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成书于先秦时期,现在人们所看到的郭象三十三篇本,是郭象在五十二篇本的基础上吸收各家尤其是向秀庄子学成果之后删订的。它吸收和借鉴了向秀及当时各家之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颇富改造性的独特诠释,故为历代所推崇,逐渐成为定本,流传至今。《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本译注以原文、注释、译文的形式呈现给读者,非常适合读者阅读和理解。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本书在注释上除注明字面意思外,尤其注意用材料互证,特别是以本书前后互证的方法阐明孔子的思想。
《鬼谷子》,其实是一部研究社会政治斗争谋略权术的智慧之书,是弱者的智谋宝典。它讲述了作为弱者的一无所有的纵横家们运用智谋和口才如何进行游说,进而控制作为强者的、握有一国政治、经济、军事大权乃至生杀特权的诸侯国君主的方法,对后代政治活动家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鬼谷子》历来享有 智慧禁果、旷世奇书 美称,是乱世进取之学术,乱世发迹之哲学。它讲求顺时应势、揣情摩意、知微待机、量权善变等实践理论。这些对于我们现代人小到处理人际关系、经商致富,大到处理国家关系、跨国经营、战争摩擦等应该说是具有相当的现实指导意义。