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新闻的味道:中国新闻奖消息作品赏析,朱建华,人民日报 【新华正版书籍】 作者 朱建华 原价 ¥69.00 出版社 人民日报 出版时间 2022-06-01
众声喧哗中,拨开迷雾、独立思考,并非易事。纵横言论界十数年的评论老手们,却已经在舆论场中练就了一身理性表达的本领。本书汇聚了来自《南方都市报》、澎湃新闻、《新京报》、《南方周末》、《杭州日报》等知名媒
......
这是一本讲透阅读方法论的书,全书重点解决“何为读”“如何读”和“读什么”三大难题。何为读?——你需要知道那些阅读背后的科学原理。这就是全书第一篇介绍的“阅读的系统模型”。如何读?——你可以师法前沿
重新打量每个生命,这是《南方人物周刊》创刊以来所一直秉承的对人的认识理念。作者希望一改过往的二元对立的认识论,把人还原到人性原点上,抛弃意识形态化的功利性和道德的简单化,回归到人物应有的多元、复杂、善恶并存、变化莫测的基点上。可以想见,世事有多繁复,人心就有多微妙,在对人的认识上,我们只有心怀谦卑敬畏又冷峻谨慎,才能更接近人物本身,才能限度地还原人物的真实。理念无疑是思想的指南,方法则是行动的利器,器物层面的方法论可以使记者的采访进入一个良性的轨道,而掘进到人物的内心和实质。就人物采写的方法论而言,因记者个性的不同常常呈现出不同的样式,但大致可定位在从人的本性出发,进而推及到人的阶层和职业属性,最终拓展到人的社会属性。
本书主体来源于2021年zhongxuan部立项课题;全书全面贯彻zon gs huji 关于推进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关于进一步发挥主流媒体强大舆论引导作用以及大力提升新闻工作者 四力 能力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前沿问题,诸如怎样在融合传播的大背景、新格局下,打通堵点、卡点,疏解疑点、难点,实现省、地、县(市区)媒体新闻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互通共享;如何充分发挥新闻人才的带动作用,建立起理想坚定、作风优良、深入基层、能打硬仗的新闻报道团队;如何采行新的理念、技巧和手法,把重大主题报道、典型事迹、典型经验和典型人物报道做得让受众所喜闻乐见,真正 入耳、入眼、入脑、入心 ,产生影响力、吸引力和感召力。努力尝试回答进入 十四五 开局之年主流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面临着的一系列问题,也为奋斗在一线的新闻工作者鼓劲
《作为文化的传播》是文化研究领域的经典作品,精选了作者的论文和演讲稿,从文化角度研究传播手段和现代技术、媒介与社会。作者超凡的洞察和富有见地的评论,在学术批评家中是少有的。他在书中考察了美国新闻业的历史和现状,创造性地提出传播的传递观和仪式观,为美国新闻传播学的研究开辟了新路径。 《作为文化的传播》 版的中文版曾于2005年推出,作者从人类制造符号、建构现实、维系传统这样的文化角度重新构想传播与传播研究,为我们展开了一幅集壮观、有趣、人本、理想为一体的新画卷,得到不少中国传播学者的精神共鸣,对拓宽中国传播学研究的视野产生了深远的意义。 本书为全新修订版,加拿大教授G.斯图尔特·亚当和 华人学者潘忠党教授做了学术导读。
本教程适用于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及其他院校类似专业的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教学。课程中采用了一些已有的歌曲钢琴伴奏谱片段和编者编创的一些谱例,以全面深入论述相关教学内容。每章的练习部分选用简谱,方便不同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新闻发布会集(2023年度)》是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2023年度历次新闻发布会的辑录。本书包括了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从2023年1月11日至12月27日举行的共计18次例行新闻发
《中国近代新闻传播流变史研究:1815-1949》由王天根主编
\"南方 给每个人的写作案头书。 系统地掌握实战技法是写作必修课。本书为各行各业的写作者提供:写作全流程方法体系与技巧,包含从认知到技巧的写作进阶方法论,以及写作刻意练习的系统方法。 包丽敏、王晶晶、卫毅、郭玉洁、范承刚五位 媒体人十余年经验倾囊相授:精讲5大套、20小套“实战技法 案例详解”。其中包括“冷视角”“语境剥离法”“核心段落”“五原则法”“潜文本法”“文本组合法”“认知真实”“在现场”“想象力前置”“ 一生结构”等110余条实战技法,以及160余条案例详解。 请将本书放在日常写作的案头,闲暇中、写作前、缺少灵感时都可以翻一翻,必有益处。 \"
本书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论述:其一,人生是选择的结果,人生的丰富、精彩程度与选择多寡正相关,越多的选择意味着人生越丰富,更多智慧的选择意味着人生更精彩。其二,选择是价值判断的结果,价值判断的能力与
\\\"【内容简介】: 几乎没有一个角落能够躲避新闻的不断轰炸,新闻的喧嚣纷杂已经渗入自我当中,但我们很少意识到新闻强大的影响力:新闻不仅能左右我们对现实的观感,还能塑造我们的心灵状态!一场饥荒、一座遭到洪水淹没的城镇、一则明星八卦、一个政府的垮台、一位经济学家对于明年发展趋势的预测......这类外在的骚动,很有可能就是我们获得内心平静所需要的东西。 当新闻支配了我们的日常生活,需要有人帮助我们去回应和思索新闻造成的影响,包括心中因此出现的羡慕与恐慌、激动与受挫,以及裹挟在不断向我们涌来的新闻大潮中,偶尔会怀疑自己如果不知道是否会比较好的种种情境。 的才子型作家德波顿由此出发,解析六大类型的新闻报导——政治新闻、 新闻、经济新闻、名人新闻、灾难新闻、消费新闻,用他的生花妙笔与透
......
《嘤鸣集》汇编了 监管中心编辑组十几位同志两年来在《广电时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纪检监察报》等 报刊上发表的优秀评论167篇,分为“监管中心论”“监管中心评”“监管中心析”三部分。文章涵盖对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新政新规的解读阐释、对舆情热点的及时回应、对节目类型的综述梳理、对典型节目的评析建议等多个方面,得到了总局领导和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肯定。其中“监管中心论”12篇,重在配合总局重大工作和部署阐释精 神,统一思想,服务大局;“监管中心评”56篇,重在冷静观察,综合梳理类型节目发展规律,并针对行业发展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和不良现象理性分析、发声亮剑;“监管中心析”96篇,重在深入剖析 节目案例,以之引导创作、 风尚,推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自主创新。
本书是一本有关海南新闻史的学术专著,在一定程度上可说是填补了民国时期海南报业发展史研究的空白。海南新闻业始于何时?海南 份现代报刊是什么?党组织在琼崖的宝贵宣传经验有哪些?这是每一位关心海南新闻业的专家学者们都在思索和想知道的课题。本书以琼崖为个案,考察其民国时期报刊业的整体发展历程,从多力量合力作用的场域视角出发,揭示地区报刊生产与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等之间的互动关联,解释了进步新闻业如何在艰难的环境中求生存发展, 牢牢占据 位置的历史发展轨迹。在对民国琼崖报刊发展的几股主要力量进行作用分析的基础上,本书着重探讨了琼崖党组织的报刊宣传工作,以及民国初中期的旅外学生革命报刊活动。
信任在出版商务活动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已有的研究要么忽视了读者的重要性,要么将重心放在了定位、宣传和获利上。王鹏涛著的《读者信任视角下的出版品牌管理研究(以图书类出版企业为例)》认为出版品牌管理的关键在于读者信任关系的建立和维系,读者信任与出版品牌之间的动态耦合,能有效地解决营销管理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 好地兼顾盈利增长、持续发展、传承文化和服务读者等多元目标。
本书系统地介绍和评析了从1902年6月17日到2002年6月17日这家报纸津、沪、汉、港、渝、桂等六个版整整一百年的历史,是对这家报纸历史的一个全面的个案研究。希望她的出版,能对中国新闻事业史,香港、天津、重庆、桂林、汉口、上海等地区的新闻史,以及海内外华文新闻传播史的研究做一点贡献,起一点添砖加瓦的作用。
本书为“上海市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案例精选集”之一,作为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辅助读本,旨在广大教师积极探索、不断实践的基础上,努力推出一批学理说得透、事例讲得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