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6折-6.9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5折5折-6折6折-6.9折
筛选:
    • 伤寒论精简读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 15 条评论 )
    • 姜佐景 /2014-10-01/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本书是曹颖甫得意门生姜佐景毕生研究伤寒论的集大成之作,风格别致,为伤寒论注家从来所未有。姜佐景依现代科学方法,将伤寒论中240条原文重新编篡,均用特定标点符号重新句读,使读者对原文理解更清晰透彻;全书编写由浅人深、由简趋繁、系统条理,先录首要者,后集次要者。对许多疑难问题,或在“编者臆说”中直白地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在“难题趣辩”中展开公正讨论,或在“独家异见”中揭示前贤的见解以供读者研讨,或直接摆出问题以待高明。佐景先生亦十分重视经典中医的现代化,专门设立“中西汇通”栏目,对绝大多数条文进行了现代意义上的诠释,颇具启发性。相信读者必定会开卷有益。

    • ¥23.4 ¥39 折扣:6折
    •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第2版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 13 条评论 )
    • (南宋)陈无择 /2019-07-01/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成书于淳熙元年(1174年)。原名《三因极一病源论粹》,简称《三因方》。该书18卷,分为180门,收方1050余首。书中首论脉诊、习医步骤及致病三因,次以三因为据载列临床各科病证的方药治疗。陈氏“三因学说”将病因归为3类,把六淫致病归于外因,七情致病归于内因,不能归入内外病因的一律归于不内外因,使病因学说更加系统化,成为后世论说病因的规范。全书论述精审,多有心得发明,所列方药乃由作者精选而成,非一般杂收并蓄、汇聚成方者可比,故此书在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上都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 ¥19.2 ¥32 折扣:6折
    •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解(第2版)/中医歌诀白话解丛书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 11 条评论 )
    • 编者:张蕾|总主编:郭栋//乔明琦 /2016-02-01/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张蕾编的《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解(第2版)》是《药性歌括四百味》的第二版。《药性歌括四百味》是一本学习中医的启蒙读物,乃明代医家龚廷贤所著。该书以四言韵语文体,介绍了392味常用中药的功效和应用,全书言简意赅,便于记诵,数百年来广泛流传,深受初学者的欢迎。但由于该书年代久远,有些文字比较深奥,又因四言韵文所限,不便于读者理解。为了满足初学者学习中医的需要,我们编著了本书,以龚氏之原文为基础,对原文作了注释和解说。本书语言简洁、明了,内容丰富、实用,适合于中医药院校学生阅读、研习。

    • ¥15 ¥25 折扣:6折
    • 肘后备急方(中医古籍名家点评丛书)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 19 条评论 )
    • 沈澍农 /2021-04-01/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肘后备急方》, 8卷,70篇。东晋时期葛洪著。系作者将其原著《玉函方》(共100卷),摘录其中可供急救医疗、实用有效的单验方及简要灸法汇编而成。经梁代陶弘景增补录方101首,改名《补阙肘后百一方》。此后又经金代杨用道摘取《证类本草》中的单方作为附方,名《附广肘后方》,即现存《肘后备急方》,简称《肘后方》。本次重加整理,新增了点评,反映了专家多年研习该书的学术体会与临证实践,为提高针灸理论水平与临床疗效提供借鉴。本书适合中医药医疗、教学、科研人员参阅。

    • ¥29.4 ¥49 折扣:6折
    • 中医入门 秦伯未 著
    •   ( 147 条评论 )
    • 秦伯未 著 /2018-01-01/ 人民卫生出版社
    • 秦老业医50余年,著述颇丰。其著作涉及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多方面,颇多见解,尤其对《内经》进行了深入研究。临床方面,对温热病、肝病、血液病、心脏疾患、溃疡病等的治疗,颇多见解。为当代中医学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这些著作既继承前人余绪,又发掘古义,昭示后人;既有独出之理论见解,又有实践心得,为丰富中医学术宝库作出了贡献。

    • ¥19.4 ¥29 折扣:6.7折
    • 黃帝內经素问 大字梅花本 人民卫生出版社
    •   ( 5 条评论 )
    •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4-01-01/ 人民卫生出版社
    • 《黄帝内经素问》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书。本书的成书年代,据多人考证,认为是春秋战国时代。 本书共二十四卷,分八十一篇(原缺“刺热论”、“本病论”两篇,今据别本补入,附于书后)。本书内容丰富,包括有藏象、经络、病因、病机、诊法、治疗、预防、养生以及人与自然、阴阳、五行学说在医学中的应用和运气学说等多方面内容。该书系统地反映了秦汉以前我国的医学成就,综括了中医的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是学习中医者的古典医书。 本书可供中医教学、科研及临床工作者阅读参考,也可供中医爱好者学习参考。"

    • ¥44.8 ¥66 折扣:6.8折
    • 《太素脉秘诀》校注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 1 条评论 )
    • 无 /2024-10-01/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本书分上下二卷,系统讲述了诊脉方法、寸关尺定位、寸关尺各部所候脏腑等寸口脉诊的基本内容。“太素脉法”起于唐末,兴于北宋。其法在传统脉诊基础上,兼及预后、情志等内容,在中医诊断目前具有重要的创新意义。宋以后出现了一些冠以“太素脉”的著作,其中以《太素脉秘诀》最为完整雅驯,然亦讹舛满纸,文词艰涩。今以现存最早的明代周文炜梓行的大业堂本为底本,广稽相关传本及其他有关“太素脉”文献,揭示异文,校理是非,并对其中一些重要术语和论断酌加阐发。希望能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一中医文献,并有助于此冷门绝学的传承与传播,为中医临床诊治提供参考借鉴。 本书可供中医和中西医临床医生、中医院校师生及广大中医爱好者阅读参考。

    • ¥42.1 ¥68 折扣:6.2折
    • 黄帝内经灵枢校注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 3 条评论 )
    • 郭霭春编著 /2023-07-01/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黄帝内经》由《素问》和《灵枢》组成,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大约成书于战国至西汉时期。《灵枢经校释》是20世纪60年代国家科技部科研项目。 全书所论内容十分丰富,包括阴阳五行、藏象气血、腧穴针道、病因病机、诊法病证、治则治法、医德养生、运气学说等,较为详尽地论述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以及针法等有关内容,突出了古代的哲学思想,强调了人体内外统一的整体观念,从而成为中医基本理论的渊薮。本书对《灵枢经》进行全面的校勘、注释、语译,并加按语。底本选用明赵府居敬堂本为底本,校注则参考了现存多种版本、注释本和相关著作。

    • ¥109 ¥158 折扣:6.9折
    • 药性赋白话解(第2版)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 3 条评论 )
    • 王加锋,程守祯 编著;郭栋,乔明琦 丛书主编 /2016-02-01/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本书是《药性赋白话解》的第二版,由王加锋、程守祯编著。《药性赋》原书无著作者。据考证应为金元时期作品。因该书以赋体行文,言简意赅,朗朗上口,历来为初学中药者推荐阅读之书。因该书究系数百年前的著作,文词过简,读之难以深悟,因而加以适当语译,以实用、简洁为原则。对原书论述不尽正确之处。在白话解中直接改正。本书适合于中医院校学生和中医爱好者阅读参考。

    • ¥11.8 ¥19.8 折扣:6折
    • 理虚元鉴 十药神书 慎柔五书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 9 条评论 )
    • [明]汪绮石,[元]葛可久 /2020-07-01/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本书创造性地提出了六因学说,完善了虚劳的病因理论,认为虚劳是由先天之因、后天之因、痘诊及病后失理之因、外感之因、境遇之因、医药之因六个方面产生的;认为虚劳的发病机制都与火关系密切,或为虚火,或为伏火。虚火指的是动于气而未着于形之火,即浮越于外的虚阳,属于阳虚病变,总是由于少火衰微,元阳不足所致。伏火指的是先动于气,久而渐着于形之火,即阳亢,属于阴虚病变,多由阴虚火动、火盛生风所致;作者认为肺为五脏之天,脾为百骸之母,肾为性命之根。治肺要清金保肺,无犯中州之土。治脾要陪土调中,不损至高之气。治肾要金行清化,不觉水自流长,金水才能归于一致。肺主气化,象征天道乾卦,脾主运载生化,象征地道坤卦,乾中得坤,故为离卦,坤中得乾,故为坎卦,坎离交媾,水火既济。作者认为肺脾为至尊之位,提出

    • ¥15 ¥25 折扣:6折
    • 肾病医案 杨洪涛,李成文 编
    •   ( 1 条评论 )
    • 无 /2022-04-01/ 人民卫生出版社
    • 本书共收录古代名医所治肾病及相关病证医案700余则,涉及水肿、癃闭、遗尿/小便失禁、小便异常、淋证、白浊、阳痿、阳强、阳缩/阴茎缩小、阴茎挺长、阴茎肿、阴茎疼痛、阴茎内痒、阴囊肿痛、阴囊瘙痒、阴囊燥裂、囊痈、睾丸肿胀、睾丸疼痛、睾丸缩小、遗精、滑精、男性不育症等23种病证,可为中医治疗肾病、泌尿系统疾病、男性生殖系统疾病、皮肤病等提供有益的参考。

    • ¥36.54 ¥58 折扣:6.3折
    • 彭子益中医气化系统学 评注版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 15 条评论 )
    • [清]彭子益 /2023-04-01/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中医气化系统学》为清末民初医家彭子益所著,经整理分为原理篇、古方证明篇、小儿方、温病方、热伤风方、痢疾方、白喉方等,整理评注者品读注解本书并联系临床实际对本书进行了全面的解读,帮助读者理解记忆。后附已经整理校对完成的彭子益《实验系统学》一书,对于深入学习彭子益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大有裨益。全书内容实用,说理清晰,适合中医院校师生、临床医生及中医爱好者阅读参考。

    • ¥23.4 ¥39 折扣:6折
    • 广瘟疫论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 3 条评论 )
    • [清]戴天章 /2021-11-01/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广瘟疫论》为清初名医戴天章所著,约成书于1722年。全书共分4卷,另附方1卷。卷一以辨气、色、舌、神、脉为纲,论时行疫疠与风寒异气、风寒异受的区别,阐述兼证及夹证的辨治;卷二对时疫与风寒引起的表证,如发热、恶寒等症状详加鉴别、对比;卷三对时疫与风寒引起的烦躁、呕等里证进行对比;卷四介绍汗、下、清、和、补等治法,以及病后不表不里证、妇人、小儿等病证的辨治;卷末附有温热病常用方80余首,颇为实用。全书内容短小精练,条理清晰,便于理解,在温病的许多理论方面有精辟的发挥,是一部研究温病的佳作。本次点评以乾隆四十八年校刻扫描本为底本,参考人民卫生出版社1960年9月版《重订广温热论》、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年版《广瘟疫论》,为读者呈现佳的古籍读本。同时新增了点评,对古籍中重点、难点加以评述,体现了点评

    • ¥16.8 ¥28 折扣:6折
    • 伤寒明理论 伤寒医鉴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 5 条评论 )
    • [金]成无己,[元]马宗素 /2020-07-01/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伤寒明理论》《伤寒明理药方论》均为金代成无己所著,成书于1142年。《伤寒明理论》三卷,精辟地分析了《伤寒论》所涉50个主要症状的表现形式、发病机理、病位病性以及鉴别要点,是伤寒研究领域最早的一部“症状鉴别诊断”专书。《伤寒明理药方论》一卷,选取《伤寒论》常用方剂20首进行制方之法的分析,提出了“十剂”“七方”等概念,对方剂学的研究影响深远。另外,成氏于书中多处引用《内经》《难经》《黄帝针经》等经典著作以阐发仲景之论,以经注论,以论证经,经论结合,说理透彻,使学者读其论而知其理,胸中了然而无惑,严器之谓其“真得长沙公之旨趣也”。本次点校以清《四库全书》本为底本,以明代《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为主校本,以书中所涉书籍的通行本为他校本进行整理。《伤寒医鉴》又名《刘河间伤寒医鉴》,元代马宗

    • ¥12 ¥20 折扣:6折
    • 《伤寒论》历代名家集注 人民卫生出版社
    •   ( 4 条评论 )
    • 王庆国,高飞,王雪茜 /2023-05-01/ 人民卫生出版社
    • 《伤寒论》是在中医药学术发展目前具有辉煌成就与重要价值的一部经典著作,它所创立的融理、法、方、药为一体的理论体系,具有很高的科学水平和实用价值,长期以来一直有效地指导着历代医家的临床实践,并对中医药学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历代医家都十分重视对《伤寒论》的学习与研究,古今中外众多学者对仲景原著的校注、释义,对仲景之学的研究、发挥一直没有中断,从而使《伤寒论》学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为后世留下了十分宝贵的遗产。本书即是汇集历代名家对《伤寒论》研究注释等之精华而成,对后世学习应用《伤寒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书采用研究经典的传统模式,汇集50余位名家具有代表性的《伤寒论》注解,编撰而成,旨在集诸家所长,借助注释重构经典,为中医多元化的临床应用提供知识与方法支撑。本书收集56位历代名家对

    • ¥128.5 ¥189 折扣:6.8折
    • 邓珍本《金匮要略》全释 人民卫生出版社
    •   ( 1 条评论 )
    • 李宇航 /2022-07-01/ 人民卫生出版社
    • 《金匮要略》是汉代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中的杂病部分,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论治杂病的中医经典著作。该书融理、法、方、药于一体,理论与临床相结合,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为历代习医者之书。《金匮要略》流传至今,现存主要版本有元代邓珍《新编金匮方论》、明代赵开美《金匮要略方论》、明代无名氏《新编金匮要略方论》、明代徐镕《金匮玉函要略方论》、明代俞桥《金匮要略方论》等,其中邓珍本系现存最早的孤本、珍善本,优选限度保留了宋版原貌。 本书以元代邓珍仿宋刻本为底本,按照邓本顺序,对全书25篇640条原文逐一注释,故名《邓珍本<金匮要略>全释》。每篇前有“提要”,钩玄全篇宏旨大义;各条设“校注”,对原文进行必要的校勘和注释;设“释义”,阐释医理,解析方证,博采历代注家之长,突出理、法、方、药逻辑

    • ¥58.4 ¥86 折扣:6.8折
    • 黄帝内经太素 人民卫生出版社
    •   ( 4 条评论 )
    • 楊上善 /2022-11-01/ 人民卫生出版社
    • 《黄帝内经太素》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内经》注本,首创对《内经》的全面分类研究。杨氏将《素问》《灵枢》原篇拆散,按其内容分为摄生、阴阳、人合等类。在每个大类之下又分若干小类,可谓有纲有目,子目章句布序井然,加强了《内经》内容的系统性和条理性。本书虽然对《内经》条文位置有变动,但对原书文字未予增删,保存了唐初《黄帝内经》的旧貌,具有重要文献价值。本次影印选用萧延平兰陵堂本《黄帝内经太素》23卷本(1924年)作为底本。萧氏校补《太素》,历时二十余年,校勘详细精当,有根有据,按语允当,原抄俗字也一律加以更正。加之兰陵堂本刻工精湛,很少误字,故萧本至今仍被视为《太素》研究的范本。

    • ¥60.5 ¥89 折扣:6.8折
    • 伤寒论阴阳图说 学苑出版社
    •   ( 11 条评论 )
    • 衣之镖 /2008-06-01/ 学苑出版社
    • 本书是一部研究《伤寒论》理论体系的著作,它从《周易》原理入手,破释《伤寒论》三阴三阳的命名,创建《伤寒论》三阴三阳图,并溯其学术渊源,对《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着墨尤多,其第二章第三节“伤寒论与汤液经比较”是目前所见对比仲景诸书与《辅行诀》一书理法关系很为深入细致的作品。同时,与所涉古训相关篇章分别比较,论证其异同,明析仲景继承、发扬、革新中医学术的内涵,为研究《伤寒论》开辟了新的途径。

    • ¥30.6 ¥45 折扣:6.8折
    • 难经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 13 条评论 )
    • (战国)扁鹊 撰 /2018-07-01/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难经》是我国现存较早的经典医学著作之一,全书以问答的方式编撰而成。其中一难至二十二难讲脉学,二十三难至二十九难讲经络,三十难至四十七难讲脏腑,四十八难至六十一难讲疾病,六十二难至六十八难讲腧穴,六十九难至八十一难讲针法。适合中医工作者、中医爱好者参考阅读。

    • ¥6 ¥10 折扣:6折
    • 小儿推拿广意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 2 条评论 )
    • 杜广中 /2018-12-01/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小儿推拿广意》三卷,清·熊应雄辑。约刊于1676年。又名《幼科推拿广意》《推拿广意》。上卷总论推拿之理,及儿科疾病诊断方法,并附推拿手法图说20余幅;中卷分述各种儿科常见病推拿疗法;下卷附方,选录小儿病的内服、外治药方180余首。全书将推拿按摩之理论与小儿生理特点相结合、图文并茂,论述较详。按摩手法轻灵而具体,十分切于实用,流传颇广。本次重加整理,新增了点评,反映了专家多年研习该书的学术体会与临证实践,为提高中医理论水平与临床疗效提供借鉴。本书适合中医药医疗、教学、科研人员参阅。

    • ¥15 ¥25 折扣:6折
    • 内科纲要验方类编 秦伯未 著
    •   ( 1 条评论 )
    • 秦伯未 著作 /2018-01-01/ 人民卫生出版社
    • 秦老业医50余年,著述颇丰。其著作涉及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多方面,颇多见解,尤其对《内经》进行了深入研究。临床方面,对温热病、肝病、血液病、心脏疾患、溃疡病等的治疗,颇多见解。为当代中医学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这些著作既继承前人余绪,又发掘古义,昭示后人;既有独出之理论见解,又有实践心得,为丰富中医学术宝库作出了贡献。

    • ¥17.6 ¥26 折扣:6.8折
    • 经方临证指南 第2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   ( 1 条评论 )
    • 刘渡舟 /2024-04-01/ 人民卫生出版社
    • 本书共分上下两篇。上篇精选刘渡舟教授经方治验207例,并附其门人姜元安治案19例;下篇精选刘渡舟教授医论12篇。全书所选之医案及医论,紧扣临床治疗这一主题,从辨证思路、病机认识及方药特点各个方面阐述了经方的临床运用,融理论与实践为一体,对于深入理解仲景学说以及掌握经方临床运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书不但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而且有很高的指导临床实践的价值,是现代临床运用经方的专著。因此,本书是广大中医临床工作者及中医院校本科生、研究生、教师的推荐之书。

    • ¥42.1 ¥62 折扣:6.8折
    • 经方祖药通释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 3 条评论 )
    • 吕志杰 /2023-07-01/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本书主要分为概论和各论两大部分。概论简要地论述了《神农本草经》的产生与发展史、经方的形成与发展、经方用药思路启示及本书之指要。各论将仲景书之用药164味适当归类,分为16章。内容旨在对文字古奥的《神农本草经》原文探微索隐、探索仲景书之252首经方运用164味药物的方法与规律、对经方与祖药(专指《神农本草经》之药)的“血缘关系”进行系统研究。这些研究成果,是作者几十年潜心经典,勤于临证,学用结合,深思领悟,缜密构思,精心通释之结晶,另有附录“论用好经方的十九大关系及案例”。本书适合从事《中药学》《方剂学》教与学的人员学习,更适合研究《神农本草经》经方及二者关系的学者参考。

    • ¥35.4 ¥59 折扣:6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