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以新制度经济学为理论分析工具,采用文献阅读法、专家咨询法、考察调研法和跨学科研究法等研究方法,系统分析了中国出版业 走出去 的内涵、实质、动因、主要模式、面临的主要风险与防范以及政府部门、行业组织、出版企业各自的角色和可资实施的、有助于出版业 走出去 的宏观、中观、微观策略。
《国际出版页发展报告(2022版)》是我院品牌科研系列课题 国际出版蓝皮书 的第十五卷。该系列从2003年开始出版,至今已历时20年,是我国唯一一部持续研究世界主要出版市场整体情况的年度报告,是出版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以及从事出版业研究与学习的读者了解世界出版业的重要信息来源,也是我国新闻出版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必要参阅资料。 2021年,各国新冠感染疫情略趋稳定,各行各业都在稳定期得以喘息。各国政府在不同程度出台措施助力行业复苏;图书出版流程、图书销售渠道逐步恢复;各国书展和书业相关活动或宣布永久线上举办或逐步尝试恢复线下。《国际出版业发展报告(2022版)》延续前几版成果的体例,将 主报告 与 国别报告 作为整本书的核心,对11个年度重点国家进行分析研究。在研究内容方面,对美、加、英、法、德、俄、西、日、
《新中国新闻出版业70年》是从 图书出版 报业出版 期刊出版 印刷业 出版物发行业 出版技术和出版形态的变革和发展 出版公共服务 出版法律体系的形成和完善 出版科研 出版人才队伍建设 出版对外交流合作 等方面回顾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新闻出版业不平凡的历程,充分体现了新闻出版业几十年的繁荣发展。
邹韬奋早年成功实现了从一位自由撰稿人向职业出版人的转型,他在生活书店设立合作经济制度,实行民主管理,开风气之先,为中国新闻出版机构实现现代化管理积累了较丰富经验。作为一位编写一体的出版人,邹韬奋以其文化自觉和职业责任,对社会时弊、官僚政治不断揭露、批评,并建言献策,体现出知识分子特有的现实关怀和批判立场。
《独一无二的作品》出版于阿德尔菲出版社成立50周年之际,它汇集了罗伯托 卡拉索在1975年到2009年之间发表的11篇关于出版业的著作。罗伯托 卡拉索在书中回顾了阿德尔菲出版社半个世纪以来出版的光辉历史。在回顾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阿德尔菲出版社刚起步的时候,卡拉索谈及了他们不同于其他出版社的特点,以及出版一系列具有极高文学价值作品的策略。追忆往昔之余,他还博学地分析了政治、文化对出版业的影响。作者在书中写下了自己对出版行业入木三分的见解 从封面设计的重要性到数字化普及所带来的影响,并对二十世纪文学做出了综合评述。
本书是《华尔街日报》特稿内部培训实战教材。无论你想成为卓尔不群的媒体记者,写出有新闻价值又不失故事性的品质作品。还是你想在文字工作中超凡脱俗,让自己的写作“起伏跳跃”又不落俗套,再或者你想通过讲好故事实现有效地激励、说服与影响,你都应该阅读这本书。“所有被称为伟大的故事,都来自伟大的创意,几乎所有伟大的故事创意中,都有一种人性的展示。”
《叶至善序跋集》内容简介文化是每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根基和灵魂,而出版事业和出版物,是民族文化的结晶,是民族精神的物质承载者,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从事这项伟大事业的出版人,不仅是出版活动的实践者,而且是人类文化创造、积累、交流、传播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是文化产品的生产者、民族精神的护卫者和时代精神的弘扬者。任何时代,治书修史者都肩负着神圣的历史责任、文化责任、社会责任,在我国,这种传统一直延续了几千年。但是,目前受名利诱导和网络快餐文化的影响,出版界跟风炒作、追求市场效应一夜成名而不顾文化品位等现象时有耳闻。在种种浮躁的背后,反映出来的是出版从业者文化品格的缺失。唯其如此,为繁荣学术和民族文化而坚守文化天职、恪守社会责任的职业精神和文化追求,尤其值得在出版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当代时政期刊经历了三十余年的演变发展,其间,因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其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张萱编著的《见证主流--当代中国时政期刊话语研究》以新闻学与符号学的交叉理论――“媒介话语分析”理论为研究视角,结合社会学、传播学、政治学的相关理论,着力探究这一演变的特征、动因及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首先《见证主流--当代中国时政期刊话语研究》从时政期刊文本的话语分析着手,在内容和结构、宏观和微观这两个维度的构建中,对文本的话语特征进行纵向历史性与横向比较性分析,以期系统阐述中国当代时政期刊的社会性演变特征。 其次,针对时政期刊话语特征的演变,本书分别从时政期刊的新闻制作角度与读者理解角度对特征的演变原因进行探究,以论证促使时政期刊话语演变的动因,
《中国出版业发展报告--新千年来的中国出版业 》(作者张志强、左健)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 报告”系列“中国出版业发展报 告”的首辑,由总报告、分报告组成,同时将港澳台 地区出版业报告、新千年 来中国出版业大事记作为附录。 《中国出版业发展报告--新千年来的中国出版业 》总报告《成就、问题与展望:新千年来的中国出版 业》。对2000年来的 中国出版业作了全景式的描述和分析,提出了建议。 报告从七个方面列出了新千年来中国出版业取得 的成就:,出版 数量增大,进入世界出版大国行列。新千年来,中国 的出版社数量、出版品 种、总印数的增长,出版物发行网点的上升,彰显着 中国出版业进入新千年 来的进步。中国出版的新书品种数,除低于美国外, 超过了英国、德国、日 本等发达国家,成为世界出版大国。第二,兼并重组 、改
《数字版权保护技术在垂直领域的应用》为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的研究课题项目之一,全书一共分为 数字版权保护技术概述 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现状分析 数字版权保护应用系统 数字版权保护应用案例 数字版权保护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等五部分,对数字版权保护技术在新闻出版行业垂直领域的应用做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为行业发展提供了较有价值的参考。
本书运用现代出版理论、政府规制理论、日常生活理论、公共产品理论等理论,采用抽样、比较、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论述了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的成因、特征和功能,梳理了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规制的内容构成、认识演变和社会关联,选取在全国具有代表性的江苏省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的出版现状、存在问题及规制变迁进行了系统研究,旨在为规制创新提供参考借鉴。
《中国出版蓝皮书:2014-2015中国出版业发展报告》共分为五章,主要内容包括:一、2014年中国出版业发展概况、二、2015年中国出版业发展趋势分析、三、关于推进中国出版业改革发展的建议、2014~2015图书出版业发展报告、一、2014年图书市场基本状况、二、2014年图书出版业的重要事件、三、2015年及未来一个时期图书出版业发展趋势、2014~2015期刊出版业发展报告、一、2014年期刊出版的基本状况、二、期刊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三、2015年及未来一个时期期刊出版业发展趋势等。
2019年,国际出版市场整体表现平稳,畅销书仍是各国出版界的宠儿;电子书放缓了增长的脚步,有声书、自助出版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线上亚马逊风生水起,线下实体书店大多举步维艰;国际企业集团与时俱进,已从传统出版商演变为广义的出版服务提供商。据此,笔者总结归纳了2019年度世界主要出版大国纸质新书出版品种数排行榜、图书销售榜、畅销图书榜、电子书销售榜、自助出版物在售榜和国际企业集团出版营业收入10强榜。并通过这些榜单解析了2019年度国际出版业的发展变化。
范军主编的《2015-2016中国出版业发展报告(精)》是一本全面深入研究我国出版产业发展的专题报告。报告对当前出版产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系统梳理和较为深入的分析,并对未来出版产业发展趋势作出预测,同时也提出了促进出版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作为研究出版产业发展的专题性*作对我过出版业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加速传统新闻出版业向现代新闻出版业转型,包括互联网出版在内的数字出版等新兴出版业态进入高速发展期,数字出版、网络出版、手机出版等以数字化内容、数字化生产和数字化传输为主要特征的新兴业态将是出版产业中的一个朝阳产业。而能否为我国的数字出版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对培养数字出版人才的高校提出了严峻挑战。 数字出版是一种新的传播技术和传播手段。在高校相关出版专业设置相对滞后,人才培养不能满足市场和行业需求的情形下,从事于数字出版的人才主要来自于出版与传播行业或网站的网络编辑,这些人员大都具有计算机专业背景,缺少出版方面的专业知识,因此许多数字出版产品质量良莠不齐。数字出版物集合多种媒体于一身,有图文、音频、视频、动画、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