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1星以上
  • 20-3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5折5折-6折6折-6.9折
筛选:
    • 江城(译文纪实系列·陌生的中国)
    •   ( 82172 条评论 )
    • [美]彼得·海斯勒 著,李雪顺 译 /2018-10-31/ 上海译文出版社
    • 1996年8月底一个温热而清朗的夜晚,我从重庆出发,乘慢船,顺江而下来到涪陵。 涪陵没有铁路,历来是四川省的贫困地区,公路非常糟糕。去哪里你都得坐船,但多半你哪里也不会去。在随后的两年,这座城市就是我的家。 在这里,我有时是一个旁观者,有时又置身于当地的生活之中,这种亲疏结合的观察构成了我在四川停留两年的部分生活。 2001年,也就是这本书在美国出版的时候,一条通往重庆的高速公路通车了,一条铁路也正在修建之中,基本上再也没有人坐船去涪陵了。这座城市正在飞速发展着,在过去的二十年,那样一种转型变化的感觉 接二连三、冷酷无情、势不可挡 正是中国的本质特征。很难相信,这个国家曾经完全是另外一种模样,是19世纪西方人眼中 永远停滞的民族 。 2003年,三峡大坝一期完工后,不断上涨的江水将陆

    • ¥27 ¥45 折扣:6折
    • 寻路中国——从乡村到工厂的自驾之旅(译文纪实系列·陌生的中国)
    •   ( 40491 条评论 )
    • [美] 彼得·海斯勒 著,李雪顺 译 /2011-01-01/ 上海译文出版社
    • 我叫彼得 海斯勒,是《纽约客》驻北京记者。这本书讲述了我驾车漫游中国大陆的经历。 2001年夏天,我考取了中国驾照,在此后的七年中,我驾车漫游于中国的乡村与城市。这七年也正是中国汽车业的高速发展期,单在北京一地,每天申领驾照的新人就有一千多,其中有好几年,乘用车销售额的年增长率超过了百分之五十。仅仅两年多的时间,中国政府在乡村所铺设的公路里程数,就超过了此前半个世纪的总量。 《寻路中国》一书有几条不同的线索。它首先叙述了我由东海之滨沿着长城一路向西,横跨中国北方的万里行程;另一条线索集中讲述了一个因中国汽车业的高速发展而发生巨变的乡村,在这里,我特写了一个农民家庭由农而商的变化经历;*后,则是中国东南部一个工业小镇的城市生活场景。书中所描述的这种由农而工而商、乡村变身城市的发展,正

    • ¥27.6 ¥46 折扣:6折
    • 薄荷实验·给无价的孩子定价:变迁中的儿童社会价值
    •   ( 3100 条评论 )
    • Viviana A. Zelizer /2018-01-01/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1985年美国社会学界*有权威性的赖特 米尔斯(C.Wright Mill)奖年度作品 儿童群体 他们不能言说,只能被他人言说 的命运可以得到更改吗? 《给无价的孩子定价:变迁中的儿童社会价值》关注的是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30年代美国社会关于儿童的社会价值观念的转变过程,即经济上无用而情感上无价的孩子的出现过程。通过透视儿童问题的巧妙视角,作者细腻探讨了那个时期人们对儿童死亡的态度的改变、童工立法的斗争、儿童工作的分化过程、儿童保险的推行、儿童意外死亡的赔偿以及儿童的领养与买卖等。它们共同指向一个深刻的理论话题,这就是:孩子的社会文化属性,他们在道义上的 无价性 如何在市场机制的重重包围中穿越而出,形成一个非常规的市场,由非经济的标准来规则?从而*终指向一个更为深切的理论关怀:社会如何 大于 市场?

    • ¥27.5 ¥55 折扣:5折
    • 断裂与新生:一位中国记者笔下的印度日常
    •   ( 198 条评论 )
    • 张兴军 后浪 /2023-09-01/ 贵州人民出版社
    • 记者张兴军行走于中印两国之间,目睹真实的印度与国内流传的印度之间的巨大差距。在印期间,他经历了印度的大选,新冠疫情的暴发,中国企业在印度的蓬勃发展;造访了印度社会的各个阶层:从路边小贩、出租车司机、工厂老板,到教师、学者、电影明星,还通过在印华人的视角,提供了一个中国人眼中真实的印度,见证了古老的大国在现代化的高速发展下的断裂与新生。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个邻国与自己的国家有着诸多的相似之处: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庞大的人口数量,可观的发展空间和潜力,从中国人眼中看印度,就好似看一面镜子。但是,大多数国人对印度的了解,往往局限于一些支离破碎的信息和来自他人的刻板印象。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影响力愈加强大,中国人需要走向世界,并从自己的角度直接观察世界,而不再通过他者

    • ¥30 ¥60 折扣:5折
    • 薄荷实验·喂养中国小皇帝:儿童、食品与社会变迁
    •   ( 2164 条评论 )
    • 伯娜丁·徐马丽思苏珊娜·古德昌乔治娅·古尔丹 等著;景军 /2017-01-01/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喂养中国小皇帝:儿童、食品与社会变迁》的形成源于哈佛大学人类学系资深教授华琛(JamesL. Watson)在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发起的 中国社会饮食消费格局 研究项目。九名作者中包括华琛本人,华琛教授的老同事,六人是华琛先生的弟子,因而论文相互呼应的程度非同寻常,在文集类书籍中实属难得。 全书围绕五个议题铺开而论:一是改革开放后中国人的饮食营养,二是儿童食品产业在中国的兴起,三是国家科学育儿话语,四是全球消费文化对中国家庭生活的渗透,五是饮食变迁伴随的社会认同和价值观变迁。 小皇帝 一词向来被联想到被娇生惯养的独生子女,但所有作者对此都采取了慎重对待的态度,没有简单粗暴地认定独子女必然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或某些固化偏执的行为习惯。作者们将更具有学术价值的讨论集中在一连串的具体问题上。例如,郭于

    • ¥21 ¥42 折扣:5折
    • 【译文纪实系列】江城 彼得·海斯勒 著 纪实中国三部曲序曲 感受记录重庆涪陵的变化 外国纪实文学小说书籍
    •   ( 1397 条评论 )
    • (美)彼得·海斯勒(Hessler,P) /2012-02-01/ 上海译文出版社
    • 1996年8月底一个温热而清朗的夜晚,彼得?海斯勒从重庆出发,乘慢船,顺江而下来到涪陵。 涪陵没有铁路,历来是四川省的贫困地区,公路非常糟糕。去哪里你都得坐船,但多半你哪里也不会去。在随后的两年,这座城市就是他的家。 在这里,海斯勒有时是一个旁观者,有时又置身于当地的生活之中,这种亲疏结合的观察构成了在四川停留两年的部分生活。 2001年,也就是这本彼得?海斯勒著李雪顺译的《江城》在美国出版的时候,一条通往重庆的高速公路通车了,一条铁路也正在修建之中,基本上再也没有人坐船去涪陵了。这座城市正在飞速发展着,在过去的二十年,那样一种转型变化的感觉――接二连三、冷酷无情、势不可挡――正是中国的本质特征。很难相信,这个国家曾经接近是另外一种模样,是19世纪西方人眼中“永远停滞的民族”。 2003年,三峡大坝

    • ¥27 ¥45 折扣:6折
    • 孤独的城市
    •   ( 21391 条评论 )
    • (英) 奥利维娅·莱恩 Olivia Laing /2017-08-01/ 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 本书作者莱恩孤身一人居住在纽约这座玻璃牢笼般的城市中时,一种亲密感的缺失状态促使她不断地追问孤独的本质。她从数名具有代表性的当代艺术家为切入点,深入剖析了生活在现代城市的人们所共同经历的、无法避免的孤独。她以用一种自然流动的叙事方式,将爱德华 霍珀、安迪 沃霍尔、亨利 达戈、大卫 沃纳洛维奇等当代艺术家的生平与自己的反思浑然天成地编织在一起,深入地剖析了生活在现代城市的人们所共同经历的、无法避免的孤独,从艺术、社会学、心理学等多个方面为读者呈现出孤独的全貌

    • ¥27.5 ¥55 折扣:5折
    • 费孝通经典(乡土中国+江村经济。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传世经典,研究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与社会结构,认识中国国情的杰作。畅
    •   ( 8114 条评论 )
    • 费孝通 /2018-06-01/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前现代中国社会国情,切入中国传统文化特质的重要思路。本书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的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理论上的概述和分析,较为全面地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是了解中国与中国人的***经典。 费孝通先生是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对我国的社会制度、民俗、文化有很独到的研究,从早年的乡村制度到晚年的文化的自觉与反省都对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江村经济》是费孝通1938年在英国伦敦大学学习时撰写的博士论文,取材于1936年作者在江苏省吴江县开弦弓村(今苏州市吴江区七都镇)的调查资料,*初以英文发表,题为《开弦弓,一个中国农村的经济生活》。1939年在英国出版,书名为《中国农民的生活》。后以《江村经济》中文名出版。全书分为家、财产与继承、亲属关系、户与村、生活、职业分化、劳作日程、农业、土地的占有

    • ¥28.6 ¥52 折扣:5.5折
    • 寻路中国 从乡村到工厂的自驾之旅 上海译文出版社
    •   ( 838 条评论 )
    • (美)彼得·海斯勒 /2010-11-01/ 上海译文出版社
    • 我叫彼得·海斯勒,是《纽约客》驻北京记者。彼得·海斯勒著,李雪顺译的《寻路中国(从乡村到工厂的自驾之旅)》讲述了我驾车漫游大陆的经历。 2001年夏天,我考取了驾照,在此后的七年中,我驾车漫游于的乡村与城市。这七年也正是汽车业的高速发展期,单在北京一地,每天申领驾照的新人就有一千多,其中有好几年,乘用车销售额的年增长率超过了百分之五十。仅仅两年多的时间,政府在乡村所铺设的公路里程数,就超过了此前半个世纪的总量。 彼得·海斯勒著,李雪顺译的《寻路中国(从乡村到工厂的自驾之旅)》一书有几条不同的线索。它首先叙述了我由东海之滨沿着长城一路向西,横跨北方的万里行程;另一条线索集中讲述了一个因汽车业的高速发展而发生巨变的乡村,在这里,我特写了一个农民家庭由农而商的变化经历;最后,则是东南部一个工业小

    • ¥27.6 ¥46 折扣:6折
    • (现代人小丛书)效率崇拜
    •   ( 1301 条评论 )
    • [加拿大]贾尼丝·格罗斯·斯坦 著,杨晋 译 /2020-07-01/ 南京大学出版社
    • 数世纪以来,效率一直是公共舆论中的一个重要话题:在古希腊人眼中,它是政治和社会运转的方式;工业革命早期,亚当 斯密将其视作提升生产力的强劲动力;时至今日,它则被奉为公共生活的首要目标,公民对其痴迷到了近乎迷信的程度。从赤贫社区到富裕阶层,从私人生活到公共生活,我们生活的时代已经被对效率的疯狂崇拜主导了。在关于重要公共产品的激烈讨论中,效率成了推进政治议程的重要代码;在面对无法兼顾的情况时,它帮助公民和政府做出取舍。后工业社会究竟有何特质,能赋予效率如此显要的地位?效率对我们而言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们应该如何追求效率? 国际关系学家贾尼丝 格罗斯 斯坦直面后工业社会的这一迷局,通过与公民利益休戚相关的公共教育和全民医疗保健这两个窗口,披露各个领域对效率滥用的现象;在国民安全的重大课

    • ¥29.5 ¥59 折扣:5折
    • 银翅(中国的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增订本)
    •   ( 46 条评论 )
    • 庄孔韶 /2016-06-01/ 三联书店
    • 庄孔韶教授《银翅(中国的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增订本)》一书,是林耀华先生 人类学小说《金翼》的学术性续本。1986—1989年间,庄孔韶数次回访“金翼”黄村及相关市县镇村,累计十四个月的人类学田野工作,完成了这部混合多种写作手法的学术作品。本书展示了上个世纪20至80年代末中国闽东乡镇社会文化变迁的绚丽画面,其中,基层军政结构、古今关联、理念先在和文化的直觉论是本书特别倚重的创新理论。本书这一携带着完整传承与应变信息,以及重拟“察机”之家族过程的中国样本,应该得到特别的关注,并引发人们的思考和寻味。

    • ¥24.12 ¥48 折扣:5折
    • 晋汾遗踪——民国山西游记
    •   ( 210 条评论 )
    • 张元卿崔文川 /2016-12-01/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晋汾遗踪 民国山西游记》是 民国分省游记丛书 中的一本,以反映山西历史人文的文章为主,选编了十七篇游记,按自北而南的顺序,分四辑排列。本书收录的陈垣、傅增湘等人的文章在后来入集时多有改动,一般读者已看不到初版面貌。有鉴于此,本书均按初版照录,以恢复原状。再如,梁思成的《记五台山佛光寺建筑》,通行本是梁氏后来据初版文言本改写的白话文本,内容没有大的变化,文采则远逊。这次依据初版收录,不仅意在恢复其文言面目,更在于藉语言之恢复,使其文采、情怀与看点浑然一体,完整地呈现给读者。此外,本书中还有一批反映乡村和县城的民生状况的文章,是了解民国山西底层生活的鲜活资料。

    • ¥22 ¥40 折扣:5.5折
    • 最忆是金陵
    •   ( 160 条评论 )
    • 蔡玉洗 /2018-06-01/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南京是六朝胜地,十代名都,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引来无数文人墨客书写追忆。本书搜集中国近现代以来众多历史文化名人书写南京的散文,涉及的作者面较广,有著名作家鲁迅、周作人、朱自清等,也有著名画家吴冠中、徐悲鸿等,更有教育家、学者,有近代的,也有现当代的。

    • ¥26.4 ¥48 折扣:5.5折
    • 江海揽胜——民国江苏游记
    •   ( 150 条评论 )
    • 陆阳 /2016-12-01/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江海揽胜 民国江苏游记》是 民国分省游记丛书 中的一本,该书从众多的民国江苏中遴选了兼具文学性和史料性的35篇游记,按内容分为四辑,用游记展示了民国时期江苏的历史文化和民生状况。所选文章,写山川风物,能见兴废变迁;记社会民情,可见时代风尚。许多文章都有旅行生活的细节信息,是触摸民国生活,想象和体会当时旅行生活的珍贵资料。

    • ¥24.7 ¥45 折扣:5.5折
    • (当代学术棱镜译丛)科学的转型
    •   ( 361 条评论 )
    • [德]艾尔弗拉德·诺德曼,[荷]汉斯·拉德,[德]格雷戈·希尔曼 主编,武天欣、{ /2021-01-01/ 南京大学出版社
    • 计算、工具、机器人技术、数字成像和仿真建模等方面的进步使科学变成了一个技术驱动的事业。政府、工业和社会对科学的影响日益显现,对传统的科学的价值和客观性提出了严肃的挑战。某些深刻的变化使得许多人推测,我们正处在科学史的跨时代突破之中。本文集从哲学、历史、社会和文化等角度对这种跨时代断裂论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根据科学史上的案例或哲学史上的理论,本书的作者们对这一命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主要争论的问题包括:科学还是一种纯粹的认识论事业吗?科学的需求与技术的需求交织在一起了吗?如果后者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科学的思维方式是否也发生了变化?如何看待大学科学走向市场化的做法?等等。总之,对于科学理论、实践和方法论是否已经出现了历史性断裂,本文集集中反映了相关的争论。这些争论会为当前和未来的

    • ¥27.5 ¥55 折扣:5折
    • 消逝在东交民巷的那些日子
    •   ( 564 条评论 )
    • [英]朱莉娅·博伊德 著,向丽娟 译 /2016-10-01/ 商务印书馆
    • 这是片方圆不到一平方英里的区域,离紫禁城不远,紧挨着北京内城的东南角。从 1900年一直到1949年,它曾是外墙高筑、戒备森严的外交飞地,坐落着使馆、兵营、教堂、银行、邮局、医院,居住着在北京的大部分外国人。 在这些外国人中,大部分是外交人员,也有传教士、记者、医生、教师、艺术家和流亡者。他们延续着自己一贯的生活方式,自视高人一等,经常对墙外的中国评头论足。而在北京不断上演的近现代史大戏中,他们也成为亲历者与观察者。 为了回溯 20世纪前50年的时光,本书作者在讲述故事时引用了大量资料,包括文件、书信、著作与私人日记。记录者中不乏海关总税务司赫德、英国外交家蓝浦生、法国作家圣琼 佩斯、美国将军史迪威这样的名人。 本书为形形色色的外国人,以及中国本身绘制了一幅幅令人炫目的肖像画,宛如从来无人讲述

    • ¥25 ¥50 折扣:5折
    • 警务发展与当代实践
    •   ( 90 条评论 )
    • Peter Joyce /2015-08-31/ 知识产权出版社
    • 《警务发展与当代实践》论述了英格兰和威尔士警务工作的嬗变和当代实践,从历史大背景出发探讨当代警务工作,并在此前的实践框架下讨论警务工作的现状及未来发展的趋势。 回顾了职业化警务体系在19世纪前期的发展历程,探讨了警察为实现打击犯罪这一功能而采取的各种方法,对警察权力和涉警投诉机制进行了讨论。探讨了警务工作的各种实施方法,论述了警方在刑事司法体系中所扮演的角色。并就警务工作治理、警方与公众之间的关系、警务工作的政治导向、犯罪的国际维度,以及欧洲联盟等超国家机构是如何通过推进警务工作并发起多个刑事司法行动来打击犯罪的进行了讨论。*后聚焦于警察的经费来源问题,格外关注了财政方面的限制会对警方未来运作带来什么影响。

    • ¥29 ¥58 折扣:5折
    • 江村经济
    •   ( 301 条评论 )
    • 费孝通 /2018-06-01/ 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 《江村经济》是费孝通先生用英文写成的博士论文,原题 中国农民的生活 ,在国外出版后译成中文引入国内。书中描述了中国农民的消费、生产、分配和交易等体系,是根据对中国东部,太湖东南岸开弦弓村的实地考察写成的。它旨在说明这一经济体系与特定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与这个社区的社会结构的关系。

    • ¥29.5 ¥59 折扣:5折
    • 悄无声息的“革命”?——转基因作物与一个华中乡村的社会变迁
    •   ( 79 条评论 )
    • 胡艳华 /2016-05-02/ 知识产权出版社
    • 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 种植转基因作物日益成为当下农村不可回避的事实。本书以华中平原上的潭村种植转基因作物为例,讨论这一生产实践与村民生产和生活方式变迁之间的相关性。正如人类社会在世界各地发展的不一致性,转基因作物对乡村社会的影响也有地域差异,尽管这种影响在目前尚谈不上划时代的意义,但显然有这样的前景。在转基因作物与乡村社会变迁关系的讨论上,本书以文化生态学为参照点,对新技术如何影响潭村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行人类学考察。曾经的农业发展史让我们看到狩猎、游牧和定居等不同族群和文化在农业上的传统多样性,而今遭遇更多的是全球化市场经济干预下的农业变迁及适应问题。全球化对乡村文化的改造这种假设如果成立,文化转基因化将不再是一种隐喻,而是一种现实。全球化影响下的文化变迁是复杂多样的,人类

    • ¥23 ¥46 折扣:5折
    • 百年百号:老字号的传承与变迁
    •   ( 42 条评论 )
    • 王焯 /2020-01-06/ 知识产权出版社
    • 基于文化人类学和历史学的学术理念,书中通过文献法、参与观察法、比较分析法和个案分析法等对中国老字号进行了历史性的脉络梳理。由于老字号涉及的行业众多,书中仅选取了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或在老字号发展史中不可或缺的餐饮业、服饰业、工艺美术类、金融业和药业五个行业共计110家老字号进行历史性地描述、分析和探讨。全书共分六章,每一章中不仅对各个老字号进行了个案研究,而且对该行业老字号的历史发展特点也进行了综合性的归纳总结。具体内容为:*章老字号中的酱醋酒;第二章老字号中的饭庄酒肆;第三章老字号中的服饰业;第四章老字号中的工艺美术;第五章老字号与金融文化;第六章老字号中的中药与西药。

    • ¥29 ¥58 折扣:5折
    • 人才发展学
    •   ( 85 条评论 )
    • 赵光辉 /2016-04-18/ 知识产权出版社
    • 章人才发展的理论价值 节人才发展的理论溯源 一、人的发展的时代烙印 二、人的发展的内在含义 三、人才发展的社会约束 第二节人才发展理论的价值导向 一、人才发展与社会发展 二、人的全面发展 三、人才发展规律 第三节人才发展的实践意义 一、人才发展与企业发展 二、人才发展与产业发展 三、人才发展与区域发展 四、人才发展与国家发展 第四节人才发展政策评估 一、人才发展政策模型 二、人才发展评估方法 三、人才发展评估结论 第二章人才发展的理论演进 节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内容 二、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形成 三、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创立背景 四、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本质特点 五、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核心观点 六、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现实意

    • ¥29.5 ¥59 折扣:5折
    • 银翅:中国的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增订本) 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   ( 106 条评论 )
    • 庄孔韶 著 /2016-06-01/ 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 庄孔韶教授《银翅(中国的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增订本)》一书,是林耀华先生有名人类学小说《金翼》的学术性续本。1986-1989年间,庄孔韶数次回访“金翼”黄村及相关市县镇村,累计十四个月的人类学田野工作,完成了这部混合多种写作手法的学术作品。本书展示了上个世纪20至80年代末中国闽东乡镇社会文化变迁的绚丽画面,其中,基层军政结构、古今关联、理念先在和文化的直觉论是本书特别倚重的创新理论。本书这一携带着完整传承与应变信息,以及重拟“察机”之家族过程的中国样本,应该得到特别的关注,并引发人们的思考和寻味。

    • ¥24 ¥48 折扣:5折
    • 晕眩年代:1900-1914年西方的变化与文化
    •   ( 286 条评论 )
    • [德]菲利普·布罗姆彭小华译 /2016-01-01/ 四川人民出版社
    • 《晕眩年代: 1900-1914 年西方的变化与文化 》 20 世纪早期的欧洲:一个漂浮不定的世界,一个期待新事物却又恪守传统的矛盾交织时代。当时的主要议题是:恐怖主义、全球化、移民、消费主义以及道德价值的坍塌和超级大国之间的对抗。 20 世纪不是诞生于索姆河的战壕或者帕斯尚尔战役 而是诞生于一战之前那令人眩晕的十四年。在这短短的时间里,出现了*终与旧世界秩序有着悲剧性矛盾的新秩序。也是在这十几年里,全世界都感受到了工业革命带给政治和个人的影响:人们逃离乡村及传统身份的改变,使城市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科学创造了新可能性的同时,又带来了背离传统的梦靥;教育转变了千百万人的观念;批量生产的物品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产业劳工要求分享政治权力;女性试图改变社会地位及两性关系的结构,进而争得话语权 从

    • ¥29.5 ¥59 折扣: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