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评论”微信公众号“睡前聊一会儿”栏目以轻阅读为指向,与年轻人 360 °无死角对话,一起解码时代,守护美好,把日子过出仪式感。继《与时代谈谈心》《与世界谈谈心》《与未来谈谈心》之后,栏目此次把更多关注给了年轻人,再推系列读物之《与青春谈谈心》。 变局向纵深演化,选择无处不在,而且愈加紧迫。年轻人心灵新鲜,身段灵活,锚定变化作出改变,纵浪大化总是能得风气之先。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的身上,有生机、有曙光,有打开未来之门的钥匙。在睡聊这方小天地里,我们看到年轻人努力生活的样子。美好在近处、生活在当下、人生向内求,年轻人的改变一直在发生,这是一种沉潜,一种蓄势,是一种暗自生长的力量。谁能抚平成长的烦恼、满足旺盛的需求、解决掉前进的障碍,谁就能把握住产业发展的新动向,把
女性学先驱上野千鹤子 文化领域KOL汤山玲子的辛辣对谈录。写给“解fang后”仍觉迷惘的女性。女性长久以来都沉浸在结婚生子、组建家庭的想法中。即便好不容易从中解放出来,却不知道接下来去往何处。女性主义学者上野千鹤子和出身音乐世家却不走寻常路的汤山玲子,结合自身经历与社会现实,围绕文化资本、女性主义、性、老龄化等多个主题,在嬉笑怒骂间分享超强“生存技qiao”。即便外部环境千变万化,年龄增长,不为自身设限的女性仍能拥有值得期待的未来。
《娱乐至死》初版于1985年,是尼尔,波兹曼的代表作之一。 电视时代蒸蒸日上,电视改变了公众话语的内容和意义,政治、宗教、教育、体育、商业和任何其他公共领域的内容,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而人类无声无息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心甘情愿,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乔治·奥威尔曾在《一九八四》中预言人类将会遭受外来压迫,失去自由;赫胥黎则在《美丽新世界》中表达了另一种忧虑:人们会渐渐爱上工业技术带来的娱乐和文化,不再思考。 《娱乐至死》想告诉大家可能成为现实的,是赫胥黎的预言,不是奥威尔的预言;毁掉我们的,不是我们憎恨的东西,怡怡是我们热爱的东西。
许倬云细数人类文明发展变迁的历史过程,从宗教革命到民族国家的兴起、从启蒙运动到工业革命,再到近代资本主义大发展,让我们看到,由西方文明主导的现代社会正怎样一步步发展起来的。这一过程充斥着大国霸业的兴衰交替,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变迁,以及人类从愚昧到理性的不断转变,直到今天,整个世界又陷入一种物质主义的狂热中难以自拔,人类社会也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严峻的挑战:普遍的精神空虚和对生命的迷茫。由此,许先生高屋建瓴地指出现代文明或成或败的发展走向,并以哲学家的视野将其引至有关人类“终极关怀”的根本点上。
世界文明正在发生着变局!许倬云从全球大历史的视角,以两条主线分别勾勒出东西方文明三千年来发展的路线图及各自的异同:两者长期以来平行发展,也存在各自发展的“峰与谷”及转折点;最终,中国形成大一统国家,欧洲走向了列国并立,直至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明清以来中国一落千丈,欧洲人则发现新大陆,开启了以工业革命为基础的现代文明。从此以后,西方世界所形成的现代文明,引领着世界文明的方向。本书从地理环境、社会制度、思想文化等方面,以两相对照的方式剖析了两者的成败因缘,并指明了中华文明复兴可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书号:9787547449097 书名:好的爱情 定价:58 注:预售品种请单独下单,与预售品种一起拍的品种默认和预售品种一起发货!
以上ISBN信息均为平台自动生成,部分商品参数可能存在些许误差,商品准确参数详情可咨询客服。本店为新华书店总部直营店铺,所售图书均为正版,请放心购买! 注:预售品种请单独下单,与预售品种一起拍的品种默认和预售品种一起发货! 基本信息 书 名 成为母亲的选择 出版社 *联合天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作 者 奥娜 多纳特著 出版时间 20220101 I S B N 9787559657718 定价 58 开 本 32开 130*185 装 帧 简装 版 次 1 字 数 160 (千字) 页 数 读者范围 女性读者 大众读者 内容简介 你会后悔没有生孩子! 2008年,当以色列社会学家奥娜 多纳特开始进行一项名为 后悔当妈妈 的社会调查时,这句警告
导语 斯拉沃热·齐泽克是欧洲后现代哲学家中的佼佼者,是欧洲近几十年来脱颖而出的、聪明得一塌糊涂的、精心阐释精神分析和文化理论的解说者。 《斜目而视》出色地介绍了辩证的精神分析,展示了有关大众文化的主体性的最新研究,引入了一种极不寻常的、我们将在今后数年内反复聆听的声音。 内容提要 欲望的客体无法直视,拉康的理论亦需“斜目而视”。在这本《斜目而视》中,斯拉沃热·齐泽克一方面透过通俗作品解析拉康的理论,揭示“无意识的逻辑”,勾勒“欲望的原理”;另一方面借助拉康理论解读通俗作品,这既包括希区柯克、安东尼奥尼、大卫·林奇、赛乔尔·莱昂、弗里茨·朗、雷利·史考特、乔治·米勒等著名导演的电影,又包括阿加莎·克里斯蒂、斯蒂芬·金、帕特里西亚·海史密斯等通俗作家的
学者汪民安当代文化研究的全新力作,围绕“情动、物质和当代性”三大主题的一次文化探险,重新审视日常生活中的情感、物质、语言和艺术。三大主题相互关联相互辉映,共同揭示文化问题最终影响了人的情感、文学、艺术和商业,影响着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渗透和左右着每个人的生存状态。这是一场打破旧有理论框架的文化研究盛宴,是对当代性富有成效的追根溯源,引出令人深思的质询:在当下时代,是否还存在人文主义意义上的人和主体,人的主体性是否已被物质、符号、机器、流量、数据等摧毁取代?
翟学伟著的《中国人行动的逻辑》根植于中国本土视角,以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等学科为参照系,对中国人的表与里、心理机制与行动逻辑,及所处的中国社会具体阶段与文化脉络,进行了方法论、概念以及经验和理论的探讨。尤其注重对巾国人的行动策略同中国社会结构、文化情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力图从巾国人日常而真实、现实而具体的层面上建构起分析中国人社会行动的理论框架。 对于中国人心理与行动的研究,或应“尽可能在变中看到不变的部分,至少是难变的部分”,勘其脉络与底色,以此为当下与未来研究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