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中国文化名著《论语》全本的今注今译。内容包括:(1)解题。勾勒《论语》二十篇中每篇的主题思想,或阐明论述的几个问题,或分析孔子所持的观点,理清其内在的逻辑结构。(2)原文。每段摘录,并加以标点。(3)今泽。在忠于原著的前提下,用现代汉语加以直译。(4)注释。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对原文中难以理解的字、词作解释。(5)评述。先用一句话对每段原文的主旨加以概括,然后以作者的领会与见解为主,择善介绍古今注疏家的诠释。全书资料丰富,文句流畅,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是一部颇有学术价值的古籍读本。
暂无内容简介。。。。。。
《尚书》本单名《书》,是我国部较为可靠的史料汇编,由《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组成。春秋以来的传本,据《序》知为100篇,今传本58篇,其中有25篇为“伪古文”。《尚书》源流方面还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还需要我们作进一步的探讨。但不管怎样,《尚书》的史料及文化价值是客观存在的。所以我们认为,对《尚书》的研究,重点还是应该放在其文字的训读方面。就是说,得先真正读懂它。而只有真正读懂它,其源流方面的问题也和会最终考辨清楚。如果不能从文字上真正读懂它,而想确如其(指“古文”篇)编写年代,恐怕是不可能的。
本书是继《〈论语〉人物评传》《〈论语〉事件评述》之后的又一本研读《论语》工具书。全书继续坚持史学研究的方法,从《论语》中梳理出93个主题概念(命题),并将孔子相关言论集中起来进行评析。全书直接评析孔子
“四书”是儒家的四部经典,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其中《论语》、《孟子》是后人编撰的关于孔子、孟子言行的记录,《大学》、《中庸》则是《礼记》中的两篇。《四书集注》对后世影响 颇为深远,为其后的历代封建统治者所推崇。南宋宁宗时《论语集注》和《孟子集注》被列入学官。元、明、清三朝 是以其为学官的教科书,科举考试的标准答案,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统治思想。这套《四书章句》由南宋理学家朱熹编著,以竖排印刷方式,为你呈现原版内容。
《圣谕像解》为清早期新安画派版画之代表,有康熙二十年辛酉梁延年序、龚佳育序,内收版画二百四十八幅,实承明末徽派版画之遗风,纸墨明湛,品相亦佳。郑振铎称:“承宣堂刻的《圣论像解》卷帙甚巨,其人物形象十分典雅。”此书的出版价值亦在于新安画派的版画再现,展现中国文人笔墨下的想象力和艺术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