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近代化论集(第三卷)》收录了13篇文章,记录了中国法律近代化进程中关键人物的推动作用及其学术贡献,从个体人物发展的角度,勾画了中国法律近代化的进程。《中国法律近代化论集(第三卷)》的内容有《日本国志》对中国近代法制改革之影响,威权政治转型视野下的蒋胡约法之争?,“以党治国”理论下的胡汉民法律思想等。
收录于这本书的论文,分别阐释和表达了作者对《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试行)》、常见违纪问题解析、执纪审查技能、执纪审理技能、证据审核认定、贪污贿赂案件等监督执纪、司法实务微观问题的认识。这些论文既体现了作者在不同时间段对相关问题的思考和理论观点,以及作者在不同时期的学术兴趣、思维重心以及研究方法,也代表了作者在不同时期的学术水准和研究能力。将这些论文的写作背景、写作过程以及主要观点串接起来,就过程了一个更趋真实的学术自传。
《生死场》是萧红的成名作,写于1934年9月,是鲁迅所编“奴隶丛书”之一。萧红用细腻而悲悯的笔调,描写了东北农民苦难深重的生活。鲁迅在为《生死场》所作的序中,称它是“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的一幅“力透纸背”的图画。本书还收录了萧红的诗歌、戏剧等作品及书信。
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的司法审查研究 史良法学文库 978-7-5620-9361-9 阮丽娟 著 39元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指为预防或减轻人类在各种开发活动中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保护生态平衡和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从而由法律明确规定,通过的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对人类的开发行为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的一项法律制度。为了保护环境,实现对环境行政权进行有效的规制,必须把司法审查机制引入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程序中来,从而在客观上大大拓展了公众的参与权。为把司法审查机制引入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程序,本书分两大部分进行了论述。di一部分,扩大我国司法审查的范围,把与环境影响评价相关的抽象行政行为纳入我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作为其制度准备,需要建立和完善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违宪审查制度;第二部分,把项目环评案件纳入我国行
本书以著作权法为视角深入探讨、研究与学术信息开放存取相关的法律问题,递次展开分析、论述。 本书共计七章,全面解析了学术信息开放存取的概念、特征、产生、发展、法律性质及其法律关系,并介绍了开放存取在中国的发展现状。系统阐释了学术信息开放存取的理论基础。厘清了学术信息开放存取与著作权保护的对立统一关系。释明了学术信息开放存取与著作权限制和例外,以及著作权限制和例外的“三步测试法”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学术信息开放存取对于著作权许可方式的新要求、强制开放存取政策对于出版权行使的挑战。详细比较了西班牙、美国、阿根廷、秘鲁、欧盟、意大利、德国与荷兰通过立法或修法方式规定的开放存取条款(强制开放存取或赋予作者二次发表权),并依次分析其对学术信息开放存取的作用。
卢埃林是20世纪伟大的法学家之一,《荆棘丛》是他的代表作,也是每一位法学院学生和律师都不可绕过的重要读物。《荆棘丛》是研究法的本质和法律教育的经典著作之一,书中卢埃林向学生介绍了何为法律,如何阅读案件,如何作课前准备,在真实世界中法律如何促成正义。尽管法律每年都在变 ,但人们之间的纠纷与卢埃林写下《荆棘丛》的年代变化并不大,无论是私人纠纷还是法律冲突都依循卢埃林描述的模式展开着。在超过九十年的时间里,一直有一本书是美国法学院的学生们 的,它告诉学生在未来职业中他们会遇到什么。这本书就是《荆棘丛》。几十年过去了,《荆棘丛》仍然是受欢迎的介绍法律和法学的著作之一。
法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法治文明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其对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的建设具有不可或缺的保障和促进作用。在我国,加强法治建设,推进法治文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应有之义。 《法治文明与公平正义》作为第三届“中国法学博士后论坛(2010)”的论文集,围绕“法治文明与公平正义”这一主题,从法理学、宪法学、行政法学、法律史学、民法学、刑法学、诉讼法学等学科角度,理论联系实际地探讨了我国社会主义法治文明建设中的法学学术发展、理念创新和制度创新等重大理论问题,深入研究了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公平正义等核心价值问题。 《法治
马里旦在本书中以 简炼的语言集中论述了古典自然法思想,以及自然法与人权的关系。 全书共两章。 章系统地论述了自然法思想家所理解的社会。社会乃是由人组成。人之本质乃在于人之位格性。位格性成为人之为人的关键,因而也成为理解社会之关键。第二章系统地论述了人权。人权的基础乃在于人之位格性。总的来说,本书系统而简炼地表达了马里旦所参与起草的《世界人权宣言》背后的思想逻辑。
以追求私利的理性人为逻辑起点,本书主张利益的驱动是 为可靠的动力,对社会正义的思考和追寻也不例外。罗斯米尼对社会正义的探讨不是源自某种抽象的原则,也没有诉诸神权和教权,而是以条分缕析的方法,对基于财产的立法权进行了不厌其烦的计算,这构成了其所设计的宪法文本 为重要的底色。有产者的财产如何保护?无产者的权利如何实现?立法者的资格如何确立?民主立法与私产保护两者之间如何平衡?权力制约与平衡的本质是什么?本书以其冷静乃至冷峻的思考,对这些问题做出了极富启发的回答。
《穿过岁月握你的手:林徽因励志文选》是一本林徽因已经公开出版的体现林徽因在歌颂祖国大好河山、鼓励青少年奋发向上、忧国忧民的励志类图书。《穿过岁月握你的手:林徽因励志文选》选取了林徽因作品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篇章,方便读者阅读和学习。在选取中,更注重林徽因在建筑领域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