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50~元以上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5折5折-6折6折-6.9折
筛选:
    • 第二性(ⅠⅡ 全两册)
    •   ( 63769 条评论 )
    • 【法】西蒙娜·德·波伏瓦郑克鲁 译 /2021-11-01/ 上海译文出版社
    • 《第二性I》副标题为 事实与神话 ,作者从生物学、精神分析学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女性的观点出发,剖析女人变成 他者 的原因;随后,通过对人类历史的梳理,深刻地揭示了从原始社会到现今女性的命运;*后,本书以蒙泰朗、劳伦斯、克洛岱尔、布勒东和司汤达五位著名作家为例,对男性制造的 女性神话 进行分析,探讨男人眼中的女性形象及其体现的思想。 《第二性II》副标题为 实际体验 ,从存在主义的哲学理论出发,对女人一生中的不同时期(童年、青春期、性启蒙时期、婚后、为人母和步入老年后)进行正面考察,同时对她一生可能遇到的经历(同性恋、成为知识分子、明星、妓女或交际花等)作出判断和评价,深刻揭示了女性的处境及其性质。作者还分析了自恋女人、恋爱女人和虔信女人形成的过程及其背后复杂的社会原因,*后提出了女性走向

    • ¥78 ¥120 折扣:6.5折
    • 人文与社会译丛: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
    •   ( 3555 条评论 )
    • 罗伯特·K.默顿 /2015-02-01/ 译林出版社
    • 自1949年初版以来,本书已成为社会科学领域的核心著作和重要理论源头之一,在全世界范围内为社会科学家和研究者广泛阅读。默顿在本书中探讨了理论社会学、社会结构和文化结构研究、知识社会学与大众传播研究及科学社会学研究等四个方面的理论问题,提出了 参考群体 、 自证预言 、 中层理论 、 越轨的失范理论 等一系列影响深远的概念,并强调了在功能分析中区分负功能和正功能、显功能和潜功能等的重要性,从而提出了一整套功能分析的范式,系统地奠定了功能社会学的理论基础。

    • ¥64 ¥128 折扣:5折
    • 费孝通经典作品集(一函八种十二卷,理解中国社会的乡土底色,理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崛起的底层逻辑与范式,探求中国文化与社会
    •   ( 231 条评论 )
    • 费孝通 /2022-10-26/ 湖南人民出版社
    • 一介书生 ,是费孝通对自己一生的定位和概括。作为20世纪中国享有国际盛誉的卓越学者和社会活动家,他笔耕不辍,著述等身,为后人留下了550余万字的作品。 费孝通经典作品集 共计8种12册,包涵了他对乡土、民族与世界、学术方法和文化自觉等多个角度和层面的思考,所选文章皆朴素易懂,意味深长。其中既有 《江村经济》《乡土中国》《乡土重建》《生育制度》 这样有关中国乡村经济与社会文化结构特质的经典论述,也有异域行走记录 《重访英伦》 和 《美国与美国人》 ,从跨文化与比较人类学的视野对西方民族与世界进行观察剖析;既有 《社会调查自白》 这样凝练一生的治学门径与创新方法,也有晚年富有中国文人特色、融生活与职业为一体的自由书写 《杂写集》 五册。阅读费孝通,理解中国和中国人。

    • ¥260 ¥520 折扣:5折
    • 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上下)/人文与社会译丛
    •   ( 55 条评论 )
    • [英国] E.P. 汤普森 著 /2013-03-01/ 译林
    • 《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叙述了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说明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这一历史现象,试图为人们提供一幅 为完整的历史图景。书的 部写18世纪留传下来的人民传统,第二部分是工业革命时期不同工人集团的亲身经历,第三部分讲述了19世纪初年代工人阶级的政治史。书中引用了大量 手资料,内容之丰富令人惊叹。汤普森不愿站在后人的高度上来指责前人的“幼稚”,坚持依照笔下人物的立场去理解他们那个时代,强调阶级在客观因素的作用下被形成时又主观地形成自己。

    • ¥80.39 ¥168 折扣:4.8折
    • 当代印度的种姓制度(第2版) 苏林德·约德卡著 深度剖析印度社会深层结构的重要著作 中信出版社官方旗舰店
    •   ( 19 条评论 )
    • 苏林德·约德卡 /2023-11-01/ 中信出版集团
    • 种姓制度是印度社会中一个充满争议的领域。种姓制度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当代印度应当不存在其容身之地,种姓制度将不可避免地衰落并自行消亡,这已成为印度城市大多数中产阶级的共识。但奇怪的是,并没有什么迹象显示,种姓制度会在不远的将来消失,相反,在21世纪初,它看起来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生命力。 事实证明,种姓制度仍继续存在,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即使社会与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转变,种姓制度也没有消失。种姓制度的存续清楚地表明,人们对种姓制度的现实存在误解。我们该如何理解这个现实? 作者对印度西北部的城市和农村地区进行田野调查和实证研究,追溯了印度种姓制度的起源和概念,调查了种姓制度与印度社会现代化及社会流动的关系,从政治、经济和社会活动等方面介绍了种姓制度在当代印度城乡社会中的存在形式和

    • ¥50.7 ¥78 折扣:6.5折
    • 新中产与新消费:互联网发展背景下的阶层结构转型与生活方式变迁
    •   ( 0 条评论 )
    • 朱迪 /2020-06-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本书的研究对象是中产阶层,特别是其中的新中产阶层,研究选择了中产生活方式中典型的和新兴的消费领域,包括饮食消费、文化消费、子女养育消费、可持续消费以及互联网背景下的消费,其中互联网不仅催生了新兴的消费方式,而且通过组织日常生活也构建了一种 社会规范 。研究内容主要是在社会转型和技术革命的背景下,中产阶层和新中产阶层如何参与消费文化,以何种角色参与新兴消费,如何通过消费增强主客观福利、塑造文化品味、获得阶层认同以及实现阶级区隔和阶级再生产,在此过程中,制度、结构和技术(包括互联网技术、新科技等)分别发挥了怎样的作用。除了个体生活,本书也特别关注中产阶层的公共性,中产阶层和新中产阶层的规模和话语权不断壮大,离不开对公共生活的参与和社会态度的表达,消费维权虽然目的在于个人利益但其过

    • ¥54 ¥108 折扣:5折
    • 16和17世纪英格兰大众信仰研究/人文与社会译丛
    •   ( 44 条评论 )
    • [英国]基思·托马斯 /2019-08-01/ 译林
    • 在16和17世纪,妖术、占星术、巫术疗法等大众迷信几乎遍及英格兰的每一个角落,人们相信国王的触摸可以治病,而护身符可以抵御恶灵的侵袭。与此同时, 改革试图将巫术从中教会仪式中剥离出来,科学家也不断发现解释万物的全新理论。 托马斯深入英格兰各地档案,用海量的例证和审慎的分析带领我们进入早期现代人类的心智,向我们展示科学和理性如何同古老的信仰体系争夺关于世界的解释权,而 教又如何跟随大众心智的启蒙,完成了自身的现代化。

    • ¥80.39 ¥168 折扣:4.8折
    • 中国式中产化
    •   ( 7 条评论 )
    • 朱喜钢孙洁朱天可 /2023-11-01/ 南京大学出版社
    • 本书源自国家社会科学重点基金 大都市中产化进程与政策研究 (17ASH003)结题成果。中产化(gentrification)是发达国家后郊区化阶段流行的一种全球化语境,是继城镇化(urbanization)后,又一个被国际热烈讨论的新社会现象与问题。在中国,中产阶层成长与大都市中产化发展具有时空共轭性。中产化既是中产阶层成长为中国社会主体的社会结构演化过程,也是资源再配置和城乡物质空间重构过程。相较于西方语境中的 gentrification ,中国中产化发展具有扩大中产阶层队伍,巩固中产阶层身份认同,发挥中产阶层社会责任担当,释放中产阶层社会经济效能的积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当前,全球收入不平等问题突出,一些国家贫富分化,中产阶层塌陷,导致社会撕裂、政治极化、民粹主义泛滥,教训十分深刻! 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应 促进机会公平,增加

    • ¥87 ¥145 折扣:6折
    • 依恋理论与社会工作实践 [英]David Howe著,章淼榕译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0 条评论 )
    • [英]David Howe著,章淼榕译 /2013-12-01/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 社会工作者需要为那些在社会交往中有痛苦或者痛苦的始作俑者提供服务。然而这些社会交往关系——不管是同伴与伴侣之间,还是父母与子女之间,其质量和特征深深根植于每个人自身情感性养育的历史中,不利的童年关系经历往往会导致成年生活中关系的混乱。《依恋理论与社会工作实践》对那些源自依恋理论及发展心理学的理论与研究进行了全面且颇有见地的分析,从而能帮助社会工作者理解、评估案主混乱或者失调的情感关系的性质与起源。本书在社会工作这一明确的背景下,详尽地评述了核心概念和理念,为开展敏感的专业评估以及人性化的实践提供了一个精巧、易懂的基础。

    • ¥91 ¥189 折扣:4.8折
    • 分化的逻辑:职业期望、教育获得与社会流动
    •   ( 1 条评论 )
    • 戈艳霞 /2021-04-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亚当 斯密强调,个人的经济选择和行为依赖于他对良好自我评价(取决于价值观)的渴望。价值观在个人行为和社会流动中的功能和作用值得深入探索与研究。本书将职业期望纳入社会流动的分析框架,以独特的视角向读者展示了我国当代青少年及其父母的职业期望特征,并尝试探索职业期望对教育获得和社会流动的潜在深远影响。本书为理解我国转型时期的社会流动提供了一个新颖的视角,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此外,本书还提供了有关职业期望的社会系统分析和经验解读,方便读者感知和理解职业期望在社会研究领域的丰富内涵。

    • ¥64 ¥128 折扣:5折
    • 政治秩序与政治衰败--从工业革命到民主全球化(精)/理想国译丛
    •   ( 33 条评论 )
    • (美)弗朗西斯·福山|译者:毛俊杰... /2015-09-01/ 广西师大
    • 事实上所有的人类社会都曾经过部落组织阶段,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多数社会发展出了政治机构 ,包括维持和平和统一法律的中央集权 。某些社 会继续向前,创造出了向公民负责的政府。我们将这 些机构视为理所当然,但是在 很多发展中 , 它们却依然付诸阙如,或不能运转,甚至经常给世界 带来灾难性的后果。那么,为什么有些 获得了成 功而另一些则失败了?本卷的目的,就是详述那些已 被视作理所当然的基本政治机构的起源,从而填补历 史健忘症所造成的空白。 当代 重要的政治思想家之一弗朗西斯·福山, 为我们提供了一幅 政治机构是如何从历史中发展 出来的全面画卷。《政治秩序的起源》把对政治秩序 的探讨向前延伸到人类的灵长目祖先,然后依次讲述 人类部落社会的出现, 个现代 在中国的生长 ,法治在印度和中东的开始,一直到法

    • ¥69.95 ¥118 折扣:5.9折
    • 国家与生活机遇:中国城市中的再分配与分层 周雪光 著,郝大海 等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正版保证】
    •   ( 1 条评论 )
    • 周雪光 著,郝大海 等译 /2015-02-01/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本书所呈现的是有关1949—1994年间中国城市社会分层过程的系统研究。根据中国20个城市的居民样本的生活史,本书讨论了两个主题:(1)在国家社会主义下,中国城市中的再分配与社会分层间的相互作用,特别是国家及国家政策在教育获得、劳动就业、组织中的晋升、明显的和潜在的经济利益分布等领域对个人生活机遇的影响;(2)对于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转型的起源和程度的评估。作者在诠释国家社会主义中国45年历史的变化和持续性时,融合了社会学分析和对于历史背景的感受。迄今为止,这是关于中国社会分层最全面和最严谨的研究。

    • ¥105 ¥1211 折扣:0.9折
    • 中国新社会阶层发展研究报告No.1
    •   ( 1 条评论 )
    • 张海东王星 /2023-05-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本书运用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围绕我国新社会阶层的结构性特征、组织化现状以及创新实践的典型案例三个专题展开。编主要分析新社会阶层的结构化,主要从新社会阶层的构成、职业流动、家庭资产、生活休闲消费方式等方面对新社会阶层进行分析。第二编主要分析新社会阶层的组织化,主要从新社会阶层组织起来的必要性、新社会阶层群体的组织方式、组织变革等方面进行研究。第三编主要对全国各地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实践创新进行考察,主要对上海、杭州、沈阳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实践创新成果进行了提炼总结。本书理论与实践并重,是深入推进新社会阶层相关问题研究的扎实学术成果之一。本书将运用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方法,围绕我国新社会阶层的结构性特征、组织化现状以及创新实践的典型案例三个专题展开。在

    • ¥64 ¥128 折扣:5折
    • 表象与本质 《哥德尔、艾舍尔、巴赫:集异璧之大成》作者、普利策奖得主侯世达重磅力作! 一部神人带来的神
    •   ( 0 条评论 )
    • [美]侯世达 [法]桑德尔 /2023-07-01/ 浙江科技
    • ● 闻名世界的认知科学家、普利策奖得主侯世达凭借独特的智慧与天赋,联合法国心理学家桑德尔,向世人展示了这部开创性的著作,一解人类认知之谜。 ● 人类大脑中的每个概念都源于多年来不知不觉中形成的一长串类比,这些类比赋予每个概念生命,我们在一生中不断充实这些概念。大脑无时无刻都在作类比。类比,就是思考之源和思维之火。 ●我们的大脑是如何工作的?所谓的类比到底是什么?我们是怎么在截然不同的情景间建立起联系的?类比在学习的过程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在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这样的科学发现过程中,类比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表象与本质》深刻地丰富了我们对心智的理解,让读者进入语言、思想和记忆的多彩情境,逐步揭示出隐藏的认知机制。而认知的核心就是:我们总是无意识地联系过往经验作类比。《表象与本质

    • ¥92.41 ¥199.9 折扣:4.6折
    • 秦汉魏晋南北朝人口性比例研究/中原历史文化研究丛书
    •   ( 0 条评论 )
    • 高凯 /2019-08-01/ 中国社科
    • 拙作旨在传世和出土文献的基础上,去研究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产生人口性比例问题的原因、特点,并由此揭示人口性比例问题与当时 政治、经济发展、军事态势、宗教信仰、民族融合、风俗习惯和疾病状况等之间的关系,并企望为推动相关的研究做些微小的努力。

    • ¥58.94 ¥108 折扣:5.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