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其在版权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新的挑战和问题。本书紧扣时代脉搏,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AI)在版权领域引发的重大变革与挑战。书中汇聚了国内知名学者和专家的研究成果,不仅探讨了AI生成内容的著作权保护问题,还分析了AI辅助绘画对 思想 表达二分法 的挑战,以及生成式AI模型训练中的版权规则、AI在出版领域的应用等。本书不仅为学者和实务工作人员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也为公众理解AI时代的版权问题提供了权威解读。
本书详细阐述了知识产权律师的职业特点和执业素养,创新总结了律师的法律营销思维和客户体验提升,专门介绍了律师的法律、案例和文献检索等三大检索技能,系统阐述了知识产权诉讼方案的设计思路;并从客户会见、立案准备、庭审准备、开庭前后和结案前后等角度,全面梳理了从收案到结案各个环节的实务操作、执业方法和策略考量。以详实、务实的角度,打造了一本法科学生的实战教科书,一本青年律师的入门进阶书,一本成功律师的新人培训参考书,一本企业法务的诉讼管理参考书!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加强宪法文献资料的宣传出版工作,解决在立法实践和理论研究中缺少我国制宪修宪工作系统翔实文件资料的现状,特邀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宪法室相关专家在前两册的基础上继续系统整理汇编制宪修宪工作重要文献资料。本书所刊意见汇编共十四辑,是宪法起草委员会办公室在1954年8月至9月期间汇编整理的全国人民讨论宪草意见。1954年6月14日,主席主持召开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一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和《关于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决议》。会议结束当天,宪法草案即正式公布郑重交付全国人民讨论并征求意见。在近三个月的全民大讨论中,全国一亿五千多万人参加了宪法草案的讨论,收集整理了包括宪法草案和各组织法草案共一百一十八万多条修改或补充意见。宪法起草委
全面集成公安、国安、海关、军队、监察、检察、法院等相关部门的刑事诉讼规定、办案疑难解答、指导案例和案例库案例,非常适合刑事办案和法学研究。第二版修订几乎涉及全书所有阐述单元,总修订量达60多万字,封面改为质感软皮,正文采用双色印刷,新版将带给读者更好的阅读体验。本书以现行刑事诉讼法为主线,收录了刑事诉讼相关立法及司法解释、司法性文件、行政法规、规章、会议纪要等,将其拆分在相关刑事诉讼法条文之下;同步收录了“两高”发布的指导性案例要旨、案例库入库案例裁判要旨、法答网答问、检答网集萃;并对现行有效的司法文件进行了仔细辨析,甄别其实际法律效力,同时讨论了各司法规定之间可能存在的冲突,并在脚注中进行了专业的注解。在体例上,独辟蹊径地对条文“拆分重组”为若干阐述单元;创新性地在条文中直
《实务刑法评注》自2022年8月出版以来,已一年有余。一年多来,我国刑法立法和司法政策均有“大动作”,《刑法修正案(十二)》也于2023年12月正式通过,修订推出第二版成为必然。第二版悉数增补近期新刑法条文和司法规则,并对原有规则作了衔接的必要技术处理,厘清规则层级,方便快速查找;同时,增补法律适用问题答复、复函,编纂《刑事审判参考》新增案例规则,梳理收录《职务犯罪审判指导》相关内容 ,进一步完善非规范层面的规则。作此修订后,第二版的篇幅略有扩充,可以准确反映当下我国刑法及其适用规则的近期新面貌。《实务刑法评注》(第二版)力争做一部有态度的刑法工具书:准确适用法条规定需要态度,有效解决实务疑难需要态度,妥当协调规则衔接需要态度,适当取舍现有规则需要态度。作者为了深化对刑法条文及其适用规则的
本书主要以数据隐私、平等权和生命健康权的保护为视角,探讨了美国人工智能领域的基本权利保护现状,试图为中国提供一份可能的域外智识参照。 尽管美国同我国的社会背景、法律制度存在着巨大差异,但是技术全球化使得数据保护、黑箱算法和自动驾驶成为全球层面的共同问题,美国的规制经验可以为我国实践提供一份可能的智识参考。我国当前的数据保护尚未完善,黑箱算法只能借助数据保护的边缘力量,自动驾驶车辆的事后监管依旧缺位,而公众参与的缺失与不足,更是一直以来权利保护的切肤之痛。痴迷美国式权利保护固然不可取,但全盘否定美国权利保护的经验同样过于武断。 本书指出,选择性吸收美国经验中的积极优势,提高个人的基本素养,增加公众参与途径,扩容行业自我监管的空间,促成三方协作下的全程权利保护,可能是我国未来基本
请求权基础方法是近年来广受法律实务界与理论界关注的热门方法,民商法实务领域甚至有“言必称请求权基础”的趋向。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从民事诉讼的起点“案由”切入,尝试结合民事案由与请求权基础,列出各项案由所涉主张与诉请,及其请求权基础/规范基础检视结构。全书10章216节涵括逾220项案由、近820项请求权基础/规范基础检视程式,旨在打造一本实用的民事案由请求权基础公式书。依据每项案由所涉的诉请,从双方当事人立场分别列明其请求权基础,并区分请求权基础已成立、未消灭、可行使三个阶段逐一拆解各项请求权基础适用的要件与抗辩,从诉讼策略研判与庭审思路优化视角,将请求权基础方法真正融入专业思维,落实到法律实务的工作细节中。
本书分为国家豁免法的域外借鉴和本土实践建议两部分。域外借鉴部分系统地考察分析了美国、欧洲部分国家(英国、法国、荷兰、瑞典、意大利、瑞士、俄罗斯等)、亚洲部分国家(日本、韩国等)和非洲部分国家的国家豁免理论与实践,以及欧洲在国家豁免方面的条约实践、联合国在国家豁免方面的国际造法实践,并试图从域外的理论与实践中探索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本土实践建议部分在对域外理论与实践的考察的基础上,总结了国家豁免的国际趋势,结合我国在国家豁免方面的既有司法实践与《外国国家豁免法》的最新立法实践,在立法的立场定位与司法的解释适用重点等方面提供了相关建议。
第八版更新了100多件司法文件、200多条脚注、30多处条文注释,全书修订了300多处,修订量近20万字,涉及《刑法》条文近200条,封面改为质感软皮,正文采用双色印刷,新版将带给读者更好的阅读体验。“收录全面、内容厚实、注解细致”是《刑法全厚细》的核心品质。本书详细标注了《刑法》条文的历次修改情况,以及罪名和立案标准、量刑标准的变化情况;收录刑事立法与司法解释、涉刑司法性文件、法答网精选答问、检答网集萃等;收录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指导性案例、案例库案例;对现行有效的数百件司法文件进行了仔细辨析,甄别其实际法律效力,同时研讨、论证了各司法规定之间可能存在的冲突,并进行了专业的注解。第八版更新了100多件司法文件、200多条脚注、30多处条文注释,全书修订了300多处,修订量近20万字,涉及《刑法》
《刑法学讲义》 本书是超过800万人关注,引发学法热潮的“法律大V”罗翔教授撰写的一部面对普通读者的刑法普及讲义。 这本书囊括了刑法学所有核心议题,以通俗易懂的文字,从原理性质的刑法演变、犯罪论、刑罚论写起,结合年来社会热点案例科普讲解具体罪名的定罪量刑,为读者构筑了完整化的刑法学体系。 罗翔教授以真实、有趣、接地气的案例与严谨的讲解,告诉读者,刑法与每个人的生活密不可分,阅读这本书不仅可以让我们在实际生活中规避风险、维护权益,更能激发读者以独立、睿智的法学思维去理解各种社会事件和案件背后的法律逻辑,启发读者将同样的思维运用到生活和工作中。 《圆圈正义》 文章一部分来自作者精选的已发表的短文,另一部分为本书抢先发售。目录经过重新编排,目录全文请见共享目录 圆圈正义 做一个勇敢的法律人 17 在
《孩子爱读的法律故事——从上古到明清》包含五个分册,内附贴图60幅。读有趣的法律故事,贴好看的故事贴画这不只是一套简单的故事书,它是一扇窗,让孩子们对古人的智慧一探究竟;它是一束光,照亮了孩子们对法律的好奇之心!
本书依托新旧法律、法规、司法解释、规章,立足于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成因分析、救济途径、诉讼案件的办理实务,以纠纷产生、纠纷解决的流程步骤为纵向脉络,以流程各个节点的实务问题为横向阐述纬度,精选出各个板块相关的知识点,紧扣实践中的问题,深入阐述分析,辅以案例,精简生动的介绍,全书涵盖几百余个知识点,结构科学严谨、内容丰富、重点突出、实用性强。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法律知识进行了准确解读。
本书是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本世纪最重要的自由主义理论家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历经17年的思考而分别于1973年、1976年和1979年发表的最后一部系统性的学术著作。其间详尽讨论了法律与立法之间的关系,阐明了“进化论理性主义”的法治观,是他从社会理论到自由理论再到法律理论这一宏大的自由主义社会哲学体系最终形成的收官之作。这部重要著作大体上依据“法律、立法与自由”这个总标题所关涉的庞大主题而相应地被分成三卷:第一卷为“规则与秩序”,第二卷是“社会正义的幻象”,第三卷则是“自由社会的政治秩序”。哈耶克在这部著作中详尽讨论了法律与立法之间的关系,并阐明了“进化论理性主义”的法治观;他经由法律理论的阐发和建构,最终完成了他从社会理论到自由理论再到法律理论这一宏大的自由主义社会哲学体系。本书讨论了
本书在分析整理全国各地区裁判文书以及各地法院司法意见的基础上,形成实证研究与司法意见汇总两个部分。部分以“实际施工人”、“建设工程价款受偿权”、“黑白合同”、“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效力”、“工程施工合同解除”、“违约金”、“工程索赔”、“工程保修”、“工程担保”、“诉讼时效”、“工程纠纷管辖”、“司法鉴定”等常见争议点所涉及的案例进行数据分析,并选取各地方法院就各争议点作出的典型裁判案例,同时结合自身实务经验对各争议点涉及的实务操作给出建议,以期为广大法律同仁、纠纷当事人提供诉讼或法律实体处理方面的参考。第二部分搜集整理了全国各地法院关于建设工程纠纷处理的审判意见,为读者查阅提供便利,并尽量做到内容的时效性与实用性相统一。
本书是以法律适用为导向,兼具学理辨识的工具性法律体系书。其一方面以法条为单位,阐释《民法典》裁判规范(群)的属性及其意义脉络;另一方面立足于学理或司法实务中形成的各种规范适用意见或裁判要旨,在法教义学的意义上识辨或提取通说。 本书定位为兼顾法律初阶和中阶者的精要版《民法典》评注,撰写者追求删繁就简三秋树之笔法,尽可能不流于枝蔓和过多论证,而以简练的笔墨丰富地呈现法条的规范要点。 本书既可作为法科学子的教辅书,以减轻其研习民法的负担,也适合作为民法学人的进阶体系书,缓解“重原理,轻教义”的实务能力培养问题。本书竭力为《民法典》适用中已经和可能发生的问题提供答案,故不妨作为法律实务者的常备工具书,助其准确和体系地把握条文内涵、司法观点及学理基础。
"●编排科学方便检索以民法典条文为主线,按照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的体系编排,摘编关联法律、司法解释及相关规范性文件、行政法规及部门规章,并以经典案例为实证。●分类注释系统实用在民法典每个条文之下,用注释的方法分类摘编相关文件。纳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指导案例、公报案例和典型案例,全面体现了法律在司法实践中的具体适用。●资料详实严谨准确本书共收录法律119部,司法解释及相关规范性文件335件,行政法规及部门规章155部,指导案例46个,公报案例548个,典型案例267个。●近期新速递全面优化最高人民法院为配合民法典的施行,于2021年12月底全面完成了对民法典相关司法解释和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其中,共废止司法解释及相关规范性文件116件,修改111件;139件指导性案例中,2件不再参照适用。本书
本书的内容是兰台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在实践经验中所得精华的浓缩,作者们丰富的实务经历使得本书不仅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还有大量对案例的讲解和分析。本书的特色有三方面,第一是系统性,全书系统地涵盖了企业从设立到终止每个环节的各项法律实务。第二是全面性,较为全面的涉及企业法律实务操作的各个方面。第三是实用性,以指引实践为目标,列举了大量案例,深入浅出,拿来即用。
本书为“办案常用手册”丛书中的一本。该书总结办理各种劳动案件的规律,细分劳动案件类型,将劳动办案相关法律文件系统整理,是司法人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和广大公民劳动办案常备法律用书。 本书与其他劳动法律用书相比,具有以下鲜明特点: 1.细化劳动相关法规的分类,读者可按类寻找劳动相关问题的法律规定。 2.提炼 劳动常见纠纷及法律适用 ,免去读者在纷繁复杂的法律规定中寻找纠纷解决答案之苦。 3.精心编排 关键词速查索引 ,将劳动案件最常用到的法条归类指引,提高检索速度。 4.标注 应用提示点 ,以问答形式对劳动案件实务应用中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 5.收录 地方高院审判意见 ,作为劳动案件办理的有效参考。 6.梳理、整合劳动办案中需要查询的各种 数据和标准 ,如诉讼时效、赔偿数额的计算等,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