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好书可以使人终身受益。我认为,陈少湘先生新近出版的这本专著,就是这样的好书。 陈少湘在这本书中详细论述了当前我国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的基本理论和运作技巧,奉献给广大读者一位资深地产拍卖师在学术领域不断进行探索的成果,尤其是重点传播了拍卖信息,弘扬了拍卖文化,使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知识又一次得到了普及,从而有利于“招拍挂”活动理论联系实际,有利于“招拍挂”活动迈上新台阶。 毋庸讳言,近年来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领域实践有余,理论不足,故十分需要博大精深的学术研究,然而,令人满意的研究成果并不多。有鉴于此,陈少湘基于多年来丰富的地产拍卖经验,在“招拍挂”学术园地辛勤耕耘,及时推出这部填补空白之作。它告诉我们,实践离不开理论指导,有雄厚实践基础的正确理论最经
本习题集主要包括:经济法基本理论、国有资产管理法律制度、反不正当竞争与反垄断法律制度、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律制度、价格法律制度、财政与税收法律制度、银行法律制度、证券法律制度,对外贸易法、外汇管理等内容。本习题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吸收了我国近的立法及著名案例,重点突出,既是法律类和经济管理类本科学生学习经济法的重要参考书,也可作为其他读者备考及了解我国经济法制度的工具书。
为适应高等法学教育发展的需要,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运用法学知识的能力,我们组织编写了本套《高等教育法学应用教材》。 法学是理论性与应用性相结合的学科,本套教材的*特点在于突出法学的应用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本书力求与现行*的立法、司法解释及法律实务相一致。本套教材强调对现行*的立法、司法解释进行介绍和分析,注重联系司法实务中的新老问题进行论述。 2.本书力求与*的《国家司法考试大纲》相一致。司法考试是从事法律工作人员的职业资格考试,因此准备司法考试也是法律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教材力图使教学内容与司法考试紧密相联。 3.本书力求用简洁、实用的事例说明深奥的基本原理和法律规范。在每一本教材中都努力用简洁的文字、实用明晰的案例对基本原理和法律规范进行说明,使
本书从我国制定物权法的实践出发,侧重于物权法的学理探讨,提出关于物权法的系统性看法,希望他既能够作为立法的参考,也能够适用于研究和教学。本书的写作,虽然以硕士研究生以上的读者为主要的对象,但是具有一般法律知识、尤其是具有相当实践经验者也不应该感到困难。本书写作时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以物权法的裁判规则体系作为探讨的重点。所谓裁判规范,即法院裁判案件时掌握并加以运用的规则体系。由于多年来物权法教学和研究过分强调物权的政治性内容,因此物权法的现有知识缺少裁判规则,较多政治说教的内容。其实,作为民法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物权法的基本规则就是裁判规则,当代物权法更是根据发达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起了发达的裁判规则制度。本书对此颇费笔墨,相信读者能够从中看出作者的用心。
外国法制史是法学专业的基础学科之一, 主要介绍世界上各个历史时期,各种不同类型的具有典型意义的法律制度产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过程,阐释其立法和司法中呈现的特点与规律,继而从法律发展史的角度揭示法的本质和作用,及其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
《宪法(第五版)》(作者韩大元、李元起)系受*委托,并按照*高职高专宪法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组织编写的。2000年8月本教材版出版以来,我国的宪法理论和实践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为了反映宪法理论和实践上的新发展,本教材分别于2003年11月、2005年5月和2008年8月三次修订再版。本次修订为第五版。本次修订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根据宪法实践和宪法学研究中出现的*变化,更新、增补了相关内容;第二,根据宪法实践的进展情况,增加了一些新的宪法资料和事例;第三,对第四版中的个别错误或不当之处进行了修正。
本书针对我国法学教育的课程实际,旨在编写能培养和提升我国法律人才应用技能、执业技能的实践教学教程,这是在我国现有法律制度和诉讼模式下,探求和摸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学实践教学的一次有益的尝试。《21世纪高等学校本科实验教学示范教材:法律技能综合实训》主要介绍了目前国内外法学实践教学的主要方法、手段,各种法律执业技能以及掌握这些技能的方法,包括会见当事人的技巧与策略、事实的调查与证据收集、法律信息的检索等。《21世纪高等学校本科实验教学示范教材:法律技能综合实训》以侧重实践性为指导原则,突出可操作性,重点阐述各项法律业务操作的步骤、方法、程序、技巧及开展各项法律业务应当注意的问题。
*针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明确提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应有别于学科教育,应具有更加鲜明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岗位针对性,应更加注重知识的有效传播。”为了适应我国高等法律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建设的需要,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组织各学科专业的骨干教师,会同院外行业专家,共同编写了一套高职法律教学专用教材,《合同法原理与实务》即为该系列教材中的一本。 我国高等院校传统的法学教材构建学科知识体系时,在内容编排上“重理论,轻实践”,但是高等法律职业教育是以技能型法律人才的培养为目标,传统教材就显得不太适用。因此,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在主持编写本套高职专用系列教材时,切合高等法律职业教育的特点与要求,明确提出“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尺度,强化实践性教学”的编写思路,按照“任务驱动和工作过程导向”等
税法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法律学科,对税法案例的研习是学习税法必不可少的环节。税法案例与其他法律学科的案例有明显的不同。首先,其他法律学科的案例多以司法判例为主,而如果将税法案例也局限于司法判例,那么就会使税法案例变成税收征管法的案例,因为目前的涉税诉讼绝大多数都是税收征管方面的争议。其次,相对于其他法律学科而言,税法中还有大量的税收计算方面的例题,即算例,这些算例是学习税收计算的必须环节。再次,税法的案例还应当包括一些涉及税收的典型事例,如企业经营中的投资、租赁、抵债及并购等事例。最后,税法案例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几乎包括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就学科而言,税法的案例不应单纯是税收的案例,还应该包括其他法律学科中的涉税事项。 ???本书充分体现了税法案例以上的特点。案例种类上,本书包
本书开辟了“执法合作”专栏。执法合作在合作事项和合作主体方面要比刑事司法协助更广,但两者也往往相互交叉或互为补充。陈捷和吕庆明撰写的《国际执法合作新重点——金融情报交流合作》向人们展现了金融监管机关在反洗钱以及预防和打击犯罪方面的执法合作实践。虽然各国的金融监管机关和金融情报机关只负有行政执法和监测的职能,但它们之间的合作却对经济犯罪、金融犯罪和腐败犯罪有强有力的威慑和控制作用。据说,隐秘的海外洗钱活动就是由埃格蒙特集团发现并揭露的,该集团是包括非主权地区在内的各法域金融情报机关或反洗钱机关的合作组织。由此看来,执法合作的广泛性和多层次性有时可以国际政治构架,实现对犯罪和非法行为的预防和监控。
行政诉讼无非涉及审判程序、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等三个基本方面。《行政行为的可诉性与原告资格》和《行政诉讼证据规则与法律适用》两书正是按照这种结构安排的。前者对审判程序未作全面系统的研究,只是对当前争议问题较多、情况较为复杂的行政行为可诉性及原告资格两大基本问题进行了探讨;涉及世贸组织规则的司法审查问题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行政审判的新领域,本书结合有关司法解释,对此作出了专题研究;本书还对当前审理行政许可案件等广受关注的审判热点问题进行了专门研究。考虑到现有行政诉讼著作对行政诉讼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的论述较少,或者对实践问题的针对性不强,后者紧密结合审判实际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的论述。
市场经济的确立和良性运转,是我国保险事业得以全面发展的动力性因素所在。在这一过程中,责任保险日益突显出其重要地位。因为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对自己的行为应当承担的赔偿责任,不论从何种角度观察,都构成一种意外的负担。当这种负担过于巨大,超出行为人的承受能力时,不但自身将陷入贫困窘迫境地,且因此行为而使受害者的利益难有保障。科学技术的发达在为人类活动开辟了更为广阔空间的同时,也使得因自身行为致他人损害而承担赔偿责任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民事法律制度,特别是民事责任制度的不断演进和变化,更使得社会成员为自身行为承担赔偿责任的范围不断扩展。为此,人们迫切需求一种有效的风险转嫁措施,将所面临的承担赔偿责任的风险分散出去。而聚集、分散和消化损失构成了保险的本质特征。在责任保险制度中,投保人通过
《抵押担保与债权行使》在体例上坚持问题导向,将每一个问题安排为四个部分——“宣讲要点”“典型案例”“专家评析”“法条指引”,以设问方式提出问题,以简洁、质朴的语言阐明要点,用时效性、现实性强的典型案例讲述故事,进行深入浅出、细致入微的法律和学理分析,使读者能够多角度地理解有关的法律问题。在内容安排上,依照抵押担保和债权行使分类的结构予以排列,各部分采取了法律制度中的一些关键术语进行阐述,做到学理与案例的有效切合,并附上法律参考条文,力求做到既普及相关法律知识提高读者的素养,又深化了对案件的探讨和认识。
刑法的效力范围作为刑法理论中的一个基础性课题,不仅在刑法理论上存在着诸多难以释怀的困惑问题,而且在司法实务中也存在着众多的疑难问题,理应得到刑法界相当的重视从而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然而其被关注的现状实难令人欣慰。据统计,1980年“两法”施行以来的20余年间,以刑法效力范围为研究对象的专门著作尚未面世,相关的学术论文也10余篇,这从一个方面足以看出,学界对刑法效力范围研究的力度和深度令人汗颜。有鉴于此,本人不揣冒昧,立足于中国刑法的理论与实践,并比较考察德、日等大陆法系以及英、美等英美法系诸国与地区的立法及其实务,以比较研究的方法,从刑法效力的基础理论入手,通过刑法之于时,地、人事等四个方面,对之进行了较为深入、全面、系统的研究与探讨,以期丰富、发展与完善我国刑法效力范围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