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20-30元
  • 5折-6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5折5折-6折6折-6.9折
筛选:
    • 我们工作的理由、不工作的理由、不能工作的理由(译文纪实系列·日本现场观察)
    •   ( 3 条评论 )
    • 稻泉连 /2025-03-31/ 上海译文出版社
    • 本书是一部非虚构作品,属于译文纪实下的日本现场观察支线。 工作 究竟是什么,又是为了什么?抱着不安摸索着踏入 社会 的年轻人,有着怎样的烦恼与困惑? 本书采访了八名年轻人,他们中的一些人从小一帆风顺,顺利拿到名校的入场券,一些人一度辍学又重返校园,也有人退学后一蹶不振。不同的经历和背景塑造了不同性格与人生观,也让他们在走出校园之后做出了不同的职业选择。作者通过采访,结合自身的经历,用真实的案例向读者展现了刚踏上社会的年轻人在就业道路上的种种困惑、思考和选择。

    • ¥28.8 ¥48 折扣:6折
    • 大众文化的女性主义指南 女性主义播客图书版 [韩]孙希定 崔至恩 著 非虚构 引进 韩女 韩娱 综艺 女团 厌女正版书籍
    •   ( 73 条评论 )
    • (韩)崔至恩|编者:(韩)孙希定//林允玉//金智惠|译者:田禾子 /2024-10-01/ 广西师大
    • “我们坚信,‘ 多的声音’永远是通向全新世界的路径。”2015 年,由韩国女性劳动者会策划并创作了一档女性主义播客“乙们的驴耳”,后邀请女性主义理论研究学者、作家孙希定作为播客主播。本书精选该播客节目的热门内容“大众文化与性别”集结成书,在韩国正式出版后迅速引发关注,并成为当年图书网站的年度非虚构作品之一。本书以“娱乐解剖”作为方法, 拆解“韩娱”奇观背后的“厌女”病灶,开出犀利的体检报告和解毒指南,每一句都是 轰父权制大众文化的粉红 。同时,本书也是一份从性别视角出发的当代娱乐文化警世录, 是对其他可能性的期待与召唤:在对文化工业的审慎观看与批判性思考中,新的视角,新的叙事,终将到来。

    • ¥29.9 ¥59.8 折扣:5折
    • 难逃单调:当人遭遇经济浪潮 (2023新出发!今日绩效时代,我们该如何自洽生存? 荣获NCTE乔治·奥威尔大奖)
    •   ( 1368 条评论 )
    • [加] F. S. 迈克尔斯F.S. Michaels) 著,黄煜文 译 /2023-01-01/ 南京大学出版社
    • 当代社会,无止境的买卖游戏,你选择如何参与? 故事总是静悄悄地在无人注意时施展它的魔力。 加拿大新锐作者F.S.迈克尔斯获奖之作,清晰晓畅,振聋发聩! 一本小册子,10场关于 当人遭遇经济浪潮 的演讲,她冷静审视:用经济尺度来衡量一切时,我们会失去什么? 她围绕工作、人与人的关联感、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医疗产业、教育行业、创意(艺术)领域6大面向畅谈 人与经济浪潮 的纠葛与博弈。 她融合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知识,犀利地剖析了当下社会困境,探讨一味追求经济效益、以经济语言取代一切,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和价值观;后借用关于食物、建筑和人际沟通的三个事例来尝试找寻替代方案 参与当代社会游戏的另一种 平行之道 。 效绩主导的竞争型社会,正影响着我们每个人。而此时,我们需要更人性、更复杂的故事,以

    • ¥26.4 ¥48 折扣:5.5折
    • 无缘社会 上海译文出版社
    •   ( 288 条评论 )
    • (日)NHK特别节目录制组 /2018-06-01/ 上海译文出版社
    • 本书系NHK电视台资深采访记者作品合集。采访主题是“现代人的孤独老死”。高龄、少子、失业、不婚、城市化,造就了这样一批人,他们活着,没有人和他们联系,他们没有工作,没有配偶,没有儿女,也不回家乡;他们死了,没有人知道,即使被发现,也没有人认领他们的尸体,甚至无法知道他们姓甚名谁,他们的人生被总结为寥寥几个字的遗骨认领布告,他们被称为"无缘死者",他们所在的社会也会渐渐从"有缘社会"变成"无缘社会"。日本每年3万2千人走上"无缘死"的道路。他们中间,有在公司20年没有迟到请假,可是一夜之间变成街头流浪汉的工薪阶层,有一个人旅行的旅者,有一生未婚的女性,有儿女远离自己的空巢老人,有从来只在网络上交友的年轻人,社会联系日益脆弱,连一般家庭的30-40岁的人也感受到了孤独死去的阴云笼罩。日本NHK电视台特别节目

    • ¥24.5 ¥45 折扣:5.4折
    • 【译文纪实系列】安乐死现场 宫下洋一 著 缓和医疗 老龄化问题探讨延伸 自由生命话题
    •   ( 147 条评论 )
    • (日)宫下洋一 /2021-06-01/ 上海译文出版社
    • 《安乐死现场》正是一部直面死亡的纪实作品。宫下洋一前往瑞士、荷兰、比利时、美国部分州等安乐死合法化的国家和地区,亲临安乐死的现场,通过对选择安乐死的患者、他们的医生和亲人进行采访,详细介绍了包括患者和家属的心里状态、安乐死分类、实施细节等安乐死合法化后的现状。西方注重个人的自由意志,日本更注重家族观念,这种东西方的思维差异在安乐死的问题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作者在此基础上思考安乐死的道德界限,在试图理解安乐死存在意义和方式的同时,也保持着对安乐死是不是人的基本权利、合法化是否具有正当性的疑惑。

    • ¥26.7 ¥49 折扣:5.4折
    • 女性贫困 上海译文出版社
    •   ( 280 条评论 )
    • [日]NHK特别节目录制组合李颖译 /2016-04-01/ 上海译文出版社
    • 《女性贫困》由日本NHK电视台特别报道组所制作的《看不见明天——越来越严重的年轻女性之贫困》等节目集结而成,重点关注女性与儿童贫困、单亲母子家庭及贫困的代际传递等在日本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非常值得中国读者了解、反思并引以为戒。

    • ¥21.3 ¥39 折扣:5.5折
    • 房奴(译文纪实) 上海译文出版社
    •   ( 88 条评论 )
    • [美]戴维·戴恩著 /2019-05-01/ 上海译文出版社
    • 2008年美国经济大萧条后,一个护士、一个汽车经销商和一个保险诈骗专家,原本同为次级房贷危机后被迫流离失所的美国公民,却意外地掀开了美国历史上优选的消费者欺诈案!这个天大的丑闻来自于华尔街,当中牵连出数十家企业,是为一宗联合弊案。数百万的家庭被迫离开他们自己的家,只因这家放贷的银行伪造证据,使他们不得不签字放弃抵押品赎回权…

    • ¥26.7 ¥49 折扣:5.4折
    • 老后破产:名为“长寿”的噩梦(译文纪实)
    •   ( 21 条评论 )
    • [日]NHK特别节目录制组 编著 王军 译 /2018-07-01/ 上海译文
    • \"【内容简介】:有存款,有房子,有年金,为什么还会“老后破产”?长寿,这个幸福社会的象征,将成为压垮老后生活的 一根稻草。 建筑公司的老板娘在独子过劳死、丈夫病逝之后顿失依靠,有病痛不敢看病,只求节省开销……宠物店老板关掉店铺专心护理重病的母亲,送走母亲后却无法再次就业,只能卖掉与母亲共同生活的房子以维持生计……中年失业的子女,仰赖双亲的养老金过活, 却两代人双双破产……NHK特别节目录制组以“金钱问题”为主轴,揭露“老后破产”在居住、生活、医疗、人际关系等面向中的各种影响。案例中的每一位老人,年轻时都与你我一样认真工作,做好了退休后的储蓄计划,却从没想过老后生活如此孤独辛苦,甚至失去求生欲望。 “老后破产”问题不只冲击65岁以上的老人, 进一步蔓延至工作人口。经济衰退、收入减少、

    • ¥24.9 ¥50 折扣:5折
    • 护士的故事 湖南人民出版社
    •   ( 14 条评论 )
    • (英)克里斯蒂·沃森(Christie Watson) /2020-04-01/ 湖南人民出版社
    • 20年的护理生涯造就了这部细腻深刻、动人有力的话题之作。作者克里斯蒂·沃森以娴熟的笔法记录下感人的护理经历,带领我们深入医疗体系中常被轻慢的医护世界,唤醒我们对医护人员给予更多的尊重与理解。我们跟随作者,来到儿科重症病房,看护士给从火灾中生还的小女孩洗头;来到急诊室,和护士们一起应付醉鬼和毒虫。我们会遇见病痛缠身的年长病患,那是社会亟欲忽视的隐形人口。我们也将认识每天开出无数处方药的药剂师,以及太平间里必须目睹家属接受亲人死亡的护理人员。而沃森在父亲罹患癌症后更是意识到:护士所能给予的,并不仅仅是照顾我们的身体,更是守护我们的灵魂。人都会有生病的时候,终有一天需要医护人员给予我们支持,看护我们的尊严。然而,从来没有人记录并致敬在第一线守护我们健康的护士。在这个充斥着恐惧、仇恨和

    • ¥29.3 ¥56 折扣:5.2折
    • 打工女孩 从乡村到城市的变动中国 上海译文出版社
    •   ( 117 条评论 )
    • (美)张彤禾(Leslie T.Chang) /2019-05-01/ 上海译文出版社
    • “出去”,农民工用这个简单的词定义他们的流动生活。“在家没事做,所以我出去了”,出去打工的故事就是这样开始的。 如今,中国有一亿五千万农民工。在南部工厂林立的城市,农民工在拉动国家出口经济的流水线上全力以赴。他们代表了人类历史上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是一百年来欧洲移民到美国总人数的三倍。 新一代农民工出现的时候,大多数人都认为,迁徙是一条追求更好生活的路。他们比上一辈更年轻,受过更好的教育,外出的动机也更多是因为对城市机会的追求,而不是受农村贫困所迫。 是自尊,而不是恐惧,让他们留在城市。走出家乡并留在外面——出去,就是改变你的命运。 当我想写本关于中国的书时,这个国家的农民工吸引了我——几百万人,离开村庄,去城市工作。直到后来,我才发觉,原来我跟我写到的那些女孩有着那么深的联系。我

    • ¥24.5 ¥45 折扣:5.4折
    • 老后破产 名为"长寿"的噩梦 上海译文出版社
    •   ( 538 条评论 )
    • (日)NHK特别节目录制组 /2018-07-01/ 上海译文出版社
    • “NHK特别节目录制组”奉行“亲身采访”“感动”等报道理念,敢于大胆挖掘事实真相、不畏挑战,曾陆续推出过《无缘社会》《老后破产》等反应日本社会现实问题的书籍。 《老后破产(名为长寿的噩梦)》关注的是老年人在自理能力和经济能力丧失之后的特别生活。对这些老人的采访,问出他们的心声,都是老人“病死也不能看医生”,“希望自己快点死,死了就不用担心没钱了”。书的最后作者NHK特别节目录制组呼吁政府正视养老现状的变化,改变视而不见的态度,为这些老人真正得到应有的照顾而做好准备工作。

    • ¥20.7 ¥38 折扣:5.4折
    • 8050问题:如何拯救极限家庭 探讨“8050问题”之书 来自一线的援助经验这不仅是日本的问题 写给“啃老”族的家庭的指
    •   ( 0 条评论 )
    • (日)川北稔 /2025-03-01/ 广西师大
    • 在初入职场的年纪遭遇就业冰河期,随之而来的“疤痕效应”会持续存在。 随着时间推移,当初就业受挫的年轻人到四五十岁会承受 严重的心理创伤。他们拒 走出家门,拒 与人交流;他们羞于求助,害怕求助,也不知向谁求助。当问题封存于家庭内部,当八十多岁的父母再也无力支持子女的生活时,“8050家庭”又该怎样走下去?本书将“8050 问题”视为高龄父母与壮年期子女同住而产生的社会问题,聚焦在拥有 40 岁以上子女且难以成为援助对象的家庭。在邻国日本,超过100万人正身处类似境遇之中,其中,40~60岁的蛰居人口超过了60万。 “8050问题”,已然不再只是日本的社会问题, 是东亚社会未来可能会面对的课题。书中所介绍的有关“8050问题”的成因、现状与未来值得关注。

    • ¥24.5 ¥49 折扣:5折
    • 女性主义有什么用/日常人文课
    •   ( 94 条评论 )
    • [英国]塔比·杰克逊·吉弗雷亚·罗斯... /2021-09-01/ 译林
    • 这是一本写给女人,也写给男人的女性主义入门读物。 40个问题直击女性生活痛点,从情感到工作,从个人到政治,全面涵盖性别议题的方方面面。 120位挑战父权制的女性主义先驱,给你理解的温暖,也给你理论的武装。 本书能令你觉醒,令你真正明白何为女性。 苏格拉底曾说过:“未经反思的人生不值得过。”“日常人文课”系列共有五本,分别是《哲学有什么用?》《政治学有什么用?》《女性主义有什么用?》《经济学有什么用?》《心理分析有什么用?》。这套书想告诉你:人生无处不反思!哪怕是柴米油盐的日常疑惑,也能从古往今来的人文大师那里得到靠谱的解答和接地气的建议。哲学会帮助你升华灵魂。政治学会教你解读世界和社会格局。女性主义能让你看穿无处不在的性别歧视。经济学会赋予你理性经济人的思维模式。心理分析会使

    • ¥23.9 ¥48 折扣:5折
    • 人类世的资本论 译文坐标 日斋藤幸平著 王盈译 变暖新冠疫情贫富不均先污染后治理 打破增长
    •   ( 151 条评论 )
    • [日]斋藤幸平王盈译 /2023-06-07/ 上海译文
    • \"【内容简介】: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保罗?克鲁岑提出,在地质学上,地球已经进入了被称为“人类世”的新纪元,即人类活动的痕迹 覆盖整个地球表面的年代。 物种灭 、生态污染、二氧化碳超标……现代化带来的经济增长曾许诺我们富裕生活,实际上却不断透支当下乃至未来世代的生存资源。超富裕阶层或许还能维持眼下的 生活,我们 大多数平民却不得不拼命寻找活下去的方法。 要在资本主义的尽头找到突破,我们需要回到马克思。尤其是在与生产力至上主义和欧洲中心主义诀别的马克思晚年思想中,重新发现“可持续性”和“社会平等”实现的可能性。在环境危机刻不容缓的当下,“去增长 ”这 可行的选项终于浮出水面。 想避免“人类世”的硬着陆,就不能把危机都交给政治家、专家去处理。“托付他人”只会让1%的超富裕阶层得到优待。这也必

    • ¥22.4 ¥45 折扣:5折
    • 免疫 (美)尤拉·比斯(Eula Biss) 著;彭茂宇 译
    •   ( 14 条评论 )
    • (美)尤拉·比斯(Eula Biss) 著;彭茂宇 译 /2016-08-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本书由三十篇文笔优雅、思想深入的文章构成,作者尤拉?比斯新为人母时,这个全新角色使得她陷入了妈妈们常有的一种焦虑当中:对政府和医疗机构无法完全信任,担心孩子呼吸的空气、吃的食物、用的床垫、吃的药以及使用的疫苗中究竟是什么……她发觉人们实际上是无法让自己的孩子或者自己“对这个世界免疫”的,于是,她开始了一场针对“免疫”的细致的调研,而本书则是她研究内容的集结,本质上,也是与新父母们,以及社会大众的诚恳交谈——谈信任问题,谈取舍问题,谈科学的可贵,以及人们有时候的急功冒进。 比斯正视了现代社会中人们的共同忧虑,她理解这种焦虑正是面对诸多信息来源,面对人类自身的偏见、脆弱、不能相互信任,以及面对永恒的不可知与不断变化的外部世界时的一种无力反应。然后她在书中告诉我们:每一个个体其实

    • ¥23.9 ¥42 折扣:5.7折
    • 制造白痴 2019年费米娜杂文奖特别奖连续28周上榜GfK非虚构类图书排行榜
    •   ( 19 条评论 )
    • 著 者:[法]米歇尔·德米尔热Michel Desmurge... /2022-11-01/ 广东旅游
    • 本书 综合了世界各地进行的大量相关科学研究,用实验、数据和统计揭示电子产品对我们孩子的真实影响。电子产品并非一无是处,但现实是,孩子们手里的电子产品 常被用来看视频(短片)、玩电子游戏,以及过度使用社交媒体。这占用了其他 有益活动的时间, 会带来行为障碍(攻击性、抑郁、危险行为等)、智力缺陷(语言能力、记忆力、专注力等)和健康问题(肥胖、心血管疾病、预期寿命减少等)。本书也谴责了在私人领域加强电子产品使用的公共政策和社会行为,例如在教育系统中越来越多地使用数字技术,它们使年轻人的发展处于危险之中。如果我们放任孩子继续滥用数字技术和电子产品,未来的社会将变得越来越不平等,等级分化将越来越严重。作者甚至认为,过度的电子产品使用是人类历 的“大脑切除术实验”。因此,结论也是明确的:小心

    • ¥28.9 ¥58 折扣:5折
    • 单读(20新新新青年2019)
    •   ( 17 条评论 )
    • 编者:吴琦 /2019-08-01/ 江苏文艺
    • 这一辑的《单读》首先来自我们在互联网上持续了一年多的“新青年”和“公开信”计划,我们向 年轻、 广泛的写作者群体征稿,与他们通信,希望以此来追踪一代年轻人的精神轨迹。也都是有点浪漫气质的共同体行为。对一个希望借助文学向前看的思想阵地而言,这个题目的意义不言自明,我们几乎想都没想就决定了它。 事实证明这几乎是《单读》 为艰难和曲折的一期。稿件来源变得 广,作者 新,如何取舍,怎样编排,与主题之间的关系,都需要逐一讨论,编辑之间出现了 的分歧。有人说,年轻人自有其独特的生活,不要用太老的眼光去附会,但落在纸面上,那些标新立异的腔调都奇异地消失了,他们好像没有我们想象得那样特别。也有人说,文学的标准应该是统一的,不需要为任何人降低,但一个固化的标准和系统不正是我们一直反对的吗?我们甚至宁

    • ¥28.3 ¥49 折扣:5.8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