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我国著名礼仪专家金正昆教授所撰写的一本外事礼仪专著。全书分基本守则、个人礼仪、接待礼仪、出访礼仪四部分,涉及外事工作的方方面面,对外事人员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本书可作为外事部门的培训教材,也可供广大涉外人员案头参考之用。
耶鲁大学历史学讲座教授保罗 肯尼迪可被称为近20余年来享盛名的国际关系史和战略史学家。他脱颖于富有历史/哲理思考传统的英国国际关系和战略学界,以《大国的兴衰》等著作显著地丰富了对现代国际关系与国家对外战略的微观探究和宏观认知,体现了对战略与其多方面环境的深刻理解,并且以出从的总体展示能力和恢宏文才,打动了从国务活动家到一般学人的甚至普通公众在内的无数读者。主编1991年《战争与和平的大战略》构成他的杰出成就之一,因为本书近乎里程碑式地代表了大战略理论思想在当代的首要关键性发展。 本书首次非常明确地提出:大战略不仅适用于战时,也适用于平时,只要一国有其根本的政法目标,就应当有为之服务的大战略,就大战略而言特别重要的是,无论在平时还是战时,都须争取实现目的与手段之间深思熟虑的平衡。
《中国触动:百国视野下的观察与思考》30年来,张维为教授走访了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自1980年代次出国感受到的震惊,到今天在海外随处可见的 中国热 ;从作为国家领导人的翻译陪同国事访问,到成为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术研究者参加国际交流,作者力求从一个比较宽广的国际视野出发,来观察世界、思考中国,特别是探讨与中国崛起有关的热点问题,再尖锐的问题,也不回避。 我们正处在人类历史上一个激动人心的变革时代,而中国是这场历史性变革的中心。不管你是否使用 中国崛起 这四个字,国际社会已普遍接受了这个中国的崛起这个无处不在的事实。 中国崛起触动了世界。中国人对于自己的发展,对于国际问题的认知,应该在汲取世界智慧的同时,也用自己的价值观加以检验,用自己的话语加以论述,客观自信地评述自己的国家和外部
本书记述了唐家璇同志在1998—2008年间担任外交部长及国务委员期间经历的11件外交大事,文字朴实生动,有丰富的事件背景材料和诸多首次公开的外交细节,每个事件之后都有唐家璇同志的深刻思考和理性分析,体现了我国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在世界外交舞台上愈来愈发挥着重大作用。 在《劲雨煦风》中,唐家璇同志撷取了外交经历中有代表性的大事,以点带面,娓娓道来。叙述中有精彩的议论,议论中有鲜活的实例,体现了理论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统一。唐家璇同志在应对我国驻南联盟使馆被炸事件中表现的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在终实现双赢结果的中俄、中越边界谈判中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相结合的外交艺术;在成功举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过程中坚强有力的统筹协调能力;在积极应对印度、巴基斯坦核试验中表
南海诸岛问题是涉及中国主权和有关 战略博弈的重要问题,当代南海诸岛问题又是历 南海诸岛问题的延续。在其历史演进中,英国是重要的参与者和见证者。 本书选取1920-1941年英国南海诸岛政策为研究对象,把这一时期英国制定、推行和调适南海诸岛政策的历史脉络放到动态的、网状的 关系中进行系统、全面研究,进而考察处于国势衰退中的英国面对波诡云谲的 局势,如何因时调整自身在远东-西太平洋地区的角色定位和战略目标,以及英国的决策和行动所带来的影响。
1.高端人物:国家部委领导人经典言论 李肇星,曾任中国外交部长,现任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曾被誉为“铁嘴外长”、“性情诗人”。他的机智幽默、勇敢镇定、真诚坦率,充分展现了一位大国外长的魅力形象,同时彰显了一位时代学人的道德文章。书内撷选了李肇星在各种场合公开发表的一百余则经典语录。 面对媒体,李肇星高屋建瓴,纵横捭阖,谈笑风生,出口成章。 登堂讲学,李肇星旁征博引,挥洒自如,睿智幽默,令人拍案。 2.体例特色:赏析结合 本书将李肇星在各种场合发表的语录归纳为8章103则,以“李肇星说”、“背景欣赏”、“智慧感悟”为体例,既解读言论渊源,又阐发现实意义。字里行间,极富哲理,兼具趣味。品读李肇星,足以冶情长智、启迪人生…… 3.经典语录:睿智犀利
《西奥多 罗斯福的海军外交:美国海军与美国世纪的诞生》研究了罗斯福总统如何努力利用美国海军力量来推进其外交,从而使美国于20世纪初跻身世界强国之列的努力。作者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大量采用崭新的一手资料,记录了罗斯福海权思想的发展及其海军战略之实施过程。《西奥多 罗斯福的海军外交:美国海军与美国世纪的诞生》将罗斯福对于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的使用,与他保障美国利益之各项举动联系起来。这种联系在充满争议的委内瑞拉危机(1902 1903年)、巴拿马独立运动(1903年)、摩洛哥帕迪卡利斯人质事件(1904年)以及选择朴次茅斯海军码头作为谈判地点,成功调停日俄战争等历史事件中,均有所体现。《西奥多 罗斯福的海军外交:美国海军与美国世纪的诞生》内容还涵盖了大白舰队的远航和罗斯福从科技方面对美国海军进行的改造。结尾处详细论
在信息时代,控制了互联网就控制了信息流,控制了信息流就如同以往时代控制了土地疆域和海洋一样,会占据时代竞争的战略优势及合作主导权,各种国际行为体围绕互联网进行博弈的激烈程度无疑是空前的。但同时互联网又把全球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像网状神经一样遍布全球的互联网使各类国际行为体之间不可避免有某种程度的利益交集。非完全共同利益的存在客观上要求各方摒弃完全对立甚至对抗型的博弈互动形式。同时,互联网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诸如网络犯罪、信息污染等问题,扩大了各种行为体进行合作的范围和深度。因此,在互联网带来的这些挑战与博弈面前,深入探讨互联网与当代国际关系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有助于提高国家对互联网作为国际关系互动新平台的战略认识,进一步推动对国际政治基本问题的研究,对科学认识把握当代国际
《大外交》是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先生最新也是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作者凭其致力于外交事务的亲身体验,以其丰富的历史知识、智慧和幽默的文笔,展示了自黎塞留以来特别是二战后几十年世界外交政治的诸多重大事件,以其独到见解分析了世界各国外交风格的差异,重点提示了美国外交风格的差异,重点提示了美国外交政策的思想实质。同时,体现了那些对现代世界格局的形成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的各国领袖,罗斯社斯大林,丘吉尔、戴高乐、尼克松、毛泽东、周恩来、里根、戈尔巴乔夫等政治家的风采。
......
基于 一带一路 合作倡议的包容性、开放性以及涵盖地域广泛性,这一倡议在区域和国际上吸引了越来越多关注。迄今为止, 一带一路 倡议不仅获得沿线国家的响应,中国还与许多国际组织签署了 一带一路 框架下的合作谅解备忘录。本书以作者对 一带一路 倡议的持续追踪、田野和访谈调查为基础,围绕 一带一路:中国崛起和国际合作 这一主题框架展开。
......
作为地缘政治研究的领军人物,布热津斯基在本书中 地讲述了冷战后的世界格局中,欧亚各国与美国的战略利益纠纷,对几个关键性的欧亚大陆地缘战略 和地缘支轴 在欧亚大陆的地位、发展前景、政策走向以及同美国的利害关系作了分析和判断,书中有关中美关系的评述篇幅较大,其中的分析发人深省。作者一再强调,发展美中关系对世界和平与稳定具有重大意义,美国大多数决策者也主张通过积极和建设性的接触政策发展与中国的关系。他在本书中的 战略构想将欧亚大陆视为关键地区,中国也处于美国对欧亚战略中的关键地位。这本书对于热衷于 问题分析的实践者和研究者是一本 的好书。本书也是地缘政治领域的代表性著作,经过20余年的市场检验,其阅读价值经久不衰。当下世界战略格局也在发生巨大变化,此时本书 能带给读者们很多有参考价值的观点和
本书为 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的成果。本书主要从 关系理论的视角探讨了战略克制与权力和平转移之间的关系。本书认为,权力的和平转移,要求崛起 和守成 同时采取战略克制。崛起 的战略克制在于,该国能否避开有利于向守成 投送军事力量的区域,以限制其攻击能力;守成 的战略克制在于,该国能否合理定义对其 安全重要的核心势力范围,这将决定守成 的威胁评估标准。本书以1870—1914年美英的权力转移,以及1923—1941年的美国与德国的权力转移为案例,检验了上述理论。
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从2008年起每年出版一本研究世界形势的报告,宗旨是努力为世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服务。2018年开始改为每年两本。本书十多年来已在国际政治、国际关系理论业界形成良好的品牌效应,受到各方面读者的欢迎,也为国际政治、国际关系理论教学与研究发挥了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