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战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华东野战军在山东莱芜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一次大规模运动歼灭战。 此役歼灭国民党军两个军、7个师,共5.6万余人,解放城市13座,使山东解放区的渤海、鲁中、胶东三区重新连成一片,并迫使山东国民党部队1个多月不敢出动,为华东野战军赢得了休整时间。
济南战役是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决战前夜,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全歼济南国民党军的著名城市攻坚战。 此役共歼灭国民党军10.4万人,解放了济南及长清、齐河、历城3座县城,从根本上动摇了国民党军据守大城市的信心。
兖州战役,又称津浦路中段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华东人民解放军山东兵团在山东省兖州及其附近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攻城打援战役。兖州战役,从5月29日开始,以围攻兖州与济南绥靖区的结合部泰安为序幕,至7月13日攻克兖州,7月15日在汶口歼灭济南国民党军援军为止,历时48天,共歼国民党军6.36万余人。 本书收录的文章,都是参加过兖州战役的将士亲身经历的记录,它生动而真实地记述了当年作战官兵的心理状态和作战实况,中间也包含了不少军事上的经验,对研究中国近现代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书用历史事实说明从战场到后方,从农村到城市,从生活到经济,从舆论到思想,都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让我们回顾1948年中国经历的风风雨雨。 如果说1947年是转折的一年,1948年则是决战的一年。在这一年里,中国的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当年下半年连续进行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中,国民党的重兵集团被解放军一个个歼灭,国民党方面完全丧失了进攻的能力,转而求和。共产党则更加坚定了决心,要打过长江,夺取全国的胜利。本书用历史事实说明从战场到后方,从农村到城市,从生活到经济,从舆论到思想,都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让我们回顾1948年中国经历的风风雨雨。
公元前58~前50年,恺撒对高卢发动了残酷的战争,此战主要目的是建功扬威,可他的做法遭到元老院强烈反对。压力之下,擅长笼络人心的恺撒写下了《高卢战记》。这件流传两千年、让欧洲高中生又爱又怕的文学瑰宝,彼时还主要是一份面向罗马公众的精心辩白。恺撒为何能操纵读者?书中哪些地方避实就虚、粉饰现实,哪些地方又微言大义、暗作褒贬?古典文学教授绍尔比照史实,深入剖析恺撒在体裁选择、视角转换、修辞技巧上,如何巧妙而隐秘地合法化其行为、美化其形象、升华其军功,从而赢得古今读者的支持。
《我们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战争亲历者人生传奇实录》是十五位抗美援朝战争亲历者对那场战争、那个时代往事的回忆。十五位亲历者分别是:柴成文、钱嗣杰、徐肖冰、王殊、洪学智、赵南起、李德生、张铚秀、王诚汉、余祚德、李用胡、刘祚坤、张绍奎、田从豁、张泽石,他们中有上将,也有普通士兵,有冲锋陷阵的战士,也有笔诛墨伐的记者。他们用各自的视角回忆同一场战争,让60年前的这段历史更为鲜活而具体,既有全战场的概略记叙,又有战斗场景的细节描写;既有战场外停战谈判的曲折斗争阐述,又有战场内各个前线及人物的写真。谨以此书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60周年!
......
本书以问答的形式,全方位、多角度讲解抗美援朝战争的各个细节,大到出兵决策、战役策略,小到数据勘误、武器分析,该书凭借详实可靠的文字、珍贵的历史图片,给读者还原一个全景、清晰的战争画卷,可以说是一部抗美
......
本书是关于研究“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的批准与实施”的专著,书中具体包括了:国际人权法上的儿童权利、平等地参加本国公务的权利等内容,本研究对于推动我国尽早批准和实施《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促进我国法制改革与国际人权标准的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以及维护我国的国际形象,提升我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和威望,均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
本书以访谈录的形式,共分十个部分,详细记录了王汉斌同志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期间,对中国民主法制建设的论点和看法等。其中至六部分为访谈录;附录部分收录了王汉斌同志参与或主持起草制定和修改的法律目录,王汉斌同志主持研究批复的法律询问答复,以及王汉斌同志的四篇散文;最后一部分为全书后记。
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过去70周年。但是,这场很惨烈、很血腥的浩劫留给人类的苦痛和思索,却如江河行地,日月经天。 《回望二战烽烟――亚太厮杀》编著者余志和在展现重大战役和事件时,刻意挑选翔实材料和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