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基层文化队伍培训教材·公共图书馆系列:公共图书馆管理实务》从实务的角度,向公共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和管理者介绍公共图书馆管理的基本知识、内容、思路和技巧,内容包括概述、战略管理、资金管理、成本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用户管理等。
唐弢先生藏有许多新文学作家的重要作品,鲁迅、郭沫若、矛盾、巴金、老舍、曹禺、冰心、胡适、周作人、沈从文等人的作品几乎全有,而同一部作品的各种版本也多有收藏。唐弢先生的藏书可谓“精、足、早”。他是当之无愧的新文学版本收藏家。唐弢先生藏书还有一大特色,就是本很多。据不完全统计,他所藏本近600种,涉及巴金、茅盾、戈宝权、施蛰存、黄瓽、钱锺书、楼适夷、郑振铎、夏衍、张天翼、叶圣陶、曹禺、丁玲、赵家璧、骆宾基、傅雷、阿英、姚雪根、柯灵、辛笛等上百位知名作家。 本书选择贴近藏书家以书传情与审美心境的新视角,于其有特色有题字的封面、扉页或页,据原书版样彩色印刷,使读者能够走进历史风貌的原生态情境,感悟收藏所带来的美丽和温馨。
《全国基层文化队伍培训教材·公共图书馆系列: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案例》意在和公共图书馆馆员们共同分享同行的故事,以小见大,从中感悟从业乐趣和个中规律。所以,《全国基层文化队伍培训教材·公共图书馆系列: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案例》中多数案例都会从一个故事讲起,标题采取主副标题的形式,以增加可读性。每个案例的结构基本统一,分为正文、分析点评、资料来源三个部分。少数案例可能以某个案例为主,引申到同类案例,以丰富内容,扩大视野。
本《报告》由中国图书馆学会、国家图书馆组织编纂,反映2006年度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基本情况。全书分综合报告和分报告两部分。其中分报告涉及国家图书馆、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专业图书馆、党校图书馆等不同系统的图书馆。
《数字资源检索与利用(文科类)》由尤建忠编著,本教材编写以实际操作为主,在各个数字资源介绍中,侧重检索的实用技术。《数字资源检索与利用(文科类)》内容包括信息检索的相关理论和数字资源的基本知识,数字资源检索实践(期刊数据库、数字图书馆和网络资源的使用),数字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相关问题(数字资源检索策略,数字资源应用实例,数字资源应用中的学术规范,论文抄袭,以及本科毕业论文格式规范)。
结合院校教学和社会培训特点,将平面设计分为若干模块,如封面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宣传单设计等等,每个模块安排若干实例讲解,所有实例均来源于作者的实际工作实践,保证实用性和原创性,以制作思路+制作流程图+制作步骤+专家提醒+课后训练的写作思路,尽量将实例讲细讲透,让人学有所得。全书分为11章,其中范例“开门见喜、健康、神奇巧手、瓜果节、Spring、LOVEYOU”介绍文字特效设计;范例“圆角矩形按钮、圆形按钮、导航按钮”介绍按钮设计;范例“卡通少女、卡通角色、苹果、装饰画-鱼”介绍了绘画技巧;范例“条形图案、对称图案、衣服图案”介绍了图案设计;范例“对讲机、化妆瓶”介绍了工业产品造型设计;范例“标志设计、挂牌设计、挂旗设计、桌面旗设计、路牌设计、路灯牌设计、店面设计”介绍CI视觉设计;范例“卷
本书在《微博监测月报》基础上,对新浪和腾讯微博权威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我国公共图书馆微博运作中出现的问题,并对我国公共图书馆微博服务提出建议。
《民国学术文化名著:中国目录学史》是近代以来部以《中国目录学史》命名,全面、系统研究中国目录学发展历史的学术著作,是了解、研究中国目录学史的参考书。作者认为,在中国目录学发展史上,“时代之精神殆无特别之差异”。因此,该书不以时代为序,而分叙论、溯源、分类、体质、校雠、史志、宗教目录、专科目录、特种目录、结论等篇,通古今而直述,使其源流毕具,一览无余,颇具现代学科理论建设的气象。其谋篇布局采用主题分述法,极富特色,颇为新颖,没有落入一般专史写作的俗套。应该说这是一部别具匠心的学术佳作。 《民国学术文化名著:中国目录学史》详尽阐述了中国目录学的产生与发展,并概括叙述了20世纪30年代西方图书分类编目理论传人中国以后中国目录学发生的变化。全书贯穿着作者的目录学观点,即认为目录学
《现代信息检索实用教程(第2版)》以全新的视角,整合了信息素质教育、各类信息检索方法、网络信息检索方法和技巧、学术论文撰写、信息综合运用和科技查新方法等方面的内容。系统说明了现代信息检索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书中精选了大量的样例、网页样图,介绍了各类信息检索工具的编排、组织规则和使用方法,电子文献信息检索技术,国内外著名题录或文摘数据库、引文数据库、全文数据库的特点以及使用方法,学术论文的撰写方法等。本书以全新的方式逐章编列了实验题、思考题,并指出要点。本书融理论、方法、实践于一体,对提升读者的信息素质,培养终身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激发创新意识,提高信息检索与利用的能力和自身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现代信息检索实用教程(第2版)》可作为高等院校信息检索与论文写作课程
来新夏编著的《古典目录学浅说/大家小书》简要地介绍了目录学的兴起、类别、体制、作用,发展脉络,以及相关学科的关系,后谈古典目录学的研究趋势。逻辑清晰、深入浅出地叙述了目录学的一些基本常识以及作者的研究心得。读者借此还可以了解关于书籍的文化史以及历代藏书家的风貌。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由北京隆昌伟业印刷有限公司印刷,新华书店经销,2015年12月第1版,2015年12月北京第1次印刷。主要内容包括:研究综述与理论回顾、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体系、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目标、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相关理论等。
公共图书馆的所有业务活动,几乎都可以归纳到两个部分:资源建设和利用各种资源而开展的各项服务活动。因此,资源建设构成了公共图书馆一切服务活动的基本的条件,而搜集和整理各种资源,开展各种各样的服务活动,才能实现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功能。 杨玉麟、屈义华编著的这本《公共图书馆资源建设与服务》重点讲授公共图书馆各种信息资源的搜集方法、整理方法,同时介绍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内容与服务方式,传递先进的图书馆服务理念和方法,强调公共图书馆资源建设与服务活动的规范。 《公共图书馆资源建设与服务》内容共分为六章。概述部分阐述了“公共图书馆资源”的内涵,将其界定为相对狭义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并着重介绍了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类型与特征以及图书馆服务理念。在此基础上,从文献资源和数字资源两个类型、从理论与
本标准是地震行业标准。标准号为DB/T 56—2013,2013年12月27日发布,2014年05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按照GB/T 1 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地震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地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25)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地震局、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江西省地震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梁凯利等。 本标准遵循ISO 5963:1985文献工作 ── 文献审读、主题分析与选定标引词的方法(ISO 5963:1985 Documentation — Methods for examining documents, determining their subjects, and selecting indexing terms)的基本原则,确定了《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地震学专业分类表》在文献分类标引中的若干规则
数字图书馆特色资源是各馆独特的数字文献资源,是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重要内容。由陈维所*的《数字图书馆特色资源共享与服务研究》分8个章节,主要介绍了数字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内容、方法、原则;国内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数字特色资源建设现状;特色资源共建共享原则、策略及实证分析;数字资源特色服务途径、内容及典型案例;特色资源建设的版权问题;国外数字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及特色服务;移动图书馆与移动服务,移动图书馆建设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