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四编,从古籍实体的保存性整理、古籍文本的复原性整理、古籍语义的阐释性整理、古籍内容的组织性整理四个方向入手,首先全面讲述古籍的聚散与采访、古籍的典藏与修复的理论知识,再对古籍的版本、古籍的校勘、古籍的辨伪、古籍的辑佚等古籍整理内容进行讲解,后面深入古籍语义的整理内容,比如古籍的标点、古籍的注释到古籍的翻译等专业知识,同时本书立足于图书馆学专业,对古籍的编目、古籍的编纂以及古籍的数字化整理进行论述。
本书精选自科学网图谋博客的图书馆学随笔,共分为四辑:“学海泛舟”“图林漫步”“闲情偶记”“圕人堂梦想与实践”。本书内容与图书馆业界、图书馆学界的发展密切关联,多是独立观察、经过思考或分析、有感而发的学术随笔。其中相当一部分随笔是对图书馆界人或事的真实记载,蕴含许多鲜为人知的细节。本书力求精炼且有趣、有味、有用,可作为图书馆学相关研究人员和图书馆从业人员参考用书。
同行评议是靠前外科学评价采用的主要方法,也是科学共同体内部的民主决策,而同行评议专家的来源和遴选却直接关系到同行评议结果的公平、公正与质量。本书以科学评价的外部执行者的视角——科学计量,研究科学评价的内部执行者——同行评议专家;以科学计量作为研究方法,从科学共同体的外部视角,客观地审视和判定“科学共同体”,因而将同行评议自身的不足和弊端减至大力度优惠,科学地解决了同行评议专家的遴选问题。
《机构知识库构建指南/北京大学图书馆研究支持服务探索与实践丛书》调研和分享了 机构知识库的建设经验和成功案例,并基于编著者多年的研究和实践经验,对机构知识库的缘起、概念、发展历程、开放获取政策制定、软件平台选择和构建等内容作了全面介绍,力图为 同行提供从理论到实践的全面建议和参考。
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 半坡文明,古蜀王都,丝路重镇,千年港城……本书带你走进 一级博物馆,感受丰厚的历史积淀和多彩的地域文化。 腹底铭文 出现“中国”一词的何尊,瑰玮雄奇的青铜神树,光彩动人的五代秘色瓷莲花碗,清雅意趣的元青花“四爱图”梅瓶……250余幅精美稀见文物图,展现中华文化之美,诉说文明流淌的故事。
本书研究了美国艺术博物馆、理事会制度的发展历程、基本内容、内部机制,理事会制度背后的政治体制、社会文化、政策制度、经济发展、管理技术环境。深入探究了理事会制度在美国成功运行的根源,总结了理事会制度的效用及问题,提出了构建博物馆理事会制度的中国路径。对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机构主管部门负责人,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化艺术机构管理者、工作者等均大有裨益。
本书是一本 的图书馆学入门读物。本书共分十章,在书中列出了十个问题:1.图书馆学是不是一门科学?2.图书馆学到底研究什么以及范围多大?3.学了图书馆学对我们有什么用处?4.图书馆学是怎样产生和发展起来的?5.图书馆学的大家和重要思想有哪些?6.图书馆学有哪些主要研究方法?7.书籍的发展和未来的命运是怎样的?8.图书馆的发展和今后的命运是怎样的?9.图书馆员是不是一种有前景的职业?10.未来图书馆学发展趋势与研究重点是什么?全书围绕着这十个问题来讨论。
该书为本人主持的河南省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四个一批”人才项目结项成果。全书共4章,系统研究了媒介融合时代我国教育出版、专业出版、大众出版三大版块的数字化转型策略。 章主要运用媒介融合理论,从传播者、讯息、媒介、受传者与传播效果五方面分析我国图书出版业的现状、面临的问题、数字化转型的策略。第二章以教育出版数字化转型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在媒介融合时代,教育出版数字化转型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在资本、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多方面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提出转型策略。第三章以专业图书出版数字化转型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在数字化浪潮的冲击下,专业图书出版数字化转型的优势和劣势、机遇与挑战,从平台建设、技术渠道、盈利模式、品牌营销、人才培养等方面对我国专业图书出版数字
本书旨在做好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和创新服务的研究工作,完善现代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体系。主要内容包括信息资源建设概论、图书馆传统文献资源建设、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建设、图书馆特色信息资源建设、数字图书馆与馆藏数据库建设、图书馆馆藏信息资源的组织管理、图书馆信息资源评价、图书馆文献流通服务、图书馆特殊人群服务、互联网+背景下的图书馆创新服务等。本书在撰写过程中广泛吸收了 外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和创新服务的相关理论、技术特点、管理规划等。
本书在系统梳理 外图书馆用户权利义务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阐述了公共图书馆用户权利义务规范的理论基础,确立了公共图书馆用户权利义务规范配置的评价指标体系,调查分析了美国、我国各地区公共图书馆用户权利义务规范配置的现状,指明了我国公共图书馆用户权利义务规范配置的方向, 从动力、整合、激励、控制和保障等角度构建了公共图书馆用户权利义务规范配置的运行机制。本书既可以为公共图书馆法的修订和完善提供借鉴,也可以为公共图书馆制定用户权利义务规范提供参照,还可以作为高等学校图书馆学专业的教学参考书,以及图书情报机构管理者和业务工作者的进修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