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西方数百种《传》中的经典之作,以8种文字在不同国家出版。作者采取了通常以叙述为主的传记笔法,但在史料甄别、背景分析和观点评价等方面,都经过深思熟虑和精雕细琢。该书不仅体现出作者对于历史事件高度的敏感性,而且也渗透着政治学视角的理论穿透力,对于人物的情景分析更是出神入化,引导读者体味 故事 背后的时代困惑。 作者关注的个人生活、个性性格和心理分析,并且据此更为具体地描绘出了他脑海中想象的 *的真实的整体画像 ,把*丰富的情感与挑战性的理论创造联为一体,从而全方位地展现了*波澜壮阔的一生和中国革命的壮观图景。
这是一部讲述青年毛泽东 寻道 历程的小传。毛泽东并不是天生的马克思主义者,青年时期的 马克思转向 在其思想发展历程中极其重要。本书通过讲述毛泽东前28年的人生经历,深入解读他是如何积累知识、形成个性、提升方法、转变思想、清算自我,一步步成长为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实现 马克思转向 的。毛泽东的 寻道 历程,也表明了马克思主义植根中国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是自然演变的,也不是外来强加的,而是长期上下求索、比较鉴别、实践检验的结果,是历史必然性和主体能动性相结合的结果。
东方风来满眼春 ,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先后发表一系列谈话,使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以南方谈话为理论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如火如荼。本书以邓小平视察南方为主线,依托丰富的一手文献和当事人的回忆资料,全景式地展现南方谈话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深远影响,深刻刻画邓小平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的鲜活形象。
《邓小平的*后岁月》是***解密邓小平人生*后岁月的作品,它记录了邓小平从1977年艰难复出到1997年病逝这二十年间的传奇经历,从中既可见历史拐点处的惊心动魄,又可见伟人日常生活间的风趣幽默,邓小平伟人和凡人这两个完全不同的侧面得以真实再现。他的政治智慧和人格魅力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邓小平*后一次复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取得领导地位、88岁南方视察、香港回归谈判等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原委与真相都一一得以还原,有许多细节是首次披露。
内容简介: 本书从大量毛泽东书信中辑录百余封书信,按 国是家,没有国哪有家 立党为公,不谋私利 不忘恩情,彰显仁德 不忘师表,敬老尊贤 不忘故友,诚实友善 以民为本,倾听呼声 关爱卫士,平等待人 伟大父爱,严禁特殊 不忘初心,坚守信仰 胸怀中国梦,践行价值观 十大主题,分门别类,编撰与书信关联的故事,展示了毛泽东的自然观、社会观和人生观,在表现毛泽东合理处理与亲朋好友关系的同时,集中反映了毛泽东伟大的共产主义信仰,其核心主旨是体现毛泽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中华民族复兴崛起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价值观。 全书既表现了毛泽东作为伟人崇高伟大常人不可及的一面,也自然而然地表现了毛泽东作为一个讲故旧道义重亲情伦理的平凡人的一面,表达了毛泽东深层悠远的思想感情,读来亲切隽永,意味深长,深受教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思想的重要文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战争环境后有了自己的文艺政策,对中国文艺事业和社会主义文化有着重要影响。本书结合现实重新诠释这部经典文献,深入阐述其中对文艺实践科学精辟的历史经验总结,重温其中富有创造性的理论观点,有助于帮助读者更好理解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中国化的发展,旨在为当前的文艺创作、坚定文化自信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一些思想借鉴。
......
与朱德,堪称中国现代军政舞台的 孪生天才 。本书以十二章40万字的篇幅,叙说了与朱德历时半个世纪的交往和友谊,经历的诸多血与火、胜利与失败、苦难与辉煌,所形成的 朱毛 这样一个伟大称谓,丰富了中共党史和中国现代革命战争史,为后人提供了追求真理、探索真理、创造世界、改造世界、成就事业的光辉典范。 朱毛 红军,一个是军长,一个是党代表,一个是总司令,一个是政治委员;他们创立的红军被称为 朱毛红军 ,他们创建的根据地被称为 朱德、式 根据地,他们的建军经验,他们实行的战略战术被称为 朱毛战争经验与行动规范 ;他们休戚与共,珠联璧合。
《邓小平讲话实录》记述了邓小平从革命战争年代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他的历次讲话,尤其是他讲话中改革开放这一主张,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其中,《演讲卷》记录了从1943年到1988年邓小平的历次重要演讲。内容涉及国家建设、干部选拔、军队国防、财政、教育、党内思想等诸多方面。时至今日,在党的十九大上立未来五年 工作坐标 时,仍然坚定着改革开放的决心。全面深化改革,将 一张蓝图绘到底 ,成为新时代改革新部署。除了精彩而充满智慧的讲话实录,本书在编写过程中还补充了大量的背景资料,让读者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当时的国际背景以及政策出台的前因后果,从国家建设、军队国防、民生要务、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干部选拔、党建思想等诸多方面领略领袖人物的睿智与风采。改革开放40年之际,《人民
本书记录了从1964年到1990年,邓小平会见外国元首和中外记者时的谈话内容,涉及中国的改革开放、对外交往政策、台湾问题、香港问题、西藏问题、对*的评价等问题。
作者历经五年,研究了俄罗斯、美国、英国档案馆中5000份解密文件,将800多封斯大林与罗斯福和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往来书信收录书中,并保留了修改痕迹。作者对每个阶段的通信配以背景描述、专业解析和珍贵历史照片。内容之翔实,独树一帜。 本书引人入胜的是,通过三巨头原汁原味的书信,即伟人亲笔书写的历史,可见二战中为共同抵御法西斯侵略,苏联、美国、英国所结成的反法西斯联盟,在战争初中期被一致的目标掩盖了意识形态的对立和军事战略上的分歧,虽然书信中充斥着苏联要求英美严格履行租借法案和关于开辟第二战场的争论,但以苏联红军为主力消灭希特勒军队的不断胜利鼓舞着联盟同仇敌忾地战胜敌人。战争中后期,尤其是盟军1944年6月诺曼底登陆之后,争夺战后在欧洲的势力范围则成了各方极尽纵横捭阖之外交能事而欲盖弥彰
毛泽东同志在茶陵县、醴陵县、炎陵县等株洲地区早期的革命活动是其整个早期革命活动非常重要的部分之一,研究分析梳理这段史实对更加深入理解毛泽东思想从初步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书立足一代伟人毛主席16次到株洲的珍贵足迹,重点记述毛泽东同志围绕党的建设、人民军队建设、人民政权建设、土地革命、革命道路探索等诸多方面,在株洲进行的一系列伟大首创性革命实践,凸显这一系列革命实践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大历史贡献,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夺取中国革命的全面胜利和建立新中国的重大历史意义,以及对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价值。
《中国之魂 小平出山》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在 文化大革命 这一 特殊历史时期 的曲折历程和邓小平在 文化大革命 这一 特殊历史时期 的 特殊经历 , 以及粉碎 四人帮 后邓小平恢复职务,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期间的重大 历史 人物和事件。
......
本书的内容:从1949年周恩来任国务院(政务院)总理,到去世的二十多年中,他老人家为信访工作和信访工作的建设,呕心沥血,作出了巨大贡献。本书是周恩来做信访工作的真实历史纪实。
王尽美,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1918年考入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积极参与和领导学生、市民运动。之后,发起组织励新学会,主编《励新》半月刊。1921年春在济南建立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7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2年1月出席在莫斯科召开的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回国后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山东分部主任。7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参与制定党的最高纲领和**纲领。不久,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副主任。旋领导山海关、秦皇岛等地的工人罢工斗争,是开滦五矿总同盟罢工指挥部成员之一。1923年10月,中共济南地方执行委员会成立,任委员长兼宣传部主任。1924年1月参加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5年3月,中共山东地方执行委员会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