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老子》又叫《道德经》、《道德真经》,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即李耳,河南鹿邑人)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是中国历史上完整的哲学著作。 《庄子》又名《南华经》,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书分内、外、杂篇,原有五十二篇,乃由战国中晚期逐步流传、揉杂、附益,至西汉大致成形,然而当时流传版本,今已失传。目前所传三十三篇,已经郭象整理,篇目章节与汉代亦有不同。内篇大体可代表战国时期庄子思想核心,而外、杂篇发展则纵横百余年,参杂黄老、庄子后学形成复杂的体系。
用32开本形制单面影印,字迹清晰、版式疏朗,阅读体验不错,且较好地保存了古书面貌。这是阮刻成书后近两百年来抢先发售单面影印出版者,具有开创性的意义。本书据以影印之书影係扫描自图书馆馆藏古籍原书,并经专业人员进行精细的后期处理,故影印效果也要明显优于其他出版社翻印、缩印的本子,从科研角度来看,此种扫描原书而成的影印本,其学术价值、版本可靠性亦较普通翻印本为佳。《十三经注疏》在中国古文献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从未出版过单面影印、适合阅读的本子(之前各种缩印本,只便于翻检,不便阅读),本书的刊行能较好地弥补这一缺憾,能有效地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研习。
内容简介 宋朝名相赵普说: 半部《论语》治天下。 无独有偶,近代著名学者、革命家章太炎称 半部《韩非子》治天下 。两个 半部说 合二为一,透出了一个时代的精神支柱。《韩非子》是先秦法家集大成之杰作,是我国古代政治学方面的名著,在古代哲学、文学史上也享有盛誉。它和先秦诸子百家如道家、儒家、墨家、兵家、名家、阴阳家等学派的著作交相辉映,共同编织了灿烂夺目的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彩虹。 《韩非子》是先秦法家集大成之杰作,是我国古代政治学方面的名著,在古代哲学、文学史上也享有盛誉。它和先秦诸子百家如道家、儒家、墨家、兵家、名家、阴阳家等学派的著作交相辉映,共同编织了灿烂夺目的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彩虹。宋朝名相赵普说: 半部《论语》治天下。 无独有偶,近代著名学者、革命家章太炎称 半部《韩非子》
《周易》是一部中国古哲学书籍,是建立在阴阳二元论基础上对事物运行规律加以论证和描述的书籍,其对于天地万物进行性状归类,天干地支五行论,甚至精确到可以对事物的未来发展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测。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梁启超版《传习录》是在光绪和民国诸多版本的基础上升级而成,在梁启超各个版本文集中均未收录,因此十分难得。且为建国后首次修订出版,并加入4万字的《王阳明知行合一之教》(梁启超1926年12月在北京学术讲演会及清华学校讲稿),可谓阳明粉丝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