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厦门金融司法协同论坛”面向全国征文的获奖论文集,主要包含以下三个子议题的 法学学术论文:(1)构建新发展格局对金融司法的影响和应对;(2)民法典的实施对金融司法的影响和应对;(2)在应对金融风险大背景下对金融科技创新的审慎监管和司法应对进行深度研究和探讨。本书论文紧扣新发展阶段金融司法的实际需求,围绕中央关于金融工作的指导思想,立足金融司法协同这一新理念,构思新颖,选题独到,既有结合《民法典》施行对金融司法影响的分析,也有结合司法理论实践经验对当前金融司法存在的热点问题的研究,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
我国经济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面对的 外环境正在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必须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推进金融健康有序发展,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本书紧紧把握时代脉搏,力图围绕“金融法治”这一重要主题,在归集金融法相关知识体系之时,“一站式”地展现其现代化和创新性的新特点。本书的体例设计充分体现了“逆向思维”与“翻转课堂”的特色:每章开头列明了“低阶学习目标”和“高阶学习目标”,以配合不同金融法基础的研习者开展学习;在每章开篇都设计了一个可从多个视角分析的案例,从而与高阶与低阶的不同学习目标有所呼应;每章的学习内容后布置了3个左右的开放性思考题,作为理论联系实际的延伸性探索方向;每章末尾列举的拓展阅读索引,能够形成学习资料清单,以服务于不同学科背景的读者,帮
民法典对金融业务的影响是全面且深刻的。全面性是指对各类金融机构的各类业务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深刻性是指对特定业务的影响是深层次的。本书立足于上述影响的全面性及深刻性,从金融机构的业务模式出发,详细梳理各类业务实践中常见的法律问题,系统分析民法典及司法解释相关条文解决了哪些法律问题,遗留了哪些法律问题,带来了哪些新的法律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应对建议。 本书 的特点是聚焦金融业务实践中的争议热点问题,从海量的金融司法案件(包括民法典实施前及实施后的案件)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本书涉及的争议热点问题主要涉及贷款业务、融资租赁业务、保理业务、资产证券化业务、保险业务、增信、金融消费者保护、名股实债和债券违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