民法的法条、民法的解释、民法的适用七部分。研究成果或深刻宏大,或细致精专,或博学深思,或务实前瞻,对当前的民主和法治建设均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拙著民法研究系列丛书包括《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八册)、《民法思维:请求权基础理论体系》、《民法概要》、《民法总则》、《债法原理》、《不当得利》、《侵权行为》及《民法物权》,自2004年起曾在大陆发行简体字版,兹再配合法律发展增补资料,刊行新版,谨对读者的鼓励和支持,表示诚挚的谢意。 《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的写作期间长达二十年,旨在论述1945年以来台湾民法实务及理论的演变,并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促进台湾民法的发展。《民法思维:请求权基础理论体系》乃在建构请求权基础体系,作为学习、研究民法,处理案例的思考及论证方法。其他各书系运用法释义学、案例研究及比较法阐述民法各编(尤其是总则、债权及物权)的基本原理、体系构造及解释适用的问题。现行台湾民法系于1929年制定于大陆,自1945年起适用于台湾,
丛书2014-2015版既保持以往优点,又有新的突破。概言之,有以下突出特点: 1. 方便使用。采64开开本,便于携带;设置了关键知识点速查表、要点提示、关联精选·对比记忆、司考真题等栏目,便于法科学生全面掌握重点、难点和考点。 2. 适合学生。价位适合学生购买;选法紧扣“学生常用”; “要点提示”“关联精选”“司考真题”“考研前瞻”等栏目设置契合学生日常学法用法之所需。 3. 信息量大。丛书在收录大量法规文件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了常用法律网址、核心期刊信息、名校历年考研真题等大量辅助学习信息。 4. 修订及时。相关分册根据新法、司考新题和考研真题,及时修订。
《民法总论》是整个民事法律制度理论的基础,对物权、债权、人身权、亲属、继承等民法分论内容具有指导和统帅作用。主要内容包括民法的调整对象、本质和任务;民法基本原则、具体表现形式;民事法律关系、构成要素及权利;民事主体之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民事权利客体之物、法律行为;民事代理、民事责任;诉讼时效和期限等内容,并以此概括出民法基本理论框架。通过《民法总论》内容的学习,不仅能够使学生掌握民法的基础理论知识,从而为学习民法具体知识打下的基础,而且可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民法学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分析方法,熟悉民法作为私法的基本理论,对于深刻认识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实质,把握民事法律运行的基本规律具有重要作用。
本书为“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中《民法》的配套辅导教材,通过知识逻辑图的设置,通过名词解释、选择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论述与深度思考题这些题型对知识点的考查,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民法学的基本知识,拓展知识面,提高应试能力。 全书共分民法总论、人身权、物权、债权总论、债权分论、 继承权、侵权责任等七编、四十一章内容,*后还有三套综合测试题。全书在第四版基础上又做了修订,章节体系也有所调整,主要是是对*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等立法变化做了反映,结合*近几年来的司法考试,对上一版的有关试题做了增删、替换,使本书更加新颖、实用。
内容提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时间效力的若干规定 *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 *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继承编的解释(一) *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物权编的解释(一) *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 *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 *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有关担保制度的解释
民法典被称为 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关系到人们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关系到各类市场主体的设立终止、日常经营,是社会生活、市场交易的基本法。 民法典注释本为法律单行本注释本系列之一,由法律出版社法规中心编,反映民法典立法宗旨和法律条款的基本内容,内容权威、准确。 民法典注释本通过提炼主旨、条文注释、关联法规的形式对整部民法典进行解读,对民法典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侵权责任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人格权编七分编的一千二百六十个法律条文进行详细地解读,解读内容全面具体,解读角度准确深刻。 民法典注释本主要面向普通大众与实务人士,供其了解我国民事法的基本规范,是遵守国家法律秩序、切实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实用型法规工具。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侵权责任编调整因侵害民事权益产生的民事关系,从一般规定、损害赔偿、产品责任等角度进行规范,顺应社会实践发展,新增规范高空抛物、医患纠纷等侵权责任相关法律规定。本书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的各条内容进行简明又清晰的解释,以 法条文本 本条主旨 条文释解 为板块基础,以 案例分析 为板块亮点,法条文本准确无误,条文主旨精准凝练,释义条文明晰易懂,案例分析贴近生活,兼具指导性与学习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现行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同时废止。编纂民法典,是对我国现行的、制定于不同时期的民法通则、物权法、合同法、担保法、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侵权责任法和人格权方面的民事法律规范进行全面系统的编订纂修,形成一部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点、反映人民意愿的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时间效力的若干规定 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 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继承编的解释(一) 人民法院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