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内容基于中国心理学会2018年发布的《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守则(第二版)》,以介绍该文件总则和各章要点为主,逐条解读重点条款,并辅以案例加以讨论和分析,每章结尾处设有小结(帮助读者回顾本章重点内容)、思考题(引发读者对本章内容做进一步思考)和参考文献(列出本章引用的重要及经典文献,供有需要的读者查询参考)。 具体内容包括总则、专业关系、知情同意、隐私权与保密性、专业胜任力和专业责任、心理测量与评估、教学培训与督导、研究和发表、远程专业工作(网络/电话咨询)、媒体沟通与合作、伦理问题处理,以及伦理决策。
人类是怎样认识世界的?人类世界观是怎样形成的?张振学著的《欲望的世界(欲望与认知心理学)》以认知神经科学为基础,以人类认识过程和认识层次的基本理论模型为主线,根据欲望与认知之间所存在的共轭性递升关系,建立并论证了人类欲望层次与认知层次同步共轭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本书还进一步阐述了欲望层次与人生境界之间所存在的联动与循环关系以及同梯度俯仰效应,从而为我们解读人生所遇到的各类问题提供了独出机杼的理论指南和考察视角。
《20世纪东方文学与中国文学》着眼于对20世纪东方文学与中国文学的关系进行全面梳理和科学评析,既有对整个20世纪的纵向梳理,又有涵盖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北非等整个东方范围的横向剖析;既有立足于中国文学与东方文学关系的宏观立论,又有针对文学流派、作家作品间相互影响的微观探析。本书注重学术性、知识性和可读性的统一,除供东方文学研究者参考外,可作为高校东方文学交流史的教材,也可供对东方文学感兴趣的广大读者阅读。
张振学著的这本《欲望的世界(欲望与意识心理学)》将“人类意识是怎样产生的”这一古老而常新的哲学问题转换到物理学的科学视角上进行考察和研究,通过对宇宙层次、神经反应层次、意识层次以及神经系统必然存在的信息循环关系的探讨,揭示了欲望对意识的深层次驱动作用和能量性相互转化原理,以及灵魂与意识的后天性特征,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信息、知识、表象、语言、智慧等内容在搭建人类自我人格结构、搭建意识层次反应结构、搭建主观精神世界等方面的转换机理、演绎规律、形成过程及其相互关系,为我们科学地认识宇宙、认识自我、认识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提供了一个高屋建瓴的观照视角和别具只眼的理论探索路径。
沙盘游戏是由瑞士荣格心理分析学者多拉?卡尔夫创立的心理分析技术。作为一种非语言的心理咨询治疗技术,沙盘游戏被广泛应用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辅导)中,是目前 上 的能有效促进中小学生心理成长、纾缓心理压力、解除心理矛盾的一种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辅导)与心理治疗的工具。目前沙盘游戏日益普及,我国许多高校及中小学心理咨询(辅导)室已把沙盘作为标配心理器械。 本书共有七章,包括沙盘游戏的前世今生、相关理论、操作技术、分析技术,沙盘游戏室的基本设置等。本书还从实践的角度对心理教师如何操作沙盘游戏做了全面的介绍,可作为学校心理咨询(辅导)室的 书目。
《诗经》讲义十二篇,大体写于民国十七年是二月,系傅斯年1928年在中山任教期间所留下的讲稿,是近代《诗经》研究史上一部重要并具有典型性的著作,呈现了作者所带有的鲜明时代性的研究方法、理念和内容。该书为傅斯年《诗经》研究的部分,以叙录《诗经》诸篇为主。
《灵魂之旅》主要针对上世纪90年代中国文学创作展开言论。作者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从哲学家的角度,依据严谨缜密的人学理论基础,对十四个作家展开了严格而生动的文本解读。展现出这些作家及其笔下文学人物的心路历程。
“世界华文文学研究文库”将以系统性、专业性的编选形式,成就华文文学研究领域的大典。其意义,一是展示中国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的整体性学术成果;二是抢救已故学人的研究力作;三是弥补此一研究领域的空缺,以新视界做出新的开拓;四是凸显典藏性,有较高的历史价值与人文价值。
对于“新时期”急遽嬗变的中国当代小说的创作而言,如何认识悲剧的特质,如何将人性与美学的判断充分结合,提炼出一种更具整体性视野的“问题”的脉络,一种将“过去”与“现在”尽力打通的开放性视角,无疑是值得深究的重要命题。毕竟,任何时代文学、文化的健康发展,都离不开悲剧意识的支撑与维系。 本书以宏观与微观结合的方式,把对具体的小说文本的观照,纳入文学史整体的脉络中,对中国“新时期”小说的悲剧现象与悲剧意识进行较为系统的探讨;以东西方悲剧美学为理论依托,试图感性的梳理以及纯粹的审美观照,建构一种能够作为当代文学价值判断依据的理论视角,旨在对“悲剧意识和中国当代文学”这一课题研究有所推动。
《当前文学症候分析》为丛书之一,对当前文学症候作了深入的分析。“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与批评书系”,选择了有代表性的当代十三位评论家的作品,这些集子都是他们在自己文学研究与批评作品中挑选出来的。无疑,这套规模相当的文学研究与批评丛书,不仅仅是这些批评家自己的成果,也代表了当今文坛批评界的水准,同时它又以不同的个人风格闪烁着这些批评家们独立的睿智光芒。
张振学著的这本《欲望的世界(欲望与精神心理学)》从人类欲望产生的生理结构入手,阐述了人体生理系统与欲望系统之间所存在的内在对应关系,总结了人类十大基本欲望属类。同时本书还依据欲望系统理论和欲望层次理论构建了逐层递升的人类欲望塔(亦称人类精神塔),描绘了人类自我意识成长、精神世界形成与发展的全景式路线图,并由此建立了主客观两个世界的奇点理论和人类世界观形成理论,揭示了宇宙的功能性存在意义,而且还从多个视角论证了欲望是人类精神宇宙的*推动力的崭新命题,深刻解读了宇宙客观意志与人类主观意志的深层次演绎关系和转化原理。
这是一部关于剧作家田纳西·威廉斯研究的博士论文专著。田纳西·威廉斯是美国戏剧 重要的戏剧家之一,本书以大量史料和他的剧作为基础,通过回顾他的人生历程,找寻不同时期的剧作在戏剧手法技巧方面的差异与联系,梳理出一条贯穿始终的“异质”风格主线,从而揭示了田纳西·威廉斯信守一生的艺术精神。本书作者从整体性的视角出发,对田纳西·威廉斯的人生及其剧作进行分析,并对其剧作价值作出判断,从而为其他学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文学批评实践教程》着眼于教学实际,针对文学专业学生比较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而批评实践不足的现状,精选20世纪以来的批评理论14种,包括形式主义批评、新批评、精神分析批评、结构主义批评、叙事学批评、存在主义批评、形象学批评、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女性主义批评、解构批评、新历史主义批评、后殖民批评、文化批评、生态批评等。全书从基本理论与批评实践两个方面组织内容,理论介绍系统、简明、容易理解,批评方法具体、实用、具有可操作性,作品解读典型、独到、可读性强。《文学批评实践教程》的目的是加强本科生批评和解读文学作品的能力,力争使本科生通过本教程的学习,能够把握基本的批评方法和实际的批评技能,运用本教程所介绍的理论与方法解读具体的文学作品。《文学批评实践教程》适合于高校文学专业本科生使用,也适
心理测量学是心理学范畴中对我们日常生活影响优选的一个课题。各种测试和评估在现代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上学、工作到银行贷款,无所不在。心理测量学是一门关于如何令这些测试和评估达到优选质量的科学。《
《珞珈语言文学学术丛书:中国诗学及汉语诗性研究散论》分为三辑:辑“传统诗学的文化心理探源”,从中国传统诗学的本文阐释观念,以及“诗言志”说、“境界”说、“气象”说、“遇合”说等独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诗学观念入手,发掘中国传统诗学中隐含的深层文化心理内涵,揭示中国传统诗学在世界诗学史上独树一帜的文化心理根源。第二辑“现代诗学中几个理论问题的思考”,着眼于文化变迁带来的现代诗学建构所必须面对的重要理论课题,如“什么是艺术/文学”、“高新技术时代经典艺术的命运”、“视觉文化时代文学阅读的审美意义”等,侧重从西方诗学中汲取养分,为促进中国现代诗学的发展提供借鉴。第三辑“汉语诗性及相关理论问题的考察”,顺应现代诗学研究语言转向、文化转向的发展趋势,深入考察了汉语、汉字的文化特性,具体
《明代哲学的本质》是冈田名著上下卷《宋明哲学的本质》的下卷,收集了冈田四十多岁到五十多岁所谓学术全盛时期的明代哲学研究的12篇论文,篇篇珠玉,展示了冈田阳明学研究的高峰。
本书是作者在其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主要考察韩孟诗派作为一个文学群体在中唐至近代的接受状况,大致从效果史、阐释评论史、创作影响史等几条线索入手,分析其群体意识、文学观念、诗美特质的形成和流变过程,努力揭示深层的接受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