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法的精神(上下卷)》作者阐述了自然法理论、法和法律定义,法律与政体关系,以及政体分类、各种政体的性质和原则等问题。阐述政治自由和三权分立学说,并以英国为例提出了君主立宪制的政治主张。论述了自然条件同政治法律的关系,认为自然地理环境对社会政治法律制度具有重大的制约性。论述了法律和工业、商业、货币、贸易、人口及宗教等关系,主张兴办工商业,发展贸易,反对横征暴敛,促进国际交往和世界和平。并论述罗马继承法和法国民法的起源和变革。强调严格区分各种法律规定的范围和制定法律应遵循的原则及其应注意的问题。
本书是一部关于美国著名法官勒尼德 汉德的传记,精湛、感人地讲述了这位杰出法律人的一生。 勒尼德 汉德(Learned Hand,1872 1961),是与约翰 马歇尔、小奥利弗 温德尔 霍姆斯、路易斯 布兰代斯、本杰明 卡多佐齐名的美国著名法官。他出生于纽约一个法律家族,祖父和父亲都是著名律师。汉德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哈佛大学法学院后,先从事了13年律师工作,并在奥尔巴尼法学院任教。汉德于1909年开始担任法官,直至去世,在 52 年的法官生涯中,汉德法官作出了 4000 多份判决,其中具有重大影响的经典判例层出不穷,著名的汉德公式就是他在一起海事案件裁判中提出和创立的,被视为法律经济学的经典代表。汉德也是现代法律解释方法的先驱,他在侵权法、专利法、海事法和反垄断法等专业领域为司法裁判的技术和精确度树立了长远的标准。 汉德的一生,经
《法律关系总论》在葡萄牙法学家曼努埃尔 德 安德拉德一众著作中最为突出,被誉为 葡萄牙现代民法学奠基之作 ,是现行《葡萄牙民法典》制定时的重要理论依据。
《刑法学讲义》: 本书是超过800万人关注,引发学法热潮的 法律大V 罗翔教授撰写的一部面对普通读者的刑法普及讲义。 这本书囊括了刑法学所有核心议题,以通俗易懂的文字,从原理性质的刑法演变、犯罪论、刑罚论写起,结合年来社会热点案例科普讲解具体罪名的定罪量刑,为读者构筑了完整化的刑法学体系。 罗翔教授以真实、有趣、接地气的案例与严谨的讲解,告诉读者,刑法与每个人的生活密不可分,阅读这本书不仅可以让我们在实际生活中规避风险、维护权益,更能激发读者以独立、睿智的法学思维去理解各种社会事件和案件背后的法律逻辑,启发读者将同样的思维运用到生活和工作中。
《中山大学法律评论》为中山大学法学院创办于1999年的学术集刊,系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设主题研讨、聚焦热点、阅读经典等固定栏目及笔谈、论坛、判例等临时栏目。每辑设有一个 主题研讨 栏目,收录与之相关的论文多篇,角度各异,探讨深入,而主题本身也昭示了一种研究方向和路径。 聚焦热点 栏目立足于对新近法律条款的解读与思考以及司法实践中相关法律问题的解决。 阅读经典 栏目注重经典著作的深度剖析和法学领域代表性人物的法律思想的解读等。本书是第19卷第2辑,以 数字与AI时代的法律回应 为主题。
孙国东著的《公共法哲学(转型中国的法治与正义)》试图在专业法哲学、政策法哲学和批判法哲学等法哲学知识形态之外,建构“公共法哲学”的知识形态,并阐发一种“作为转型法哲学的公共法哲学”理论模式。这种法哲学知识形态,以中国现代法律秩序的建构为根本理论关怀,主张以“转型法哲学”的理论模式承载“公共法哲学”的思想立场。为促进中国现代转型之政治理想(价值理想)与结构化情境(实践约束条件)之间的“反思性平衡”,本书采用“政治哲学建构与社会—历史分析(历史社会学研究)相结合”的研究取径,对“中国(法律)理想图景”(上篇)、转型中国的法治(中篇)与转型中国的正义(下篇),进行了介入性的学理分析或实体性的理论建构。
《法律关系总论》在葡萄牙法学家曼努埃尔 德 安德拉德一众著作中最为突出,被誉为 葡萄牙现代民法学奠基之作 ,是现行《葡萄牙民法典》制定时的重要理论依据。
《北外法学》是一本由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主办,面向法学所有专业,突出国际法、国别法特别是一带一路国家法律研究特色的集刊,设有国际法与区域治理、知识产权、中东欧国家法律研究、东南亚南亚法律研究、西亚北非法律研究、独联体法律研究、中国法律前沿等栏目。本书为总第5期,分人权保障与司法制度研究、信息与数据法研究、刑事法律研究、民商事法律研究和行政与社会法研究五部分。
《中山大学法律评论》为中山大学法学院创办于1999年的学术集刊,系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设主题研讨、聚焦热点、阅读经典等固定栏目及笔谈、论坛、判例等临时栏目。每辑设有一个 主题研讨 栏目,收录与之相关的论文多篇,角度各异,探讨深入,而主题本身也昭示了一种研究方向和路径。 聚焦热点 栏目立足于对新近法律条款的解读与思考以及司法实践中相关法律问题的解决。 阅读经典 栏目注重经典著作的深度剖析和法学领域代表性人物的法律思想的解读等。本书是第19卷第1辑,以 社会转型与司法变革 为主题。
《东南法学》是由东南大学法学院于2008年创办的连续性学术出版物,每年两辑,分为春季卷和秋季卷。本刊由*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特聘教授、 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 刘艳红教授任主编,由著名法学家李步云先生担任编委会主任,并邀请著名法学家王利明教授、张文显教授、陈兴良教授、应松年教授和韩大元教授担任本刊的学术顾问。本刊立足独立的学术研究,密切追踪理论前沿,积极关注法治实践,彰显研究特色与深度,旨在搭建东南大学法学院对外学术交流平台,凸现法学院学术研究旨趣,促进法学院学术进步,推动本地区法治建设与法学研究的繁荣与发展。
《应用法学评论》旨在搭建法学理论界与法律实务界之间的学术交流平台,汇集我国应用法学理论与实践领域的创新性优秀研究成果,以完善应用法学学术体系,服务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本刊聚焦应用法学的基本原理,法律实践中的前沿、重大、疑难问题,以及法律制定、解释和实施中所应遵循的原则、方法、技术和规律,提倡 小切口、深挖掘 选题。
本集刊为我社出版的老集刊,2019年起在我社出版,每年两辑,目前已出版两辑。 本书稿为该刊2020年第1期(总第3期),共包括15篇文章,分为刑事法研究、程序法研究、域外法研究、其他部门法研究四大板块。 刑事法研究板块有五篇文章,分别涉及刑罚罪刑规范、诈称受领人取财行为的刑法学分析、污染环境罪的司法适用、正当防卫的司法异化与纠偏、死刑控制等。 程序法研究栏目下有三篇文章,分别涉及难办案件中的司法与民意、司法改革视角下的法官助理与助理法官、检察权属性研究。 域外法研究栏目下有四篇文章,分别涉及一带一路国家法律研究现状、欧盟非个人数据自由流动框架条例指南、国际引渡制度、GDPR下企业数据合规问题 其他部门法研究涉及我国地方性债务法律规制、劳动关系转型与劳务派规制、航天保险法律条款研究等。
《重庆大学法律评论》是由重庆大学法学院主编、以书代刊的连续出版物。每年出刊两期,上一辑于2018年8月出刊。本辑主要栏目: 理论前沿 、 学术争鸣 、 经典述评 、 名家访谈 等。本辑的主要内容为:(1)法哲学研究。涉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苏阿雷兹等著名哲学家的法律思想。(2)英国普通法与衡平法的历史研究。主要介绍了英格兰衡平法的发展史。(3)中国传统法律思想研究。主要介绍了清末的变法修律运动及沈家本法律思想。(4)有关当下中国的实践研究,主要涉及刑法、知识产权法等方面的问题。
本集刊为我社出版的老集刊,2019年起在我社出版,每年两期,目前已出版11期
《东南法学》是由东南大学法学院于2008年创办的连续性学术出版物,每年两辑,分为春季卷和秋季卷。本刊由*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特聘教授、 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 刘艳红教授任主编,由著名法学家李步云先生担任编委会主任,并邀请著名法学家王利明教授、张文显教授、陈兴良教授、应松年教授和韩大元教授担任本刊的学术顾问。本刊立足独立的学术研究,密切追踪理论前沿,积极关注法治实践,彰显研究特色与深度,旨在搭建东南大学法学院对外学术交流平台,凸现法学院学术研究旨趣,促进法学院学术进步,推动本地区法治建设与法学研究的繁荣与发展。
本书为集刊《法律文化研究》的第十五辑,以中国传统死刑为专题。本书精选17篇中国古代死刑问题研究中的代表之作,另有一篇主编导读。在主编导读中,主编对 中国传统死刑 的内涵予以了界定,对 中国传统死刑 的研究范畴与视野进行了讨论,对 中国传统死刑 的研究现状进行学术综述,并对具体代表作进行了内容概述与学术价值方面的举例叙说。并附有关该专题研究的主要论著目录索引于书后,以方便此专题的研究者使用。
本书以环境法和国际法为基础,结合海洋生物学、管理学、国际关系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案例分析、历史分析、比较研究、统计分析等方法,选取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日本、塞舌尔等23个国家(联盟)为研究对象,对这些国家建立海洋保护区的法律与实践进行梳理分析,客观评析和审视该划区管理工具在实现海洋生物多样性养护和可持续利用方面的作用,进而探讨对其加强和有效利用的理论基础,为我国建立和完善海洋保护区制度提供借鉴和启示。
一、本书汇编的范围,涵盖了1907~1911年间围绕着《大清新刑律》的制定而出现的上谕、奏折、草案等主要立法资料,这其中既包括立法沿革及立法理由,也包括资政院的审议。另外,为了更好地反映历史背景,礼法之争中的一些重要文章,也一并收录作为后一部分。按照冈田朝太郎的说法,大清新刑律历经六案的修订始完成立法程序,本书收录的l907年刑律草案、l910年修正刑律草案、l911年钦定大清刑律分别为案、第二案和第六案,而1910年宪政编查馆加以修正的第三案、资政院法典组加以修正的第四案以及经资政院审议通过后形成的第五案,因缺乏完整的版本,且根据相关文献记载,从第二案到第六案,修正变化情况相当有限,故今从略。 二、在编辑体例上,本书以时间为纬,按照《大清新刑律》的制定过程而把立法资料分为五个部分:l907年刑律草案、l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为庆祝建所60周年,特出版丛书 《法学研究》专题选辑 (丛书主编为李林、陈甦),以专题形式汇编建所以来发表在《法学研究》上的在理论上学术水平较高、在实践上对推动中国的法治进程有一定影响的文章,再由主编撰写两万字左右的 导论 放置文章之前,系统梳理本专题多年来的研究状况和发展脉络。本丛书拟出版15本。 本书为该丛书之一本。伴随着法学研究话题和领域的多元化,法学研究方法也日益多元,实证研究是其中重要的 一元 。本书关注的问题是,法律实证研究在中国兴起和分化的过程和样态,并追寻背后的背景、原因和逻辑。全书辑选了《法学研究》期刊的代表性论文19篇。除辑选的期刊论文外,编者撰写了2万字的 导论 ,系统梳理了法律实证研究兴起和分化的样态和逻辑,总结归纳了法律实证研究兴起和分化的学术逻辑,呈
《应用法学评论》旨在搭建法学理论界与法律实务界之间的学术交流平台,汇集我国应用法学理论与实践领域的创新性优秀研究成果,以完善应用法学学术体系,服务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本刊聚焦应用法学的基本原理,法律实践中的前沿、重大、疑难问题,以及法律制定、解释和实施中所应遵循的原则、方法、技术和规律,提倡 小切口、深挖掘 选题。
《北师大法律评论》是北京师范大学主管、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主办的法律学术评论,常规设置有专栏、专论、书评、译丛等栏目,致力于为广大法学研究者、学习者以及爱好者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主要探讨理论界和实务界的法律问题,并致力于解决难点问题。本书是第2辑,设置有专栏、专论、书评、译丛四个栏目,收录十几篇文章,涉及涉及未成年被害人心理救助机制、应急行政行限制行为规制、居住权制度建设、刑事政策与刑法解释关系等内容。
《北外法学》是一本由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主办,面向法学所有专业,突出国际法、国别法特别是一带一路国家法律研究特色的集刊,设有国际法与区域治理、知识产权、中东欧国家法律研究、东南亚南亚法律研究、西亚北非法律研究、独联体法律研究、中国法律前沿等栏目。本书为总第7期,共包括14篇文章,分为刑法研究、刑事诉讼法研究、司法制度研究、民商法研究、域外法译介五个栏目。
《北外法学》是一本由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主办,面向法学所有专业,突出国际法、国别法特别是一带一路国家法律研究特色的集刊,设有国际法与区域治理、知识产权、中东欧国家法律研究、东南亚南亚法律研究、西亚北非法律研究、独联体法律研究、中国法律前沿等栏目。本书为总第8期,共包括14篇文章,分为刑法研究、诉讼法与司法制度研究、法理学研究、知识产权与社会法研究、信息与传媒法五个栏目。
本书为集刊《应用法学评论》第3辑,由西南政法大学人工智能法学院(应用法学院、中国仲裁学院)、*人民法院应用法学研究基地、龙图合规研究中心共同主办。该书设置专题策划、实务前沿、理论争鸣、学科建设、合规研究等几个栏目,展示应用法学理论创新和法律应用实践创新的*成果。关注我国全面依法治国进程中应用法律的科学原理,关注中外法律实践中的新型、典型、难点、热点和前沿问题,也关注各类法律职业主体应用法律解决实际问题时所应遵循的原则、方法、技巧和规律。重视应用法学基础理论及学科体系研究,重视法学理论研究与法律实践的有机结合,也重视法学教育界与法律实务界的有效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