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两册,册总论中国经学的产生、发展及其流变过程,从先秦至两汉经学,直至宋、元、明经学及传授。第二册为《易》学专论,论述《易》之名称、作用、阅读方法、卦名释义等,以及《易》与文字、数学、科学、史学、政治学、伦理学、哲学、礼典之间的关系,并论述了其文词与音韵。
《青少年须知 中的计谋》编纂了《史记》中的计谋故事228个,分为治国理政、权谋心计、沙场谋略、智慧幽默四个版块,其中既有盗符窃兵、围魏救赵、毛遂自荐、卧薪藏胆、四面楚歌、背水列阵等正能量的智慧,也有沙丘之谋、指鹿为马、焚书坑儒等付能量的诡计,作者又根据自己的理解略加评析,对于读者了解历史、开阔视野很有帮助。
许辉的文学作品多以淮河流域为背景,他对淮河流域的历史文化有着丰富的体验和贴身的感受,同时,在数十年一以贯之的读书过程中,许辉对《老子》《庄子》《论语》《中庸》《大学》等中国古代典籍细细研读、悉心揣摩、思考体会、逐渐积累,这本《泗水边的 》就是作者数十年丰富独到的思考、体会和感悟的结晶。《泗水边的 》是许辉对儒家经典《论语》的个性化解读和阐释,书中的智言慧语俯拾皆是。“《老子》是天人之间的境界,《论语》是你我之间的对话”,寥寥数语,作者将儒道两家的独特和不同鲜明地展示出来。“理智地对待他人,冷静地处理事务,清醒地看待现实”,这是作者读到孔子约束自己的言论时发出的感慨。孔子针对不开化地域的言论,别出一格地说,只要君子去居住了,不开化的地方也就开化了,作者由此慨叹道:“这是典型的自
唐朝贞观初年,唐太宗李世民曾令谏官魏征及虞世南等,整理历代帝王治国资政史料,撷取六经、四史、诸子百家中有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精要,汇编成书。该书不仅是魏征向唐太宗进谏的重要理论依据,也是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的思想源泉和施政参考。《群书治要360》将《群书治要》的嘉言整理为六个大纲:君道、臣术、贵德、为政、敬慎、明辨,每个大纲中,又归纳了若干条目,对现代人的德行、修养、工作、学习、生活等都有着宝贵的指导和借鉴。本书为中文、阿拉伯文对照的形式。
本书适合青少年读者,从《山海经》中提炼了48个精怪,包括以风雨为食的烛龙、长着九个脑袋的相柳、没有脑袋却会唱歌跳舞的帝江、长着老虎身子却有九条尾巴的陆吾,等等。精怪一般长得像怪兽,但却拥有怪兽所不具备的奇异本领和智慧,相信它们会激发小朋友们的好奇心,增强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精美的彩图与趣味性十足的故事语言,两者结合,呈现给孩子具体的精怪形象,让孩子在图文中,真正爱上《山海经》,读懂《山海经》中的精怪,积累创作素材。
王国维先生书札,是王国维学术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早在1929年,乡贤陈乃乾先生即影印《观堂遗墨》,首次将王国维书札作为该书下册出版。嗣后因多种原因,王国维研究走入低谷。从上世纪80年代起,王学研究重新走向繁荣。1984年,由吴泽主编,刘寅生、袁英光编辑的《王国维全集。书信》出版,无疑为王学研究增添了极其有价值的史料。以后又有《文献》发表的《王国维未刊书札》、《中国历史文献研究集刊》发表的《观堂书札》、《学术集林》卷十一发表的《王国维家书》,以及由王庆祥、萧立文两先生校注的《罗振玉王国维往来书信》等,收集了王国维信札的绝大部分。由于信札为手资料,其中体现出来的文献价值,是别的文献所无法代替的。尤其王先生的信札内容丰富,“论学、论时事、论人以及生活琐屑几乎无话不谈”(见罗继祖《跋观堂书札》
《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一篇,以“中庸”作为高的道德准则和修身做人的道理。 《天一国学堂系列丛书:大学中庸》采用 简注 + 译文 + 知识小窗 的结构再现了这两篇传统经典。原文部分标注有汉语拼音,且附有与词作内容相符的名家名画。
《左传》,系以孔子的《春秋》为蓝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它广泛地记载了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各方面的活动,笔含抑扬褒贬,表现了作者鲜明的政治态度,有的进步意义。 《左传诠解》精选了七十多个对现实人生有较强启迪意义的故事,对此进行了通俗的编译和中肯的解析,从而把经典文化传承与现实生活观照紧密结合起来,表现出了较强的思想性、学术性、趣味性和针对性,也体现了学以致用、古为今用的求实精神。
《周易》系《中华经典精粹解读》第三辑中的一种。通过对《周易》部分篇章的原文呈现、简明注释、晓畅译文及扩展阅读、文后点评,帮助读者朋友了解《周易》、读懂《周易》。全书以易理为中心,经文、彖传、象传相随而行,辅以精当的注、译、评,充分彰显《周易》的深刻易道和闪光的。
词形成于唐,盛于宋,与宋大致同时代的辽、金及其后的元,在词作上,虽不及宋但或受宋影响,或承南之遗风,辽金元词,仍是中华文明中的一枝奇葩。《故事里的文学经典:诗经》选取一些名家之作,以故事为切入点,运用文学的笔法,通过一系列有趣的故事将“经典”介绍给读者。《故事里的文学经典:诗经》语言幽默风趣,追求寓教于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