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满足大众阅读的需要,这一时期印出大量使用百姓日常用语编写成的白话小说和戏曲,印出大量通俗易懂的插图本家庭用书和蒙学读本。《天工开物》应连而生,充分体现这一时代的图书特色。 《天工开物》,明宋应星著。这是一部有关农业、手工业生产和技术的实用性很强的图书。书中是大量精美插图,文字通俗易懂。全书分三卷,上卷叙述衣食方面的技术经验;中卷叙述各种日用生产技术经验;下卷叙述採矿等方面技术经验。全书反映当时我国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的*水平。所以此书被后人视为里程碑式的著作,被誉为『中国的百科全书』,是中国古代科技经典。
《明史(二十四史繁体竖排)(套装共28册)》包括《明史(1 28)》共28册。《明史(二十四史繁体竖排)(套装共28册)》332卷,记载了明朝自建国到灭亡将近三百年的历史。《明史(二十四史繁体竖排)(套装共28册)》的整理,以乾隆四年(1739)武英殿原刊本进行标点分段,以《明实录》、《明史稿》、《明会典》等近十种明代史籍进行校勘。
《西晋陈寿编写的《三国志》,是一个部纪传体史学名著,史学界把它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稱 前四史 。
本书由明代内阁首辅、大学士张居正亲自编撰,是供明神宗(万历皇帝)幼时阅读的教科书。由一个个小的故事构成,每个故事配以形象的插图。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 圣哲芳规 讲述了历代帝王的励精图治之举,下篇 狂愚覆辙 剖析了历代帝王的倒行逆施之祸。书中的插图是明代的木刻版画,线条简单,轮廓清晰。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通史,是“二十四史”中最早的一部,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史书。全书共一百三十篇。1959年,在毛主席、周总理的指示下,顾颉刚先生等著名学者以金陵局本作为底本,对《史记》进行分段标点,并以方圆括弧来表明字句的删补,形成新中国以来最有影响力的《史记》点校本。2007年,中华书局组织点校本“二十四史”的修订工程,将《史记》作为重中之重,在原点校本的基础上,不仅对底本、通校本、参校本作了复核和补充,还改变了方圆括弧的校勘形式,增加了上千条校勘记;对原标点一一复核,进行修改和统一,以期达到新时代古籍整理的优选水准。
本书共200卷,记载了唐朝290年的历史。作者离唐代很近,接触到大量唐代(尤其前朝)史料,故书中记述史实比较详细,保存史料比较丰富,书中还采录了不少富有史料价值的文章。该书以清代扬州岑氏刻本为底本,并
本书共200卷,记载了唐朝290年的历史。作者离唐代很近,接触到大量唐代(尤其前朝)史料,故书中记述史实比较详细,保存史料比较丰富,书中还采录了不少富有史料价值的文章。该书以清代扬州岑氏刻本为底本,并
《嘉靖惟扬志(一函)(套装共8册)》现存*早的一部扬州地方志书。明嘉靖二十一年(一五四二),朱怀干修,盛仪纂。全书原共三十八卷,包括郡邑古今图、建革志、疆里志、历代志、分野志、五行志、山川志、形胜志、物产志、公署志、户口志、盐政志、军政志、礼乐志、经籍志、秩官志、秩官列传、人物志、人物列传、诗文志、杂志共二十一门类,今仅存十八卷。卷首有胡植叙、崔桐叙,卷末附盛仪序。是书所记溯自唐尧时期的扬州,对唐宋之前的记载往往包寓江淮南北广阔区域。各门类迄止时间不一,有至明初,有至嘉靖二十一年。全书取材博洽,编纂严谨,内容丰赡,是研究扬州地区社会历史发展变迁的一部重要典籍。
《清稗类钞》是关于清代掌故遗闻的汇编。作者为掌故大家,从清人以及近人的文集、笔记、札记、报章、说部中,广搜博采,仿明人潘永因《宋稗类钞》体例,编辑而成。记事上起顺治、康熙,下迄光绪、宣统。全书分92类,13500余条。书中涉及内容极其广泛,举凡军国大事、典章制度、社会经济、学术文化、名臣硕儒、疾病灾害、盗贼流氓、民情风俗、古迹名胜,几乎无所不有。许多资料可补正史之不足,特别是关于社会经济、下层社会、民情风俗的资料,对于研究清代社会历史,很有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