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向搜罗,将散见于*著作、讲话、谈话中的对历史人物的品评,集中化,系统化;纵深拓展,结合历史人物的事功立迹,解析*品评语言 中浓缩的丰富内涵和高深智慧。对*重点点评过的历史人物,按照开国帝王、中兴英主、庸主昏君、亡国之君、起义领袖、谋士说客、历代名 将、济世能臣、误国奸佞、思想巨擘、文学大家、隐逸高士,进行了科学分类,构成了全书严密的逻辑体系。
本书收集整理了目前存留下来的1912年至1920年期间有关毛润之的全部文稿共152篇。文稿体裁繁多,有文章、书信、诗词、读书批注、日志、纪事录、谈话、广告、报告、通告、启事、文电、章程等。以平凡人的视角,探索有血有肉的伟大人物,通过阅读全书可以了解青年毛润之求学时期的师生交往、同学交往,可以知晓青年毛润之的阅读书目和社会实践情况,更能感受伟人在青年时期的思想状态及变化,学习他的治学方法、对社会问题的解决方略、对教育的态度以及对生命价值的看法和做法。
......
《*回忆录(1928-1983)》是*亲自撰写的一部自传体书籍,时间跨度从1928年至1983年,共55年。本书详细记述了*的人生经历,即,动荡的童年、少年时期在延安成长、从延安到东北、留学苏联学习水电专业、在电力系统工作28年。在电力系统的这28年中,*在水电、火电、供电和电网等各种专业上都工作过,做过技术、行政和党务工作。1981年担任电力部部长。本回忆录分为16章,并配以大量照片,其中大部分内容是*的回忆,其余的资料主要来源于*父母亲的传记、*的日记和工作笔记以及其他有关资料、文献等。
......
本书收集整理了目前存留下来的1912年至1920年期间有关毛泽东的全部文稿共152篇。文稿体裁繁多,有文章、书信、诗词、读书批注、日志、纪事录、谈话、广告、报告、通告、启事、文电、章程等。以平凡人的视角,探索有血有肉的伟大人物,通过阅读全书可以了解青年毛泽东求学时期的师生交往、同学交往,可以知晓青年毛泽东的阅读书目和社会实践情况,更能窥视毛泽东在青年时期的思想状态及变化,学习他的治学方法、对社会问题的解决方略、对教育的态度以及对生命价值的看法和做法。
这部选集,包括了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各个时期中的重要著作。几年前各地方曾经出过几种不同版本的《毛泽东选集》,都是没有经过著者审查的,体例颇为杂乱,文字亦有错讹,有些重要的著作又没有收过去。现在的这部选集,是按照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所经历的各个历史时期并且按照著作年月次序而编辑的。这部选集尽可能地搜集了一些为各地方过去印行的集子还没有包括在内的重要著作。选集中的各篇著作,都经著者校阅过,其中有些地方著者曾作了一些文字上的修正,也有个别的文章曾作了一些内容上的补充和修改。 下面有几点属于出版事务的声明: 第一,现在出版的这个选集,还是不很完备的。由于国民党反动派对于革命文献的毁灭,由于在长期战争中革命文献的散失,我们现在还不能够找到毛泽东同志的全部著作,特别是毛泽东同志所写的许多
《周恩来的故事》是《青少年走近领袖人物丛书》中的一册。本书通过精心挑选的46个代表性故事,跨越周恩来同志幼年到晚年的光辉历程,以细腻的笔触和真实的情感,高度展示周恩来同志信仰坚定、理想崇高、热爱人民、勤政为民、无私奉献的卓越领导者形象,为青少年读者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本书对培养广大青少年坚定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是一本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精品读物。
本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重要论述进行了系统梳理,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从历史传承、理论创新、现实意义等诸多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突出体现政治性、思想性、针对性、实用性,力求准确、完整、系统呈现习近平新闻舆论论述的精髓要义,把理论解读、观点阐释同新闻舆论工作实践结合起来,为广大读者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提供帮助,为新闻舆论工作实践、教学和研究提供参考。
选入这本集子的书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毛泽东同志的革命实践活动,反映了他同党内同志、党外朋友、亲属、古旧的交往;不少书信论及重要的政治原则、理论观点、方正政策,以及党性修养、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学习方法。这本集子,对于学习和研究毛泽东思想,学习和研究党的历史,有重要的意义。 每封信后面都注明了刊印所根据的原件。大多数书信是根据中央档案馆提供的毛泽东同志的手稿刊印的。书信保持原貌,只有少量书信作了个别文字和标点的订正。有些没有写明年代的信,经考证将确定的年代写在标题下面。
《毛泽东评点历代王朝》(精装)是一部全面分析毛泽东读史、评史的专著,内容涉及毛泽东对历代王朝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学术典籍、文学作品、朝政得失乃至内外关系等方面的评点,力求理清毛泽东评点文字的来龙去脉,以及他品评历史时的心态、角度和目的,并对其评点给予适当的评价。所引资料不局限于毛泽东在“二十四史”上的批语,而是广泛吸纳了毛泽东在各种著作、讲话、书信、私人谈话中的相关内容,具有较强的包容性、系统性和丰富的学术文化内涵。
李鹏亲自撰写的这部自传体书籍,时间跨度从1928年至1983年,共55年。全书共16章,48万余字,收入了130余张珍贵的历史照片。 在书中,李鹏除了大篇幅回忆和妻子朱琳相识、相知并共同抚育小鹏、小琳和小勇三个孩子的家庭生活,也记叙了自己和毛泽东、周恩来、陈云、邓颖超、李富春等革命元勋交往的经历。 李鹏于1928年10月20日出生在一个革命家庭。 他的父亲李硕勋曾任中央军委委员、中共江苏省委秘书长、省委军委书记,中共浙江省委常委、省委军委书记、省委代理书记。他的母亲赵君陶,是中共早期领导人之一、周恩来留法同学赵世炎的妹妹。李鹏的三姨赵世兰则是党内有名望的老大姐之一,连邓颖超、蔡畅等人都称她为“大姐”。 不幸的是,1931年9月,李硕勋在李鹏3岁的时候就为革命牺牲了。 《李鹏回忆录(1928-1983)》一书中,他
这部选集,包括了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各个时期中的重要著作。几年前各地方曾经出过几种不同版本的《毛泽东选集》,都是没有经过著者审查的,体例颇为杂乱,文字亦有错讹,有些重要的著作又没有收过去。现在的这部选集,是按照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所经历的各个历史时期并且按照著作年月次序而编辑的。这部选集尽可能地搜集了一些为各地方过去印行的集子还没有包括在内的重要著作。选集中的各篇著作,都经著者校阅过,其中有些地方著者曾作了一些文字上的修正,也有个别的文章曾作了一些内容上的补充和修改。 下面有几点属于出版事务的声明: 第一,现在出版的这个选集,还是不很完备的。由于国民党反动派对于革命文献的毁灭,由于在长期战争中革命文献的散失,我们现在还不能够找到毛泽东同志的全部著作,特别是毛泽东同志所写的许多
本书编入毛泽东在七大的八篇报告和讲话,另外有两篇讲话,即《对 的说明》和《在中国革命死难烈士追悼大会上的演说》,因同七大有紧密联系,也一并编入。这十篇报告和讲话中,有三篇已经编入《毛泽东选集》,即《两个中国之命运》、《论联合政府》和《愚公移山》;有两篇曾发表过,即《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工作方针》(发表时题目为《“七大”工作方针》)和《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口头政治报告》(发表时题目为《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口头报告》),这次编入时作了少量文字和史实的校订;其余五篇是第一次公开发表,作了文字整理和个别史实的订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