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心事——雪煮 道德经 第贰辑》是雪漠《雪煮 道德经 》系列的第二部力作,主要注解《道德经》的第二十二章至第四十二章。本书延续了《老子的心事——雪煮 道德经 第一辑》的论述方式,力图在东方哲学的框架内解决现代人的困惑与热恼,并在注解中着力强调经典的学以致用,满足当代不同读者的需要。本书在展现古代中国智慧的同时,希冀以《道德经》五千言帮助读者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获得更多的知行智慧。
本书参详了古今诸多大家的解老之作,并以全新的解老方法力求新解出新意。一注重考证字之本义。溯源关键字的字形演变,查找老子时代或更早时代文献中的释义,探求本义而非后世衍义。比如, 静 的本义是持守初心。二是多设想老子时代的场景。基于老子善于观察生活和社会现象,以此提炼观点、升华思想,力求找到老子的视角,贴近老子自己的心境。三是注重章与章之间、段与段之间的逻辑联系。从整体性、全面性上把握老子所要表达的含义,防止断章取义。
《道家与企业创新管理》从“道”的源流与传系入手,进而阐述“道”与中国古代管理思想起源的关系,分析“道家”对西方经济管理思想的影响;从“阴阳生化”视角分析历史上企业理论的“阴阳”演化创新;从“有无相生”的演化观,对马克思和西方学者关于企业实体资本与虚拟资本理论的观点进行阐述;开拓性地从老子“三生万物”和卡尔。波普尔“世界3”的哲学观点,来剖析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智慧资本等概念,首次提出企业资本分界问题,并深入探讨分界的性质。在资本三要素分界的基础概念上,推导出一系列当代经济学和管理学中流行的新的资本概念和形态,进而揭示当代企业理论中各类资本概念的总构成和所处的层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剖析企业实体资本与虚拟资本的演化规律,首次建构“实体资本与虚拟资本阴阳结构模型”和“资本太极图”
《庄子》内七篇是庄子亲笔所写,其中的动物、植物、无生物,都会说话、具情感、有思想;圣人、君主、历史名人,都被奚落调侃、无情挖苦。分开看,是小故事、大道理的文学段子;合起来,是角色丰富、高潮迭起的哲学戏剧。由于庄子的独特写法,内七篇的文字、意义都【木+及】其难懂。 本书是作者四十年庄学研究的成果,在精校全译的基础上,对《庄子》内七篇逐字逐句解读,将庄子以寓言形式布设的重重语言机关和奥义密码逐一破解,如福尔摩斯探案一般,不放过每一个疑点和细节:出场角色是什么身份和来历,姓名有何寓意?出场人物之间,他们与未出场的背后角色之间,背后角色彼此之间,有什么冲突?角色话语的表面意思分哪几层(最多竟达七层),言外之意是什么,没说出口的话是什么?这些话语、场景与前后文哪些话语、场景乃至与真实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