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隆庆六年初刻版《传习录》是后世《传习录》的母本,因未经后人妄改,拥有极高的专业性和珍藏价值,被已故哲学家陈荣捷先生称为 完备而可靠 的版本,是阳明心学的先选读本。 《传习录》是明代哲学宗师王阳明的论学语录和书信集,集中体现了阳明心学的核心观点,是了解阳明心学经典的入门书。 ◆心即理:行为准则其实就在我们每个人心中,遇到难题时与其劳神费心,不如去倾听内心原本的声音。 ◆致良知: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道德感和判断力,只不过被后天的习气和私欲所蒙蔽了;若能恢复并遵循本然的良知,就不难获得内心的安宁。
如何引导孩子养成好的习惯? 如何让孩子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 如何培养孩子的定力? 棍棒底下真能出孝子? 把孩子保护得太好了真的对吗? 到底要不要尊重孩子的选择? 中国人重家、重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本质上是做人教育,重在培养孩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全的人格。位列 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之一的曾国藩不仅一生重视家庭教育,更善于智慧地开展这一教育。钱穆对他的评价是 算得上是一个标准的教育家 ,《曾国藩家训》也被誉为 千古家训 之典范。 郦波集多载之思,通过 十字法 全面剖析曾国藩教子的智慧,从教育孩子到教育自己,从目标建立到内驱力赋能、从习惯养成到趣味生活,郦波带你从曾国藩的教育智慧里汲取精华,从内解决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教育难题,启迪父母纠正平时教育中的不当举措,让你的孩子走上成功之路。
本书对吕思勉主编的高等小学国文课本进行简体横排,保留了原书内容风格,并附有现代白话文翻译,对生字生词进行了注音和释义,力求让学生从中领略汉字和国学的传统底蕴,感受百年传承的务实教育,学习根植在民族血脉中的知识和胸怀,堪称目前*的课外读物。
《墨子》是先秦时期墨家学派的典籍,现存五十三篇,一般认为是由墨子的弟子及其后学在不同时期记述编纂而成。书中主要阐述了墨家的 兼爱 、 非攻 、 尚贤 、 尚同 、 非命 、 非乐 、 节葬 、 节用 等观点。墨家在战国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为 显学 。本次出版,为方便现代读者阅读,我们在对原文进行精心校对的基础上,又进行了详尽的注释和准确流畅的翻译。
《小窗幽记》儒道通俗读物,一名《醉古堂剑扫》,十二卷,格言警句类小品文。全书始于醒,终于倩,虽混迹尘中,却高视物外;在对浇漓世风的批判中,透露出哲人式的冷隽,其格言玲珑剔透,短小精美,促人警省,益人心智。本次出版,为方便现代读者阅读,我们在对原文进行精心校对的基础上,又进行了详尽的注释和准确流畅的翻译。
蝶恋花 京口得乡书1 雨后春容清更丽,只有离人,幽恨终难洗2。北固山前三面水3,碧琼梳拥青螺髻4。一纸乡书来万里,问我何年、真个成归计5。回首送春拚一醉6,东风吹破千行泪。 【注释】 1京口:即镇江。三国吴孙权曾在此建首府,称京城,首府迁至建业(今江苏南京)后,改称京口。 2幽恨:心中隐埋的怨悔。 3北固山:在镇江市北。《世说新语 言语》注引《南徐州记》: (京口)城西北有别岭入江,三面临水,高数十丈,号曰北固。 4 碧琼 句:碧琼,绿色的美玉,喻江水。梳拥,像梳子般梳理、簇拥。青螺髻,状似青螺的发髻,喻北固山。唐刘禹锡《望洞庭》: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唐雍陶《题君山》: 应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5真个:真的。个,语助。 6拚:心甘情愿,豁出去。 【解读】
本书是曹颖甫得意门生姜佐景毕生研究伤寒论的集大成之作,风格别致,为伤寒论注家从来所未有。姜佐景依现代科学方法,将伤寒论中240条原文重新编篡,均用特定标点符号重新句读,使读者对原文理解更清晰透彻;全书编写由浅人深、由简趋繁、系统条理,先录首要者,后集次要者。对许多疑难问题,或在“编者臆说”中直白地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在“难题趣辩”中展开公正讨论,或在“独家异见”中揭示前贤的见解以供读者研讨,或直接摆出问题以待高明。佐景先生亦十分重视经典中医的现代化,专门设立“中西汇通”栏目,对绝大多数条文进行了现代意义上的诠释,颇具启发性。相信读者必定会开卷有益。
徐式圭的《中国监察史略》介绍中国监察出现前的官吏状态,监察的由来、全盛、没落及复兴等。主要内容有未有监察以前的官吏状态,监察名称的沿革,监察成长的初期,魏晋监察的仅存,十六国监察拾零,监察的全盛时期,五代监察的没落,监察的复兴时代,都察院的监察时代,共和政治下的监察,谏义大夫,台谏的分和问题等。
明末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一书,是我国和世界科技目前一部有关农业和手工业技术的百科全书式的重要文献。共三卷十八篇,收录了农业、手工业等30多个行业、130多项生产技术,插图122幅。宋应星无论是对操作技术还是对工具本身都尽可能用数字进行准确的描述。本次约请中山大学杨维增教授在其已有著作的基础上进行修订,将其纳入“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出版,以帮助普通读者更好地阅读、理解这部古代科技名著。
《了凡四训》,是在社会上广泛流行的 本劝善书。该书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 立命之学 改过之法 积善之方 和 谦德之效 。《劝忍百箴》全书共收录 言之忍 色之忍 气之忍 将帅忍 宰相忍 等100条忍之道,涉及为官、治国、求学、处事、为人等各个方面,传达中国忍文化的深刻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