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它是由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孟子及其门人所著。《孟子》主要记载了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及其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孟子》也是语录体散文,但它比《论语》又有明显的发展。《论语》的文字简约、含蓄,《孟子》却有许多长篇大论,气势磅礴、议论尖锐、机智而雄辩。《孟子》是古典散文从章到篇的划时代的代表,它对后世的散文写作产生了深刻影响。 《孟子》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它是由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孟子及其门人所著。主要记载了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及其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本书呈现该著作的原文,且对文章要义进行了解说,最后还有译文,方便读者阅读理解。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据传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主要内容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阐述修身做人的准则,内容广博,门类杂多,涉及到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历史、祭祀、文艺、日常生活、历法、地理等诸多方面,集中体现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学和伦理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共二十卷四十九篇,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为“三礼”之一、“五经”之一,“十三经”之一。 自西汉郑玄作“注”后,《礼记》地位日升,至唐尊为“经”,宋代以后,位居“三礼”之首。其中《大学》、《中庸》、《礼运》等篇传诵较广,是古代科举教材,影响中国文化甚深。
戴圣编著的《礼记》是用散文写成的,本书是一部以儒家礼论为主的论文汇编。涉及孝道,说到了一些行孝的具体事项。其文学价值首先体现在对各种礼制进行阐述时,已经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文章;另外,有的篇章生动地描述了当时人们日常生活的言谈举止,有的以短小的故事阐明道理,有的风格气势磅礴,有的文字言简意赅,有的擅长心理活动的描写。
本书主要整理者为南通大学文学院教授万久富。 《礼记集说》名为“集说”,实际上其主体仍然是陈澔个人对《礼记》的注解,其特色是“不废汉唐注疏,兼采宋儒义理之说”,“承诸子之说而有所取舍”,“喜浅近之说”。堪称宋元人以义理注经的代表作之一。
《仪礼》是一部记载周代礼仪制度的经书。今作者汲取近三十年学术界相关研究成果,在尊重借鉴前人图谱的基础上重新绘制仪礼图,以解今人阅读之惑。本书为《新编仪礼图之方位图:宾礼卷》,《仪礼》中专言宾礼者凡三篇,即《士相见礼》、《聘礼》、《觐礼》,详细介绍古代诸侯朝见天子之礼,以及士和各级贵族互相拜访、以结友好之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