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殇》一卷,记述自1931年 九一八 事变、1937年7月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直至1938年10月武汉失守,国民党军队广大爱国将士在对日作战的正面战场英勇杀敌的详细过程,重点描述了战略防御阶段长城抗战、卢沟桥抗战、淞沪抗战、南京保卫战、晋中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一次次空前惨烈的大会战,谱写出中国人民团结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奋起反抗、浴血沙场的民族壮歌。 《国殇》第二卷,讲述了中国抗战从战略防御阶段转向相持阶段的艰苦历程,重点记述从1938年10月到1943年国民党正面战场几次重大战役,详细地描述了南昌会战、长沙会战、桂南会战、上高战役、浙赣会战等。歌颂了中国官兵顽强不屈、殊死血战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同时也从日军发起的一次次 围剿 战、 扫荡 战和细菌战中,揭露出侵略者的凶残和罪恶。 《国殇》第三卷
八路军,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直接领导的一支人民军队,是坚持华北抗战的主力军。记述这支军队的光辉战斗历程,总结和借鉴其历史经验与教训,对于在新形势下继承和发扬我党我军的光荣传统,弘扬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和平发展,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教育意义。 《八路军史》一书,最鲜明的特点,是把八路军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从宏观上进行叙述、概括和综合。全书以作战、建军为主线,适当反映了八路军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军事战略方针及在各个发展阶段的具体指导方针、作战原则,以及抗日根据地建设、人民群众的支援等内容。
*次世界大战开始时,同盟国认为己方有望轻松获胜。但是,随着德国对法作战计划战败,奥匈帝国的军队蒙受沉重损失,速胜的希望很快落空了。对于同盟国来说,这场战争现在成了一个规模空前的包围战。英国实施了无情的封锁包围。德国和奥匈帝国无法获得军需物资和食品,他们的士兵面对着武备更好的敌军,两国平民面临着饥馑。征服和劫掠、陆上攻势、潜艇战都无法对抗或打破封锁包围。同盟国陷入了协约国构筑的不断收紧的铁壁之围当中。 本书是英语世界*部以一战战败国德国、奥匈帝国的视角重新讲述这场战争的现代历史著作。作者亚历山大 沃森关注的不仅仅是在柏林和维也纳的领导人,还有中欧的民众。这场战争打碎了他们的社会,摧毁了他们的国家,留下了苦难和暴力掺杂的有害遗产。
本书从视觉角度重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关键战役,包括敦刻尔克撤退、不列颠之战、击沉 俾斯麦 号、莫斯科保卫战、马耳他岛保卫战、中途岛海战、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阿拉曼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库尔斯克会战、安齐奥 卡西诺战役、英帕尔 科希马战役、诺曼底登陆、阿纳姆战役、突出部之役、柏林战役、冲绳岛战役。书中不但有丰富的战场示意图、历史照片、三维地形图、彩色插图、武器图,还将兵力、武器、战术、地形等立体化地呈现在读者面前,甚至设计出了陆地、空中、海上的三维全景式战斗插图,为研究和理解二战中的关键战役提供了新的视角。
本稿叙述和刻画了发生于1944年9月的贝里琉岛战役。美国海军陆战一师将领预计几天内可较轻松拿下该岛,不料守岛日军依托大量诡异而坚固的防御工事进行顽强的抵抗,致使攻岛美军蒙受重大伤亡,战斗拖延了两个月才以守岛日军被整体消灭而结束。战后美军仔细研究了守岛日军的防御工事及战法,吸取了大量血的教训,并将之广泛运用于后来的对日作战之中。 本书基于详实的史料,从纯军事的角度,具体生动而客观地讲述和刻画了发生在贝里琉岛那场残酷、激烈、令人难以遗忘的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灾难极为深重的一次战争,是反法西斯同盟国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的战争。本书沿着时间轴,全景再现二战的完整过程,汇集大量史实资料,配以宝贵的照片和精美的手绘信息图,是了解和学习二战史的经典入门科普读物。战争与和平是人类历史永恒的主题。让我们以史为鉴,共同开创人类美好的未来。
本书通过战争的视角,深入探讨了历史洪流中的29场关键性战役。从公元前3世纪的坎尼之战,到20世纪的现代战争,本书跨越了千年时光,覆盖了战争史上的多个重要时刻,包括色当战役、小大角河之战、乌姆杜尔曼之战和阿拉曼战役等,这些战役都在历史的转折点上扮演了决定性的角色。 书中*选的每一个战场案例,不仅具有强烈的戏剧性,更承载着深远的历史意义。为了使读者能够更直观地理解每场战役,作者特别设计了三维战斗图,将地形、部队部署、天气等关键因素融入模型之中。无论是阿纳姆上空的伞兵降落,还是布伦海姆战场上的泥泞斗争,读者都能通过这些精心制作的视角,洞察战争行动的每一个关键瞬间。
《颤抖的镜头:卡帕二战回忆录》由罗伯特 卡帕的摄影手记及摄影作品两部分组成。书中不仅收录了卡帕享誉世界的摄影名作,还特别精选了他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中国抗日战场及欧洲战场的经典照片。 众所周知,卡帕的摄影没有太多色调、裁切技巧的讲究。正如他所说的: 如果你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靠得不够近。 他想尽一切办法出现在战争的前沿。他用照相机记录战争中的永恒瞬间,都是在枪林弹雨中用血肉之躯换取的,几乎不需要剪辑就可以成为一部史诗般的冒险电影。 除了在摄影方面的杰出成就,卡帕还用文字讲述了他所经历的战争故事。他曾随盟军转战大西洋、北非、欧洲,这些经历堪比精彩的探险小说。许多照片背后的故事,也都能从他直接、幽默、简洁明快的摄影手记中得以呈现。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温斯顿·丘吉尔的基本删节的回忆录。温斯顿·丘吉尔,英国战时首相兼国防大臣,作为世界大战一方最主要的领袖,撰写了这本独特的“回忆录”,作者用他透彻历史的思想,揭示了这场战争的深刻背景,从历史的深处来审视这场人类文明历史记录大规模的战争;作者从其独有的视角出发,对这场战争的记叙,达到了空前的详尽,其亲身经历与文献引用相得益彰,从战略全局、重大战役全景,到战场细节,表述得淋漓尽致;更难得的是,如此鸿篇巨制的历史著作,其构思之严密、文笔之优美、语言之精彩,不输文坛巨匠,并以本书一举捧得诺贝尔文学奖。
基于39卷美国国会调查报告及大量史料,本书深入分析1941年珍珠港遇袭事件,试图厘清其预警延误和决策失误原因: 一、固有的认知偏见:对新事物和新信息的忽略,无视情报专家意见; 二、组织间政治斗争:机构、军种间暗自竞争,情报交流和共享不畅; 三、搜集与分析脱节:未能将众多碎片化情报,整合为有效决策信息; 四、噪声情报的干扰: 信号 被 噪声 淹没,对分析判断产生误导; 五、预警响应的成本:对每个模糊预警都做出行动回应,成本过于高昂; 六、突袭者欺骗策略:虚假警报隐瞒其真实意图,或避免信号被发出; 作者认为,面对突发性和灾难性事件时,决策者不能全然指望战略预警,唯有接受并适应不确定性,提前做好应急预案,才能及时预警、正确决策。 本书被西方业界奉为 *全面研究情报失误导致被突袭的*著作 ,具有极高学术研
1941年12月,日本机动部队出动大批舰载机,对太平洋的重要基地珍珠港及附近的航空基地实施集中突击,对措美军给予重大的打击。随后的4个月时间,日本海军多次投入航母支援己方在太平洋、东南亚等地攻城略地,其组建的航母部队即机动部队在太平洋战争初期日本战略进攻的过程中充当急先锋的作用,如同虎兕出柙,在太平洋、印度洋如入无人之境,接连挑战世界海军强国美国、英国,无不所向披靡。伴随机动部队的东征西讨,日军在东南亚、太平洋方面一路高歌猛进,盟军也进入了 至暗时刻 。本书详细描述日本海军航母编队在1941年12月到1942年4月的作战经过。
本书汇集了自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至2023年期间研究、重现这场战争的学术成果、文学作品、教学设计等著述和文章的书名、文章名、内容简介和封面等,是一部较全面反映130年来研究、展示甲午战争状况的工具类图书。
1
美国,可以说是世界麻烦的制造者。冷战结束过后,美国在大中东地区发起了一场新的战争,又一次中断了和平。这场战争持续时间长,从巴尔干半岛和非洲东部到波斯湾和中亚,美国军队在伊斯兰世界开展了一系列无穷尽的军事行动,到现在为止,已经进行了30多年,而且似乎还看不到结束之日。 美国原外交事件发言人,同时也是尖锐的评论家安德鲁 巴塞维奇以新的视角将1983年的贝鲁特轰炸、1993年摩加迪沙巷战和2003年入侵伊拉克等不同事件联系在一起,描述了这段引人入胜的历史,并在书中尖锐地指出 大中东战争一直持续下去不会有助于增强美国的自由、富足和安全,它只会产生相反的效果 ,同时也感叹 可悲的是,美国人仍在酣眠之中 。作者毫不畏惧地写出了美国军事行动所耗费的成本,以及政界领导人和军队高管所做出的错误判断,使读者能一窥美国政
半个世纪以前,在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指挥下,在东北大地上发起了全歼国民党军的辽沈战役。战役的关键在解放锦州,全歼被封闭在东北境内的47万蒋军。而解放锦州的前提条件,是在塔山一线阻击国民党“东进兵团”的陆、海、空军联合作战增援锦州。第四纵队全体指战员团结奋战,坚守塔山6个昼夜,阻击东进敌人,使其未能越雷池一步。锦州解放了!在东北境内的47万国民党军队的失败,发生了多米诺骨牌效应,从1948年9月12日开始至11月2日结束,东北境内47万国民党军队全被歼灭。本书力求能历史地客观地真实再现塔山阻击战的日日夜夜。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原四纵队许多老首长、老战友们的帮助和指导,特别得到广州军区联勤部政治部的支持和帮助。
第二野战军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力部队之一。它是由抗日战争时期的晋冀鲁豫边区八路军和地方武装组建和发展起来的。抗日战争转入大反攻时,为了后消灭日本侵略者及其走狗,并制止内战危机,中共中央于1945年8月11日发出指示,要求各战略区编组“超地方性的正规兵团”。8月20日,中央军委决定各战略区就现有兵力迅速抽出二分之一或五分之三,编为野战兵团,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和实现由游击战向运动战的转变。遵照这个指示精神,刘伯承、邓小平同志令所属太行、太岳、冀南和冀鲁豫的八路军部队,分别编组成1至3万人的野战兵团。同时,党中央决定成立晋冀鲁豫军区,以刘伯承为司令员,邓小平为政治委员,滕代远、王宏坤为副司令员,薄一波为副政治委员,张际春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李达为参谋长,王新亭为政治部副主任。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