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历程是漫长的,从受孕到婴儿,从儿童到青少年,从中年到老年,这些阶段有什么样的特点?我们应该怎么认识这些阶段的特点?《发展心理学 人的毕生发展》(第6版)全面讲述了人类各个时期的生理、认知发展以及人格发展的特征,是一部详细研究人的毕生发展的鸿篇巨著。 作者在这本书中按时间顺序概述了人类从受孕到死亡的全部发展过程,包括产前时期、婴儿期和学步期、学前期、儿童中期、青春期、成年早期、成年中期、成年晚期,探讨了各个时期发展的经典的和*的观点、概念和理论。作为发展心理学专业教材,这本书可以使学习者全面了解发展心理学这门基础学科。 这本书也适合所有关注人的发展的读者,可以使读者了解人类各个阶段发展的特点,从毕生发展的视角看待自己、子女、父母,看待人类和这个世界。
林崇德教授用心修订《发展心理学》,他结合自己*的理论观点与实践成果,在首版的基础上增加了不少前沿研究成果,让这部经典著作再次焕发光芒。此书的结构体例乃发展心理学教材之典范。全书十章共分为两个部分,前两章是*部分,研究发展原理,并评价诸多心理学派关于心理发展规律的理论;后八章为第二部分,系统地论述个体心理各个发展时期的特征。由于发展心理学研究发展心理的原理和研究各年龄阶段心理特征是相互交叉的,因此,前两章也涉及各年龄阶段心理特征的问题,后八章在讨论每个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特征时,也作了一定的理论阐述。
《毕生发展心理学(第2版高等院校通识教育系列教材)》是2005年出版的《毕生发展与教育》一书的修订版,共9章,主要内容包括:发展与毕生发展,毕生发展理论,生命的起始,生理、运动和感知觉、语言、认知、智力、情绪、性和性别、道德和社会性发展,以及家庭与教育方式,学校、职业与社会,生命的终结等。 本次修订,《毕生发展心理学(第2版高等院校通识教育系列教材)》作者着重强调了教材的针对性、新颖性、深入性,提高了教材的说理性。
人们的道德判断是基于个人对道德的不同认识、对道德标准的个性化理解而形成的。根据美国道德心理学家劳伦斯·科尔伯格的研究表明,各种不同的道德判断是处于人类道德发展的整体结构中的。他称这个有阶段的、有序的、严密的整体结构为道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成为很多国家和地区制定、设计学校道德教育计划以及编写各级学校道德教育教材和指导手册的依据,并对美国学校道德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关于此理论的详细介绍现已译成《道德发展心理学—道德阶段的本质与确证》一书,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作为一名道德心理学家、教育家和倡导者,科尔伯格将心理学的研究与哲学观点联系起来,整个研究过程遵循着“心理学理论—教育实践—哲学反思”的逻辑顺序,但其理论体系是遵循着“哲学思考—心理学理
应该说是我在系统讲授发展心理学这门课程以后才越来越发现这本教材的有趣性和实用性。我上博士时的专业方向偏向比较心理学。虽然之前也做过一些儿童的研究,知道个体发生视角的儿童研究和种系发生视角的动物研究在关注的主题和研究方法上有相通的地方,但对整个学科发展和方向的了解和领会非常有限。 2002年,当我接手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发展心理学这门主干课程的讲授工作后,考虑选用教材是项任务。当时,我先把国内能够找到的教材、著作和相关译著浏览了一遍,同时通过我在国外的学生和同行了解国外大学心理学系本科使用的相关教材。首先我们确定了课程应包括毕生发展的内容,在以主题为线索还是以年龄为线索的选择中,我们权衡讲授各个环节的安排和节奏,终采用年龄为线索。 国外的教材大都图文并茂,色彩绚丽。当时我得到了。Feld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