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1折-5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5折5折-6折6折-6.9折
筛选:
    • 格调:社会等级与生活品味 (精装修订第3版)
    •   ( 41048 条评论 )
    • (美)保罗·福塞尔 后浪 /2017-02-01/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等级是什么?为什么约翰 肯尼迪在电视上看到理查德 尼克松时一脸吃惊地冲他的朋友说: 这家伙一点没档次? 等级是刻意忽视也无法否认的现实存在,不仅体现在容貌、衣着、职业、住房、餐桌举止、休闲方式、谈吐上,也不仅仅是有多少钱或者能挣多少钱。等级是一系列细微事物的组合,很难说清楚,但正是这些细微的品质确立了你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评判等级的标准绝非只有财富一项,风范、品味和认知水平同样重要。 作者通过独特的视角、敏锐的观察、鞭辟入里的分析、机智幽默的文笔,将美国社会中的社会等级现象描绘得淋漓尽致,对三六九等人的品味作了细致入微的对比,引人发笑又富于启发性。书中对美国社会的诸多描述无不折射出当下中国的众生百态,因此本书也可作为观察中国社会的一面明镜。

    • ¥34 ¥68 折扣:5折
    • 在中国大地上:搭火车旅行记( “ 现代旅行文学教父 ” 保罗 · 索鲁经典之作)
    •   ( 12533 条评论 )
    • [美]保罗·索鲁,译者:陈媛媛 后浪 /2020-10-01/ 九州出版社
    • 1986年,保罗 索鲁在时隔六年后,再一次来到中国。 他既到了北京、上海等繁华都市,也抵达了黑龙江朗乡、新疆吐鲁番等疆界边陲。他走到中国大地上,与各种各样的人聊天,在上海人民公园英语角里练习口语的年轻人、想去做进出口生意的学生、刚刚经历过浩劫的知识分子 他用犀利幽默的口吻,一路吐槽不断,但也用冷静、理智的眼光,剖析中国人的性格,发现时代变迁下中国人的生活日常与思想变化。 从80年代走来,一路沧桑巨变,但我们当下的摇摆与困境也都似曾相识。

    • ¥34 ¥68 折扣:5折
    • 田园诗与狂想曲:关中模式与前近代社会的再认识(第三版)(中国农民学研究开山之作)
    •   ( 15376 条评论 )
    • 秦晖 金雁,汉唐阳光 出品 /2019-01-01/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本书为我国著名思考型学者秦晖的成名之作,初版于 1996 年。 作者以八 十年前*与梁漱溟之间一次有关中国社会是否存在阶级对立问题的争论为契机,从分析旧中国 关中模式 入手,在掌握大量社会调查数据的基础上,运用西方社会学科学的分析方法,重新审视封建社会三要素(即自然经济、宗法共同体与依附人格)在中国的社会表征,指出权贵与平民的矛盾是社会主要矛盾;进而对社会构成主体 农民(农民人格、农民心态、农民文化)进行深入研究,纵观中国历史上多次农民起义的成功与失败,深刻分析农民的 双重性 ,揭示中国社会长期固守 农业文明 之根源;横向结合苏联集体农庄和美国式农业发展道路,对农民及农民社会进行共时态的逻辑分析,从源头上探寻农业社会现代化的发展道路。 此次再版,尽管经历了二 十几年的社会变革,但作者对中国社会

    • ¥39 ¥78 折扣:5折
    • 后革命时代的中国
    •   ( 1908 条评论 )
    • 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 主编,[美]阿里夫·德里克 主讲,李冠南 董一格 译 /2015-06-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后革命时代的中国》为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主编 讲学社丛书 第二辑,内容以 2010 年著名土耳其裔美国汉学家阿里夫德里克( Arif Dirlik )在清华园为 梁启超纪念讲座 发表的系列讲演为基础扩充而成。德里克教授从 全球现代性 的视角对 20 世纪初尤其是 改革开放 至今,中国知识话语中的一些重要理论问题作了批判性的反思。其所涵盖的主题非常广泛,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到社会学和人类学,再到儒学与国学。在本书中,它们都被理解为进入一个根本问题的共同窗口,即后革命时代的中国思想对文化与历史的调适。 全书共分八讲:前两讲通过厘清现代性、全球性以及历史等基本概念,说明了作者进行反思的方法论,提出我们的认识途径是 全球现代性 的视角;接下来逐次反思过去百年中国的社会史研究、社会学和人类学学科以及儒学和国学等知识领

    • ¥24.5 ¥49 折扣:5折
    • 智慧宫丛书015·流行病与社会
    •   ( 2859 条评论 )
    • [美]弗兰克· M. 斯诺登 后浪 /2022-05-01/ 中央编译出版社
    • 《流行病与社会》讲述了可怕而震撼人心的千年瘟疫史。微生物的致命威胁无数次逼近人类:鼠疫、天花、黄热病、痢疾、斑疹伤寒、霍乱、结核病、疟疾、脊髓灰质炎、艾滋病、SARS、埃博拉病毒 针对这些深刻影响人类历史的流行病,斯诺登将专业权威的医学知识与波澜壮阔的历史叙事熔于一炉。 本书论述范围极广,跨越古今,遍及全球,深入展开医学与社会历史间的多学科比较研究,向我们揭示了流行病与社会的交互影响:一方面,疾病如何推动医学科学和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如何塑造艺术、宗教、思想史和战争形态;另一方面,社会因素又如何让疾病获得适宜环境,迅速传播,肆虐人类。

    • ¥59 ¥118 折扣:5折
    • 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
    •   ( 3432 条评论 )
    • [法]邦雅曼·贡斯当 著,阎克文 刘满贵 等译 /2017-03-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对自由的阐释(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对法国大革命反思(革命的两个阶段),和对极权主义的预见(对卢梭的反对),这是本书极为重要、影响极为深远的三方面内容。 《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汇编了贡斯当至为重要的政治论著,包括《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之比较》、《适用于所有代议制政府的政治原则》、《论僭主政治》等,是国内仅有一本贡斯当的政论集,也是一本十分经典的学术著作。 贡斯当是现代自由主义的奠基者,他经历了法国大革命、拿破仑的统治以及波旁王朝的复辟,并曾在苏格兰跟随亚当 斯密等英国启蒙思想家学习。他的政治思想,既有法国思想传统中对抽象理念的偏爱,更有英国经验主义政治经验的审慎。在本书所收录的论著中,他赞扬了法国大革命的精神,但对大革命如何收场,提出了自己的

    • ¥29.5 ¥59 折扣:5折
    • 大转折:1973年金融危机战后经济起落50年复盘 比尔?盖茨盛赞的经济史家马克?莱文森新作 世界经济史书籍
    •   ( 2176 条评论 )
    • 马克·莱文森 /2021-11-01/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25年,世界见证了经济高速增长的奇迹。然而就在1973年,喧嚣戛然而止,繁华惨淡落幕。西方各国经济大幅下滑,长期在 滞胀 的泥潭中挣扎,此后即便有所回暖,也是短暂和不稳定的。经济停滞不前、贫富差距扩大、工薪阶层陷入困境、社会普遍焦虑、政治主义盛行 我们眼前的世界,正是这场经济危机的直接遗产。 在本书中,经济史家马克 莱文森以1973年为立足点,抽丝剥茧,全景式复盘战后西方经济起落的50年。经济奇迹由谁缔造又因何破灭?它为何不能持续也不可再现?1973年那场危机如何奠定了当今世界格局?学术和政治精英能在多大程度上左右经济现实?以事实为据,马克 莱文森将对这些问题给出令人信服的答案。

    • ¥31 ¥62 折扣:5折
    • 霓虹灯外:20世纪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
    •   ( 2266 条评论 )
    • 卢汉超(美) /2018-09-01/ 山西人民出版社发行部
    • 《霓虹灯外》是一部系统研究近代上海市井生活的著作,在城市史、上海史、社会生活史等领域有着无法回避的地位。*部 寻求都市梦 梳理了近代上海城市发展转变的过程,分析了民国时期上海各社会阶层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层次,并以人力车夫为例,描摹了移民群体在当时的生存状态。在第二、三部 立锥之地 和 上海屋檐下 ,卢汉超以细致的笔触再现了上海棚户区及石库门里弄的生活场景,对上海中下阶层市民的居住空间和日常生活进行了深入的叙述和细致的描摹,为我们展现了一幅近代上海市井生活的 清明上河图 ,全方位体现了传统力量在市民日常生活中的非凡韧性。

    • ¥43 ¥86 折扣:5折
    • 民族志:步步深入(第3版)
    •   ( 1829 条评论 )
    • 作者:大卫·费特曼David Fetterman),译者: 龚建华 /2019-04-09/ 重庆大学出版社
    • 本书简要地介绍了进行民族志的程序、方法和伦理。作者结合自己的研究项目(如辍学生研究)的经验来分享了怎么做民族志。本书依据民族志研究的一般程序和步骤,条分缕析地向读者展示每一个环节所可能用到的工具、软件、资源。这使本书成为一本做民族志研究的操作手册。同时,书中对方法的适用、田野调查、资料分析和论文写作等节点可能会遇到的难题有许多深入剖析,对正在实践民族志的学者而言,本书亦可成为他们设计和反思其研究的帮手。

    • ¥17.5 ¥35 折扣:5折
    • 薄荷实验·给无价的孩子定价:变迁中的儿童社会价值
    •   ( 3099 条评论 )
    • Viviana A. Zelizer /2018-01-01/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1985年美国社会学界*有权威性的赖特 米尔斯(C.Wright Mill)奖年度作品 儿童群体 他们不能言说,只能被他人言说 的命运可以得到更改吗? 《给无价的孩子定价:变迁中的儿童社会价值》关注的是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30年代美国社会关于儿童的社会价值观念的转变过程,即经济上无用而情感上无价的孩子的出现过程。通过透视儿童问题的巧妙视角,作者细腻探讨了那个时期人们对儿童死亡的态度的改变、童工立法的斗争、儿童工作的分化过程、儿童保险的推行、儿童意外死亡的赔偿以及儿童的领养与买卖等。它们共同指向一个深刻的理论话题,这就是:孩子的社会文化属性,他们在道义上的 无价性 如何在市场机制的重重包围中穿越而出,形成一个非常规的市场,由非经济的标准来规则?从而*终指向一个更为深切的理论关怀:社会如何 大于 市场?

    • ¥27.5 ¥55 折扣:5折
    • 乡土中国
    •   ( 1103 条评论 )
    • 费孝通 著 /2019-11-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乡土中国》是社会学巨擘费孝通先生的一部研究中国基层传统社会 乡村的经典著作。这本书于20世纪40年代后期根据费先生所讲授的 乡村社会学 课程内容写成,篇篇短小精悍,语言朴实却深沉精确;书中作者用通俗、简洁的语言从乡村社区、文化传递、家族制度、道德观念、权力结构、社会规范、社会变迁等各方面分析、解剖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构建中国社会特有的乡土伦理体系。它对中国社会的分析鞭辟入里,发人深省,为了解中国社会文化的基本特性提供了重要参考,是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理论研究的代表作,也是解读传统中国的经典之作。

    • ¥19 ¥38 折扣:5折
    • 美好与生活:20世纪下半叶中国生活图典
    •   ( 438 条评论 )
    • 郭大熟 著 ,《人民画报》 图 /2023-02-01/ 工人出版社
    • 每个蒸蒸日上的国家,都拖曳一段并不轻松的历史? 城乡只是定居的场所,还是个体可以自在流动的公共空间? 20世纪下半叶的中国,贡献了跨越时代的思想者,产生了民族文化的传灯人,孕育了当代文明的承担者。毫无疑问,历史很少像1949―1999年的中国这样密集、紧凑,这半个世纪的中国是东方式变革直接、集中的地域,也是社会进步力量充分发展的国度。 本书记录的是近距离的、现在完成时的中国社会生活史,回顾、凝视、思索20世纪下半叶中国民众生活状态,为将来 长时段 的历史叙述提供了一份文图资料,为更周到的当代中国生活史书写胪列一份索引。本书从1949 1999年50年间的近200幅老照片中,提取若干社会生活史关键词并加以阐释。它杂糅了自然风貌、文物保护、旧城改造、工业地理、农村政策、商业布局、民俗演变和居住形态等具体内容,将 历

    • ¥79 ¥158 折扣:5折
    • 断裂与新生:一位中国记者笔下的印度日常
    •   ( 195 条评论 )
    • 张兴军 后浪 /2023-09-01/ 贵州人民出版社
    • 记者张兴军行走于中印两国之间,目睹真实的印度与国内流传的印度之间的巨大差距。在印期间,他经历了印度的大选,新冠疫情的暴发,中国企业在印度的蓬勃发展;造访了印度社会的各个阶层:从路边小贩、出租车司机、工厂老板,到教师、学者、电影明星,还通过在印华人的视角,提供了一个中国人眼中真实的印度,见证了古老的大国在现代化的高速发展下的断裂与新生。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个邻国与自己的国家有着诸多的相似之处: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庞大的人口数量,可观的发展空间和潜力,从中国人眼中看印度,就好似看一面镜子。但是,大多数国人对印度的了解,往往局限于一些支离破碎的信息和来自他人的刻板印象。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影响力愈加强大,中国人需要走向世界,并从自己的角度直接观察世界,而不再通过他者

    • ¥30 ¥60 折扣:5折
    • 薄荷实验·喂养中国小皇帝:儿童、食品与社会变迁
    •   ( 2164 条评论 )
    • 伯娜丁·徐马丽思苏珊娜·古德昌乔治娅·古尔丹 等著;景军 /2017-01-01/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喂养中国小皇帝:儿童、食品与社会变迁》的形成源于哈佛大学人类学系资深教授华琛(JamesL. Watson)在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发起的 中国社会饮食消费格局 研究项目。九名作者中包括华琛本人,华琛教授的老同事,六人是华琛先生的弟子,因而论文相互呼应的程度非同寻常,在文集类书籍中实属难得。 全书围绕五个议题铺开而论:一是改革开放后中国人的饮食营养,二是儿童食品产业在中国的兴起,三是国家科学育儿话语,四是全球消费文化对中国家庭生活的渗透,五是饮食变迁伴随的社会认同和价值观变迁。 小皇帝 一词向来被联想到被娇生惯养的独生子女,但所有作者对此都采取了慎重对待的态度,没有简单粗暴地认定独子女必然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或某些固化偏执的行为习惯。作者们将更具有学术价值的讨论集中在一连串的具体问题上。例如,郭于

    • ¥21 ¥42 折扣:5折
    • 大分化——正在走向终结的新自由主义
    •   ( 991 条评论 )
    • [法]热拉尔迪梅尼尔 ,[法]多米尼克莱维 著 /2015-08-01/ 商务印书馆
    • 今天,无论在经济还是社会层面,美国和欧洲都处在一个“大分化”的门槛之上。尽管有危机在先,“向右转”的趋势却正在我们眼皮底下发生。各种新型的社会架构开始成形,它们延续了以图利富有阶层为目标的新自由主义道路。而本书认为:转向左翼之路已经迫在眉睫。这一认识来自于我们对近一个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动因所做的调研。 资本收入与劳动收入之间、高薪与低薪之间差异的演进在今天已经得到了许多资料的印证。而在这一过程背后,则掩盖着一个三极(而非两极)阶级结构:即资本家阶级、管理者阶级和大众阶级。20世纪陆续出现的那些不同的政治联盟正是在这一结构的基础上完成的。资本家与管理者之间在社会层面,尤其是政治层面的联盟体现的是典型的新自由主义之路,它是右翼的标志。而左翼意义上的大众与管理者之间的联盟则

    • ¥15 ¥30 折扣:5折
    • 乡土中国(有声书、全彩插图版 统编高中语文教科书指定阅读书目)
    •   ( 13292 条评论 )
    • 费孝通 /2018-09-17/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 《乡土中国》是社会学巨擘费孝通先生的一部研究中国基层传统社会 农村的经典著作。这本书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后期根据费先生所讲授的 乡村社会学 课程内容写成,篇篇短小精悍,语言朴实却深沉精确;书中作者用通俗、简洁的语言从乡村社区、文化传递、家族制度、道德观念、权力结构、社会规范、社会变迁等各方面分析、解剖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构建中国社会特有的乡土伦理体系。它对中国社会的分析鞭辟入里,发人深省,为了解中国社会文化的基本特性提供了重要参考。是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理论研究的代表作,也是解读传统中国的经典之作

    • ¥19.9 ¥39.8 折扣:5折
    • 乡土中国(修订本)(世纪文库)
    •   ( 3545 条评论 )
    • 费孝通 著 /2013-10-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乡土中国(修订版)》除收入费孝通代表作《乡土中国》外,还收入他的《皇权与绅权》、《内地的农村》、《乡土重建》和《生育制度》等5部著作,集中体现了费孝通早期代表性的学术成果,也是目前收录较全的一个版本。本书没有按各篇出版时间的先后排序,并取《乡土中国》为总书名,意以其为总纲,可以引领后面各篇的阅读和理解。《乡土中国》虽然是作者在 乡村社会学 讲稿的基础上撰写的,但它对中国传统文化、社会结构的分析,其广度和深度已高于一个社会学分支学科的层面,而具有多学科的价值和影响,堪称深入理解中国历史、社会、文化的一把钥匙。 本版还收入珍贵的图片20余幅,极具阅读和收藏价值。

    • ¥39 ¥78 折扣:5折
    • 现代精神之花:一个东北工业城市的具体与抽象(“日常生活&档案生成”系列)
    •   ( 641 条评论 )
    • 徐前进 也人出品 /2023-01-01/ 上海书店出版社
    • 本书是一次先锋的思想实验,作者以在地的观察视角,从空间、物质、人物着眼,考察一个东北工业城市具体层面上的景观与抽象意义上的城市内涵。那些正在变化或已经消失的事物,逐渐成为现代精神的象征。记录东北城市的日常景观,这既是普通的,又是特殊的,它意味着我们必须诚实地面对这片土地的过去、现在与未来,那些生长的、消失的事物,正蕴藏着我们未曾仔细了解的现代精神,属于中国城市的现代精神。

    • ¥39 ¥78 折扣:5折
    • 孤独的城市
    •   ( 21387 条评论 )
    • (英) 奥利维娅·莱恩 Olivia Laing /2017-08-01/ 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 本书作者莱恩孤身一人居住在纽约这座玻璃牢笼般的城市中时,一种亲密感的缺失状态促使她不断地追问孤独的本质。她从数名具有代表性的当代艺术家为切入点,深入剖析了生活在现代城市的人们所共同经历的、无法避免的孤独。她以用一种自然流动的叙事方式,将爱德华 霍珀、安迪 沃霍尔、亨利 达戈、大卫 沃纳洛维奇等当代艺术家的生平与自己的反思浑然天成地编织在一起,深入地剖析了生活在现代城市的人们所共同经历的、无法避免的孤独,从艺术、社会学、心理学等多个方面为读者呈现出孤独的全貌

    • ¥27.5 ¥55 折扣:5折
    • 呦呦有蒿-屠呦呦与青蒿素
    •   ( 3502 条评论 )
    • 饶毅 张大庆 黎润红 /2015-10-01/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15年10月5日,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给中国科学界一个巨大然而值得回味的惊喜。屠呦呦以及青蒿素研究,虽历经40余年风雨,仍难掩其光辉,且越发呈现出独特的意义与价值。本书作者饶毅、张大庆两位教授,以其科学史的慧眼以及关怀,早在数年前,就带领研究生黎润红,关注青蒿素研究项目,以事实厘清中国科学研究的这个经典案例。书中首次呈现了三位作者的精彩工作成果,披露了屠呦呦先生以及青蒿素研究独特而漫长的科研历程,是全面理解屠呦呦先生及其团队的重要文本。

    • ¥17.1 ¥38 折扣:4.5折
    • 失控:全人类的最终命运和结局
    •   ( 61822 条评论 )
    • Kevin Kelly /2018-06-01/ 电子工业出版社
    • 《失控 全人类的*终命运和结局》这是《黑客帝国》主要演员的物之一,这本关于机器、系统、生物和社会的"大部头 ,揭示了社会进化、特别是互联网发展的"先知预言 ,从这本书里,人们可以窥探到SNS的今天和未来。 《失控 全人类的*终命运和结局》涉猎:天文、化学、生物、计算机、控制论、运筹学、社会学 同时又堪比《黑客帝国》中洞悉未来的"神谕 ,正在兴起的"云计算 、"物联网 等都可以在这本写于15年前的书中找到相关的影子。

    • ¥59 ¥118 折扣:5折
    • (现代人小丛书)效率崇拜
    •   ( 1300 条评论 )
    • [加拿大]贾尼丝·格罗斯·斯坦 著,杨晋 译 /2020-07-01/ 南京大学出版社
    • 数世纪以来,效率一直是公共舆论中的一个重要话题:在古希腊人眼中,它是政治和社会运转的方式;工业革命早期,亚当 斯密将其视作提升生产力的强劲动力;时至今日,它则被奉为公共生活的首要目标,公民对其痴迷到了近乎迷信的程度。从赤贫社区到富裕阶层,从私人生活到公共生活,我们生活的时代已经被对效率的疯狂崇拜主导了。在关于重要公共产品的激烈讨论中,效率成了推进政治议程的重要代码;在面对无法兼顾的情况时,它帮助公民和政府做出取舍。后工业社会究竟有何特质,能赋予效率如此显要的地位?效率对我们而言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们应该如何追求效率? 国际关系学家贾尼丝 格罗斯 斯坦直面后工业社会的这一迷局,通过与公民利益休戚相关的公共教育和全民医疗保健这两个窗口,披露各个领域对效率滥用的现象;在国民安全的重大课

    • ¥29.5 ¥59 折扣:5折
    • 经纬度丛书·文明审判:能源、粮食、自然与人类未来
    •   ( 353 条评论 )
    • [加拿大]达林·夸尔曼 /2022-09-01/ 浙江人民出版社
    • 本书从宏观角度分析了现代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立意高远,观点新颖。书中,作者提出了 E文明 的概念。E文明也可以叫石油工业化文明,指20世纪之后,以化石燃料为动力的、全球互联的超能量级大工业社会。作者从文明的形态和运作模式,文明发展的能量来源,社会复杂化、地域时空和文明系统的反馈环以及人类对文明和自然界的管理等方面,深入探讨了前工业社会文明和E文明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发展模式。 20世纪之前的人类文明是循环的,原材料采集、生产加工过程和废弃物排放基本都可以在当地完成,文明发展的动力是当代能源,材料取之于自然,终也回归自然,经济体量受自然资源限制,人类对自然界干预较少。而E文明是线性的,人们在一端输入巨量原材料,在另一端提取产品并排放废弃物。原材料不再局限于当地,而

    • ¥44 ¥88 折扣: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