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争的年代:当代西方思想寻踪(2003-2012)》的部分汇集了笔者撰写的“西方知识界重要事件综述”系列年度报告。写作缘起于2003年末,当时上海《社会科学报》的副主编段钢先生邀请我撰写“年度盘点”文章,回顾当年西方公共知识界发生的重要事件。未曾想到,这个综述工作后来成为我每年元旦前必做的功课,竟然连续写了十年。文章最初以介绍为主,后来加入了更大比重的分析评论。篇幅也逐渐扩展,从起初每篇6000字增加到近年来每篇超过工5000字。《纷争的年代:当代西方思想寻踪(2003-2012)》第二部分收录了笔者对西方学者的访谈系列。这个系列原本计划访问十位学者,但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完全实现。感谢友人徐贲教授的慷慨支持,同意将他做的一篇访谈也收录在内。四位政治理论家(桑德尔、贝拉米、里拉与米勒)的对话,展现出西方政治思想界的辩论焦点
《国学讲演录》内容包括:小学略说、经学略说、史学略说、诸子略说和文学略说。《国学概论》是章炳麟1922年4—6月在上海讲授国学的记录稿,书中精辟论述了国学的内涵以及研究国学的方法,系统介绍了传统经学、哲学、文学的流变,对各个时期学术发展的特点、代表人物、著作,都有精湛评价。
《当代宗教多元论》是对宗教多元论思潮进行研究的最系统专著之一。在界定“宗教、多元宗教和宗教多元论”三个概念之后,分别论述了宗教多元论之模式、与宗教他者、宗教认识论、基督论、论、宗教伦理、宗教对话之间的关系,并综论了宗教多元论的问题、挑战及其与中国宗教学之间的关系。
本书是供一般读者阅读《论语》的普及读物。主要是节取《论语》中对今天仍有意义的内容加以解读,目的在帮助读者真正读懂《论语》,并结合现代的社会环境,吸取对今天有益的营养,建立健康正确的价值观。《论语》原文共503段,本书选取300多段,分为二十三章,每章若干段不等。书后附有《论语》全文,以供读者阅读和参照。
《洛克谈人权与自由》由权利的起源、权利的范畴两篇构成,主要包括:论亚当的统治权、论君主权利与权利、论王权和父权、论个人统治权、论丈夫享有的主权、论父亲享有的主权、论统治权的共同根源、论君主统治权的转移、论世袭下来的君主制、论君权的继承者等。
《论语》释疑是是“读懂经典”丛书“曹音经文释疑书系”中的又一部力作。关于这部《论语释疑》,曹音先生本人也有一个说法:《论语》是孔门弟子记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一部《论语》洋洋洒洒一万五千多字,它究竟说了些什么?千百年来,很多人读完之后仍然不得其要领。作者认为要真正读懂《论语》,至少必须精读《周易》、《尚书》、《诗经》、《左传》四部古代经典。作者正是对这四部古代经典进行了整整10年的研究后,回过头来对《论语》进行了释疑,理出了论语是“孔子教授弟子读书习礼,培育他们成为君子,让他们当官从政,辅佐君王治国理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