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理治疗领域,认知行为疗法以其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成为全球心理专业人士学习的基石。现在,这本经过重大修订的教科书,携超过50%的全新内容,再次引领我们深入探索认知行为疗法的精髓。 朱迪丝 S. 贝克(Judith S. Beck)博士作为该领域的领军人物,将她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深刻的洞察力凝聚成文字 向我们展示了如何与患者建立联系,如何发展出坚实的个案概念化,如何规划个性化治疗,如何构建会谈结构,以及如何实施核心的认知、行为和体验式技术等。 无论是对于认知行为疗法的初学者,还是对于经验丰富的临床工作者,这本书都值得一读再读。
《如何养育多动症孩子:给父母的全面指南(原著第四版)》是一本关于养育多动症孩子的全面指南,系统地阐述了多动症孩子的方方面面。 《如何养育多动症孩子:给父母的全面指南(原著第四版)》分为四个部分,第1部分向读者介绍了多动症的基础知识:什么是多动症,多动症的成因是什么(以及什么不会引发多动症),以及这些信息对于治疗多动症的价值。同时,读者还将了解,对于多动症孩子应该持有怎样的合理期待;随着多动症孩子日渐长大,家长会遇到哪些问题,以及孩子患有多动症会对家庭造成哪些典型影响。 第二部分旨在帮助读者成为一名有执行力的家长,包括如何寻求专业评估,如何面对多动症诊断;养育成功的多动症孩子的12条原则,为家长应对家庭中的日常挑战构建坚实的框架;帮助父母应对个人压力,在经年累月照顾多动症孩子的过
自从2006年9月《罗杰斯心理治疗 经典个案及专家点评》*次出版以来,它陪着我们走过了八个年头。在这八年中,它一直受到读者的广泛好评和赞誉。本书不仅有罗杰斯心理治疗过程的完整记录(许多经典个案为首次公开发表),还有其他心理治疗学派的专家们对这些个案的点评。本书将使新一代心理治疗师领悟到真正的罗杰斯治疗,以及这些治疗方法的重要意义,使罗杰斯的思想在心理治疗领域得到继承和发展。在此软精装版本中,我们对译文重新进行了校正,修改了错误疏漏之处,同时从阅读的舒适度考虑,对本版的排版重新进行了设计,希望本书能以更好的品质面对读者。 对于从事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的专业人士来说,本书是一本不可不读的经典之作。对于选修心理学的学生和接受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训练的学员来说,阅读本书就如同上了十堂临床心理治疗
苏格拉底式提问(也称引导发现)是认知行为治疗的关键技术。本书介绍了在心理咨询与治疗中使用苏格拉底式提问的四步模型,即聚焦关键内容、现象学理解、 合作式好奇以及总结和整合。这一模型从不同的疗法和理论取向中汲取养分,灵活而广泛适用,可用于在不同情境中处理根深蒂固的信念。 书中包含丰富案例和大量工作表,并且提出了使用苏格拉底式提问时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为读者提供清晰明确的指导。对于渴望学习、精进或教授苏格拉底式提问技术的治疗师和培训师,本书是重要的教材和临床参考资料。
全书系统阐述了11种心理咨询与治疗理论及其对应的治疗方法。针对露丝这一虚拟案例,本书深入探讨了每种理论的基本假设,解析了每种治疗方法的目标和过程,通过多位治疗师和来访者的对话清晰地再现了每种治疗方法的细节,是一本理论性和实践性俱佳的优秀著作。
这本广受欢迎的认知行为疗法入门教材已经帮助众多学生和新手治疗师培养了面对临床实践的技能和信心。从初次联系和评估,到个案概念化、制订治疗计划、干预以及结束,《认知行为疗法 新手治疗师实践指南》(原著第三版)展现了认知行为治疗的全程,让读者在每个阶段都能得到指导,学会发展强有力的治疗关系,应对其中的难点。本书还讨论了诸如保密、知情同意、保存记录和撰写报告等具体问题,以及如何限度地利用督导来获得专业的成长。 本书始终致力于反映当前研究的进展,采用了更加现实、复杂的案例来展现治疗实践中的真实情境,并且特别关注了数字技术的临床和伦理影响。另有两个新的章节涉及面对不同文化背景的来访者以及儿童和家庭时,新手治疗师常见的焦虑,进而提供了指导性建议。
《心理治疗师之路(原著第六版)》是美国著名心理治疗师杰弗里 A. 科特勒的代表作,分享了其40多年从业经历中的亲身体验,并结合对大量心理治疗师的访谈,探讨了从业者在临床实践中面临的诸多议题和挑战,包括这份职业固有的风险、专业发展与个人成长、如何面对失败和不完美、预防职业倦怠与自我照顾、如何适应新技术等。作者执笔真诚坦率,行文生动诙谐,令人捧腹之余启发深思。不论是对于想了解心理咨询行业的学生、新手咨询师和来访者,还是已经有充分经验的助人者,本书都不失为一部常读常新的 执业之路探索指南 。
《家庭舞蹈1:从家庭系统看个人行为》中的家庭治疗案例侧重 从家庭系统看个人行为 这一主题,具体包括 不听话的女儿 少年十五十六时 来讨债的儿子 家庭的舞台剧 家庭内的谋杀 塔里的小公主 非洲紫罗兰 汉堡论剑 满载的空船 未完成交响曲 等。 《家庭舞蹈2:从童话世界开始》在分析家庭治疗案例时,用到很多 童话世界 中的故事与伦理,具体包括 小飞侠症状 向孩子下手的色魔 东方与西方 犹太人遇着佛 金刚的眼泪 结婚可怕 乐在不工作 天才儿童的烦恼 长大了的黄蓉 南非老妇的一票 等。 《家庭舞蹈3:家的万花筒》副标题取自*篇的篇名,其中的家庭治疗案例侧重于多维度多角度探讨家庭问题,如 婚姻不是两个人的事 无过分手 活着便精彩 毕加索的女人 不停洗手的孩子 虎父多犬子 婚姻一课 家庭谈判 吞钉的孩子 打老婆的男人 等。 《家
格式塔疗法是一种遵循整体论的整合疗法,它吸收并整合了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现象学与存在主义、整体论与场论、禅宗与东方哲学等诸多流派的理论与技术,并将它们交融为一个新的整体。格式塔疗法将来访者的体验放在首位,通过培养来访者对自身和环境的觉察能力治愈来访者,并促进其成长。作为一门整合性的咨询技术,格式塔疗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家庭关系、压力管理、人际沟通、个人成长与团队建设等众多领域,其强大的治疗效力吸引了大批学习者。 本书作者基于近 30 年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将与格式塔疗法相关的各项内容囊括在本书中。全书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格式塔疗法的相关理论进行了全面介绍;第二部分重点讲授了格式塔疗法的基本功;第三部分介绍了格式塔疗法在此时此地的运用;第四部分讲述了如何将格式塔疗法的理论运用在
父母工作被认为对务实及有效的儿童和青少年分析做出了实质性贡献。这本案例集汇聚了世界各地四十位精神分析师的声音,介绍了当代关于是否以及如何与父母一起工作的诸多不同观点。书中的案例包含递进的发展阶段(学龄前期、学龄期、学龄后期、青少年初期、青少年中期、青少年后期、成年初显期)、众多的问题类型、多种多样的设置、类型各异的工作对象。通过临床案例、经验丰富的儿童和青少年分析师的评论以及本书主编的反思,阐述和探讨了动力性同步父母工作模式中提出的观点。
拉康精神分析在法国乃至全球的心理学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力。本书作者达妮埃尔 布里约(Dani le Brillaud)曾是拉康的嫡传弟子马赛尔 切尔马克的学生。在切尔马克的建议下,布里约女士提议举办了 拉康精神分析入门研讨班 ,而这个研讨班正是本书的缘起。本书就像一门介绍性教程一样,为拉康学派的学生和初学者提供了一个清晰且详细的入门指南。 《拉康精神分析的临床概念化》从一些临床案例出发(正如本书各章标题所呈现的那样,每章都有一个或几个主要案例),然后反复穿梭于临床与理论之间,以表明二者的运作缺一不可。因为 我们需要精神分析的理论来阅读那些临床图景,但也恰恰是从这些临床图景出发,精神分析的理论才得以被制作出来 。 书里也包含了对拉康《著作集》文本的临床解读。作者遵循拉康将精神结构划分作精神病、神经症和性倒错
过去几十年来,本书都是团体心理治疗领域的标准教科书。在这本全面更新的第6版中,欧文 亚隆与默林 莱兹克兹整合了该领域的新近研究成果,以及他们的临床智慧与专业知识。每一个章节都进行了修订,并增加了网络心理治疗团体、现代分析与关系取向、人际神经生物学、基于量化评估的治疗、文化与多样性、心理创伤和针对各类临床人群的团体治疗等新内容。 本书的第1 4章阐述了团体治疗中的疗效因子,以及基于这些疗效因子的团体心理治疗方法;第5 7章讨论了团体带领者需要熟练掌握的治疗策略和治疗技术;第8 9章描述了团体治疗开始前需要完成的工作,从筛选团体成员、组建团体到开展入组会谈;第10 12章聚焦于团体的发展,从团体的首次会谈到团体的高级阶段,以及常见的治疗难题;第13章涵盖了团体治疗的特殊模式与辅助方法,包括如何收集团体的
从学龄前儿童到年龄较大的青少年,本书展示了不同年龄群体的适用评估技术,涵盖了几乎所有常见儿童问题的评估(广泛性发育障碍、边缘型人格、进食障碍、丧失与创伤、性侵害等),婴幼儿心智健康状况的评估,以及青少年和自伤高危群体的评估。 依托塔维斯托克诊所资深顾问级儿童和青少年治疗师们的丰富治疗经验,本书结合临床案例,细腻地详述了临床工作者如何在短时间内探索并澄清儿童与青少年的心智状态,家庭的结构和动力,家庭中各个成员的内在运作机制和在彼此心智中的位置,包括通过治疗室中的投射性认同所呈现出来的儿童或青少年的内在状况或者家庭运作模式;在这种个体探索性评估的过程中所汇集的资料,*终帮助临床工作者对被转介的儿童、青少年或家庭做出更为恰当的治疗计划、建议或安排。
本书介绍了如何将情绪障碍跨诊断治疗的统一方案应用于7 18岁儿童和青少年来访者,从而为应对各类焦虑障碍和心境障碍日益凸显的年轻化趋势,以及多种情绪障碍普遍存在共病的现象,提供了高效、灵活的认知行为取向视角。 本书以及配套的《儿童情绪障碍跨诊断治疗的统一方案 自助手册》和《青少年情绪障碍跨诊断治疗的统一方案 自助手册》,针对这两个年龄段来访者的心理发展特点开发了不同于成人的治疗模块,且为治疗师应该如何与家长开展工作提供了细致的指导。不但让来访者在治疗过程中受益良多,更能让治疗效果延续到治疗之外的日常生活中。
这是一本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咨询领域的经典之作。本书最初出版于1978年,面世之后,迅速受到全世界心理咨询师、教师等相关专业工作者的欢迎,随后维奥莉特 奥克兰德开始在世界各地演讲和授课。她开创的方法结合格式塔治疗理论和实践与各种表达性技巧,被称为 奥克兰德模式 。《开启孩子心灵的窗户: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咨询》自初次出版以来,至今已被翻译为16种语言在世界各地出版,奥克兰德的工作方法也因此在全球广为流传,影响了无数儿童心理咨询师。 《开启孩子心灵的窗户: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咨询》介绍了奥克兰德与儿童和青少年进行心理咨询工作的具体方法,描述了许多游戏和艺术治疗技巧,包括使用绘画、黏土、故事、布偶、沙盘等有效途径来帮助儿童和青少年接触与表达他们的情感,处理创伤及获得疗愈。本书还介绍了如何与具有不同特殊
厌学逃学、躁动不安、抑郁焦虑、自残自伤、身份危机......青少年期问题为何层出不穷?青少年内心到底发生着什么?青少年期是怎样的一个时期?如何能更顺利地渡过? 对于这些问题,在伦敦塔维斯托克临床中心青少年部工作的40多年里,儿童精神分析师玛戈 沃德尔形成了自己的答案。在《青少年期的内在故事》中,她描述道:青少年身处一个边缘位置,夹在两种状态之间 不再是儿童,但也还不是成年人; 早前的身份感消失了,但新的还没有形成 。青少年期实际上不是一个状态,而是一个过程:一个需要修通内分泌、躯体、心理、神经系统的变化,完成 蜕变 的发展过程。 沃德尔运用在精神分析和文学领域的深厚积累,从精神分析理论、临床实践和文学作品三个维度切入,以一种贴近经验的方式描绘出一个立体、鲜活而有质感的青少年的内在世界。她告诉我
《克莱因学派思想新辞典》分为 主要条目 和 一般条目 两个部分。主要条目共12条,尽可能按时间顺序排列,涵盖了克莱因学派的基本概念,这些概念最终源自弗洛伊德,而由克莱因进一步发展,并由她的继任者加以阐述,包括:无意识幻想、儿童分析、内部客体、偏执-分裂心位、抑郁心位、俄狄浦斯情结、投射性认同、超我、嫉毁、象征形成和病理性组织,以及最后的技术。一般条目共154条,按字母顺序排列,涵盖了为精神分析思维提供基石的无数概念。它们都与概念矩阵交叉引用,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
青少年人际心理治疗(Interpersonal Psychotherapy for Adolescents, IPT-A)是一种基于实证证据的心理治疗干预方法,能够帮助青少年认识到人际关系与当前症状之间的相关,并培养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本书是针对该疗法的综合指南,概述了该疗法的结构和技术,利用治疗室中的实际案例,说明了青少年和年轻成人来访者在治疗中表现出的问题的多样性。 本书的两位作者都拥有在临床实践和督导中运用人际关系疗法的丰富经验,且多年来从事与青少年有关的心理治疗工作。 通过阅读本书,读者能够系统学习IPT-A的理论和技术工具,添加到他们的临床技能中,或深化现有的IPT-A实践能力。
作者鲁迪 弗莫特按时间顺序将比昂的生平与作品分为两部分:转韵之前和转韵之后。转韵之前,比昂关注情感体验的加工,他称之为在知晓中的转化,或在K 中的转化;转韵之后,比昂转向对非表征层面的转化,即在O中的转化。在每一部分,弗莫特都首先阐述了比昂在对应阶段的人生经历,然后梳理并介绍了比昂在此阶段的重要作品与思想,以及比昂提出的大量极具想象力的概念。为了方便读者深入理解比昂思想的形成与转变,作者用专栏的形式补充了对比昂产生了影响的故事、人物、哲学观等。 《阅读比昂》可以作为阅读比昂作品的伴读读物,也可以作为学习比昂思想的入门书籍,或者在对比昂思想有过较多理解后的补充材料。虽然读者无法仅通过阅读此书就掌握比昂之思想,但是这本书一定可以助力读者潜入比昂的世界。
在临床工作中,与心理健康问题患者的首次访谈至关重要。作者詹姆斯 莫里森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结合与超过15 000名患者的互动,深入剖析了初始访谈中的关键要素。本书以简洁明了的对话式风格,通过大量对话示例和简短案例,引导我们逐步了解患者的当前症状、个人及家族病史、精神状态、行为风险等信息。本书还提供了关于如何在各种临床情境下选择策略、建立融洽关系、克服常见挑战及传达评估结果的指导。附录部分包含半结构化访谈指南等丰富的实用工具和参考资料,方便临床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参考和应用。 在DSM-5的基础上,本书为心理学、精神病学、社会工作、精神科护理和精神健康咨询等领域的学习者和临床工作者,提供了与成年患者进行有效临床评估访谈的完整框架。
《后现代关系督导案例解析:创造性疗愈行动与生活实践》分为三大部分,共九个案例。 第1部分是婚姻伴侣关系案例督导,包含五个案例,包括在婚姻关系中经历丈夫 殴打 的妻子、难以正式进入亲密关系的青年男性、因丈夫不做家务而陷入关系痛苦的妻子、婚姻中与妻子争吵不断的丈夫,以及因不满家庭关系而酗酒的丈夫。 第二部分是亲子关系案例督导,包含两个案例,包括因儿子沉迷玩手机而寻求咨询的母亲,以及因青春期儿子的教育和陪伴问题而寻求咨询的母亲。 第三部分是其他人际关系案例督导,包含两个案例,包括曾从事过十几份工作,因家庭压力需要重返工作岗位的男性来访者,以及一个针对政府部门的组织咨询案例。 《后现代关系督导案例解析:创造性疗愈行动与生活实践》适合不同水平的心理咨询师,也适合对后现代取向感兴趣的心理咨询师
当今心理咨询领域拥有丰富的治疗模型和方法,涉及个人、伴侣和家庭所面临的各种心理问题。如何把众多治疗理论和方法融会贯通并做出合理的治疗决策,无论对于心理咨询初学者和深造者,都是复杂而棘手的挑战。整合系统治疗是一套心理咨询的元构架,旨在回答如何用超越具体治疗模型的整合构架来系统地解决个人、伴侣和家庭的多样化问题。它鼓励聚焦且有效地解决问题,提倡持续地评估来访者及其关注点的生物心理社会维度,并提供了治疗决策蓝图来鼓励咨询师利用各种理论模型和有实证支持的治疗策略。 本书既可以为心理咨询学习者提供一个指导未来实践并促进终身学习的框架,也能启发成熟的咨询师和督导跳出既往经验、寻求更佳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