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4星以上
  • 6折-6.9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5折5折-6折6折-6.9折
筛选:
    • 唐五代文编年史
    •   ( 158 条评论 )
    • 吴在庆 /2018-06-01/ 黄山书社
    • 《唐五代文编年史》(全5册),唐五代是中国古代文章发展变化的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其各体文章趋于成熟,文章体裁臻于完备。本项目在对唐五代传世文献的海量搜集和校勘排比、取舍的基础上,首次对唐五代时期的4万余篇文章进行全面的编年整理,揭示了唐五代骈、赋和散文等各文体在各个阶段的存在状况、特点及其相互影响和承上启下的演进轨迹,以此勾勒出唐五代文的发展脉络。

    • ¥400.7 ¥598 折扣:6.7折
    • 魏书(共8册)
    •   ( 4 条评论 )
    • (北齐)魏收 /1974-06-01/ 中华书局
    • 鲜卑族是我国古代东北大兴安岭东麓一个古老的民族。公元1世纪末,随着匈奴帝国的解体,鲜卑族逐渐向西迁徙,成为大漠一个强大的民族集团,公元3世纪初,鲜卑拓跋部首领猗卢在塞北建立了代国,公元376年,代政权被氏族建立的前秦消灭。公元386年,拓跋鲜卑各部复拥拓跋珪为代王,重建政权。拓跋珪解散了拓跋鲜卑原有的部落组织,定居农耕,迁都平城,于公元398年改称魏,史称北魏。由于吸收 的汉族文化,北魏国力日益强盛,终于在公元439年统一中国北方,结束了十六国时期的动荡局面。公元493年,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改姓元氏,推行了一系列汉化改革措施。到宣武帝元恪时,北魏达到鼎盛时期,在西边夺取汉中,进窥巴蜀,在东边巩固了洛阳周边的防御,并与梁朝争夺淮南,但不久就由于政治腐败和人民的反抗而崩溃,分为东魏和西魏两个对峙

    • ¥179.2 ¥298 折扣:6折
    • 后汉书 中华书局
    •   ( 28 条评论 )
    • 无 /1970-01-01/ 中华书局
    • 《后汉书》今本120篇,分为130卷,是一部纪传体东汉断代史。原书只有纪传,北宋时把晋代司马彪《续汉书》八志与之相配,成为今本。此点校本以绍兴本为底本,通校了明汲古阁本和清武英殿本。

    • ¥192.1 ¥310 折扣:6.2折
    • 后汉书(共12册)
    •   ( 17 条评论 )
    • (南朝宋)范晔|校注:(唐)李贤 /2014-06-01/ 中华书局
    • 范晔编著的《后汉书(共12册)》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四史”。书中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司马彪续作),记载了从王莽起至汉献帝的195年历史。本套书共分12卷,以竖排繁体字出版发行。

    • ¥186 ¥310 折扣:6折
    • 宋书 中华书局
    •   ( 45 条评论 )
    • (梁)沈约 撰 /1974-10-01/ 中华书局
    • 《宋书》100卷,包括本纪10卷,志30卷,列传60卷,记录了南北朝时期刘宋王朝的许多奏议、书札和文章。该书于长期流传中多有脱漏,此点校本以“三朝本”、北监本、汲古阁本、武英殿本、金陵书局本、百衲本等多种版本互校,择善而从,同时还通校了其他史籍的有关部分,吸收了前人的校勘成果。

    • ¥173.5 ¥280 折扣:6.2折
    • 元史 (明)宋濂 等 撰
    •   ( 15 条评论 )
    • (明)宋濂 等 撰 /1976-04-01/ 中华书局
    • 《元史》210卷,明太祖朱元璋于元朝灭亡的当年就下令编修,三年内成书。内容主要抄自元代各朝实录、经世大典、功臣列传等官修典籍,史料价值和确切性都较高。该书最早的本子是洪武三年刻本,后又有嘉靖南监本、万历北监本及清代的几种版本。此点校本以1935年影印的百衲本为底本,并以它作了核订校勘,从而成为一部最接近原貌的版本。

    • ¥352 ¥550 折扣:6.4折
    • 宋史全文(共9册)/中国史学基本典籍丛刊
    •   ( 2 条评论 )
    • 校注:汪圣铎 /2016-01-01/ 中华书局
    • 《宋史全文(共9册)》成书于宋末元初,共三十六卷,不具撰人名氏。本书以编年体记述从北宋建隆到南宋咸淳年间的史事,贯通整个两宋历史,虽然有粗疏、缺漏这样的缺点,但仍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尤其是关于宋理宗时期史事的记述, 为重要。

    • ¥289.1 ¥450 折扣:6.4折
    • 东观汉记校注(上下)/中国史学基本典籍丛刊
    •   ( 15 条评论 )
    • (东汉)刘珍|校注:吴树平 /2008-11-01/ 中华书局
    • 刘珍的《东观汉记校注(上下)》是“中国史学基本典籍丛刊”系列之一。《东观汉记》是东汉几代史学家相继撰修而成的记载东汉历史的重要史书,记事起于光武帝,终于灵帝。该书早期流传阶段,为世所重,人们把《史记》、《汉书》、《东观》合称为“三史”。比它晚出的东汉诸史都取材于《东观》。 吴树平先生在前人基础上,重新翻检了大量古类书、史书和古注,辑得遗文数百条,又利用各种资料比勘互校,使一些鲁鱼亥豕歧异舛误的文字得到了厘订。同时,对人物事迹的编次 加合理,每条遗文都注明了出处,从而使《东观》一书的辑佚工作臻于完善。为便于阅读,又作了较为详细的校注。

    • ¥99.7 ¥150 折扣:6.6折
    • 资治通鉴(共20册)(精)
    •   ( 3 条评论 )
    • 编者:(宋)司马光|校注:(元)胡三省... /2012-03-01/ 中华书局
    • 《资治通鉴(共20册)(精)》涵盖了中国1362年历史、文化、政治、经济、人物性格的缩影,是一部足以了解中国政治运作、权力游戏的历史巨著,也是古代帝王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的 史书。如此泱泱大国的千年历史浓缩于三百万言之中,能清晰明了已属大为不易,也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对这段历史有深入了解。编年体能将复杂之史实条分缕晰,读之能追根溯源,对其源头、发展、高潮、结局方能一清二楚。 司马光写《资治通鉴》的目的是“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因此在选材上,能够为统治者提供借鉴作用的政治史就毫无疑问地占据了 重要的位置。《资治通鉴》极重视政治腐败,对于政治清明和黑暗时期都用功很深,也重视战争。举凡权力 迭、施政得失、制度沿替、人才进退都有详尽深入地记载,这些内容也是《资治通鉴》一书的精华所在,记述中尤

    • ¥556.2 ¥880 折扣:6.3折
    • 新唐书 1--20册(二十四史繁体竖排) 中华书局
    •   ( 131 条评论 )
    • (宋)欧阳修,(宋)宋祁 撰 /1975-02-01/ 中华书局
    • 《新唐书》225卷,包括本纪10卷,志50卷,表15卷,列传150卷,比之《旧唐书》,一方面对志、表两部分十分重视,增加了以往史书所没有的仪卫志、选举志、兵志、宰相表、方镇表、宗室世系表、宰相世系表等,另一方面,在传的设置和编排中,强调“忠奸顺逆”的褒贬,同时收进了一些新的史料。本书的点校,以百衲本为工作本,参校了北宋闽刻本、南宋闽刻本、汲古阁本、殿本等。

    • ¥480.9 ¥770 折扣:6.2折
    • 梁书(1-3册)/二十四史繁体竖排 中华书局
    •   ( 14 条评论 )
    • (唐)姚思廉 /1973-05-01/ 中华书局
    • 《梁书》56卷,其中本纪6卷,列传50卷,记载了南朝梁代56年的历史,资料丰富翔实。此点校本以民国年间影印出版的百衲本及明南监本、北监本、汲古阁本和清武英殿本、金陵书局本等互校,同时参考了其他重要史籍的有关部分,并汲取前人校勘成果,是目前优选的版本。

    • ¥61.3 ¥99 折扣:6.2折
    • 魏书(8册) 中华书局
    •   ( 22 条评论 )
    • (北齐)魏收 /1974-06-01/ 中华书局
    • 《魏书》130卷,其中本纪12卷,列传98卷,志20卷,记载了自公元四世纪末至六世纪中叶北魏的兴亡史,是现存记述北魏历史的最原始的和较完备的史书。此点校本以百衲本为底本,并参以明代南北监本、汲古阁本以及清代的殿本、局本等,同时还对比了其他一些史籍的有关部分。

    • ¥184.7 ¥298 折扣:6.2折
    • 新五代史 中华书局
    •   ( 23 条评论 )
    • (宋)欧阳修 撰;(宋)徐無黨 注 /2015-08-01/ 中华书局
    • 《新五代史》,北宋欧阳修撰,原名《五代史记》,后世为区别于薛居正等官修的《五代史》,习称《新五代史》。 全书74卷,包括本纪12卷,列传45卷,考3卷,世家及年谱11卷,四夷附录3卷,记载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朝共53年的历史。与《旧五代史》五代各朝分别成编的体例相比,《新五代史》打破朝代界限,将各朝本纪、列传总合在一起,依时间先后编排,并将列传加以分类。内容上,《新五代史》补充了《旧五代史》中所没有的一些史实。行文方面,欧阳修追求寓褒贬于叙事之中,倡导重一统、明血亲、砺士节、黜势利,文笔简隽,寓意深邃,自宋代以来即立于官学,盛行于世。 点校本《新五代史》整理工作*初由陈垣、柴德赓承担,1971年后转由华东师范大学完成,于1974年出版。原点校本以百衲本为底本,参酌了当时通行的明清诸本,并吸取了

    • ¥111.5 ¥180 折扣:6.2折
    • 梁书:繁体横排版 全七册(今注本二十四史丛书)
    •   ( 182 条评论 )
    • (唐)姚思廉 撰,熊清元 校注 /2013-09-01/ 巴蜀书社
    • 同以往《梁书》相比,《今注本二十四史?梁书》具有如下特点: 1. 与传统的注音、释意与白话翻译不同,《今注本二十四史》的特色在于史家注史。“今注本”不追求一词一义的杂芜注解,而在于理清历史脉络,对关键问题进行考辨论证,为研究者提供快速了解学术研究动态及准确把握历史事件提供方便。同时,也因其高质量的学术价值成为后来研究二十四史不可或缺的资料。《今注本二十四史?梁书》的出版,填补了二十四史除前四史之外有史无注的空白,把对《梁书》及二十四史的研究提高到了新的阶段。 2.版本校勘 《今注本二十四史?梁书》以中华书局点校本为工作本,取百衲本、三朝本通校,同时参校了其他七书二史和《通鉴》及其《考异》的相关部分;类书、总集、别集、新旧出土文物中与梁代历史及人物有关的内容,本书亦有取资;

    • ¥227.8 ¥340 折扣:6.7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