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团体辅导师的团体心理辅导实操指南。阐述了团体辅导、绘画心理团体辅导的概念、应用的技术及优缺点,并具体介绍了绘画心理团体辅导方案设计与实施的流程,将团体成员分为儿童青少年、成人、老年人三个大类,根据其不同需求进一步细分为47个辅导专题,提供了大量一线工作者团体辅导方案。本书适用于心理工作者、心理咨询师、大中小学教师、精神科医生护士、广大的家长朋友们以及绘画心理学爱好者。
过去几十年来,本书都是团体心理治疗领域的标准教科书。在这本全面更新的第6版中,欧文 亚隆与默林 莱兹克兹整合了该领域的新近研究成果,以及他们的临床智慧与专业知识。每一个章节都进行了修订,并增加了网络心理治疗团体、现代分析与关系取向、人际神经生物学、基于量化评估的治疗、文化与多样性、心理创伤和针对各类临床人群的团体治疗等新内容。 本书的第1 4章阐述了团体治疗中的疗效因子,以及基于这些疗效因子的团体心理治疗方法;第5 7章讨论了团体带领者需要熟练掌握的治疗策略和治疗技术;第8 9章描述了团体治疗开始前需要完成的工作,从筛选团体成员、组建团体到开展入组会谈;第10 12章聚焦于团体的发展,从团体的首次会谈到团体的高级阶段,以及常见的治疗难题;第13章涵盖了团体治疗的特殊模式与辅助方法,包括如何收集团体的
这是一部内容丰富、引人入胜的作品,一部集合了101项创造性心理干预措施的团体治疗案头书。一批享誉国际的权威专家言简意赅地阐述了团体治疗中的重要问题及难题,并从更广泛的范围去审视那些常常在团体中出现而有时却疏于处理的实例。本书兼具专业性和可读性,更可贵的是,充满温暖的人文关怀。 书中介绍的团体类型多种多样,包括:女性团体、儿童团体、青少年团体、老年团体、跨文化团体、移民团体、住院患者团体、退役军人团体、大团体等。 本书以清晰易懂的方式呈现101项行之有效的干预措施,包括: ?在团体中应用此时此地的技术; ?在团体中应用表达性治疗; ?在团体中使用正念训练; ?以诗歌投射技术开启团体对话; ?应用故事和隐喻的技术; ?在团体治疗中利用幽默感与动物; ?捕捉团体中的微表情; ?过渡性客体在团体中的应用; ?意象在
这是一部深入探讨团体心理咨询的著作。团体咨询是心理咨询专业工作的一种方式,与个人心理咨询相对。团体咨询不仅是一种有效率且经济的咨询方式,而且有其独特的治疗功能,是个人心理咨询无法达致的。 本书开篇两章 团体咨询的关键 组长本身的修养 团体咨询前的筹划工作 ,强调了心理咨询师本人和筹划工作的重要性。团体咨询的目标有三个层次,终极目标是个人的自我实现。团体动力是团体咨询的灵魂,这里指具有治疗与促进成长功能的因素。作者借助大量的团体咨询实例,详细分析了团体在不同阶段的特性,讨论了如何面对一些难以处理的组员,并介绍多种实用性强且可在团体中经常使用的练习。对于心理咨询专业的老师、学生,以及心理咨询行业的从业人员,这是一本入门***书。
作为一种助人方式,团体咨询因为单次可帮助的人数远多于个体咨询,有助于利用资源,所以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各种心理和社工机构、学校、医院的住院部和私人诊所等。《团体心理咨询理论与实践》从团体的发展历史开始,阐述了团体过程、有效带领的要素、团体工作的技术、团体工作的理论与伦理、团体工作的效能及其评估、困难成员及其应对方式,驳斥了现存的对团体工作的误解,列举了各种设置下的各种团体如何开展及其注意事项。 《团体心理咨询理论与实践》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紧密结合,并且落实到各种类型的团体中,让理论直接指导实践和应用。案例的呈现不仅是理论和技术的应用,也体现了团体过程及其效果,更呈现了如何在传统心理咨询和医院设置之外的其他机构、学校等组织背景下开展团体工作。《团体心理咨询理论与实践》可以作为
本书是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心理健康工作委员会主办的 本会团体心理咨询 社会工作继续教育单项专业技能培训指定用书,也可作为本会团体心理咨询知识的学习参考书。 本教材主要涉及心理咨询基础、心理咨询技能、个体心理服务、团体心理服务四个模块。按心理咨询内容划分,囊括婚恋咨询、亲子咨询、人际关系咨询、情绪管理咨询、老年人问题咨询等基本类型;按服务对象划分,则涵盖社区心理服务、企业心理服务、学校心理服务、医院心理服务等方方面面。
本书是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心理健康工作委员会主办的 本会团体心理咨询 社会工作继续教育单项专业技能培训指定用书,也可作为本会团体心理咨询知识的学习参考书。 本教材共四个模块,按照 总 分 的叙述模式,首先精讲心理学入门的基础知识,即心理学的基本内容及派别;再要略性地讲解心理学发展历史及本土性中国文化心理学;紧接着对团体心理咨询的发展历史及主要理论做了精要的分析;*后精解团体心理咨询的特点与咨询模式。本书以严谨清晰的脉络,层层递进,帮助读者由浅入深逐步掌握本会团体心理咨询的理论知识。
全书论述深入浅出,切中肯綮,书中介绍的应对死亡恐惧的各种观念生动具体,易懂易行。面对死亡的战栗经作者笔锋描过,顿时融为拂面春风,令读者不仅在文字上感受愉悦,在心灵上更是豁然开朗:“死亡虽是终点,但人生的意义却不会因此湮灭;死亡虽是宿命,但看待死亡的视角却可以让人们获得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