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3星以上
  • 30-5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5折5折-6折6折-6.9折
筛选:
    • 格调:社会等级与生活品味 (精装修订第3版)
    •   ( 41054 条评论 )
    • (美)保罗·福塞尔 后浪 /2017-02-01/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等级是什么?为什么约翰 肯尼迪在电视上看到理查德 尼克松时一脸吃惊地冲他的朋友说: 这家伙一点没档次? 等级是刻意忽视也无法否认的现实存在,不仅体现在容貌、衣着、职业、住房、餐桌举止、休闲方式、谈吐上,也不仅仅是有多少钱或者能挣多少钱。等级是一系列细微事物的组合,很难说清楚,但正是这些细微的品质确立了你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评判等级的标准绝非只有财富一项,风范、品味和认知水平同样重要。 作者通过独特的视角、敏锐的观察、鞭辟入里的分析、机智幽默的文笔,将美国社会中的社会等级现象描绘得淋漓尽致,对三六九等人的品味作了细致入微的对比,引人发笑又富于启发性。书中对美国社会的诸多描述无不折射出当下中国的众生百态,因此本书也可作为观察中国社会的一面明镜。

    • ¥34 ¥68 折扣:5折
    • 在中国大地上:搭火车旅行记( “ 现代旅行文学教父 ” 保罗 · 索鲁经典之作)
    •   ( 12536 条评论 )
    • [美]保罗·索鲁,译者:陈媛媛 后浪 /2020-10-01/ 九州出版社
    • 1986年,保罗 索鲁在时隔六年后,再一次来到中国。 他既到了北京、上海等繁华都市,也抵达了黑龙江朗乡、新疆吐鲁番等疆界边陲。他走到中国大地上,与各种各样的人聊天,在上海人民公园英语角里练习口语的年轻人、想去做进出口生意的学生、刚刚经历过浩劫的知识分子 他用犀利幽默的口吻,一路吐槽不断,但也用冷静、理智的眼光,剖析中国人的性格,发现时代变迁下中国人的生活日常与思想变化。 从80年代走来,一路沧桑巨变,但我们当下的摇摆与困境也都似曾相识。

    • ¥34 ¥68 折扣:5折
    • 田园诗与狂想曲:关中模式与前近代社会的再认识(第三版)(中国农民学研究开山之作)
    •   ( 15376 条评论 )
    • 秦晖 金雁,汉唐阳光 出品 /2019-01-01/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本书为我国著名思考型学者秦晖的成名之作,初版于 1996 年。 作者以八 十年前*与梁漱溟之间一次有关中国社会是否存在阶级对立问题的争论为契机,从分析旧中国 关中模式 入手,在掌握大量社会调查数据的基础上,运用西方社会学科学的分析方法,重新审视封建社会三要素(即自然经济、宗法共同体与依附人格)在中国的社会表征,指出权贵与平民的矛盾是社会主要矛盾;进而对社会构成主体 农民(农民人格、农民心态、农民文化)进行深入研究,纵观中国历史上多次农民起义的成功与失败,深刻分析农民的 双重性 ,揭示中国社会长期固守 农业文明 之根源;横向结合苏联集体农庄和美国式农业发展道路,对农民及农民社会进行共时态的逻辑分析,从源头上探寻农业社会现代化的发展道路。 此次再版,尽管经历了二 十几年的社会变革,但作者对中国社会

    • ¥39 ¥78 折扣:5折
    • 现代化新论——中国的现代化之路(增订本):打开中国现代化之门的钥匙,一本揭示中国重新崛起坎坷历程的经典杰作
    •   ( 3754 条评论 )
    • 罗荣渠 /2018-05-01/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本书从政治、经济和文化变革等不同角度探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把近代中国的巨变放到世界大变革的总进程中加以考察,提出以三大矛盾(殖民主义与反殖民主义的矛盾,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以基督教文化为核心的现代工商文明与以儒教为核心的东方农耕文明的矛盾)交织、四大趋势(衰败化、半边缘化、革命化、现代化)互动作为近代中国变革基本线索的新观点。指出革命在近代中国社会变革中的历史地位,特别在抑制半边缘化、衰败化危机中的重要作用,但革命不能概括中国现代化的全貌。在1949年以前,中国现代化是西方的资本主义模式,现代化努力不断遭受挫折和失败,是中国社会内部上述四大趋势相互交织,衰败化、半边缘化得不到抑制的必然结果。1949年革命完成了国家重建任务,从根本上抑制了衰败化和半边缘化的危

    • ¥31.9 ¥58 折扣:5.5折
    • 大转折:1973年金融危机战后经济起落50年复盘 比尔?盖茨盛赞的经济史家马克?莱文森新作 世界经济史书籍
    •   ( 2177 条评论 )
    • 马克·莱文森 /2021-11-01/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25年,世界见证了经济高速增长的奇迹。然而就在1973年,喧嚣戛然而止,繁华惨淡落幕。西方各国经济大幅下滑,长期在 滞胀 的泥潭中挣扎,此后即便有所回暖,也是短暂和不稳定的。经济停滞不前、贫富差距扩大、工薪阶层陷入困境、社会普遍焦虑、政治主义盛行 我们眼前的世界,正是这场经济危机的直接遗产。 在本书中,经济史家马克 莱文森以1973年为立足点,抽丝剥茧,全景式复盘战后西方经济起落的50年。经济奇迹由谁缔造又因何破灭?它为何不能持续也不可再现?1973年那场危机如何奠定了当今世界格局?学术和政治精英能在多大程度上左右经济现实?以事实为据,马克 莱文森将对这些问题给出令人信服的答案。

    • ¥31 ¥62 折扣:5折
    • 霓虹灯外:20世纪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
    •   ( 2267 条评论 )
    • 卢汉超(美) /2018-09-01/ 山西人民出版社发行部
    • 《霓虹灯外》是一部系统研究近代上海市井生活的著作,在城市史、上海史、社会生活史等领域有着无法回避的地位。*部 寻求都市梦 梳理了近代上海城市发展转变的过程,分析了民国时期上海各社会阶层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层次,并以人力车夫为例,描摹了移民群体在当时的生存状态。在第二、三部 立锥之地 和 上海屋檐下 ,卢汉超以细致的笔触再现了上海棚户区及石库门里弄的生活场景,对上海中下阶层市民的居住空间和日常生活进行了深入的叙述和细致的描摹,为我们展现了一幅近代上海市井生活的 清明上河图 ,全方位体现了传统力量在市民日常生活中的非凡韧性。

    • ¥43 ¥86 折扣:5折
    • 断裂与新生:一位中国记者笔下的印度日常
    •   ( 198 条评论 )
    • 张兴军 后浪 /2023-09-01/ 贵州人民出版社
    • 记者张兴军行走于中印两国之间,目睹真实的印度与国内流传的印度之间的巨大差距。在印期间,他经历了印度的大选,新冠疫情的暴发,中国企业在印度的蓬勃发展;造访了印度社会的各个阶层:从路边小贩、出租车司机、工厂老板,到教师、学者、电影明星,还通过在印华人的视角,提供了一个中国人眼中真实的印度,见证了古老的大国在现代化的高速发展下的断裂与新生。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个邻国与自己的国家有着诸多的相似之处: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庞大的人口数量,可观的发展空间和潜力,从中国人眼中看印度,就好似看一面镜子。但是,大多数国人对印度的了解,往往局限于一些支离破碎的信息和来自他人的刻板印象。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影响力愈加强大,中国人需要走向世界,并从自己的角度直接观察世界,而不再通过他者

    • ¥30 ¥60 折扣:5折
    • 现代精神之花:一个东北工业城市的具体与抽象(“日常生活&档案生成”系列)
    •   ( 641 条评论 )
    • 徐前进 也人出品 /2023-01-01/ 上海书店出版社
    • 本书是一次先锋的思想实验,作者以在地的观察视角,从空间、物质、人物着眼,考察一个东北工业城市具体层面上的景观与抽象意义上的城市内涵。那些正在变化或已经消失的事物,逐渐成为现代精神的象征。记录东北城市的日常景观,这既是普通的,又是特殊的,它意味着我们必须诚实地面对这片土地的过去、现在与未来,那些生长的、消失的事物,正蕴藏着我们未曾仔细了解的现代精神,属于中国城市的现代精神。

    • ¥39 ¥78 折扣:5折
    • 经纬度丛书·文明审判:能源、粮食、自然与人类未来
    •   ( 353 条评论 )
    • [加拿大]达林·夸尔曼 /2022-09-01/ 浙江人民出版社
    • 本书从宏观角度分析了现代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立意高远,观点新颖。书中,作者提出了 E文明 的概念。E文明也可以叫石油工业化文明,指20世纪之后,以化石燃料为动力的、全球互联的超能量级大工业社会。作者从文明的形态和运作模式,文明发展的能量来源,社会复杂化、地域时空和文明系统的反馈环以及人类对文明和自然界的管理等方面,深入探讨了前工业社会文明和E文明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发展模式。 20世纪之前的人类文明是循环的,原材料采集、生产加工过程和废弃物排放基本都可以在当地完成,文明发展的动力是当代能源,材料取之于自然,终也回归自然,经济体量受自然资源限制,人类对自然界干预较少。而E文明是线性的,人们在一端输入巨量原材料,在另一端提取产品并排放废弃物。原材料不再局限于当地,而

    • ¥44 ¥88 折扣:5折
    • 翻转极限:生态文明的觉醒之路
    •   ( 720 条评论 )
    • 德]魏伯乐,[瑞典]安德斯·维杰克曼 /2019-02-01/ 同济大学出版社
    • 罗马俱乐部的靠前本报告《增长的极限》发布后引起全世界的反响,开启了对环保和生态的关注。 2012年出版的报告《2052年》, 是在改良的世界动态模型上,进一步对未来的40年做预测。本书专为罗马俱乐部成立50 年周庆所写,对扭曲了的优选化经济框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给出建议;对于未来的发展,从宗教、哲学的根源来探讨并指出,需要转向东方所倡导的共生平衡。

    • ¥42.9 ¥78 折扣:5.5折
    • 2052:未来四十年的中国与世界
    •   ( 5613 条评论 )
    • 乔根·兰德斯 著,秦雪征/谭静/叶硕 译 /2018-05-01/ 译林出版社
    • 乔根 兰德斯,聚合全球*的科学家、经济学家与未来学研究者,就经济、能源、自然资源、气候、食品、城市化、养老金等问题,对未来四十年进行了趋势预测。好消息是,在能源效率方面我们将看到深刻的进步,我们会更多地关注人类福祉而不是人均收入的增长;但变化也许并不会如我们期望的一样发生:*贫穷的人口仍然生活在穷困当中,失去控制的全球变暖也是可能出现的。 那么,我们该如何为未来做好准备?兰德斯将我们导向一条通往未来的现实之路,讨论我们可以为自己以及子孙们的更美好的未来做些什么。

    • ¥39 ¥78 折扣:5折
    • 认同与符号:闽台客家民众的精神世界
    •   ( 26 条评论 )
    • 刘大可 /2023-12-01/ 九州出版社
    • 闽台客家民间信仰研究属于综合性的学术领域,本书在中华文化,尤其是两岸交流的背景下,采用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宗教学科际整合的方法,对闽台客家民众的神明崇拜、祖先崇拜、圣贤崇拜和自然崇拜等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比较研究,梳理、分析其历史渊源和神缘交流的现状、特点与作用,揭示在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政治构架下民间信仰的发展规律与具体特点,并从客家民间信仰的角度审视台湾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为进一步促进两岸民众的文化认同提供学术支撑和决策参考。

    • ¥34 ¥68 折扣:5折
    • 凯俤君子 民之父母:战国楚竹书中的君子与社会
    •   ( 75 条评论 )
    • 杨博 /2021-07-01/ 九州出版社
    • 本书主要由 思想与社会互动 入手,在楚竹书所见战国早期的社会与学术图景的基础上,以诸子学说、学派为重点,对楚竹书所反映之学术史的发展作了有深度的探讨,在学术发展的纵向与共时两个层面,填补了早期儒道学派发展、相互关系等诸多先秦诸子学术认识之断层。更为难得的是,本书从 天人关系 人伦思想 治世思想 等方面,对楚竹书中突出反映的儒家政治思想作了细致深入的剖析,全面阐述了其与战国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而打通了思想史与社会史的关联。

    • ¥44.5 ¥89 折扣:5折
    • 中国新农村性别结构变迁研究:流动的父权
    •   ( 199 条评论 )
    • 金一虹 /2016-06-20/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中国农村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剧变,本书旨在从社会性别结构变化的角度来记录、描述、分析这一巨变农村社会变迁,并以父权制度作为理论分析框架,从私人(家庭、家族)、公共(基于血地缘关系交织的共同体:曾经的家族集体制以及村集体)两大领域研究分析农村的性别、代际关系和权威结构,分析父权制在国家、市场的作用下如何被现代化浪潮所解构又如何在新的条件下不断被重建,以呈现一个脉络清晰的、流动变化中的结构关系图景。

    • ¥31.9 ¥58 折扣:5.5折
    • 恶俗:或现代文明的种种愚蠢(精装修订第3版)
    •   ( 3808 条评论 )
    • (美)保罗·福塞尔何纵后浪 /2017-02-01/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广告恶俗?追随名流恶俗?带手机参加聚会也恶俗?到底什么是恶俗?恶俗与糟糕有何区别?跟愚蠢又有什么关系?如本书所说,恶俗就是弄虚作假、装腔作势却恬不知耻;是餐馆、酒店、电影、电视、大学等各个领域充斥着的虚伪、俗艳和无知;是以丑为美、以假为真、以浅薄为深刻、以愚昧为智慧。 本书延续了《格调》的毒舌写法,通过无情的揭露和入骨的批判,展现出现代文明社会种种光怪陆离的现象,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商业欺诈时代*的特点 恶俗,并剖析了恶俗的本质、根源和未来,尖锐刺耳又不失幽默有趣。虽然极尽嘲讽之能事,作者之意却不在于讽刺挖苦,而是希望借此唤醒大众、反省大众文化,本书因此称得上是一部警世诤言。

    • ¥40 ¥60 折扣:6.7折
    • 新经济的召唤:设计明日世界
    •   ( 276 条评论 )
    • [英]约翰·萨克拉 /2019-02-01/ 同济大学出版社
    • 们专注于寻找宏大的技术解决方案的同时,却往往忽略了身边在一起劳作、与世界和谐共处的人们产生的无比惊人的创造力。《新经济的召唤:设计明日世界》用丰富的实例告诉我们,来自优选不同社群的自下而上的力量正在创造一种新的替代性经济,一种滋养自然而不是危害未来的新经济。这些案例,以大地、水源、衣、食、住、行、健康等人类永恒的需求为线索,编织成一幅希望的图景。在新的经济体系中,实现整个地球生命系统的生生不息,才是专享有意义的 增长 我们需要健康的土壤,清洁的水,拥有活力和多样性的生态系统,以及更有弹性的社会。这正是全书传递的核心信息。

    • ¥37.4 ¥68 折扣:5.5折
    • 张医生与王医生 伊险峰、杨樱 著 两位工人子弟的阶层跃升 中国社会三十年沧桑巨变
    •   ( 781 条评论 )
    • 伊险峰 杨樱 /2021-10-01/ 文汇出版社
    • 这部平民史诗的主题只是不要成为时代废弃物。 两个原生家庭,跨越三十年的奋斗,调动的能量,堪比战争。 张医生和王医生出生在20世纪70年代的工人家庭。在国企改制、社会急剧转型的过程中,他们凭借家庭的全力支持与自身的聪慧刻苦,摆脱了掉队的命运,实现了阶层跃升。可是,虽然看起来功成名就,但他们的人生,仍充满了焦虑和疲惫。 两位作者采访数十人,在旧报纸、老照片、建筑废墟与口述回忆中打捞过往生活图景,描摹了张医生与王医生半生的个人成长与阶层跃升之路,并审视二人知识、尊严与自我的建构过程。与此同时,本书还以工业城市、单位社会、稀缺经济、工人阶级文化、男性气概、重大历史事件和时代变迁等为经纬,呈现出兼具深度与广度的当代东北。 阅读张医生与王医生的故事,我们将会厘清,世纪之交的一系列深刻变革,如

    • ¥34 ¥68 折扣:5折
    • 近二十年中国文艺思潮论:1917—1937
    •   ( 71 条评论 )
    • 李何林 著 /2016-09-01/ 南开大学出版社
    • 中国的新文学思想,自一九一七年一、二月胡适和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和《文学革命论》,到一九三七年的 八一三 抗战发生,共有二十年的历史了。(当然它的萌芽还早。)在这短短的二十年期间,一方面受了世界各国近二三百年文艺思潮的影响,一方面因为国内外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变迁,使中国的文艺思想,或多或少的反映了欧洲各国从十八世纪以来所有的各文艺思想流派的内容,即浪漫主义、自然主义,写实主义(现实主义)、颓废派、唯美派,象征派、表现派 以及新写实主义(亦称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动的现实主义,或新现实主义)。但是,人家以二三百年的时间发展了的这些思想流派,我们缩短到了 二十年 来反映它,所以各种 主义 或 流派 的发生与存在的先后和久暂,不象欧洲各种文艺思潮的界限较为鲜明和久长

    • ¥44.1 ¥98 折扣:4.5折
    • 奇石 来自东西方的报道 上海译文出版社
    •   ( 148 条评论 )
    • (美)彼得·海斯勒(Peter Hessler) /2014-04-01/ 上海译文出版社
    • 如果你不认识何伟,就请从这本《奇石(来自东西方的报道译文纪实)》开始。 如果你已经读过《江城》、《寻路中国》,甚至是《甲骨文》,那么,更不应该错过何伟的这颗“奇石”。 一个作家的笔,要如何赶上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 从2000到2012,3个国家,12个家,24个故事。 终于,在何伟的笔下,你不仅能读到奇形怪状的中国。 徒步长城,甲骨冰冷。从江城到新城,当年的艾米莉,已然成了大姑娘。 美国的西部,日本的黑道,尼泊尔的和平队,埃及的清真寺。 十二年来,何伟用心记录的,不止是中国。

    • ¥33 ¥48 折扣:6.9折
    • 见证小岗——纪念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   ( 30 条评论 )
    • 温跃渊 著 /2018-11-01/ 长春出版社
    • 《见证小岗》是温跃渊先生近四十年来关于小岗村的日记,是作者深入小岗村的记录,也是小岗村四十年来发展和变迁的历史见证。亲历性是这部日记体报告文学*的特色。小岗村众多的人和事,都被作者细心地捕捉并记录下来,真实、具体、鲜活,富有强烈的现场感和时代性。正是这样一篇篇鲜活的日记,向我们诠释了敢为人先的 小岗精神 和无私奉献的 沈浩精神 。

    • ¥38.3 ¥69.8 折扣:5.5折
    • 离乡不离土:二十世纪前期华北不在地主与乡村变迁
    •   ( 41 条评论 )
    • 安宝 著 /2013-11-01/ 山西人民出版社发行部
    • 不在地主为地主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十世纪初期以后,在经济环境、社会环境、传统惯习等多种因素的交织下,不在地主阶层的规模迅速扩大,在乡村社会变迁中的作用日益彰显。《离乡不离土:二十世纪前期华北不在地主与乡村变迁》以“满铁”调查所及的华北村落为范围,全景式地考察了不在地主阶层的构成及其与乡村社会变迁,特别是乡村经济变迁、乡村权力异动和城乡关系变动之间的关系,并揭示了这一阶层的历史命运,试图发现二十世纪前期社会变迁的规律及其特征,从而有助于理解和把握二十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尤其是乡村社会变迁的规律及其特征。

    • ¥35 ¥70 折扣:5折
    • 发达国家城镇化中后期城市转型
    •   ( 21 条评论 )
    • 陈明珠 /2019-11-30/ 知识产权出版社
    • 本书以转型、社会转型理论为切入点,坚持城市转型以人为本的目标导向,从城市经济、空间、社会、生态等基本结 构的转型入手,利用总分结构对典型发达国家城镇化中后期的城市转型路径进行了分析并得出相应的规律性启示。 当前阶段是中国城市发展的关键时期,通过分析得出的规律性启示,再结合当前中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城乡发展面临 的问题,进而期望在新时代新发展理念的背景下找出一些能够促进我国城市健康发展、城镇化质量提升的方法,为未来我 国的城市发展做一些理论上的思考。

    • ¥36 ¥72 折扣: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