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仕晓主编的《税法》是根据本科院校培养应用 型人才为目标,将税法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 ,设置大量相应的图表说明、疑难问题的思考和重要 信息的小贴士,尽可能将枯燥的税收法条具体化,将 过于零散的知识点综合化,使学生学习税法时不拘泥 于某一章节内容,而是理解各章节间的联系和差别, 做到融会贯通,真正将自己培养成这样一种能力,就 是学会“确定某项经济业务涉及交什么税、谁负责交 税、交多少税和怎样交税”。 本书根据国家税制改革内容进行编写,展现 税法的内容,具体包括税法总论、增值税法、消 费税法、关税法、企业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其 他税法和税收征收管理办法。另外,在充分考虑学生 参加有关税法考试的需要,内容上紧扣会计职称考试 大纲和注册会计师考试大纲中对税法知识考核的要求 ,在每章开头都设
本书是一部围绕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实践创新与法治建设,从理论上进行探讨并将实践中的做法进行总结的专著。本书将研究农村集体经济放在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总体框架,从理论、实践和法律三个层面,主要以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地区为例,围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性质特征和发展现状、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重大现实意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界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完善农村集体经济资产股权权能、农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律规范和立法等方面的重大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供了国内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蕞新研究和部分省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典型案例。
气候变化是当今人类面对的重大挑战,它给人类带来了诸多灾难和不确定性,而无害环境技术及其转让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然而由于不公平的贸易制度和技术转让制度本身的缺陷和不足,这样的技术没有通过公平合理的转让被更多的人分享和使用。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这些优良技术往往掌握在私人手中,而在应对气候变化的斗争中,私人部门的活力没有释放、作用没有发挥。本书认为,如果不能让私人部门有效地参与到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中,则一切目标都不可能实现,目前的困境也不会改变。 本书围绕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转让法律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展开,采取多学科研究手段,在对有关理论进行深入探讨和基于有关国际法、法等系统分析后阐释现有制度不足及其存在的原因并尝试提出完善现有制度的对策建议。
中国特色慈善事业的发展需要全社会的热情支持和广泛参与。慈善就是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开展慈善活动、提供慈善服务、进行慈善捐赠、充当慈善志愿者;依法组成慈善组织,给予慈善受益者自愿的、无偿的、物质、资金、服务及其他方面的帮助和支援。
《环保法治三十年:我们成功了吗·中国环保法治蓝皮书(1979-2010)》是国内第一部运用实证资料,系统研究中国环保法治问题的研究成果。《环保法治三十年:我们成功了吗·中国环保法治蓝皮书(1979—2010)》的前稿是国家社会科学摹金“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环保执法问题研究》的总报告,是北大资源、能源与环境法研究中心师生历经五年的广泛调查、资料收集与整理而完成的。《环保法治三十年:我们成功了吗·中国环保法治蓝皮书(1979—2010)》内容涉及中国环保法治的各个领域,通过对文献资料和大量案例的实证分析,并以专栏、案例、图、表、问卷调查等形式,全面、系统地总结和回顾了1979年《环境保护法(试行)》颁行以来中国环保法治三十年(1979—2010)的发展历程、成就、经验与存在的问题,进而对影响中国环保法治运行的执政、立法、行政、
当前,对环境法学与民法学的对话展开研究,可以进一步理顺民法与环境法的关系,通过民法理论的创新和变革使之对与环境相关的理论问题更具包容性,整合相关法律部门之间的法律功能,优化法律调整的实际效果,增强民法与环境法的亲和性,摆脱长期以来环境法学研究中普遍存在的低水平重复困境,提升研究水平,为加强我国的环境法制建设提供充分的理论支撑。但研究环境法学与民法学的对话,诚非易事。它要求研究者具有宽广的学术视野,跨学科的知识结构,对环境法和民法都必须有深刻的理解,对环境法学与民法学都必须有相当的造诣。我经常做这样一个比喻,研究环境法学与民法学的对话,是要用一根扁担挑起两个大筐,单独挑起每个筐都不轻松,而同时要挑起两个筐,任务就更具挑战性。但可以看出,本书对研究这一议题,做出了出色的工作。
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由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审慎监管规则等组成的国有资产管理法规体系,依法监管的内涵、工具和手段日臻完善。 鉴于我国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仍在推进过程中,不同监管部门对所监管企业的规定不尽相同,为方便读者对国有产权监管的法规文件开展检索和研究,我们基于多年从事国有产权交易的实战经验,组织专门力量对现行法规文件进行了梳理,形成了这套“国有产权管理法规文件速查手册”丛书。 丛书共收录了截至2021 年4 月30 日现行有效的国有产权管理法规文件171 件,分为综合篇、混改篇和税收篇三册。既可作为国有产权监管、运营和研究人员日常工作的手边书,也可作为国有产权管理的培训教材使用。
《保险法前沿》为中国法学会保险法学研究会主办的系统丛书。本丛书立足于保险法学、兼及侵权法、保险学等相关学科,旨在对外保险法学领域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展开深入、及时、敏锐、多角度、前沿性剖析,以期推进中国保险法学研究与中国保险市场法制进程。 《保险法前沿(第6辑)》主要栏目有年度法制报告、名家专论、专题研究、审判前沿聚焦、域外保险法、研究综述、保险法人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